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中國張海龍:國內開源力量分散,有代碼託管網站的需求

2020-12-05 雷鋒網

前段時間由於獵豹瀏覽器搶票助手插件的影響,GitHub曾一度因流量太大而崩潰。在插件伺服器轉移之後,原以為GitHub會恢復正常,沒想到居然被牆。這個對於技術人員來說非常重要的網站被牆,還引起青年導師李開復的極力呼籲讓其開放。可能名人效應,或者大眾力量,GitHub被牆幾天之後被重新開放。

在GitHub被牆事件之後,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國內有人在做類GitHub的代碼託管網站,他就是開源中國社區的張海龍。雷鋒網就此對他進行訪談,希望從一個開源社區創辦者的角度,解讀這個事情。

國內開源現狀

筆者在與張海龍交流期間,發現張海龍很真誠,「比較直腸子」。他在美國大學畢業後在Oracle工作兩年,在10年回到國內,在一年多前正式成立公司運營開源中國社區。筆者問起為何想回到國內,是否出於什麼「對開源的熱愛」「為了國內開源的發展」等宏大的理想。張海龍說,就覺得在國外無法實現人生價值。至於開源中國社區,是當時業餘興趣運營的,後來慢慢做大了,才下決心成立公司運營。這些說法非常實在,但更顯其真實不浮誇。

聊到開源,目前國內的很多開源社區,但並不是進行開發,而是基於一個開源產品的討論,相互幫忙解決問題。基本上國外比較流行大型的開源軟體國內都有相應的社區,就像以前的BBS一樣。而綜合性的開源社區則有點漸漸微弱的感覺。矽谷動力是以前很有名的開源社區,但現在不怎麼運營了。開源力量則主要精力在培訓方面,做公開課。另外則是一些比較零散的用戶組,例如某某地方Linux用戶組這樣。

國內的開源環境確實還一般,國內的公司普遍都會有使用開源軟體,但基本上都是拿來主義,或者只做些修改。甚至有些公司直接剽竊宣稱為自己的原創。

當然國內也有許多個人開發者創作的開源軟體,但基本都是個人所為,創造的東西有許多同類型的作品。這就是重複造輪子了。開發者們沒有形成合力去開發一個大的項目,力量非常分散。筆者問到開源中國是否計劃發起開源愛好開發者去協作開發一些大型項目,張海龍表示這不是開源中國能做到的,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GitHub被封意味著什麼

GitHub在國內的用戶量比較大,尤其是對於能力或素質比較高的,外語能力比較好的技術人員。雖然這類技術人員來說翻牆不是難事。另外GitHub曾做過統計,其用戶群裡中國用戶在人數上是排在世界第四位的。GitHub對於國內技術人員來說使用得還是比較多。

更為重要的是,GitHub上有大量的開原始碼,這些代碼對於技術人員的學習異常重要,另外國內技術人員還可以在GitHub上與國外工程師進行交流學習。這些對於國內技術人員在技術上與國外接軌很重要。GitHub被封意味著國內技術人員和國際脫軌,失去競爭力。網上有人說,封GitHub是軟體業的閉關鎖國,其損失難以估量。

張海龍透露,開源中國社區的類Github代碼託管網站已經在公司內部測試。國內需要一個類似GitHub的代碼託管網站嗎?開源中國社區的口碑還不錯,推出的產品都比較受歡迎。只要我們服務做得比較好,就肯定會有人用。而且這是社區用戶們主動跟我們提的需求,而不是說我們自己臆想出來的需求。

前面說過,事實上國內工程師中同樣有許多熱心的開源愛好者,但因為缺乏協作的氛圍和途徑,力量分散,重複造輪子的情況嚴重。事實上,開源中國社區網站本身就有代碼上傳和分享功能,但仍不具備像GitHub這樣的版本控制功能。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國內有我們自己的代碼託管之後,分享代碼和國內程式設計師的交流溝通都會方便得多。

我們不是要跟GitHub競爭去爭奪市場的,但國內使用GitHub確實比較不方便。且不說這次被牆的事情,平時國內訪問GitHub同樣不是很通暢。有些地區訪問總是會不太通暢。為什麼許多國外網站在國內做不好,很大程度是本地化的問題。這涉及到使用習慣的問題。

以前我們不做這個事情,為什麼現在做?因為以前我們覺得GitHub挺好的,夠用了,我們再做就是重複勞動。但後來我們發現GitHub相對國內用戶來說並不十分好用。我們的宗旨是把用戶服務好,而國內軟體開發方面確實有代碼託管的需求,而且就我們獲取的反饋來看,這個需求是很強烈的,不是未經驗證拍腦袋說想做就做。

需求就是市場

不講商業價值,有需求就是有市場嘛,我們就去做這個產品。思路挺簡單的。我們不試圖去和GitHub競爭,去取代GitHub。我們做好我們的服務,有需求的技術人員會使用我們的產品,喜歡GitHub的開發者繼續使用GitHub,這沒問題。

至於商業模式,開源中國社區目前的收入目前只是各種廣告,網站廣告、培訓廣告等。很多人關心開源中國,跑來問我們怎麼賺錢,很多人甚至主動說要給我們捐款。開源中國社區有100萬用戶。「我們曾經想過捐款按鈕。你想100萬用戶每人每年捐一塊錢,一年就100萬,也是不少錢。但我總覺得這個模式太理想化,不大現實。」

至於代碼託管網站的商業開拓,張海龍更直言沒想過,並直接說會推出付費私有庫。「因為有人需要。」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中國版GitHub讓國內開源生態建設進入快車道
    選定依託「碼雲 Gitee」 建設中國獨立的開源託管平臺。 對於工信部的結果公示,碼雲 Gitee 在其博客中也給出了回應,並稱「國內開源生態建設進入快車道」。 公開信息顯示,碼雲 Gitee 是開源中國推出的基於 Git 的代碼託管服務。除此以外,碼雲 Gitee 也提供開源軟體的發布和溝通社區,供開發者在其中進行技術交流與溝通。
  • 工信部公布2020開源託管平臺項目結果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技術發展司公布了「2020年開源託管平臺項目」的招標結果,工業和信息化部選擇Gitee來構建「面向中國的獨立,開放原始碼託管平臺」。據悉,該項目由深圳市奧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源中國)牽頭,與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稜鏡七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共10家單位組成的聯合體中標該項目,聯合體將依託碼雲Gitee建設中國獨立的開源託管平臺。
  • 首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頒獎儀式在京舉辦
    12月4日,第五屆中國科研信息化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科學院聯合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協、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辦公廳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承辦。
  • 中國工程院高文院士:為什麼中國要打造自己的 AI 開源開放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教授在會上發布啟夢計劃,目標是加速打造依託中國、面向全球的人工智慧開源社區生態。人工智慧是當前人類所面對的最重要的技術和社會變革,是未來國家之間競爭的關鍵賽場。正因如此,我國政府把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意志。
  • 小米聯合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舉辦 「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
    作為國內權威的開源大賽,本次活動以 「人才創新、技術開源」為主題,以發展中國科學軟體生態為目的,舉辦方邀請了眾多科學軟體大師們參與評估,將在比賽中大力培養大學生們的科研素質、創新潛力,推動中國的開源力量進一步走向世界。
  • 企業級雲原生:TKEStack 騰訊雲原生開源實踐之路
    首先是紅帽的 openshift,大家從 K8S 的代碼貢獻可以得知,紅帽 K8S 代碼貢獻率僅次於 google 排第二,技術能力非常強,產品也非常的完善,並且很早便開始做開源產品了。另一個是 rancher,今年被 suse 收購,產品體驗非常好。 但在國內企業的使用場景中,這兩個產品也有一些不太完善之處。
  • CopyCat 代碼克隆檢測發布,劍指開源軟體抄襲
    運營開源中國社區 10 年時間,對國內開源發展之迅猛非常的欣慰,但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是我們難以忽視的。其中一個對開源生態發展殺傷力最強的就是 —— 抄襲問題!
  • 開源:數位技術擴散促進數位技術創新
    開源運動源於開源軟體,開源軟體是指開放原始碼的軟體,即代碼創作者在遵循相關開源協議的基礎上,將自己開發的軟體原始碼向全世界公開,允許其他開發者進行自主學習、測試、修改、二次開發和傳播等活動,以協同方式改善軟體產品的質量和優化軟體功能等。開源軟體在作業系統、資料庫、中間件等都有許多流行的軟體產品,如Linux電腦作業系統、安卓手機作業系統、MySQL和PostgreSQL開源資料庫等。
  • imToken錢包開原始碼 開發者最好的節日禮物
    10月24日,是中國程式設計師的狂歡節日。作為二進位計數的一個基本單位,1024是程式設計師要面對的常用數字,比如熟悉的硬體進位就以1024為基礎,1G=1024M、1M=1024KB。
  • 扒一扒開源世界有哪些licenses?
    所以他就問他的好朋友小源同學,小源同學了解情況後,告訴他:是因為你沒有採用符合你需求的license啊!license,中文譯為「許可證」。在開源世界裡,license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通過選擇相應的license,版權擁有者可以聲稱自己相應的權利,包括其他人使用、修改、引用、共享等一系列涉及版權的操作。
  • 中國科技雲「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報名通知
    開源軟體的開放性特點非常符合科研領域的軟體需求,對於我國的許多高校和科研機構,是一種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本次活動依託「中國科技雲」科學軟體開源社區,將開源文化融入到科學研究中,不僅匯聚一批優秀的國產開源軟體,而且逐步營造科研人才生態環境,為突破商業軟體技術壟斷,完善自主創新的人才培養戰略,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 SUSE公司Ralf Flaxa眼中的開源世界
    SUSE公司Ralf Flaxa眼中的開源世界 如今的開源力量已經滲透到了方方面面,在雲計算上,OpenStack幾乎成為了這一領域內的標準配置,與此同時,在大數據上,Hadoop讓大數據的發展有了更強有力的依託,再回頭看看智慧型手機領域中,搭載Android平臺的智慧型手機已經佔據了將近七成的市場份額,各類的開源項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
  • Uber 上市了,國內對標的「滴滴」有什麼開源軟體?
    Uber 上周上市了,我們整理了 Uber 的一些開源軟體,詳細列表請看這裡。滴滴是對標 Uber 的中國公司,滴滴在開源領域也有不少知名的開源項目。
  • MIT創建微流控領域開源網站
    近日,一個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者創建的開源網站Metafluidics迅速躥紅,成為「微流控技術領域的Pinterest」 (註:Pinterest是著名圖片分享類社交網站)。「微流控領域的研究者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在一篇論文中看到一個非常好的晶片設計方案,但是當嘗試借鑑或模仿作者的設計時,最關鍵的部分——實際的設計文件——卻往往沒有一個系統性的詳細描述。」Kong說,「所以,全世界的研究者不得不重複地從基本開始摸索微流控晶片的設計和發明,導致效率低、發展慢。這也是為什麼開源是如此重要,開源能夠極大的加速技術的傳播和進步。」
  • InnerSource:來自 PayPal 內部的開源實踐
    企業內部開源資料匯總:https://gitee.com/InnerSourceInnerSource僅僅是一個名稱,它是一種在企業內部應用開源軟體實踐的軟體開發方法。
  • 你所使用的很多開源程序都是在Github上
    從較高的層面來說,GitHub是一個基於網站和雲的服務,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存儲和管理他們的代碼,以及跟蹤和控制對代碼的更改。Git是Linus Torvalds於2005年創建的一個特定的開源版本控制系統。具體來說,Git是一個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這意味著每個開發人員的計算機上都可以使用整個代碼庫和歷史記錄,這樣可以輕鬆進行分支和合併。
  • GitHub 的 App 會開源嗎?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同性交友網站,在發布之後自然是喜大普奔,但在此之外,也有很多開發者提出功能不太全面,希望可以添加比如代碼編輯之類的其他功能。對此,有熱心的開發者留言建議,建議將 GitHub 的行動應用程式開源,大家一起來進行優化。對於此事,GitHub 的總監給出了回復。GitHub 的行動應用程式會開源麼?
  • 2018 年度 GtiHub 開源項目 TOP 25:數據科學 & 機器學習
    2018 這一年中,作者在每個月都會發布一份開源項目月度推薦榜單,而本文則是對全年開源項目的盤點和總結。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編譯如下。前沿關於託管代碼、與團隊成員合作以及充當展示個人寫代碼技能的「在線簡歷」,最好的平臺是哪個?問及任何一位數據科學家,他們都會讓你去 GitHub。
  • 企業級和開源領域「兩開花」,巨杉引領國產資料庫創新
    巨杉資料庫作為業界領先的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廠商, 獲得 「2019年開源資料庫先鋒企業」 及 「2019 GVP-Gitee最有價值開源項目」 兩項殊榮。SequoiaDB 巨杉資料庫始終堅持自研路線,並於2014年正式開源,是國內最早的開源資料庫之一。經過8年的自主研發和技術發展,迭代發展出了技術領先、產品安全穩定、通用性強的金融級產品。
  • 阿里開源otter:分布式資料庫同步系統
    【IT168 資訊】阿里巴巴一向熱衷於開源。從風風火火的去IOE運動,到阿里在GitHub中託管的60個開源項目,都可以看到他們開源的決心。本周一(8月19日),阿里巴巴宣布開源分布式資料庫同步系統o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