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互動,可以遞進感情,進入孩子的世界

2020-12-04 吳阿姨育兒經

今天早上,我是第二次和兩個可愛的寶貝做起了拍手操。她們和昨天第一次做操一樣很開心,很值得表揚的是,她們變得更加熟練了,超乎了我的想像。

這個有趣的拍手操,是上課的時候,早教機構的老師教會我們的。拍手操的背景音樂是:金龍拍拍操。這首歌的節奏是層層遞進的,第一遍還可以很輕鬆地接得起來,第二遍,第三遍就需要很認真地聽音樂指示了,不然就手腳亂套了。

小孩子的學習能力一點也不會比大人差,我在上課的時候,發現很多大人都沒有跟得上節奏。有很大原因是沒認真聽,覺得音樂節奏太快,就主動放棄了。相反的,兩個小寶貝在我第二次與她們一起互動的時候,已經有幾分嫻熟了。

特別是小月亮,我沒有想到她學得那麼認真,努力地跟上媽媽和姐姐的步伐,我看著心裡特別開心。年齡真的不是什麼問題,關鍵還是在於要不要認真學習。

小豆豆在學習舞蹈的時候,也是很棒的。姐姐的那首《咖喱咖喱》的舞蹈,她就是在看姐姐練習的時候,也跟著學會了。

今天這個拍手操,是我第一次帶領她們一起做親子互動操。想想自己,真的很不稱職,錯過了很多和她們好好互動的時間。

雖然說是自己帶,但是我沒有帶出質量來。

我之前做的,只是圍繞著如何讓自己學會煮飯,讓她們喜歡上我煮的味道。現在,廚藝有所長進,時不時會聽到寶貝們在背後表揚我:「媽媽做的菜好香啊!」這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廚藝有所提高,後面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如何做一個好媽媽?這還真是一門學問,每次學習都會有所感觸。學習得越多,越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自己,才能讓自己的思維跟上時代的節奏。

活到老學到老,希望我的不斷學習,可以融入到孩子的親子教育裡面。如果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那真是一大樂事。可以幫助提升自己,又可以影響到孩子。

老師說的一句話,特別深刻。「先有關係,再有教育。」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給孩子真正的安全感。孩子擁有了安全感,就會更加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

家庭環境的建設,最簡單的應該就是親子關係的互動。愛孩子,就多花點時間陪陪孩子。

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我們一直在路上!

相關焦點

  • 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讓父母懂得孩子,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父母!
    讓愛孩子有更好的路徑?對比嚴肅的心理學,九型人格會更適合親子教育。因為目前眾多心理學親子課,只是單方面讓父母改變,經由父母的改變影響孩子。學習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父母立即改變,孩子也當下改變。學習九型親子教育法,父母懂得孩子,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父母!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開啟的雙向溝通改變的通道。
  • 寫給萬千孩子的童話詩 親子互動詩集出版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夏明勤)近日,《孩子們的詩》《媽媽們的詩》《爸爸們的詩》這套親子閱讀讀物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就目前圖書市場而言,這樣一套完整體現親子互動的作品可謂空前。幽默的爸爸、溫柔的爸爸、嚴肅的爸爸、萌萌的爸爸……每個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對於爸爸的印象。在這本詩集中,父愛的多樣化,孩子的多面性發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那些寫給孩子的詩,恰如爸爸們說給孩子的情話。《媽媽們的詩》精選了春樹、二月藍、圖雅和君兒等近30位先鋒女詩人的近100首現代詩。孩子氣的媽媽、愛做夢的媽媽、溫柔的媽媽、嚴肅的媽媽……她們都是詩意的媽媽。
  • 「舞」比快樂,碰碰狐PINKFONG親子互動圓滿落幕,驚喜卻未停止
    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真摯的愛之一
  • 《當孩子遇見書》:書、孩子、繪本之間不可分割的奧秘
    其實不用去看什麼排行榜,也不用去找別人推薦,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與書、繪本慢慢地結合起來,讓孩子自己去走進書本,感受書中的一切,這就是書、孩子、繪本之間是不可分割的。為什麼說是不可分割的呢?讓我們看看《當孩子遇見書》中,作者是如何講述的吧。
  • 焦慮|孩子滿3歲,同伴之間的詞彙量可能相差了3000萬
    孩子滿3歲,同伴之間的詞彙量可能就相差了三千萬。而且,就算孩子在進入學校教育後進行詞彙的惡補,這種鴻溝也很難填平。<「3000萬詞彙鴻溝」(The 30 Million Word Gap)這一著名概念,來源於美國學者Betty Hart和Todd R.
  • 孩子學英語越早越好?想讓孩子學好英語,父母要先弄清楚這幾點
    孩子學習英語的好處:1. 讓孩子更加開朗專家研究發現,學習過英語的孩子語言表達能比其他孩子強,這是由於學習過英語的孩子相比之下有了更多開口講話的機會,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孩子的社交能力,通過學習英語可以變得更加自信陽光,性格開朗活潑,願意與他人交流。2.
  • 親子關係最大的障礙:是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並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不能去通過「上色」(書中孩子們的戲稱,指給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可以理解為「面試父母」)來確定可以成為自己父母的人,當然,父母也不能選擇讓誰成為自己的孩子。新京報:在你看來,作為父母,需要「考試」嗎?或者說,「考試」可以讓孩子擁有一個合格的父母嗎? 李喜榮:我在作品中也提到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只有跟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父母絕不可能成為「完結型」,也許一輩子都要活在「正在進行中」的狀態吧。
  • 語境思維——父母的語言,直接塑造著孩子的大腦
    研究表明,這3000萬個單詞的差距,決定了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後的學習能力,以及成人之後對世界的認知能力。這個數字的背後,蘊含著一個科學事實:父母的語言,直接塑造著孩子的大腦。他們認為在那樣的世界裡頭,祈使句之外的話是沒必要說的,他們的生活處於一種人跟人之間沒話的狀態。我們知道,孩子對世界的感知是豐富多彩的,也是不確定的。而父母對世界的感知與孩子是有大差距的,於是,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很難用簡單的詞彙,跟孩子達成共識。
  • 可以讓孩子變快樂的運動
    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由於具有快樂的性格,成年後能夠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長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9種快樂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嘗試一下:  1、有時間享受「不受限制」的快樂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潔,周圍的鄰居又喜歡安靜。孩子一旦開始喊叫、跳躍,父母便會想辦法制止,孩子只好越來越乖了。
  • 孩子是兩個人之間感情的升華,並不是修復感情的工具
    畢竟,兒媳和婆婆之間是沒有血緣關係的,真正做到和諧相處的少之又少。但少並不是沒有,我閨蜜就將他的婆媳關係處理得非常好。在網上各大平臺上都有一些所謂的心靈雞湯說,你嫁的人對不對,生個孩子你就知道了。但事實上,一個女人自己嫁得好不好自己難道不知道嗎?非要等孩子出生後,再去糾結自己嫁得對不對?這樣的婚姻坑了自己不說,還坑了無辜的孩子。
  • 真正可以提高孩子智力的9個方法,獻給所有父母~
    真正可以提高孩子智力的9個方法,獻給所有父母~在我們生命的前幾年,思維與運動是一體的。運動佐助思考,遠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和教育家們就熟知這一點,現代的腦科學研究更無數次驗證了它。具體說來,有下面9個因素,希望父母們耐心讀完:具有啟發性和感官刺激的環境營養建立了大腦功能的物質基礎,而腦細胞與腦細胞之間的交流與連結,則源自孩子在生命初期所接受的感官刺激。在生命的早期接受到的來自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的恰當刺激,奠定了孩子日後的IQ基礎。
  • ...親子悅讀,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最適合父母們閱讀的繪本書單(二)
    有時以為可以用物質方面的東西比如玩具衣服等來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更多的愛和陪伴,需要被重視。父母們要告訴並引導自己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比如這次期末考試沒考好,是哪些知識點沒掌握,還是解題思路不正確,告訴孩子可以一起努力,注意方法,爭取下次成功。除了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這個故事還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善於發散思維、獨闢蹊徑的優秀品質,有利於他長大以後形成創新精神。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希望父母們都能夠學做書中那隻聰明的蟋蟀,激發孩子自信,將事情做得更好。
  • 理解孩子的試金石
    現在太多的孩子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雖然父母和孩子經常一起待在家中,特別是這次疫情以來,待在一起的時間更是數倍增加,但恰恰是親子關係跌入谷底,有些家庭中矛盾還極為尖銳。
  • 父母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了嗎?否則孩子很受傷
    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影響往往有三條途徑,因此父母自己學習如何應對壓力和調節情緒尤其重要 在重大事件出現時,不僅孩子,成人也同樣可能不知如何應對。而且,成人的情緒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情緒以及親子交流。因此,只有成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並形成良好的親子溝通。
  • 三傻鬧地球:為什麼這部電影叫「必修課」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內容
    親子必修課看完電影,小編的第一反應是「真適合親子間一起觀看」。這個《三傻鬧地球》沒有太深的含義,主要圍繞著路易斯和他父親之間的矛盾。聰明懂事的路易斯渴望得到父親的照顧,但不幸的是,父親一直專注於尋找外星人。隨著三個有趣的外星人的入侵,路易斯意識到友誼的溫暖,並逐漸對他的家人感到失望。
  • 孩子和孩子之間產生矛盾,家長正確處理的方法是什麼?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也會逐漸的發展社交,會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肯定避免不了爭執和矛盾。那麼孩子和孩子之間發生爭執,父母要怎麼做呢?在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時,並不是一股腦的把他推向社會,也並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在一旁袖手旁觀。那麼孩子與別人的交往和相處模式都要在我們這裡首先得到學習,因為他們自出生以來最先的社交對象就是父母。
  • 恆河猴試驗告訴我們,父母和孩子之間最重要的是這個,錢換不來
    為了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孩子必須認為他們的父母是溫暖的,可靠的,並且能夠設置適當的規則和界限。孩子也需要從父母那裡感受到被照顧和安全。這些因素中的每一個都有助於孩子與父母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為什麼要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從孩提時代開始,親子關係的質量通常為孩子的發育奠定基礎。孩子正常發育需要健康的親子關係。孩子會對那些關注他們並滿足他們需求的人產生依戀。
  • 刺蝟效應:過分控制孩子並不好,善於保持距離,親子關係更親密
    這位媽媽離婚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英子身上,希望她可以出人頭地,但是這種「沉重的愛」給了英子很大的壓力。最後高考的時候英子也為了擺脫媽媽的控制,選擇了離家很遠的大學,親子之間的關係終於爆發了。這就像刺蝟,它們渾身帶刺,如果兩隻刺蝟想接近互相取暖,結果只會刺傷對方。其實在中國有很多這樣的家庭,這些問題也實實在在困擾著我們,所以今天就大家了解一下怎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 氣溫降低,家有孩子的父母做好這8點,讓孩子少生病
    可是,哪怕再怕冷,因為家有神獸需要上學,每天早上還是得早早起床,給孩子做好保暖後,快出快回,減少一切在外面逗留的時間。面對如今的氣溫降低,再加上雨雪天氣,孩子很少有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因此也會讓孩子的抵抗力要比平常差上很多。我們做父母的就會很擔心,孩子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很容易生病。
  • 懷孕女子帶5個男人來做親子鑑定,男人:孩子是誰的,誰就娶她
    ,是指運用生物學、遺傳學以及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術,根據遺傳性狀在子代和親代之間的遺傳規律,判斷被指控的父母和子女之間是否親生關係的鑑定。他說:「親子鑑定就像是一面照妖鏡,可以看出人性的險惡與善良!」小李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20多歲的女孩未婚先孕,整個孕期都在遭受別人的白眼,即使生產時也無人陪伴,就連手術單都是自己籤的字。孩子出生後,每當有人問起孩子的父親時,女孩都是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