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委會吳震:互金風險識別存三大難點 資產透明度是核心問題

2020-12-07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月15日訊(記者 畢曉娟) 近日,國家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吳震在接受中國網財經等多家媒體專訪時表示,對於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的識別,目前還存在三個難點。識別風險需要遠觀和近看兩個手段。

  此外,吳震還介紹了互金專委會相關工作和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前海金融監控系統的上線情況。

互金專委會吳震 資料圖

  互金風險識別存三難點 資產透明度是核心問題

  在吳震看來,認識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可以分為發現平臺、預警、處置三個方面。但在風險識別方面,吳震坦言,目前還存在三個難點:第一,如何識別平臺對外披露數據的真實性問題;第二,金控集團的風險量化問題;第三個是資產透明性問題。

  如何識別平臺對外披露數據真實性問題?吳震認為有兩個手段,一個是遠觀,一個是近看。所謂遠看,通過外部手段獲取互金企業運行情況,目前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發現企業很多問題,但發現問題和全面準確預警還是有區別的。監控系統知道平臺存在很多問題,但到底什麼時候發出預警,還需要近看。所謂的近看就是企業上報其運營數據,但如何甄別運營數據又是一個問題。

  吳震透露,為了解決互金企業運營數據的不透明和不可信問題,使投資者能夠實時了解互金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互金專委會於2017年4月開展眾包核驗功能,以獲取企業真實經營數據,督促投資平臺透明化、陽光化運營,有利於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從目前來看,經過公眾核驗的互金企業,其產生的四個指標是可信的,即投資金額、投資人數、流動性、借貸餘額,但是對於一些虛假項目、資金池、備付金等情況還是比較難以判斷。因此,技術平臺還將在近期進一步採取技術措施增強互金企業上報數據真假性判斷。

  金控集團的風險量化也是擺在面前的難題,吳震認為,「一些大型企業往金控平臺發展,可能存在多個平臺、多個業務、多個資金鍊可能存在相互纏繞,這樣的話,風險也會相互傳導。事實上,目前來看單一平臺、單一業務,風險相對來說較為容易量化,但是多平臺、多業務之間綜合風險還是難以量化的。」

  此外,在資產透明度方面,吳震認為「也是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的核心問題。」。

  他舉例表示,貸款平臺的「借款人」至少應該有企業名稱等這樣的標識,這樣也是為進一步追查這個「借款人」是否真實存在,或者是否和互金平臺有關聯關係提供必要的條件。但目前很多互金平臺都不對外公布必要的資產數據,從而給從外部追查虛假項目和自融等行為帶來了困難。

  專委會加強風險監控 推出前海金融監控系統

  為了加強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風險監控,吳震介紹道,2016年初,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開始建設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以下簡稱技術平臺),技術平臺邊建邊用,已發揮了重要的監管支撐作用。該平臺在2017年10月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立項,成為迄今為止國家唯一批覆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支撐技術平臺。而專家委員會則為平臺提供專家智庫支持。

  據了解,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的主要功能有:事前摸底,事中監測,事後跟蹤,綜合分析和業務探索等,整體上實現了從網際網路金融的事前總體情況摸底到事中企業風險監測,再到事後事件預警跟蹤的風險應對的閉環體系。

  去年年底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與深圳前海管理局聯合推出了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前海金融監控系統(簡稱「前海金融監控系統」)。

  「前海金融監控系統監測範圍包括前海地區的2000家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和5萬餘家類金融機構,涵蓋5大功能:總體態勢、平臺畫像、關聯分析、風險監測和區域對比。」吳震進一步指出,該系統作為國家互金技術平臺的地方版本,是技術平臺在全國自貿區內的第一次工程實踐與業務應用,同時進一步擴大了技術平臺的監測對象,從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擴大到類金融企業。前海金融監控系統已初顯成效,發現各類違法違規機構上百家,預警高風險機構近20家。

  除了監管支撐,互金專委會還針對行業還推出了理財安全助手APP、電子合同備案平臺、反欺詐平臺資源庫、網絡安全監測平臺等多種應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責任編輯:郭偉瑩)

相關焦點

  • 12家互金機構籤約法究院 推進P2P規範化運營
    據雷鋒網了解,此次籤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和金融監管部門的相關政策,按照「5.30」法研院與天津中互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框架,雙方對「共築金融風險防線、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共同目標的認真落實。互金企業與權威司法機構籤約,有幾點重要意義:一、利用司法大數據服務社會治理的典型案例。
  • 多米諾骨牌下的互金百態:從「714高炮」被曝光到八省市一刀切
    2019年是個暖冬,但互金行業卻沒能感受到這份溫暖。匆匆又一年,回頭看,滿目瘡痍。曾經湧向互金行業的人潮在這個行業寒冬中紛紛散去,不少人更是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一年,互金局中人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說,也有太多的悲傷不願提。被時代的浪潮裹挾著前進的互金試驗場,究竟成就了誰,又讓誰背上了枷鎖?
  • 大量優質資產無法證券化 關鍵在於基礎資產的特徵識別和風險定價
    2019全年數據顯示,資產證券化市場規模繼續快速發展,全年發行各類產品23439.41億元,同比增長17%;年末存量為41961.19億元,同比增長36%。但云南信託研究發展部總經理王和俊表示,大量可交易或者可證券化的資產無法進行相應的資產證券化操作,最大的原因是無法對基礎資產進行特徵識別和風險定價,而這正是阻礙個人消費資產和中小微企業貸款資產爆發的根本原因。
  • 中小銀行風險:事前識別與事後處置
    市場對於中小銀行風險問題也日益關注。我們接下來以包商銀行和錦州銀行為案例,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回溯,總結有哪些徵兆可以幫助我們提前識別公司可能存在問題。 我們在之前的報告中分析銀行個股,一般是站在股東角度思考問題,因此關注的是盈利能力等指標;但在本報告中,我們站在債權人角度思考問題,因此更加關注銀行的安全性,盈利能力則是次要的。
  • 匯投商線上《數字資產價值識別及各種風險防範》內容!
    歡迎關注匯投商VIP,成為VIP共三節線上課程 第一節:《數字資產入門投資策略》 第二節:《數字資產交易中的資產配置與倉位管理》 第三節:《數字資產價值識別及各種風險防範》
  • 從風口到泥潭:創投機構與互金「情變」
    監管風暴之下,互金行業內風聲鶴唳,不少背後的創投機構也遭了殃。如今,隨著互金整治的深入,整個產業鏈都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知名創投機構也「集體沉默」:或默默退出,或深陷泥潭。
  • 脈迪指靜脈,更安全的智能核心|29家智能門鎖,半數指紋識別存風險
    中消協發布智能門鎖比較試驗報告:29款樣品中,48.3%的樣品密碼開啟安全存在風險,50%的樣品指紋識別開啟安全存在風險,85.7%的樣品信息識別卡開啟安全存在風險。檢測結果表明:通過測試,29款樣品中,48.3%的樣品密碼開啟安全存在風險,50%的樣品指紋識別開啟安全存在風險,85.7%的樣品信息識別卡開啟安全存在風險。
  • 蘋果和騰訊達成協議打賞功能將回歸;迅雷CEO回應互金協會指控;美國...
    迅雷CEO陳磊回應:驚訝互金協會指控 將入會接受監督近日,互金協會刊文指出,以發行迅雷「鏈克」(原名「玩客幣」)為代表,一種名為「以礦機為核心發行虛擬數字資產」(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風險隱患。同時他也驚訝於互金協會的「通過招商大會頻繁推銷、發布交易教程助推炒作」的指控,表示玩客雲只開過一次線下招商會,且迅雷從未發布過交易教程。另外關於迅雷並未加入互金協會一事,陳磊稱迅雷不是一家金融企業,所以之前沒有入會。但從事區塊鏈業務之後,他們會積極加入協會。
  • 關於風險識別的說法,錯誤的是什麼
    2012年監理工程師考試《基本理論與相關法規》真題選擇題第16題  關於風險識別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建設工程涉及的風險因素與風險事件多,體現了風險識別的複雜性  B.避免和減少風險識別的風險,不屬於風險管理的內容  C.在風險識別時,應儘可能減少主觀性對風險識別結果的影響  D.風險識別結論的錯誤,往往會導致風險對策的決策錯誤  【答案】:B  【
  • 偷漏稅——網貸的潛藏風險 - 金評媒
    麻袋研究院查看了中國互金協會信息登記平臺上會員平臺公開的財務審計報告,發現「零申報」問題雖已消失,但多家平臺年繳稅僅千元。這並不是因為企業虧損而少繳稅,平臺收取居間服務費所形成的流轉稅與成交量正相關,而這些平臺繳稅與成交數據不成正比。
  • 任澤平:短期我國P2P爆雷風險較大
    正規P2P的核心在於較高的風險管理水平和充分的信息透明度。2016年以來,雖然P2P行業逐步整改,然而整改路徑仍不清晰,深層次問題仍未解決,目前我國P2P行業仍面臨五大矛盾。一是徵信系統VS風控能力,徵信體系仍未打通,難以有效提高風控能力。
  • 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鏈存缺陷 行業面臨三大風險
    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鏈存缺陷 行業面臨三大風險 2016-01-06 來源:本站編輯   海上風電,是中國風電企業現在和未來的必經之路。
  • 企業風險管理存在的三大問題及解決措施
    與其他安全管理方式相比,過程安全管理的典型特徵是更加重視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是過程安全管理中的關鍵,也是重點和難點。當前,企業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又該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
  • 聯科科技:曾涉違規糾紛等多項問題,毛利率淨利潤存下降風險
    覽富財經網在日前發布的《聯科科技:業績波動巨大存風險,20%募資金償還銀行貸款》一文中就闡述了聯科科技目前存在的市場競爭、業績不確定和募投項目等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聯科科技還存在原材料價格波動、合同糾紛、毛利率下降等問題。
  • 資金端無競爭空間 中仁財富:資產端將是風口
    與此同時,一些專注於資產端開發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在行業「洗牌」中存活下來,並受到了金融機構、風投、傳統行業巨頭的偏愛。獲客成本水漲船高,這是業內的共識,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僅在行業本身的競爭,也是在大環境下網際網路發展至今的趨勢。
  • 風暴中的互金大廈:從討債到圍堵ofo討押金
    據不完全統計,這棟28層的大樓,高峰時曾入駐了35家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包括趣店、銀豆網、厚樸徵信、有利網、買金網、融360等一批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其中既有做資金端生意的,也有資產端生意的,還有技術類和平臺類公司。他們之間有的是競爭對手,有的是合作夥伴。
  • 中消協發布智能門鎖試驗報告:半數樣品指紋識別存風險
    試驗顯示,29款樣品中,48.3%的樣品密碼開啟安全存在風險,50%的樣品指紋識別開啟安全存在風險,85.7%的樣品信息識別卡開啟安全存在風險。資料圖:消費者試用智能人臉識別門鎖。 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近年來,智能門鎖逐漸進入越來越多家庭,也吸引了企業跨界進入智能門鎖行業。
  • 海富通黃峰、範庭芳:核心資產的風控在於估值控制和避開價值陷阱
    投資只需要考慮選股和風險控制核心資產的風控在於估值控制和避開價值陷阱 黃峰:投資只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選股,一個是風險控制,上面講的是選股,下面我說說風險控制。對於核心資產的風控我認為有兩點,一是估值控制,這個是重心;一是價值陷阱,這個是難點。從歷史上看,核心資產走向價值陷阱是小概率時間,核心資產的波動主要是估值風險。估值風險並不會打破投資邏輯,主要是輸了時間,用時間換空間。但一旦落入價值陷阱,那投資就打水漂了。
  • 做「減法」,化解風險出成果——陝西金控集團「熵變」紀實
    三年來,陝金控通過深入剖析問題、重新自我定位,直面歷史遺留問題,大刀闊斧自我革命,重塑組織架構和體系,強化主體責任,積極化解風險,最大限度減少了國有資產損失,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2019年集團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110.83%。  這其中,是智慧和膽魄在書寫著一個省屬國企的擔當和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