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社會禁忌與溝通主體——選擇性客體
1、 主體:認識的主體,可以是我們的一個組織群體、也可以是個人
2、 客體:是我們認識的對象,有的時候客體和主體是融在一體的。
3、 投射性客體:可以把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把我們的情感注入到裡面,然後就變成了有血有肉的東西。
4、 人本身就是生而孤獨,人這一生中都在處理與孤獨之間的關係。
5、 選擇性客體:就是兩方面,一面好,一面壞。一面消極,一面積極。
(十一)、團體責任與信任的再建構--人際互動軟肋之性別誘惑
1、溝通心理學是思維訓練。
2、性別的誘惑:異性的誘惑。男性和女性在抵擋異性誘惑的時候女性強於男性。
3、女性是第一社會性別,男性是社會第二性別。
4、人具有較長的生活依附期。
5、女性比男性的社會邊界感強。
6、性別的誘惑能試出來了家庭的邊界。
(十二)、團體責任與信任的再建構--承擔責任之溫柔的陷阱
1、推卸責任也是人的本能之一。
2、不要過多的替孩子做決定。
3、失去一個朋友的最好方式在最重要的時候替他做決定再把責任推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