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進中科大,23歲獲得博士學位的袁嵐峰如今怎麼樣了?

2020-07-13 天籟都尉

有部分網友認為,他兩年學完小學和初一的課程,14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23歲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這算是開掛的人生吧?但這麼多年過去,似乎在科研領域沒有太大成就,只能是做做簡單的科普,這算不算又是一個方仲永的悲劇?


14歲進中科大,23歲獲得博士學位的袁嵐峰如今怎麼樣了?


其實不然,我們先看袁嵐峰的學習歷程:


14歲進中科大,23歲獲得博士學位的袁嵐峰如今怎麼樣了?

袁嵐峰,男,1978年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科普專家,《科技袁人》節目主講人 。

1992年14歲的袁嵐峰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學習。2001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2004年9月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同年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6年回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工作,任副研究員。


這個問題了又再次回到神通的問題上。


其實,科普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們大多數普通人,永遠都是被時代最前沿科技所拋棄的。哥白尼發現日心說後幾十年,大多數百姓才開始接受日心說,雖說地球和太陽哪個是太陽系的中心對普通人的生活影響不大,但是對那些求知慾旺盛的人來說,這問題能困擾他幾十年。

我們現在這個年代雖然是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每個人都有無數渠道接觸信息,但科技發展也比那時候深入的多,普通人哪怕接觸到了最前沿科研的成果,但是那些論文和數據你完全看不懂,這時候科普人員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如果沒有科普,我們將會與前沿科技越走越遠。


14歲進中科大,23歲獲得博士學位的袁嵐峰如今怎麼樣了?


同時我們應該承認科普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工作,它對於啟發民智,倡導科學,破除迷信,培養民眾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等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這種作用可能不能直接量化,也難以短期見效。但是,一個社會要想長期保持創新的活力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那就不能停止科普工作。

其次,神童與成才與否並無直接關聯。

兩年學完小學和初一的課程,對於一個家教良好的家庭來說,並不是難事。而且,一個優秀人物的形成,與是不是神童並沒有什麼必然關係。

實際上的科研是非常艱難的,某一個科研方向的突破不再像以前一樣依靠某個大師的單點突破,越來越依仗觀測手段、實驗設備,也需要同行們不斷的微小突破。所以如今的諾貝爾獎也獎勵的更多是某個團隊所作的工作而不是科學,而獎勵的成果也出現了滯後現象,很多人和團隊所作的貢獻,要很多人才能被人理解和應用。

成功的門檻

計算機領域強大的人非常多,然而大部分人只知道圖靈,還是因為圖靈測試和那部電影。馮諾依曼也是個舉世無雙的大牛,居然只活在了那個口算級數和極限的段子裡。可想而知成年人成功的門檻也多高。


14歲進中科大,23歲獲得博士學位的袁嵐峰如今怎麼樣了?


肯定其成就


袁嵐峰在2001年發Nature,2003年發JACS,2004年拿全國百篇優博,哪怕是現在論文通脹的形勢下,能發這樣的論文也是比較出色的水平了——更不用說十幾年前那個年代,全中國一年才能出幾篇這個級別的論文?


術業有專攻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每個行業都有精英,無論如何,科普也是對國家建設做貢獻,袁嵐峰對社會的貢獻也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

相關焦點

  • 14歲參加高考,23歲博士畢業,他說:高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如果經常在西瓜視頻看科技類視頻的朋友,一定要會刷到」科技袁人袁嵐峰「,要麼被他的呆萌僵硬的肢體語言忍俊不禁,要麼被他豐富前沿的科普知識瞬間圈粉,小編就是這樣被他所吸引的。根據公開資顯示:袁嵐峰老師現在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教授。14歲考入中科大大學,23歲博士畢業,導師為朱清時院士和楊金龍教授。
  • 14歲上大學,23歲拿博士,一位「昔日神童」的迷茫與歸來
    問題說明是:「看他的資料,兩年學完小學和初一的課程,14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23歲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這算是開掛的人生吧?但這麼多年過去,似乎在科研領域沒有太大成就,只能是做做簡單的科普,這算不算又是一個方仲永的悲劇?」
  • 14歲進中科大,18歲讀麻省理工,22歲當選十大科學家
    英國《自然》雜誌公布的2018年全球十大科學家名單當中,22歲的曹原,列為首位。這是因為,曹原是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人,還因為他在石墨烯超導獲得重大發現,引起了廣泛關注。曹原11歲進入深圳一所實驗學校,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讀完了小學六年和初中、高中六年的功課,高考當中,他以669分的高分,考進了中科大,此時,他才14歲。在中科大期間,曹原獲得了郭沫若獎學金。
  • 14歲就上中科大的女神,四大力學全是滿分,可惜錯過了諾貝爾獎!
    導讀:「14歲就上中科大的女神,四大力學全是滿分,可惜錯過了諾貝爾獎!」14歲是怎樣的一個年紀?大部人還在上初中,就算是學習成績好的,連跳兩級都還在上高二,可是對於莊小威來說,14歲的她在當時就已經被中科大錄取了。
  • 他是「顛覆世界」的中國天才,14歲進中科大,19歲進麻省理工
    2010年14歲的曹原以總分669的高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他比當時班上最小的同學還小2歲,如果不是年齡的限制,也許他能更早進入中科大少年班。進了中科大的曹原毫無懸念的進入「嚴濟慈物理英才班」,中科大本身就是人才濟濟的地方,考進少年班的都是各地的精英,而「英才班」更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可都是定向培養的未來的頂級科學家,而曹原就是為科研而生的人。
  • 她25歲博士畢業,26歲擔任中科大副教授,卻自嘲:曾想退學!
    從我們的求學經歷來看,許多人在25歲時,通常剛從大學畢業,步入職場2-3年;而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卻有一位85後女生,已經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順利拿到博士學位。2007年中科大本科畢業,2011年拿到香港科技大學的博士生學位,而這個時候,方璐僅僅25歲的年紀。經過一年的博士後經歷之後,年僅26歲的她,便被中國科學大學聘任為副教授。當方璐照片在網上傳播之後,大家紛紛表示:她除了是學霸之外,顏值方面更贊!不僅有過人的容貌,還有智商上的優勢。
  • 他14歲考上中科大,21歲破解物理界107年難題,轟動世界
    出生於天府之國的他,可能吸收了四川地區的所有「靈氣」,用一個月時間讀完了初一的所有課程,用三個月時間讀完了初二的所有課程,用不到半年的時間讀完了初三的所有課程,年僅13歲就考上了高中。接著只用一年時間就全部讀完了高中所有課程。2010年,年僅14歲的他坐在了高考的考場上。之後,他考取了理科669的高分。
  • 天才神童袁嵐峰,現因簡單科普上熱搜,回應:科普和科研一樣重要
    楊淨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一個14歲就上中科大,23歲博士畢業的「少年天才」,現在在做「簡單科普」的工作。或許連袁嵐峰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會以這樣的問題出現在知乎熱議的討論中。
  • 她是祖國傾力培養的神童,15歲進中科大29歲當教授,現已是美國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如今咱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是越來越好,許多有條件的家庭也選擇把孩子送出國讀書,以開闊孩子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將來好為祖國做貢獻。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其中一部分人在看到了國外燈紅酒綠的生活後,便選擇永遠留在了那裡。
  • 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神童尹希如今怎麼樣了?
    你知道中科大少年班嗎?能進入這裡學習的孩子,用神童、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多年前一位12歲的天才少年尹希考入這裡。幸運的是他並沒有成為「方仲永」,學業和情商同樣出色,並在17歲就考入了哈佛大學讀博士;如今已是哈佛正教授的他,卻飽受爭議……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天才尹希尹希的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其他80後還在摸魚捉蝦的時候,他的爸媽就要求他學畫畫、下圍棋了。
  • 14歲上中科大,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副教授,華人女天才的開掛人生
    歲上中科大1977年6月,蔡天西出生於溫州市一個有名的書香世家,父親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家裡共六個孩子,蔡天西就是最小的那個。」9歲那年,蔡天西就獲得市裡數學競賽一等獎,那時候每個同學都大她三四歲,就連頒獎的老師都被嚇了一跳,「這是誰家的小屁孩呀,快下去.....」
  • 天才女科學家的成長之路:25歲獲博士學位,34歲與諾獎擦肩而過
    說起莊小威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她的事跡,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歲獲得博士學位;29歲被聘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34歲是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莊小威出生在江蘇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和母親都曾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教授。而莊小威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在父母的薰陶下,5歲的莊小威就能熟讀唐詩宋詞。
  • 她如何做到11歲高中畢業,15歲獲得學士學位,16歲獲得碩士學位?一家10個孩子,個個如此—HST翻譯
    一家10個孩子,個個如此 1986年,亞歷桑德拉.斯旺15歲畢業於楊伯翰大學,獲得自由藝術學士學位,GPA3.85分。16歲,獲得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厄爾帕索社區大學教歷史,4年裡,英語是第二門語言。在1989年,她的書《毫無遺憾:我如何通過在家上學在16歲獲得碩士學位》出版。
  •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24歲中國天才曹原歷史上,天才並不罕見,但是像曹原這樣的超級天才,可能就不多了。那麼,超級天才曹原到底有多強呢?14歲時,曹原參加了高考,並以669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3歲時,曹原就對物理實驗特別感興趣,所以當其他同學正在努力備戰高考時,他則會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做實驗而快速完成課業。後來,因為物理老師無意中說過一句話,「在常溫狀態下能發明出超導材料,就可以震撼整個世界科研界。」曹原就因此著迷了,而且他還立志要做發明這種超導材料的第一人。
  • 在家上學,她如何做到11歲高中畢業,15歲獲得學士學位,16歲獲得碩士學位?一家10個孩子,個個如此 —HST翻譯
    16歲,獲得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厄爾帕索社區大學教歷史,4年裡,英語是第二門語言。在1989年,她的書《毫無遺憾:我如何通過在家上學在16歲獲得碩士學位》出版。 從1988至今,亞歷桑德拉從事住宅商業金融。她服務到社區高層位置並獲得巨大的商業回報,包括「2012年度少數民族小商業冠軍」。
  • 她出身中國,15歲考進中科大,四大力學得滿分,如今成美國院士
    一個出生於中國科研世家的天才,15歲即考進中科大少年班,成就之高身兼三個院士,而立之年卻成為了美國人,她就是華裔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很快她便被推薦到北京上中科大預備班,半年以後又轉入了蘇州中學的中科大預備班,當時她才十二三歲,教她的老師回憶說,莊小威特別專心、勤奮,求知慾極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勁頭」。15歲那年參加高考,她不出意料地考出了600多分,幾乎是以狀元成績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尹希是一名十分具有天賦的神童,從小天資聰穎
  • 祝賀中國數學家孫崧獲得最新的(2021年)科學突破新視野獎! | 袁嵐峰
    中國數學家孫崧獲得最新的(2021年)科學突破新視野獎!
  • 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
    四十多年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全國範圍內精挑細選出21名少年,組成了首個「少年班」,這21名少年,當時年齡最大的才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在這21個孩子中,有三個當時已經家喻戶曉的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寧鉑、謝彥波和幹政。而當時中國這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呢?
  • 莊小威:14歲上中科大,「四大力學」均獲滿分,物理系的一大奇蹟
    她14歲上中科大,「四大力學」均獲滿分,讓無數理科生崇拜!她就是中國女孩莊小威。年少求知1972年,莊小威出生於江蘇如皋,她的降臨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是巨大的喜悅。由於父母都是老師,忙著解惑授業,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照料她,因此在她幼齡的時光中,前五年都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