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Gartner的數據,2018年RPA的收入為8.46億美元,增幅達到63.1%,是企業軟體市場中增長最快的,2019年Gartner首次發布RPA魔力象限圖說明RPA已經進入高速增長期。
筆者將根據對RPA市場的觀察,開設「RPA市場」公眾號,向企業介紹RPA的基礎知識、發展趨勢和行業動態。
作為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首先介紹什麼是RPA。
RPA是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的簡寫,直譯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RPA是將可定義、重複性高、有規則的應用軟體操作實現自動化的軟體工具,用於解放軟體用戶的重複性工作。軟體用戶在使用應用軟體時,很多時間花費在:點擊滑鼠、在不同應用軟體之間切換、獲取數據、複製粘貼、重新錄入數據,這些工作都是重複的、令人厭煩的但創造價值又非常低;用戶希望花更多的時間在與客戶交互而不是用在單調乏味的任務上。
RPA模仿重複單調但低價值的事務,提高操作靈活性,並能快速創造價值。
RPA對於數字經濟時代的價值,可以類比於機器人對於工業經濟時代的價值。
工業經濟早期,人類在工廠生產產品的過程中,以手工勞動為主,隨著技術的進步,自動化水平逐漸增加,逐步過渡到機器人與人協同工作的狀態。工業經濟時代,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實現了機器解放藍領工人的體力勞動。
在工業經濟後期,越來越多藍領被機器解放,在辦公室內流程工作越來越多,白領越來越多,早期應用簡單,白領的日常事務處理並不複雜。隨著軟體的發展,軟體應用越來越多,需要在不同的軟體之間切換,軟體事務處理越來越複雜,這時白領的工作越來越枯燥。在數字經濟時代,RPA的發展將實現機器解放白領的複雜操作。
工業經濟時代:機器人解放部分藍領的工作;在數字經濟時代,RPA解決部分白領的工作。
根據操作的自動化程度,RPA有兩種操作模式:
1、 用戶參與模式:流程部分自動化,在流程處理過程中,需要用戶與系統交互來完成整個流程。RPA實時響應系統事件或用戶事件,實現RPA與用戶協同工作來完成流程。這種RPA被稱為用戶參與RPA,通常這類操作都是在部署在用戶的Desktop 端,也被稱為RDA(Robotic Desktop Automation)。
2、 非參與模式:流程全部自動化,所有流程操作都由RPA自動完成,而不需要與用戶互動,流程是通過事件或者預定時間定時觸發,用戶只是監控流程處理過程,而不與用戶交互。由於不需要與用戶交互,所以被稱為非用戶參與RPA,通常部署在雲端或伺服器端自動運行,用戶只是監督運行狀態。
用戶參與模式的RPA,與軟體助手的功能類似;非參與模式RPA與批處理或者VBA的宏類似,但功能更強大。
隨著人工技術發展,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技術應用於RPA,RPA升級為IRPA(Intellig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IRPA主要帶來以下價值:
1、 通過調用API提高RPA魯棒性。傳統的RPA是腳本調用,通過腳本模擬人的操作從而實現替代人工操作。而一旦應用升級,可能帶來模擬操作失效。通過API調用,而API相對穩定,從而提升RPA的魯棒性。
2、 通過AI技術,實現自然語言交互,提升用戶體驗。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通過交互機器人實現操作員與RPA的交互,而交互機器人的自然語言交互,可以極大提升用戶體驗。
3、 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優化操作流程。隨著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機器學習可以優化下一次最佳操作,並能識別用戶文檔、識別財務處理等複雜文檔處理,從而優化流程。
RPA是人工智慧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最佳切入點。
在所有行業中,只要有重複性的應用操作,RPA都可以應用並讓用戶更專注於核心事務處理,從而提升日常工作效率、提升用戶體驗。
只要有應用、流程、事務處理,整個生態就可以被優化,而RPA就有應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