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紀指大約240萬年以來的地質時期,是地球發展歷史的最新階段。其重要特點是發生了多次寒冷的大冰期。在這個時期的初期,出現了人類祖先,如北京猿人等。所以,第四紀又稱為「靈生紀」。
第四紀是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高度發展的時代,人類的出現是這個時代最突出的事件。因此,有人也把第四紀稱之為人生紀或靈生紀,甚至還有人把它從新生代中獨立出來並列為人生代或靈生代。第四紀的哺乳動物具有明顯現代化的特徵。早更新世時期,第三紀三趾馬動物群中的許多科,如鼬鬣狗(Ictitheriidae)、無角犀(Aceratheriinae)、長頸鹿(Giraffidae)等都絕滅了。有的第三紀的殘留種類如劍齒虎(Machairodontinae)、蹄兔(Hyracoidea)、乳齒象(Mastodontidae)、劍齒象(Stegod ontinae)、三趾馬(Hipparion)、爪獸(Chalicotheriidae)、(模)鼠(Mimomys)等幾乎都處於絕滅的過程中。標準的第四紀種屬大量出現,如貓熊(Ailuropoda)、真象(Elephantinae)、真馬 (Equus)、腔齒犀(Coelodonta)、板齒犀(Elasmotherium)、牛(Bos)、野牛(Bison)、水牛(Bubalus)、麗牛(Leptobos)、四不象鹿(Elaphurus)等。
(圖文源自網絡 如有侵權聯繫公眾號處理)
喜歡歷史請關注:天天老歷史
↓↓
更多地理知識,盡在:地理知識精選
↓↓
你喜歡做飯嗎?你想學做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