什麼牛肉麵這麼貴?這就是馮侖說的臺灣「牛爸爸牛肉麵」,已經開了24年,現在供應著全世界最貴的牛肉麵。
萬通創始人馮侖出了名的愛吃牛肉麵,多年來出入臺灣幾十次,幾乎吃遍了臺灣所有的牛肉麵,但唯獨對這一家「情有獨鍾」,而且每次到臺灣必去。
馮侖講,這家店店面不大,只有兩張大桌子,共餘都是4人小臺,總共40幾個座位。小店清新淡雅,異常乾淨,牆上掛著各種海報,從中看到小店最輝煌的時候,曾得過臺北牛肉麵大賽第一名。
別看店不大,但光顧小店的人,除了馮侖這種純粹愛吃牛肉麵的人,還有很多VIP食客,不僅有富商,還有各種社會名流,甚至還有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大廚。
面對這些人,店老闆會經常問一個問題:你們都經常來小麵館吃麵,那你們願意出多少錢吃最好的面呢?
好多人回到都是:「10000塊新臺幣」。
馮侖經常光顧,老闆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後,也問過同樣的問題,但馮侖對新臺幣不感冒,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他問了別人願意出多少錢,當他知道10000臺幣時,心裡默默敲起了計算器。
馮侖一算,差不多2000多元,這麼小的館子,竟然賣這麼貴的面,到底是誰給的牛爸爸勇氣?敢把一碗麵的價格搞得比一桌子正餐還要貴!
老闆也沒把馮侖這個「外省人」當外人,很高興地把他的成功史分享給了馮侖。
其實這店裡的也不都是「最貴牛肉麵」,還有一種,菜單上就寫著「普通牛肉麵」,價格大約40元,這與內地比起來,確實也貴不到哪去。但是「最貴牛肉麵」卻每天都有人打電話提前預定。
為搞清楚這裡面的玄機,馮侖一連到小店吃了一周的牛肉麵,最後才搞清楚怎麼回事!
原來,剛開店的時候,這裡才只有幾張桌子,夫婦二人經營,憑著他們的努力,小店的牛肉麵做的味道就是不一樣,而且他們也通過降低售價來攬客,生意自然很紅火。
但是幹了五六年,老闆感到很迷茫,生意是很火,但每天從早忙到晚,已經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了,這麼幹下去,一輩子就只剩賺錢了,哪還時間享樂。
所以老闆就開始琢磨了,也就有了這碗「最貴的牛肉麵」。
馮侖發現,雖然是一個小麵館,但牛爸爸在這裡面貫穿著非常專業的市場營銷學。
第一,產品優質
在老闆最迷茫的時候,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牛肉的選擇和烹飪手法上,總共花了15年的時間進行不斷改進,牛肉來自日本、美國、巴西、澳大利亞4個國家,而且在裝飾、餐具上也越來越講究。
第二,客戶管理
這也是牛爸爸後來所注重的,他利用空閒時間,對客人的喜好、品味、脾氣性格等進行記錄,當客人再次光臨時,可以提供更優良的服務,避免客人因選擇品味時而產生煩惱,這點就非常與眾不同。
第三,市場定位
牛爸爸在維護客戶過程中發現,如果做最好、最貴的牛肉麵,成本雖然高,客源也會少,不過這樣一來,大眾牛肉麵就可能變成小眾的最貴牛肉麵,結果或許有不相同。
牛爸爸在第15年時推出了從1000新臺幣到10000新臺幣一碗的頂級牛肉麵。這樣一來,雖然顧客數量減少到了原來的50多人,但實際收益並未減少,反而因這樣的噱頭而聲名遠揚,很多人慕名而來。
有些人就是不買對的,只買貴的。最有意思的是,牛爸爸的工作量大大減少了,空餘時間更多了。
馮侖有次碰見3位浙江客人,分別了點了普通牛肉麵和最貴牛肉麵,馮侖很好奇,就問他們為什麼會來這家店吃這麼貴的面,他們回答:「就是想吃吃看,這面到底貴在哪裡。」
馮侖明白了,正是這種獨特的經營方式,吸引了更多好奇的有錢人願意破費一下,來此求證。不管10000新臺幣吃一碗麵值不值,店裡終究是能賣出去,而且買的人越來越多。
馮侖會賺錢不是虛有其名,他就是這樣一個善於觀察、善於總結的人,不愧被稱為「地產界的思想家」。
60歲的馮侖,當老闆也沒閒著,今年再出新書《扛住就是本事》,將自己30年的商海沉浮凝練成創業、經營的實戰經驗,「裸體戰術、潑婦理論、孫子姿態、僵局規則、熟人成本」等等,聽名字就很接地氣。而且其中還寫了萬通及「六君子」的成長歷史,以及與王石、馬雲、李嘉誠等大佬的交往心得,非常有借鑑意義。
無論你是從政還是經商,哪怕是初入社會,這都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入行指南」或者「避坑寶典」,如果有時間,強烈推薦您看一下,僅需36元,絕對給你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