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情迷峇迪布 無師自通成服裝設計師(圖)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路過趙庶的小服裝店的人,很難不被櫥窗裡陳列的那些深沉、繁複花紋吸引住,感到一種原始的野性和自然。當初趙庶第一眼遇上峇迪布,也是這樣一個偶然,深深迷上之後,無師自通開始服裝設計,不僅嘗試設立了自己的品牌,還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小店。

  新加坡華人趙庶的店位於馬林百列一個舊商場的一樓,是個挺不起眼的角落。她安靜地坐在櫃檯後面,店裡有緩緩流淌的音樂,音樂好像是遙遠部落裡人們的吟唱。伴隨著若有若無的音樂,趙庶已經盤好幾十對紐扣,這是她給自己的任務,進店的第一件事就是盤紐扣。

  趙庶的店很安靜,店裡的音樂也很安靜,看起來她安安靜靜做事,好像特別沉得住氣,其實不是的。「我心裡特別著急,真的有太多事情要做,怎麼也做不完啊。」

  說來反差很大,這位整天在花花綠綠峇迪布、紐扣、針線、圍巾、包包中消磨時間的女人,從前是一位穿制服的女法官,是在法庭聆聽訴訟,宣讀判決的執法人員。趙庶說,父親起「庶」的名字,是希望自己做一個「平民」,而從法官到服裝設計師,從家鄉中國到新加坡,這一路走來的10年歲月,趙庶說,真希望自己就這麼安安靜靜,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就夠了。

  全家移民新加坡

  趙庶來自遙遠的中國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大約10年前,為了讓獨生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她和先生商議決定,全家移民來到新加坡。

  趙庶說,今天回想起來,人生的緊要處的確就是那幾步路,一腳踩上去,繼續往前走,就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剛移民新加坡,就像兩地在寒冷冬天裡的絕對溫差一樣,趙庶經歷過相當長時間的掙扎、挫敗、奮鬥、打拼,嘗試過不同行業。趙庶說,那是人生最艱難的一段路,但並不後悔當初的選擇,至少如果不是來到新加坡,不會有今天自己喜愛的峇迪時裝事業。

  在印度尼西亞邂逅峇迪布

  趙庶和朋友到印尼旅行時見識到峇迪布,第一眼遇上就被那花紋吸引住了。她非常著迷於峇迪細微的色彩變幻和繁複炫麗的花紋。印尼人有他們傳統的服飾風格,用峇迪布做成男士襯衣,女士紗籠還被定為「國服「,但她覺得還可以更美,心裡好像被一種神秘的思緒牽引著,開始盤算著要怎樣把這漂亮花紋穿到自己身上來。

  於是,趙庶從認識峇迪布料著手,到處找有關峇迪的書閱讀,華文版的不多,就只好硬著頭皮啃英文版,好在那些花紋圖片讓她深深著迷,閱讀成為愉悅的親密接觸。

  就在這時,靈感開始不期而至,她時常幻想不同顏色、不同花紋、不同質地的布料,如何通過裁剪、拼接、組合、點綴,變幻成為一件可以穿在身上的時裝。她聯繫到可以配合的裁縫,連比帶劃地把她的設計理念說出來,然後親自督陣,看著車工把一件原本在想像中的衣服做出來。

  在細節處做變化

  趙庶常常面對五顏六色的布料發呆,或者滿心思都是彩色布料,然後開始天馬行空的搭配和胡思亂想的服裝設計,並很快畫出圖樣,讓車工把衣服做出來。大多數時候,都要她親自裁剪,一針一線縫出來,所以她的服裝的最大特點首先是幾乎沒有一件是重複的,撞衫撞色的可能都很小,其次多數是純手工製作,因此時常會在細節處出現變化,帶給人意外的驚喜。

  趙庶完全沒有讀過服裝設計、色彩美學等專業課程,對於色彩的把握和組合完全來自直覺判斷。問她每天做針線活兒會不會嫌煩,她笑笑說,每個人有自己的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就不會覺得煩。真正煩的是沒有辦法做得更快,有時候頭腦中有很多設計想法,卻不能及時做出來。

  堅持傳統工藝 把漂亮花布變成美麗衣服

  趙庶一方面有她的沉靜,一方面也有北方人特有的剛毅、果斷,對峇迪時裝產生濃厚興趣,而催生了服裝店。

  印尼峇迪工藝有很多種,傳統工藝是完全手工的,包括胚布、繪製、上色、印染、去蠟等每個環節都是手工作坊完成,一塊布料上的不同顏色很可能是在不同地點的作坊裡完成的。因此費工、費時,但相對工藝獨特,做工精細,具有特殊藝術價值。

  隨著這幾年採買經驗的增加,趙庶能夠很好辨識純手工製作布料。她說,純手工布料和機器生產的最大差別就是那圖案是活的,花朵漂亮得好像有風吹雨露滋潤一樣的生動,真正好的峇迪無論顏色、花紋、工藝都很講究,一塊純手工布料價值都在幾百新元甚至更高,不起眼的角落有工藝師的籤名。

  有條件地收集老舊布料

  趙庶說,這些傳統手工藝總是面臨機械化生產的衝擊,畢竟機械化生產時間迅速,產量高,價格也偏低,適合廣大消費者。所以,有時候她心裡也是困惑的,不知道堅持傳統究竟意味著什麼,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面對傳統的流失的緊迫感,她開始有條件地收集一些老舊布料。因為面料是專門挑選的,布料、花紋、蠟染工藝等都是純手工的,並且設計、搭配、裁剪、製作也是純手工的,因此每件衣服的標價並不便宜。

  提及小店的logo、名片、網站等,她說都是熱心的客戶幫她設計,自己不擅長做這些,她喜歡的就是如何把漂亮的花布變成美麗的衣服。

  曾經憧憬過、經歷過,也努力過、失落過,「繁華事散逐香塵」,趙庶現在就在新加坡一個寧靜角落,開始她的峇迪服裝夢想。(鄒璐)

相關焦點

  • 3D列印成服裝設計師新寵【圖】
    3D列印成服裝設計師新寵【圖】 2014-09-29 09:44:47 來源:北京晨報
  • 明明是華人,為何叫娘惹?
    明明是華人,為何叫娘惹?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劇裡以絢麗多彩的娘惹文化為背景與娘惹美食的完美烘託,講述一名心地善良的小娘惹-月娘的奮鬥史。那到底什麼是娘惹呢?中國人和馬來人通婚後的後代,男性成為峇峇(baba),女性則稱為娘惹。他們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雖然遠離中國本土,但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注重孝道、講究長幼有序,在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國化"。他們把馬來人的語言、服飾和飲食習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 據說有一千萬華人的國家,僅200多萬被認同是華人身份,這是為何
    據不完全統計,海外華人有6000多萬,遍布全球,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包括泰國、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據各國官方統計,泰國是目前中國人最多的國家,人口約900萬。很多人可能會質疑印尼是中國人最多的國家,有一種說法是印尼華人人數超過1000萬,但根據印尼人口普查,華人只有200多萬,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印尼華人主要來自福建、海南、廣東等南方省份移民,移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鄭和下西洋,幾百年來移民人數一直在不斷增加,現在估計有1000多萬人。印尼華人主要有三個群體,即僑生、峇峇娘惹、新客。
  • 新加坡景點精選新加坡景點介紹,新加坡必去景點推薦
    特別是入夜後,在燈光照射下,舊禧街警察局彷彿出現在沙漠中的海市蜃樓般*坤成路 Koon Seng Road提起新加坡美食,一定會想到很棒沙(Laksa),這種辛辣的湯麵源自於加東區豐富的文化融合位於新加坡東部的加東區,縮影了多元種族的文化面貌,即使只是走在路上,都能透過建築窺見端倪。19世紀末20世紀,這裡成為富裕階層的居住地,豪宅與別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新加坡7成是華人!李光耀:除非打倒我,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國語
    今年大熱的電視劇中,有這樣一部特別的"混血兒"——《小娘惹》【圖】《小娘惹》劇照製作人員以及劇情設置讓影片成為2020年大播熱劇之一,它也因此將新加坡文化帶入更多人視野之中。"新加坡裡好多人都說中文。"許多短評中都涉及到這樣一句話。
  • 可持續服裝設計師如何對廢料設計?
    然後這些服裝將在分揀中心根據級別進行分類,其中最高級別的是那些可以在國家商店進行重新銷售的服裝。其他的類別包括可持續性服裝出口、回收成抹布和毛巾等。不幸的是,也有一些服裝被認為是不可持續性而被扔入垃圾堆或進行焚燒。
  • 盤點華人英文姓名拼寫的種種門道
    姓黃的Mr Ng則主要來自東南亞,尤其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華人移民南洋歷史相當悠久,時代跨度長達數百年,早期移民新馬的華人多和當地土著有所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土著化,這類華人男性稱作「峇峇」(baba),女性叫作「娘惹」(nyonya),合稱「峇峇娘惹」。  「峇峇娘惹」日常語言本多轉用馬來語等當地語言。19世紀以降的新移民則往往依祖籍來源不同聚居。
  • 誰是Mr Ng:海外華人如何拼寫姓名?
    來自東南亞的黃先生 姓黃的Mr Ng則主要來自東南亞,尤其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華人移民南洋歷史相當悠久,時代跨度長達數百年,早期移民新馬的華人多和當地土著有所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土著化,這類華人男性稱作「峇峇」(baba),女性叫作「娘惹」(nyonya),合稱「峇峇娘惹」。「峇峇娘惹」日常語言本多轉用馬來語等當地語言。
  • 十年APEC領導人服裝之2014年中國:新中式服裝
    2014年APEC領導人著新中裝合影     所謂「新中式」的服裝,既非唐裝,也非漢服,據介紹,此次的APEC領導人服裝是一系列展示中國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裝,其根為「中」,其魂為「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歐巴馬、俄羅斯總統普京、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墨西哥總統涅託、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人都選擇了深紫紅,看上去沉穩大氣。
  • 著名服裝設計師逝世,享年98歲
    服裝設計師皮爾·卡丹 央視新聞 圖當地時間29日,義大利裔法籍服裝設計師皮爾·卡丹的家人告訴法新社,皮爾·卡丹在法國巴黎西部訥伊的一家醫院逝世,享年98歲。1922年,皮爾·卡丹出生於義大利水城威尼斯近郊,他在年幼時便移居法國。皮爾·卡丹很早就對服裝設計產生興趣。
  • 伍迪艾倫10年8部情迷電影:最好的感情永遠是婚外情?
    01伍迪·艾倫之「情迷」電影。我們知道,我國兩岸三地對國外電影的譯名一般是不盡相同的,但香港對伍迪·艾倫電影卻秉持著一貫作風,突出他那些電影的特點——「情迷」:2019《紐約的一個雨天》情迷紐約下雨天(港), 2016《咖啡公社》情迷聲色時光(港),2015《無理之人》情迷失控點(港)
  • 為什麼lo娘很難接受用「成品布」製作而成的洛麗塔小裙子?
    所以,那些追求與眾不同的lo娘,就會特別不喜歡用成品布製作而成的洛麗塔。因為有了成品布的存在,就讓洛麗塔的獨特性變了味道。不僅如此,她們還覺得這類裙子的設計也沒有任何重點所在,所以撞衫機率高也是正常的。只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成品布」會讓部分lo娘很難接受,其實不單單只是因為不夠獨特、容易撞衫的這個原因。
  • APEC領導人身著特色中式服裝亮相 中國設計受歡迎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不是唐裝,不是漢服,不是某個設計師的獨特設計。21個經濟體領導人與配偶10日晚身著特色中式服裝亮相「水立方」。這一系列禮服匯聚了多位中國本土設計師的智慧,特別為本次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設計製作,讓世人看到了中國的傳統與內斂,也看到了中國的現代和大氣。
  • 來新加坡最IN玩法 除了吃吃吃還有狂歡一起嗨
    素有花園之稱的新加坡地處熱帶,一年四季如夏,乾淨的街道,清新的空氣,誘人的美食,精彩的夜生活,新加坡值得你停下匆忙的腳步,漫無目的地逛逛,好好享受一段屬於自己的熱帶生活。印尼、馬來人而後的混血後代再繼續與中國而來的華人通婚,生下的孩子,男孩被稱作峇峇,女孩被稱作娘惹。步行探索新舊交錯的新加坡,了解土生華人(海峽華人)和歐亞族群的文化點滴。在加東了解土生華人和歐亞族群的文化點滴,品味娘惹文化。
  • 新加坡華人超過400萬,為何地位不如印度人高?
    ——《出塞二首·其一》 新加坡是世界出名的花園城市,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國際金融中心,其國家歷史可以追溯到3世紀,經歷了潮起潮落的新加坡,如今在東南亞越來越有影響力。但是在這個國家有一個奇怪現象,明明當地華人超過400萬,而新加坡總人口不到600萬,為什麼華人的社會地位還不如印度人呢?
  • 從「浮動地獄」到立碑表彰,海外華人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雖然它們的發行年代並不久遠,但背後歷史意義重大,被視為「鎮館之寶」——這兩張紙幣分別由華人財政部長敦李孝式、敦陳修信籤字發行。  在馬來西亞,「敦」是國家元首授予本國有功人士最高等級的封銜。由此可見,華人在大馬建國和經濟發展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展出的新婚的峇峇和娘惹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