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人才管理核心經驗——八個詞概括

2021-01-09 掌門人學院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免費分享企業成長乾貨知識!

建議轉發+收藏,保存下來,便於學習!

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記性管理的能力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任正非

華為被定義為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最成功的中國企業之一,或許沒有異議,但為什麼華為能成為成功的企業?更多的在於任正非在人才管理方面的時間和精力投入。

華為總裁任正非認為,自己對華為的產品創造貢獻為「0」,因為在華為所創造的技術發明中,沒有一項專利發明是由任正非創造的。他一直把他的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人才管理方面,而人才管理正是公認的「華為能發展到今天的基礎」。

華為人才管理核心體現了對人才的重視,這也是華為成功的秘訣之一。

華為吸引人才的「桃子」

一、通過華為的戰略、組織和品牌影響力

二、給人才以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獎金和股票期權

三、給人才們提供良好而又多樣的學習與成長平臺和職業發展與內部創業機會。

華為捆綁人才的「繩子」

華為奉行的是「自由僱傭制度」,即企業從人力資源市場招聘人才,企業與人才之間建立合法的契約關係,人才可以選擇是否在企業服務,是否自願地為企業做貢獻。

捆綁主要體現在三個當面:

一、通過戰略、組織和品牌的影響力來促使人們從心底裡認同華為的文化。

二、通過為人才們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獎金和股票期權來「捆綁」人才。

三、通過為人才們提供良好而又多樣的學習與成長平臺和職業發展與內部創業機會來「捆綁」人才。

華為抽打人才的「鞭子」

之所以將華為對人才的培養稱之為「鞭子」,是因為華為在培養人才時,會讓員工感到「痛苦、煎熬並銘記終身。」有許多華為的員工把公司的培訓總結為:特苦、特雷、考試特別多。有人這樣形容新員工入職培訓:「如同高考衝刺階段,這一段時間的考試次數遠遠超過了大學四年的總和。」

任正非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這句話恰恰體現出了華為在人才培訓方面所奉行的「鞭打」理念。

篩子

在一個組織或團隊中,總會有一些人,即便你拿「鞭子」抽他,他也產生不了工作意願或提高不了工作能力。而且過去優秀的人才,並不代表現在依然優秀,現在優秀的人才,並不代表未來同樣優秀。特別是,有些人在組織中擁有了地位和金錢之後,就可能會變得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甚至會走向驕橫或墮落。還有少數人,就其個體能力而言,他們算得上是「英雄」,但在特定團隊中,他們則是有害的因子。那些不適應於或有害於組織發展的人在組織內沒有生存的土壤或空間。企業所啟用的機制被稱為「篩子」。

但是華為是有條件這麼做的,因為它向人才提供「桃子」足夠大、足夠多,捆綁人才的「繩子」和抽打人才的「鞭子」足夠有力,有許許多多的人才擠破腦袋想要到華為得一席之地,這是其他大多數民營企業做不到的。由此可見,人才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單純地使用一種策略往往行不通或效果不佳。

以上就是今日份的推文,如有更多建議歡迎在評論區補充,或者私信小編哦

相關焦點

  • 華為成功的四個詞八個字-韓冬老師
    成立前十年的華為,也面臨發展方向選擇的迷惘,也面臨著高速成長中管理鏈條被撕裂、組織乏力、管理體系與人才隊伍跟不上發展等諸多問題。從華為的成長曲線圖看到它的成長不是波浪式的,而是練習挺拔且均衡的。華為為什麼能不斷突破企業成長的瓶頸,不斷跨越阻礙企業成功的陷阱呢?
  • 華為高級管理顧問田濤:7大變革之道讀懂華為管理哲學
    資本短缺之外,當然無技術、人才短缺,包括無管理,也是華為早期的幾大特徵。比如人才短缺,今天華為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吸納世界一流人才,但在20年前,要想從國內一流大學招聘一流人才,非常非常艱難。第二,在華為創業的早期,通信行業的西方公司平均司齡99歲,它們擁有巨大的資本優勢、人才優勢、技術與產品優勢和良好的管理,但這些資源態勢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富營養症帶來的劣勢:傲慢、超高利潤和低服務。我訪談過一些國內運營商主管,他們都講到20多年前華為跟西方公司的一個重大區別,西方公司的確技術一流、設備一流、人才一流,但它們在最關鍵的地方出了問題,就是對客戶的傲慢自大。
  • 面試實戰技巧---最能概括你自己的三個詞是什麼
    這個是咱們掌握主動權,最好把考官引入咱們的三大案例,慢慢給他講故事,慢慢分析五、進一步分析:1、最能概括你自己的三個詞關鍵詞:最、概括、三個詞 分析:用三個詞來概括自己,就是讓你簡單來說一下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 華為的八大核心研究所,有力地支撐起了華為的現在與未來!
    華為已經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雲計算領域構建了端到端解決方案,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個人消費者提供具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並致力於實現未來的信息社會。 並建立一個更好的全聯接世界。華為在全球5G通信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華為擁有多項5G核心技術專利,已成為5G標準的制定者和實踐者。
  • 夏驚鳴:華為基本法就像一本管理教科書,專治組織變革不適症
    尤其是現在企業管理培訓很多,今天聽了致良知,回來搞致良知;明天聽了事業合伙人,回來就搞事業合伙人;後天聽了華為的成功是因為分錢,回來就學華為如何分錢……但好像效果也不太理想,稻盛先生以十二個經營哲學,做了三個世界500強,但我們也費了老大勁兒來學習,似乎沒有想像中的作用?由此也產生了焦慮和迷茫。 2.
  • 華為云為工業APP開發提供核心技術能力
    日前,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蘇州召開,論壇以「數字賦能,標準引領」為主題,華為雲產業發展專家受邀參加,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一起,就工業APP行業發展與實踐進行深入交流。華為雲產業發展專家還分享了華為雲DevCloud在軟體工程領域長期的探索和優秀成績,並展示了對華為雲在推動工業APP發展方面所做諸多支撐工作。
  • 讀懂了「反熵」這個詞 也就讀懂了亞馬遜的管理思想
    回顧亞馬遜的發展歷程,「反熵」(anti-entropy)這個理念,正是貫穿其二十多年管理的核心思想。「熵」的定義這個詞最早來源於物理學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在物理學中,「熵」指的是一個系統混亂的程度,或者說是無序程度的度量——越無序,熵的值就越大;越有序,熵的值就越小。而熱力學第二定律說: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事物總是從有序趨向於無序,所以熵的值一定是增加的。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文|高歡歡 編輯|周春林 頭圖來源|華為公司 「我是個沒用的管理者,不懂技術不懂管理,我只是個傀儡。」任正非不止一次這樣說。
  • 【靠譜圖書智庫嚴選】華為官方及前高管專著精選推薦
    還收錄了華為顧問田濤教授的新作《理念制度人》還收錄了多位前高管們最近出版的《華為供應列軍》《華為人才管理之道》《華為成長之路》,詳細看全文。》核心編委1998—2014年就職於華為公司,歷任產品線管理辦副總監、人力資源總監等職,在流程和業務體系建設方面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2010年起擔任華為後備幹部系主任,負責中高級幹部企業管理哲學學習、研討與實踐。
  • 熱能自發電 華為K3V3八核處理器曝光
    華為K3V3八核處理器曝光(圖片來自新浪微博)據悉,為了讓K3V3八核處理器在高頻率運行時同時保持低溫,華為設計了一種熱能轉化電能的充電晶片,當CPU溫度高於某一值時,自動啟動充電晶片給電池充電,既降低了溫度,又延長了手機的續航時間。
  • 任正非:公開或當面吹捧領導,是悍然挑釁八條權威的投機行為
    經「熵」之道,將是華為未來管理的一個核心要點。根據華為的活力引擎不難推斷,華為一方面希望從宏觀角度來解決組織惰怠、流程僵化、技術創新乏力、業務固化守成等熵增問題;另一方面希望從微觀角度來探索如何激發生命的活力,從而解決人的惰怠和安逸。而這些都將聚焦到人力資源的管理,任正非曾說:華為就是一個人力資源公司!
  • 華為、騰訊、鵬華基金、順豐的企業餐飲專業化管理怎麼做?| 知行...
    1 華為:「飯勺也是生產力,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員工餐廳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都會隨著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做各種各樣的轉變。 所以,華為也在企業員工餐廳做了很多嘗試與改變,目前華為員工餐廳的管理模式是,華為公司提供場地,引入專業餐飲公司經營的模式。
  • 當責|在華為所有的管理方法中,這點最牛
    華為如何激活組織戰鬥力?華為基業長青的秘密又是什麼?群體奮鬥就是華為奮鬥最能準確地展現華為的企業精神,而群體奮鬥更使華為成為眾多公司凝聚力管理的典範。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帶10個下屬,還能讓10個下屬都拼命幹,其實很難。
  • 入選Gartner 魔力象限,剖析華為雲 GaussDB 資料庫演進之路
    行業實力:華為在全球電信和網絡行業有很強的影響力,很多為管理華為全球行業業務而構建的數據管理能力,面向政企行業普遍可用。華為在資料庫產品上戰略投入超過13年,支撐華為7大產品線近40個產品,為電信運營商提供的在全球部署的3萬套設備所需網管與計費軟體,均使用華為資料庫。目前,華為囊括全球1000+資料庫專業人才,在華為全球7大研究所從事資料庫基礎研究。
  • 核心競爭力形成的背後是什麼?——組織能力
    核心競爭力形成的背後是什麼?是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是企業形成市場地位和核心競爭力的的前提和保障。為什麼這麼說?打個比方,核心競爭力是車的性能,組織能力是造車的能力,如果沒有造車能力,如何去打造一輛高性能的車呢?人的動力問題解決了,他的價值自然就會被放大。
  • 正略諮詢:高科技行業的績效管理研究(含華為案例分析)
    4.成長速度快高科技行業的商業基礎是知識產業,商業核心是科技創新,高技術人才佔比極大,市場需求相對獨立。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高科技行業的整體發展方向將跟隨時代浪潮邁向更高等級的創新,具有高學歷背景、個人素質過硬的行業人才也將加快行業的成長速度。
  • 「華為女皇」孫亞芳:什麼是華為人才的四象限圖?
    在華為,據說長期以來只有兩個人在公司文件上直呼為「總」——任總和孫總。能夠與任正非平起平坐,足以證明「華為女皇」外號是很有含金量的。其實,孫亞芳能夠做華為董事長,除了眾人推舉之外,還有就是任正非對她的充分信任,這既是對孫亞芳工作能力的信任,也是因為他們在價值觀上的一致。
  • 遇見武漢,華為&中軟國際聯合打造人才培養新模式,共建軟體開發新生態
    同時,在此次大會上,華為-中軟實訓雲正式發布,開啟ICT人才培養新模式。、物聯網、計算和存儲等基礎能力,將多年來積累的基礎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開放給政府、企業、合作夥伴及開發者。   華為軟體開發雲基於華為研發雲的實踐經驗,向中小軟體企業、軟體外包企業、雙創企業、網際網路企業、高校和廣大的軟體開發者提供一站式雲端DevOps平臺。開發團隊按需使用雲服務,隨時隨地在雲端進行項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碼檢查等工作,讓軟體開發更加簡單高效。
  • 華為奮鬥在 「 無人區 」面臨的三個危機
    ——任正非如果對華為30餘年成長史進行一個總結,有人歸納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87—1992年。這時的華為剛剛起步,只是國內一家以貿易為主營業務的小型創業企業。第二階段:1993—2000年。進行自主研發,實現技術突破,並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市場策略,迅速在國內擴張市場。第三階段:2001—2004年。
  • 華為願意使用高通晶片;特斯拉禁止員工說韭菜一詞
    ;特斯拉禁止員工說韭菜一詞;紅杉中國新人民幣基金至少籌資22億美元;世衛:中國疫苗已被證明有效;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籤證恢復辦理;英國首相詹森宣布對英國採取新的新冠肺炎限制措施;上海警方查獲18萬個假冒品牌月餅;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四所高校應屆生可直接落戶上海;9月第二批國產遊戲版號下發,騰訊、網易在列;科創50ETF單日狂賣1000億;趣頭條二季度營收14.4億元;騰訊回應與滴滴合作聚合打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