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應用——細胞的代次如何選擇?

2020-10-23 幹細胞應用

回顧過去幾百年人類發展的歷史,19世紀是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革命世紀,20世紀是以計算機和通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時代,而21世紀將是以生物技術為代表的生命科學與技術的世紀。


幹細胞技術是生物技術的核心內容之一。基於幹細胞的再生醫學或組織再生調節是繼藥物和手術調節之後的又一次醫療技術革命,幹細胞調節在疾病的康復階段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隨著科學人員的不斷探索,糖尿病、心臟病、阿爾茲海默症等難治性疾病的治療也迎來了新的希望。


而在用幹細胞調節疾病中應關注調節時機、給藥途徑、細胞類型選擇、使用數量等多種問題。在多因素之間找到最佳的可行方案,方能助力這項技術更快落地應用。


目前臨床研究中,MSC應用較為常見的來源骨髓、脂肪、臍帶、胎盤等,本文以臍帶、脂肪、胎盤這三類比較常見的來源進行總結,針對不同來源間充質幹細胞,體外傳代培養後不同代次的一些生物學特性的變化(例如:細胞形態、細胞周期檢測、表面標記物檢測、染色體核型分析、相關基因表達及細胞因子的定量分析),因可供參考資料有限,不足之處請諒解。


臍帶


在各類不同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中, 人臍帶來源間充質幹細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作為更為「年輕」的成體間充質幹細胞,具備有出生前和出生後MSC的綜合優點而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長期體外傳代培養後其基本的幹細胞生物學屬性, 如細胞表面免疫標誌物和誘導多向分化潛能, 無顯著性改變。長期培養至20代, 未發現致病性或致瘤性基因變異。高代次(P20)hUC-MSCs的細胞增殖活性和端粒酶活性與早期低代次(P5)細胞無顯著性差異。隨著培養代次的增加, 細胞開始出現老化, 尤以20代細胞表現最為明顯

不同代次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形態學觀察

體外傳代培養至第5、10代hUC-MSCs呈現完全相同的細胞形態與生長排列方式, 均呈現長梭狀貼壁生長, 輕度螺旋流水狀排列。第20代細胞呈現非常相似的長梭狀貼壁生長, 但胞體略顯增大, 融合後局部排列紊亂。


已有研究顯示, 雖然高代次培養的hUC-MSCs染色體組型依然保持穩定,但至第7代時其端粒酶活性會有所下降。我們通過檢測人端粒酶逆轉錄酶活性亞單位基因的表達顯示, 第5、10和20代hUC-MSCs的端粒酶活性之間並沒有顯著性差異; 且不同代次細胞呈現相似的生長增殖曲線, 表明它們的細胞增殖活力也無差異性。

不同代次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增殖活性檢測


不同代次(第5、10、20代)的hUC-MSCs以同樣密度接種於6孔培養板中, 每天分別收集3孔不同代次的hUC-MSCs計數繪製生長曲線。圖示代表3次重複實驗。


除此以外,因專業性較強及篇幅有限,類似(常規核型分析、染色體核型分析、表面標記物檢測、基因表達和細胞因子定量分析)就不再贅述了。總言之,雖然第20代hUC-MSCs依然保持與低代細胞類似的幹細胞生物學屬性、基因穩定性和生長特徵, 隨著傳代培養時間的延長, 細胞開始呈現一定程度的老化現象。鑑於過度的傳代培養會導致hUC-MSCs出現老化徵象, 建議用於幹細胞臨床調節的hUC-MSCs體外培養最好不超過第10代


胎盤

間充質幹細胞來源豐富,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同樣具備取材方便等優勢,足月的胎盤是胎兒娩出後的廢棄物,容易獲得並且體積大獲得的數量多,科研成本低廉,不涉及社會、倫理等問題,而且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有類似於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功能和特性,並且具有優於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增殖能力,能夠大量擴增間充質幹細胞的數量。

有研究分別對P5、P10和P15代細胞的增殖能力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P5代間充質幹細胞的增殖能力明顯高於P10和P15代,實驗結果表明,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在體外培養時,隨著細胞代次的增加,細胞會逐漸出現的老化。由於胎盤幹間充質細胞在P5代後增殖能力會逐漸的下降,所以作為臨床應用時最好選擇P5代以下的間充質幹細胞進行體外培養。

胎盤間充質幹細胞鏡下形態

圖註:圖中 A 為細胞貼壁後形態均一,呈長梭形,平行或漩渦狀生長(×100);B 為第 25 代細胞形態呈鋪路石樣改變 (40×4)。

胎盤間充質幹細胞生長曲線、增殖能力及傳代結果


圖註:圖中A為P5代細胞的倍增時間明顯短於P10代和P15代細胞的倍增時間;圖B為不同代次的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增殖能力不同,P5代增殖能力明顯高於P10和P15代,與P5代比,aP < 0.01,bP < 0.001,與 P10 代比,c < 0.05;C 為胎盤間充質幹細胞5例標本傳至25代,無貼壁細胞或貼壁不牢,但增殖速度快。

在該項研究中,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可以長期傳代到第 25 代,不同代次的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增殖能力不同,P5代增殖能力明顯高於 P10 和 P15 代,揭示了臨床應用應以P5 代之前為宜


脂肪

脂肪間充質幹細胞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是一類存在於脂肪組織 中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細胞來源更加豐富、取材更為方便。而且其免疫原性很低,體外擴增也較加容易,這些優點使其在組織工程、創面修復和基因治療等方面具有了更加良好的應用前景。

有研究對ADSCs進行體外培養至 1、3、5、7、l0、14和 15代,發現ADSCs傳代至第7代後,細胞增殖速度開始減慢 ,10代後細胞增殖速度顯著減慢。細胞形態為長梭形並保持穩定。

細胞形態觀察


染色體細胞核型沒有明顯易位和缺失等變化,相關基因表達量略有差異,培養基內分泌的細胞因子保持穩定。

細胞因子定量分析


研究表明(利用無血清培養基培養的)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在傳代至5代的過程中,生物學特性及遺傳特性基本穩定,沒有明顯變化。初步揭示了脂肪間充質幹細胞體外傳代至第5代以內可以安全使用


結語:

通過上述研究不難看出,間充質幹細胞理論上可以長期傳代培養,但在臨床應用中不建議選擇代次較高的幹細胞批次。未經體外擴增的MSC,細胞本身是安全無害的,除非本身有某種基因缺陷,體外擴增最大的風險在於基因突變。有一研究小組發現骨髓MSC體外培養至18代時,出現基因突變、染色體異常。其他大量的研究證實,MSC在體外培養代數過高(超過10代)的情況下才會引起染色體異常


參考資料:

[1] 體外培養傳代人脂肪 、臍帶、胎盤間充質幹細胞的遺傳特性比較研究

[2] 長期傳代培養對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3] Best practices in cell culture: an overview

[4] 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傳代後的增殖能力

[5] 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體外傳代的遺傳特性分析

[6] Stability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uring in vitro culture:considerations for cell therapy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明星熱衷幹細胞美容?——權威科學家解讀幹細胞研究與應用...
    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幹細胞應用前景廣闊,有望治癒世紀頑症區:幹細胞研究是目前生物科技領域的重要方向,您能不能給我們描述一下關於幹細胞應用的前景?姬:很多人都了解過,幹細胞有很多的特性,它有自我更新能力、有變成其他細胞的能力,而我們現在很多疾病正是與細胞損傷與細胞衰老有關。
  • 幹細胞治療:醫療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成體幹細胞獲取相對容易,致瘤風險低,為目前研究比較多的幹細胞治療手段,但成體幹細胞的體外擴增能力和分化潛能有限,限制了成體幹細胞製劑的規模化生產和臨床適應症的選擇。多能幹細胞具有體外無限擴增和分化為所有三胚層細胞的能力,因此,在臨床轉化中比成體幹細胞更具有應用價值。
  • 間充質幹細胞主要來源於哪裡?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在近些年中,科研學者們無論在臨床還是在基礎研究中,越來越多的涉及到了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是最熱門的一類幹細胞,已經被當做新的治療手段廣泛應用於臨床研究中。由於間充質幹細胞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發揮了作用,也得到了了專家院士的認可,很多人對它產生了興趣,「間充質幹細胞主要來源於哪裡」也成為了很多人討論的話題。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應用
    ,但供者選擇、預處理強度、移植相關併發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復發等問題仍然是當前面臨的挑戰。綜合造血幹細胞移植與CAR-T治療各自的優勢與缺點來看,將二者進行聯合或可揚長避短。對於復發/難治性患者來說,通過前期的CAR-T治療達到完全緩解,則可以最佳狀態順利橋接至移植,取得最好療效;移植聯合CAR-T治療可提高抗腫瘤靶向性,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移植後復發患者選擇CAR-T治療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不良反應及GVHD發生率低。
  • 建設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加速幹細胞療法臨床應用
    其中,批准建設兩個國家級幹細胞庫: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2019年8月12日,科技部、教育部召開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建設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推動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變成世界領先水平的幹細胞轉化資源庫,為我國幹細胞療法的臨床轉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 細胞分化和幹細胞生物學
    細胞分化細胞分化是生物發育的基礎,其問題也是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與遺傳學的重要匯合點。如:「一個受精卵通過分裂和分化是如何發育成為複雜的有機體的。「【幹細胞生物學】近年來,隨著哺乳動物克隆技術的建立,人體胚胎幹細胞的體外體系建立,及在體外將體細胞誘導成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的成功,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胚胎幹細胞定向分化為各種細胞類型的研究和體細胞」去分化「即重編程的研究,使人們對細胞分化機理的了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因此產生了幹細胞生物學,並且開闢了」再生醫學「這一新的生物醫學領域。
  • 南方日報:選擇幹細胞儲存須謹慎
    更關鍵的是,臨床醫生使用這些細胞需要一定的手續批准,未獲批准應用的間充質幹細胞,也不能隨便亂用。」王順清主任表示,「魏則西事件」後,臨床上幹細胞製品濫用現象得到遏制。不過,有的單位「一刀切」停止所有幹細胞研究項目,甚至停止臍帶血採集,是種退步。「目前國際上關於幹細胞治療的研究如火如荼,中國在規範整頓市場管理後,不應走入另一個極端。」
  • 幹細胞應用前景正在不斷擴大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新聞直播間向大眾進行權威科普,深入淺出地展示了人體的 「萬能細胞」——幹細胞如何擁有神奇的再生和修復功能。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幹細胞技術顯現出巨大的潛力。
  • 回顧2020年我國幹細胞研究進展,2021年幹細胞技術走向如何?
    2021年初到,幹細胞研究有了更大的發展動力與空間,前幾年的緩慢發展像是卯足了勁,幹細胞的成果終究會在某個階段爆發。那麼2021年幹細胞技術的走向如何?小編總結了3點,僅供參考。第一點、國家對幹細胞的態度2021年我國對幹細胞研究的支持還是會沿著之前的政策方向:對幹細胞研究持支持肯定的態度,但需在監管和有序中進行。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2007年,英國科學家Anastasia 在Nature雜誌上撰文指出:成體幹細胞對人體自我修復和組織再生至關重要,成體幹細胞的減少是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這一發現對於人類理解衰老過程以及幹細胞移植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是近年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蓬勃發展的原因。
  • 幹細胞科普-幹細胞從哪裡來
    由於胚胎幹細胞直接用於人體,有形成畸胎瘤風險(不受控制無序的分化導致畸胎瘤)。所以在臨床應用方面,需要先將胚胎幹細胞誘導分化為所需要的功能細胞,然後移植入人體,替換受損傷的人體細胞。但此種方式有免疫排斥的風險。胚胎幹細胞是來自捐贈者不到五天的受精人卵,胚胎在實驗室中繁殖,並從中提取獲得。
  • 周琪院士:中國幹細胞研究正走向「應用時代」
    周:中國在「十二五」規劃期間(2011 至 2015 年)齊心協力,致力於建立幹細胞的發育譜系,在揭示幹細胞多能性及其分化通路和內在機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這些工作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需要知道幹細胞如何保持全能性、如何分化,以便精確控制它們的命運。這些研究也促進了新型標誌物的發現:中國科學家鑑定出了三陰性乳腺癌標誌物,這可以檢測出那些無法被已有的三種乳腺癌標誌物識別的癌細胞。
  • 幹細胞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在機體中發揮作用?
    ,這個問題似乎每個孩子都會被問到,個別孩子可能會回答我相當醫生或者太空人,但大多數孩子可能會微笑著聳聳肩,但是,早在孩子理解選擇自己人生道路或概念之前(實際上當其還是胚胎時),其自身的幹細胞或許也會問同樣的問題,在某些時候,每個幹細胞都會決定自己長大後的命運,而這些決定是任何生物體發育的關鍵時刻。
  • 細胞產品的升級版,基因改造幹細胞
    從第一例幹細胞移植到現在,幹細胞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第一代是基於成體幹細胞的療法,第二代是基於多能幹細胞的療法,每種幹細胞療法都有著自身挑戰。幹細胞應用於抗原特異性的抗腫瘤免疫:臨床試驗TCR和CAR技術不僅可直接用於免疫細胞改造,也應用於直接改造幹細胞中(諸如包括造血幹細胞
  • Nature Materials:將細胞「擠壓」成為幹細胞
    這種方法涉及使用凝膠來"擠壓"細胞,為大規模生產醫學用途的幹細胞鋪平了道路。幹細胞目前處於現代醫學的前沿。它們能夠轉化為不同器官的細胞,有望為治療一系列損傷和疾病提供新的方法。但以標準化的方式生產正確類型的幹細胞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EPEL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凝膠,通過三維"擠壓"細胞成型,提升細胞重編程為幹細胞的能力。
  • 回覽2020幹細胞進展史,幹細胞藥物及產業日趨變強
    2020年,這個數字依然保持不變,仍受理6個幹細胞藥物,包括5個間充質幹細胞和1個造血幹細胞,可以說在2020年的疫情當下,與國外的研發推進相比,我國的幹細胞藥物暫時處於停滯狀態,年底時略顯進步,可能會在2021年開放更多幹細胞應用權限,實現更多幹細胞藥物的研發和備案。【國內幹細胞藥物受理報告】在審評進度方面,國內共有11家企業的12款幹細胞藥物獲準進入臨床試驗。
  • 幹細胞技術治病前景可期!幹細胞技術應用逐步拓展!
    2、根據其種屬來源分為自體幹細胞、異體幹細胞。3、按其分化潛能的大小,幹細胞可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單能幹細胞。4、按照其幹細胞的來源部位:臍帶幹細胞、胎盤幹細胞、臍帶血幹細胞、牙髓幹細胞、骨髓幹細胞、脂肪幹細胞等。
  • 幹細胞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在機體中發揮作用?
    ,這個問題似乎每個孩子都會被問到,個別孩子可能會回答我相當醫生或者太空人,但大多數孩子可能會微笑著聳聳肩,但是,早在孩子理解選擇自己人生道路或概念之前(實際上當其還是胚胎時),其自身的幹細胞或許也會問同樣的問題,在某些時候,每個幹細胞都會決定自己長大後的命運,而這些決定是任何生物體發育的關鍵時刻。
  • 誘導多能幹細胞:開啟細胞治療新紀元
    他們把Oct3/4,Sox2、c-Myc和Klf4這四種轉錄因子基因克隆入病毒載體,然後引入小鼠成纖維細胞,發現可誘導其轉化為一種新細胞,即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iPSC在形態、基因和蛋白表達、表觀遺傳修飾狀態、細胞倍增能力、類胚體和畸形瘤生成能力、分化能力等方面都與胚胎幹細胞極為相似,具備和胚胎幹細胞一樣的應用潛能。
  • 宮內膜幹細胞即將成為最有應用前景的新型幹細胞
    宮內膜幹細胞的儲存服務和實驗性臨床應用研究是國內首次開展的項目。宮內膜幹細胞是最近發現的成體幹細胞的一種,屬於間充質幹細胞(MenSC)。在女性每個月經周期都會有組織和血管的大量增長,這一增長過程會隨著月經周期的結束而停止。在女性經血及這些脫落組織中,具有相當數量的基質幹細胞,被稱之為宮內膜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