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分子終於找到了起源

2021-02-26 宇宙解碼

    1985年,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發現了一些非常不尋常的分子 —— 60個碳原子熔合在一起形成的一個球形的、類似足球的結構。

圖解:鍵線式中的α與β碳原子

    這種分子現在被稱為巴基球,完整學名是巴基敏斯特富勒烯。幾十年來,這種分子讓科學界即欣喜又充滿了疑問。但是,發表的一項研究最終解決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即巴基球是如何以及為什麼會在星際空間被發現的。

#這是2019年瘋狂的太空故事中的第九個#

    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巴基球只能在實驗室中形成。但在201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觀察到它們在衰亡的恆星附近漂浮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模擬實驗揭示了太空中的巴基球很可能來自碳化矽,或者是一顆死亡恆星留下的由碳和矽組成的星塵。

    2010年,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太空中發現了由60個碳原子組成的,形狀類似足球的巴基球。這是首次在星際介質中發現它的帶電(電離)版本。

    亞利桑那大學研究生雅各布·伯納爾在接受Inverse採訪時表示:「我們之前認為可以摧毀任何複雜分子的過程,實際上創造了它們,巴基球本不應該存在。」

    科學家們此前認為,一顆死亡恆星發出的輻射會殺死任何複雜的分子,包括巴基球。

圖解:藝術家描述的類太陽恆星的生命周期。從左下角的主序星開始,然後膨脹經過次巨星和巨星的階段,直到在右上角將外層拋離,形成行星狀星雲。

    亞利桑那大學的副教授Tom Zega告訴天文在線:「大自然做了很多我們不認為是它做的事情。」

    通過研究這種奇怪分子的自然元素,科學家們也可以將研究結果應用於現實世界。巴基球非常穩定,能承受高溫和壓力。它們可以用來製造超硬塗層——這可能對納米技術的發展起到作用。例如,如果將巴基球合成一個納米豆莢,那麼理論上藥物可以更有效地輸送到細胞。

    富勒烯是碳的同素異形體,其分子由單鍵和雙鍵連接的碳原子組成,從而形成由五到七個原子組成的熔合環封閉或部分封閉的網狀結構。該分子可以是空心球體、橢球體、管狀體或許多其他形狀和尺寸。石墨烯(石墨的孤立原子層)是由規則六角形環組成的扁平網狀物,可以看作是這個家族的一個極端成員。

圖解:C60富勒烯的分子結構。

    具有閉合網狀拓撲結構的富勒烯,通常用經驗公式Cn表示,其中n是碳原子的數目。然而,對於某些n值,可能存在不止一個異構體。

    這個家族以最著名的成員巴基敏斯特富勒烯(C60)命名,後者又以巴基敏斯特富勒的名字命名。封閉的富勒烯,尤其是C60,也被非正式地稱為巴基球,因為它們類似於標準的足球協會足球。嵌套的封閉富勒烯被稱為巴基洋蔥。圓柱形富勒烯也被稱為碳納米管或巴克管。純富勒烯或混合富勒烯的塊狀固體形式稱為富勒石。【並沒有在其內部進行驗證】

圖解:碳的同素異形體。

    富勒烯的預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直到1985年意外合成之後,才在自然界和外太空中發現。富勒烯的發現大大增加了已知的碳同素異形體的數量,而這些同素異形體以前僅限於石墨、金剛石和煤煙、木炭等非晶態碳。無論是在化學方面,還是在技術應用方面,特別是在材料科學、電子學和納米技術方面,它們一直是人們深入研究的對象。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第一個分子的前世今生
    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在早期的宇宙中,一旦氦原子核找到了電子,它們就會在氫原子核開始捕獲電子之前,甚至在鋰原子核收集所有三個所需電子之前,就充滿電子形成了真正原子。氦竟然是宇宙第一個參與化學反應的元素,因為當今的科學理解中,氦是與其他元素成鍵可能性最小的元素,即為最惰性的元素。然而在早期的宇宙中,氦氣是唯一一個可以給出電子的物種。這個推測幾十年來雖然有堅實的理論基礎作為依據,但長期以來一直缺乏實驗觀察的佐證。除實驗室外,HeH+不能在地球上形成,然而天體化學家也一直沒有在太空中發現這一物種。
  • 科學家們通過觀察行星星雲,終於發現了宇宙中第一個分子鍵
    科學家們通過觀察行星星雲,終於發現了宇宙中第一個分子鍵(氦氫化物)。氦氫化物離子(heh+)的發現,最終結束了太空發現編年史的另一個篇章。以前在太空中探測氦氫化物離子的嘗試受到現有分光計在適當波長下分辨能力有限的限制。這一次,科學家們設法找到了克服這一限制的方法。
  • 地球的胺基酸起源被找到!早在天體形成之前,它已在宇宙中出現
    這個問題,一直是困擾科學家的世紀難題,不過,最近來自荷蘭的天文學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通過研究發現,胺基酸中結構最簡單的甘氨酸,早在宇宙天體誕生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這意味著,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和宇宙起源有關。
  • 宇宙中的第一個分子鍵終於被發現了
    今年,氫化氦在一個年輕的星雲中被觀測到了。圖解:宇宙歷史上的第一個分子鍵發生在溫度下降到4000開爾文的時候。在距離地球3000光年的一個年輕的行星狀星雲中,科學家首次發現了宇宙中形成的第一個分子鍵。這一發現為描述大爆炸之後不久發生的事件的標準模型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並被發表在了《自然》雜誌上。
  • 宇宙中形成的第一個分子,真的被找到了嗎?
    宇宙中曾存在著其剛形成時的第一個分子,我們以為找到了一個和它一模一樣的,但這兩者卻大為不同。宇宙形成時的第一個分子終於被觀測到了!在NASA的同溫層紅外天文臺(SOFIA)觀測到迄今為止最難捕捉的物質——氫化氦之後,各大頭條紛紛報導。
  • 宇宙物質起源的證據,找到了?-虎嗅網
    但正物質和反物質遇到一起就「灰飛煙滅」,所以如果正反物質一樣多,宇宙不會有質子電子,更不會有原子,更不會有生命誕生。究竟是什麼打破了宇宙的對稱性?在解開這一重要謎題的道路上,今天,人類又邁出了重要一步:人們已經找到了正物質最終如何擊敗反物質的原因之一。
  • 【英文科普視頻】---62、科學家在自然界中發現宇宙的第一個分子
    科學家在自然界中發現宇宙的第一個分子How Scientists Found the Universe’s First Type of Molecule>Scientists have just detected the universe’s first molecule科學家們剛剛探測到了宇宙中第一個分子using a telescope that we fly around the world on a plane,藉助我們環遊世界的飛機上的一個望遠鏡and that’s a
  • 迄今最複雜分子:生命或起源太空
    天文學家在距地球27000光年的星際空間的巨大氣體雲中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碳基分子,該分子具有分支結構。天文學家在宇宙中探測由異丙基氰所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如同是在「宇宙」草垛中尋找一個「分子」針。這一發現表明,生命所需的複雜分子可能起源於星際空間。
  • 研究發現:宇宙誕生早期,生命物質就已經出現!是誰創造了它?
    這個問題對於人類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千古謎團,多年來,很多科學家都在進行相關領域的研究,希望可以找到地球生命起源的真相,一直到前段時間,這個問題終於找到了答案。來自荷蘭的科學家團隊,多年來一直在從事地球起源的研究,他們是相信地球生命來自於宇宙之中的,那麼,宇宙中生命的種子又是如何出現的、如何來到地球的呢?
  • 宇宙生命的起源新解?科學家:在2.6萬光年處,發現大量有機分子
    宇宙生命的起源新解?科學家:在2.6萬光年處,發現大量有機分子歷來,生命起源或者人類起源的猜想,一直的宗教神學和哲學家給出的解釋!不夠自從達爾文進化論被認可後,我們的課本上面都是告訴我們,這是人類起源的真相!
  • 評「宇宙的起源方式要改寫?宇宙在循環並找到了證據」
    評「宇宙的起源方式要改寫?諾獎得主彭羅斯:宇宙在循環並找到了證據」2020年10月24日彭羅斯和霍金的理論,遠不如一個中國人的理論更符合邏輯和宇宙的客觀存在。
  • 探索:來自宇宙的化學物質,可能曾經激活了地球上生命起源!
    達爾文的生命起源和演化沒有人確切知道生命到底是如何起源的,或者這個神奇的事件到底發生在什麼地方。這個過程可能不僅發生在地球上,在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也可能發生,並存在著生命。核心材料生命的形式具有不可思議的多樣性,但是追根溯源,它們都用了相同的方法得以存活下來。
  • 宇宙的起源
    雖然起源問題無法直接用科學的方法重演,但科學家們仍在觀察、推理的基礎上對宇宙的起源提出各種假說。現在,大爆炸論被廣泛地接受。但因它合理地解釋了宇宙的膨脹,找到了大爆炸的直接證據;加之,按此理論推算的結論和在加速器中得到的數據,大都與在宇宙中觀測的實際情況相符。因此,大爆炸理論已成為現今被廣泛接受的理論。  大爆炸理論的超然性質  大爆炸理論的觀點、推論和實際觀測結果中,包含了許多奇特、不可思議和超越自然律的部分。
  • 不可思議的宇宙:9個超乎想像的宇宙物體知識
    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天體被人發現,當中有不少超越了我們的想像,有些甚至會讓人覺得太過不可思議。不禁讓人想:這大概只會在科幻小說裡才會遇到吧。本文我們會聊聊宇宙中那些不可思議的物體。平常已經感到不可思議的磁星、耀變體等,在它們面前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 科學家在恆星死亡的殘骸中發現宇宙首種分子:氦氫化物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利用一臺天文望眼鏡發現了宇宙中的首個分子:氦氫化物。浩瀚的宇宙深不可測,充滿了可怕的黑洞,這些黑洞可以將行星撕成碎片。然而,在大爆炸之後的瞬間,宇宙是一個相當無聊的、空虛的地方。它顯得炙熱、緻密,主要由氫原子和氦原子組成。在這個原始宇宙中,科學家們相信氫和氦發生了碰撞,形成了宇宙中第一種分子。
  • 有鱗類動物的起源終於有答案了?
    有鱗類動物的起源終於有答案了?在地球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其作為爬行動物中最具物種多樣性的類群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眾多令人不可思議的成員。並且,在地球的生態系統中,它們在不同的生存環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當今世界上,有鱗類動物的分布範圍非常的廣。
  • 宇宙中的有機物怎麼形成的,和生命起源有關係嗎?
    圖為:宇宙大爆炸到人類誕生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如果我們看看在太空中、在恆星周圍和星際介質中發現的大約200個分子列表中它們的大小從太空中發現的第一個甲基炔(1937年為CH)到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分子C70巴基球(2010年),包括醇類、原始糖、胺基酸等。由此可見,碳在化學鍵合中的多功能性推動了宇宙化學的複雜性。它也是我們現在已知生命所必須的。
  • 最最最初始生命的化學起源
    其實很難想像,宇宙那麼大,真空那麼多,地球上也依然能形成如此多樣複雜的生命。目前對生命的起源有很多種假設,許多觀點支持生命是發生在原始地球上,自發形成複雜分子的結果。這些複雜分子是由存在於地球大氣的,或由彗星和隕石落到地球上的簡單分子所形成的。模擬星雲實驗用簡單的分子如水、甲醇、氨及結構簡單的冰,產生了複雜的甲醛、乙醚、乙醇、六次甲基四氨等物質。
  • 宇宙不可思議加速膨脹!暗能量終於被發現
    最新的天文觀測表明,宇宙正在不可思議地加速膨脹。宇宙加速膨脹現象自1998年被發現以來(該發現獲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探索這一奇異現象的根源一直是全世界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最重大的研究課題之一。
  • 天文之最: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什麼?
    直到17世紀,丹麥天文學家奧勒·羅默觀察木星與木衛一的掩食,發現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遠離木星運動時,掩食的周期比理論估計的要更長,羅默才終於發現光速是有限的。經過數百年不斷進步的測量之後,1975年人們終於將光速的數值確定為299,792,458 m/s。這意味著太陽光並不是瞬間就可以到達我們身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