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與人類的關係:[1]生活的需要

2021-01-11 百度經驗

我從人類生活的需要、植物對環境的影響和植物對人類的啟發來討論植物與人類的關係。

糧食人們吃的糧食(如小麥、稻米等)、蔬菜(如白菜、生菜等)、水果(如蘋果、梨子等),都是植物。雖然人們吃的肉、蛋、奶,直接來自動物,可是生產肉、蛋、奶的動物,歸根到底都是靠植物才能生活的。植物是生物鏈的第一營養級。因此說,人們吃的肉、蛋、奶是間接來源於植物。至於我們穿衣用的棉、麻、絲、毛,同樣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植物。

家具現在地球上的樹種達到了上萬種,就國內的樹種也有幾千種,很多木材都可以用來做家具,耐用環保,但是也有一些木材並不是很適合做家具,更加適合做工藝品。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什麼木材適合做家具,喜歡實木家具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實木主要分為了硬木和軟木,一般硬木家具要貴一些,軟木家具要實惠一些。硬木家具木性比較穩定,做出來的家具也很耐用,在硬木家具中,比較適合做家具的有紫檀木、黃花梨、雞翅木和酸枝木等,這些都是比較好的家具材料,家具在市面上出售的價格也是比較高的。它們都是屬於紅木家具。當然市場上流動性最大的還是軟木家具,畢竟軟木家具比較價格比較實惠,大多數消費者比較能接受。軟木家具中也有材質比較好的,像櫸木、楠木、樟木等也能做成很上乘高檔的家具,松木、杉木、水曲柳木等也是做家具不錯的材料。其實以上這些木材質都是非常不錯做實木家具的材質,各有各的優勢,當然一般最耐用還要算紅木家具的幾種材質,軟木家具材質可能在外形各方面都不輸,但就可能使用久了之後還是會看起來很舊,而硬木家具是越久越有味道。

藥材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度,中華民族長久以來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中國自然資源豐富,植物多種多樣。這樣的寶藏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的藥材來源。就拿嶗山山區來說說吧。嶗山山區的藥用動物、植物和礦物資源,量多質優,種類齊全,有「天然藥庫」之稱。明代黃宗昌《嶗山志》記載:「藥材不下百餘種,黃精、天門冬、苓術其最盛也。」清代《即墨縣誌》記述了63種主要藥材的名稱。根據1984年普查資料統計,嶗山共有中藥材681種,其中植物類藥材153科622種;動物類藥材50科54種;礦物類藥材5種。目前已探明嶗山藥材總蘊藏量達1120萬公斤。植物類藥材主要有:酸棗、獼猴桃、木靈芝、胡頹子、映山紅、拐棗、野玫瑰、柴胡、野菊、金銀花、丹參、茵陳、桔梗、遠志、公英、黃岑、地丁、車前子、茜草、葛花、枸杞、卷柏、王不留行,其中較貴重的有小葉石葦、細辛、元胡、杜仲等。為進一步發展嶗山藥材生產,1958年後還逐步將某些藥材改野生為種植,並從國內外引進了許多品種。

相關焦點

  • 對談植物星球酋長李葉飛,尋回植物與生活的美好關係
    在杭州,他還和朋友一起經營著一塊地,種著《詩經》裡的植物,也辦著「親子農莊」,鼓勵人們周末時去種菜、認識植物。從媒體記者到植物酋長,李葉飛說,自己如今的夢想是尋回植物與生活的美好關係,復古植物帶給人們的樂趣。李葉飛在英國皇家植物園。本文圖皆為 李葉飛 提供澎湃新聞:我們這個時代,像你這樣熱愛植物的年輕人並不太多。你是怎麼對植物產生興趣的?
  • 有毒植物與生活
    有毒植物的中毒效應差異很大,劇毒植物僅一、二顆種子或一、二片葉子就能致死,有些有毒植物則需要較大量進入體內才能引起中毒,這取決於植物所含各種有毒成分的毒性大小、含量及其相互作用等因素,但能直接造成危險的並不僅限於劇毒植物,據報導,小毒、微毒乃至無毒的植物也有中毒案例發生,而且有可能造成死亡。
  • 植物思維:人類與植物或許並無本質差別
    時間模式:與人類世界相反的自然世界> Joachim Koester, 《無題》(Untitled),攝影未來學家阿爾文·託夫勒(Alvin Toffler)曾表示:「許多人對未來憂心忡忡。他們很難設想自己還有什麼別的生活方式,更不用說是一個全新的文明了。他們期待著未來一如即往。」可事實卻總難遂人願。
  • 有毒植物與生活---中國科學院
    有毒植物的中毒效應差異很大,劇毒植物僅一、二顆種子或一、二片葉子就能致死,有些有毒植物則需要較大量進入體內才能引起中毒,這取決於植物所含各種有毒成分的毒性大小、含量及其相互作用等因素,但能直接造成危險的並不僅限於劇毒植物,據報導,小毒、微毒乃至無毒的植物也有中毒案例發生,而且有可能造成死亡。
  • 家宅外環境植物風水影響人的生活
    植物的生命「血型」又間接有著一定的親緣關係,其遠緣與近緣關係自然會形成他們的語言、情緒和喜怒哀樂。當生活中人們折其枝條時,它一樣會釋放出憤怒的波;當我們奏樂澆水時,奏樂、澆水仿佛推助了他們的興奮,它會發出和悅的波。 植物是有氣場的。修鍊氣功的人知道,常對樹木採氣時,一般不對幼樹圍採。當集體圍村採氣之後,會見到樹木呈疲憊的倦態,樹葉下垂時植物有陰陽。
  • 植物館探討人與植物關係:感受生命循環 發現植物智慧
    植物館探討人與植物關係:感受生命循環 發現植物智慧 2019-05引發環保深思  植物館探討人與植物的關係  「五一」小長假期間,北京世園會迎來了開園後首個客流高峰,5月1日至4日世園會累計接待入園遊客近34萬人次。
  • 內生真菌與植物防禦機制的關係
    許多內生菌由於與植物的長期共處形成互利的共生關係。一方面,植物為內生菌提供充足的營養和適合的生長環境促進其生長。另一方面,內生菌在植物應對外界環境的應激耐受性(包括抗旱、抗病蟲害及對病原體拮抗等)、宿主植物的生長、宿主植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的產生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
  • 蘑菇是植物嗎?真菌究竟是怎麼生活的?
    那麼,你是否曾想過,生長在草地上一動不動、拔起來還有很多「根」一樣細絲的蘑菇是植物嗎?真菌、細菌,傻傻分不清我們都知道蘑菇屬於真菌。既然有真菌,那難道還有假菌不成?其實,真菌的名字是和另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對應的,那就是——細菌。有人要問了:那說明真菌和細菌不同嘍?
  • 人類為什麼需要遊戲?
    一些動物藉助遊戲行為對捕食、自衛、求偶等行為進行簡單的學習和練習,並發散多餘的精力、增加群體內的互動,這些作用在大腦有超過 1 億個神經元的動物身上都很常見,人類可以從祖先那裡繼承同樣的性質。席勒認為,玩是旺盛精力的釋放過程。
  • 假如光速變為每秒1米,人類的生活將會大變樣
    如果光速改變了,大幅增長或大大幅下降都會對現代科學體系及人們的生活帶來重大影響。那麼假如把光速變為每秒1米後,我們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的生活又會有什麼影響呢?我們常說的光速指的是光在真空中一秒前進的距離,光速在真空是299792458 m/s,而米的定義隨即也改成了光在1/299792458秒內行進的距離。
  • 人類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一百樣東西》告訴你
    今天 ,有一個話題持續熱議審題官來了人類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我們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在生活中,會為愛的人被迫作各種選擇>好像五花八門的生活才叫幸福可是當我們倒退著再去作選擇會發現原來,為什麼要親密關係也是一樣試著倒退看到答案就赤裸裸的站在那
  • 植物生活所必需的五大要素是什麼?
    植物能夠給人類提供生存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有降溫增溼效益——調節環境空氣的溫度和溼度;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效益從而調節環境空氣的碳氧平衡;能夠帶來滯塵效益,是大自然的濾塵器;能夠吸收有毒氣體的效益。那麼植物生活所必需的五大要素是什麼呢?植物生活所必需的五大要素是:陽光、溫度、水分、空氣、養料,它們是植物的生命線。
  •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
    以「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為宣傳口號的「大自然在說話」系列公益影片項目由國際性非盈利環保機構——保護國際基金會發起。請永遠記住大自然在說話:大自然真的不需要人類,但人類需要大自然。人類的未來取決於大自然。大自然養育過比人類強大得多的物種,也曾讓比這些物種滅亡。海洋、土壤、河流、森林,它們都可以左右人類的存在。人類如何選擇每天的生活,是否在意大自然,它都不在乎。
  • 科學家們的發現:與植物相比,真菌與動物的關係更近!
    從森林到沙漠,甚至海底和人類皮膚上,都有它們的身影。真菌可以在黑暗環境中生存,但是它們必須依靠食物存活。大多數以死去生物的殘留物為能量來源,但也有一些喜好活的東西。雖然這樣,真菌很少為人們所注意,只有很少的種類才有常用名,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真菌都生活在它們的食物體內,只有在繁殖時才可見。
  • 古昆蟲與裸子植物存在顯著特異性擬態關係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持續資助下,首都師範大學昆蟲演化與環境變遷重點實驗室的王永傑、史宗岡和任東在昆蟲與植物的協同演化研究工作中取得了新進展,發現了距今1.65億年的中侏羅世時期昆蟲與當時的裸子植物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特異性擬態關係。近日,該成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在線發表。
  • 磁極倒轉比太陽耀斑嚴重,會引發動植物進化加速,對人類生活不利
    地球的變化關係到我們人類生存地球上的每一個生靈,也許一個小小的變化就會毀滅一切,當然地球的變化並不是只有壞處,也是有好處的存在,根據最近地質學家在《PNAS》雜誌研究表明,科學家們警告地球的磁極倒轉的後果可能會很嚴重,地球的磁極倒轉好像在科學紀錄中也是出現過一樣,當然是我個人的學識可能太少了
  • 愛因斯坦:蜜蜂滅絕,人類只能存活4年?蜜蜂和人類有什麼關係
    蜜蜂和人類的關係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它雖然沒有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但我們確實離不開它。作為一名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物理學方面的成就毋庸置疑,站在了智慧金字塔的頂端。首先蜜蜂和人類能否活下去直接掛鈎,其次是沒了蜜蜂,人類最多只能在地球上延續4年。
  • 健康的人類微生物組|微生物群|腸道菌群|人類|健康|細菌|植物|...
    設想這樣兩種情況:沒有血緣關係卻生活在一起的人(有相似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生活在不同地方的有血緣關係的人;後者的微生物組表現出更大的差異。人類與真菌之間存在直接的相互關係:其中最典型的特徵是益生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最初是為了對抗霍亂而分離的。一些原生動物甚至是健康微生物群落的常見物種,變異比細菌更大。
  • 天麻和蜜環菌的關係和生活習性
    一、天麻的生活習性野生天麻多分布在700~1800米的半山和次高山,2500米的高山也有生長。海拔的高低影響天麻的自然分布,這主要是受溫度制約。皖大別山區野生天麻多分布在700~1000米的山地。天麻的球莖生長雖不需要光照,但光照與溫度有關,不可忽視,花朵開放也要求一定的光照。土壤的質地與天麻的自然分布關係密切。天麻喜含腐殖質豐富,團粒結構好,疏鬆透氣,保水排水佳的砂質壤土。粘重的黃泥土、白粘土,不利天麻生長。天麻喜微酸性土壤,適宜pH5~6之間。
  • 太湖流域人類活動與水質保護的關係
    在江河已遭到嚴重汙染的今日,湖泊已成為保護人類水源的最後一個陣地,湖泊水質的惡化將從根本上破壞流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條件。   對湖泊的水質保護,最重要的是處理好流域內人與湖泊的關係,建立人與湖泊長期和諧共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