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自貿區·雲座談|四川自貿試驗區:探索形成700餘個制度創新成果

2021-01-19 央廣網

9月2日,在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的「行走自貿區(四川站)」網絡主題活動雲座談上,有媒體關注:在全國自貿試驗區第六批37項改革試點經驗中,源自於四川的改革試點經驗有5項。這些改革成果是如何形成的?這些經驗在實踐中取得了怎樣的成效?有哪些特點? 對此,四川自貿辦副主任鄧德雄進行了詳細介紹。

四川處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當前正舉全省之力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

鄧德雄介紹,四川堅持把自貿試驗區作為全面開發開放的引領性工程,緊扣「四區一高地」戰略定位,強化「系統集成、靶向突破」,探索形成700餘個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多項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55項在全省複製推廣,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四川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三年多來,實現從奠基性高位開局到引領性強勢布局再到集成性攻堅格局的「三年三步走」跨越。

全國自貿試驗區第六批37項改革試點經驗中,源自於四川的改革試點經驗5項是:

一是空鐵聯運一單制貨物運輸模式。打破鐵路和航空聯運壁壘,創新設計「空鐵聯運一單制」單證;推動航空和鐵路運輸企業作為合作承運人與貨運客戶一次籤訂「空鐵聯運單」,進行「班機+班列」銜接轉運,共同負責全程運輸,分別承擔相應運程責任。該模式自2018年5月實施以來,完成8批139件跨境及國內貨物,比非「航空+鐵路」聯運的物流節約了10%-40%的運輸時間。

二是分布式共享模式實現「銀政互通」。通過規範數據接口實現銀行與公積金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等相關政府部門專線聯通,實現公積金自動提取、抵押登記、抵押註銷等業務的線上高效安全辦理。目前銀政通平臺共接入銀行機構137家,公積金業務量累計達285萬筆,發放個人消費貸款約50億元;不動產業務量累計達70萬筆,40餘家銀行與17家不動產登記中心實現線上開展不動產抵押登記、抵押註銷、電子證明、抵押風險提示等業務。

三是冰鮮水產品兩段準入監管模式。對海關一般信用及以上的冰鮮水產品進口企業實施「附條件提離」,企業出具書面承諾,海關抽樣後口岸放行,利用檢測綠色通道實施「合格入市」,企業無需等待檢測結果即可向銷售商配送,但不得上市銷售。檢測結果異常,主動召回;檢測合格,立即上市。海關定期開展監控計劃和食品安全管理核查。該模式縮短貨物放行時間3-5天,降低了企業倉儲成本,銷售網絡覆蓋更廣。

四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智能輔助申報服務。在電子稅務局上線「增值稅及附加小規模納稅人智能輔助申報」功能模塊,根據納稅人開票數據智能生成預申報信息,通過手機APP等方式向納稅人批量精準推送預申報信息提示,智能輔助納稅人精準便捷申報。該服務大幅度減輕申報負擔,惠及全省小微企業約80萬戶。此創新特點有:一是惠及範圍廣,已惠及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6000餘戶小微企業,並在全省推廣惠及全省小微企業約80萬戶;二是智能化,系統智能提取數據、自動預申報、精準推送,納稅人只需一鍵確認即可完成正式申報,銀行自動扣繳稅,大部分小規模納稅人在進行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時「一個字也不用填」;三是靠前服務,稅務部門主動為小規模納稅智能報稅,轉管為服。

五是企業「套餐式」註銷服務模式。整合營業執照和多種經營許可證件,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地方企業信息公示平臺設置「套餐式」註銷服務專區,凡符合條件的企業,完成20天註銷公示後,一次性提交《營業執照》和許可證件原件及相關資料,即可實現市場主體整體退出。該模式大幅度簡化企業註銷辦理程序,顯著降低制度性成本,提升行政服務效能。該創新主要特點有:一是集成辦理市場主體退出,在營業執照註銷的同時,自主選擇需註銷許可證件;二是實現企業退出「一次辦結」,符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關於企業註銷便利化工作的有關要求。

相關焦點

  • 2017 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新聞、十大創新案例揭榜
    來自上海、浙江、河南、陝西等八個省市的自貿試驗區新聞事件從110餘條參評新聞中脫穎而出,入選「開放的大門·2017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新聞」;來自廣東、福建、湖北、四川等八個省市的10項創新案例從130餘項參評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開放的大門·2017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創新案例」。
  • 義烏邁入「自貿試驗區時代」
    漫漫十年路,義烏做好了建設自貿試驗區的準備,在商貿優勢、改革動能、產業基礎、物流集散、開放功能等方面也具備了建設自貿試驗區的基礎和綜合優勢。對義烏而言,加入自貿試驗區「朋友圈」,亦是時勢使然。近年來,義烏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定位,著力加快經濟和城市轉型,為「雙循環」作出重要貢獻。目前,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最多跑一次」改革考核全省第一。
  • 實錄|河南自貿試驗區2020年最佳實踐案例新聞發布會
    這說明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不斷完善,省直部門、片區不同維度、不同地區開展對比試驗、互補試驗,通過差別化探索形成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制度創新成果。從涉及領域來看,包括政務服務7項、投資貿易8項、金融服務3項、多式聯運3項、事中事後監管2項等。體現了河南自貿試驗區通過改革創新、複製推廣,推動了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優化和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帶動了營商環境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水平的持續進步。
  • 上海自貿試驗區:以一流黨建促一流改革 推進浦東二次創業
    隨著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大幕的拉開,這名青年黨員發現,工作生活正發生變化:「改革」變成了一項急迫任務。「制度創新」,是擺在上海自貿試驗區面前的頭道任務。但制度創新不僅僅是一紙條文變化,背後凝聚著每個部門、每個個體的創新實踐。
  • 湖北自貿試驗區:改革紅利形成吸引外資「強磁場」
    湖北自貿試驗區:改革紅利形成吸引外資「強磁場」  本報記者 鄭明橋 柳 潔  日前,美國百事公司旗下武漢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與宜昌市籤約,將在湖北自貿試驗區宜昌片區建年產50萬噸的百事系列飲料生產基地。此次百事公司在湖北追加投資,是首次在內地非省會城市新建飲料生產基地。
  • 河北自貿試驗區:已形成全國首創性案例11項,改革試點任務有效實施...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自貿試驗區改革發展取得紮實成效。  制度創新加快推進。目前已形成27項具有首創性、可複製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具有全國首創性的創新案例有11項,面向全省複製推廣的首批制度創新案例有16項。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經知名第三方機構評估,企業對河北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的整體滿意度達92%。  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升。
  • 自貿區黑河片區:制度集成創新領路加快開放合作步伐
    其中20平方公裡的黑河片區,作為中國最北自貿片區,將撐起我省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一片藍天。 自貿區黑河片區投入建設以來,加強制度創新統籌設計,落實改革試點任務,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5項,上報國家創新案例4項,獲準全省複製推廣3項。截至目前,區內註冊企業3916家,比年初增加1078家,新增註冊資本61億元。
  • 「雲發布」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實現邊民互市跨境結算全流程電子化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 實習生 餘青豔)8月27日,記者從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形成一批具有雲南特色的重大改革創新成果,比如開啟一、二級市場規範邊民互市模式,實現邊民互市跨境結算全流程電子化。
  • 河南自貿試驗區發布23項改革創新案例
    9月1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自貿辦、省委改革辦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印發河南自貿試驗區2020年最佳實踐案例的通知》,共推出23項改革創新案例。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揮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要求、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過程中,河南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湧現出了一批制度創新性強、市場主體反映好、具有一定系統集成特點的經驗做法。省商務廳黨組成員、自貿辦副主任陳凱傑介紹,此次發布的最佳實踐案例有四個突出特點。
  • 河南自貿試驗區如何「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這些案例告訴你
    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申華)在商事登記領域率先探索 「三十五證合一」,在全國首創1210「網購保稅」進出口監管服務模式……9月10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河南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情況,發布2020年最佳實踐案例。「自貿試驗區把可複製可推廣作為創新的基本要求,邊試點、邊總結,目前已向全省複製推廣47項改革創新事項。」河南省委改革辦副主任王旭介紹。
  • 改革創新再出新成果  四川自貿試驗區首架國產民航租賃客機實現交付
    此架飛機由中航國際租賃有限公司設立在成都雙流自貿區的SPV公司藍都飛機租賃(成都)有限公司以經營性租賃的方式,交付給成都航空使用,租賃期為12年。該機也是四川自貿試驗區交付的首架國產民航租賃客機。自四川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是目前四川省唯一具備航空租賃產業發展基礎條件的區域。航空租賃業務是由租賃機構通過貸款、融資等方式,向飛機製造商購買飛機,並租賃給航空公司收取租金的業務形式。
  • 浙江自貿區制度創新 雙月餘發出營業執照377張
    浙江自貿區制度創新 雙月餘發出營業執照377張 2017年06月14日 09:01:58來源:每日商報記者 汪佳婧 通訊員 沈雁 姜麗青   浙江自貿試驗區掛牌後,自貿試驗區的「含金量」
  • 47項改革創新事項、23個最佳實踐案例——河南自貿試驗區將常態化...
    央廣網鄭州9月10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陳振華)三十五證合一、1210「網購保稅」、「證照分離」改革、「一單制」多式聯運……47項改革創新的「河南經驗」使河南省自貿試驗區的深化改革走在了全國前列。9月10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南自貿試驗區2020年最佳實踐案例新聞發布會,對河南省自貿試驗區23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予以發布,其中政府服務7項、投資貿易8項、金融服務3項、多式聯運3項、事中事後監管2項。
  • 黑河自貿片區赴廣州參加第七屆中山大學自貿區高端論壇
    11月22日,黑河自貿片區前往廣州市參加第七屆中山大學自貿區高端論壇暨制度集成創新與高質量高標準自由貿易港(區)建設會議。本次論壇由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符正平主持。廣東省、廣東自貿區和中山大學相關領導致歡迎辭。會議舉行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佳案例頒獎儀式。
  • 四川自貿試驗區首架國產民航租賃客機實現交付
    此架飛機由中航國際租賃有限公司設立在成都雙流自貿區的SPV公司藍都飛機租賃(成都)有限公司以經營性租賃的方式,交付給成都航空使用,租賃期為12年。該機也是四川自貿試驗區交付的首架國產民航租賃客機。自四川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是目前四川省唯一具備航空租賃產業發展基礎條件的區域。促進落地區域航空經濟高速發展2018年10月,四川省首臺保稅融資租賃飛行模擬機在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內的雙流綜合保稅區完成交付,拉開了四川自貿試驗區發展航空租賃產業的序幕。
  • 雲上看廣西 ▏解碼廣西自貿試驗區!網絡媒體大V走進南寧片區
    2020年8月25日,行走自貿區•雲上看廣西——網絡媒體大V解碼廣西自貿試驗區活動正式啟動,8月25日-29日期間,網絡媒體大V一行20餘人將走訪南寧、欽州、崇左三大片區,了解廣西自貿試驗區的發展進程與成效。
  • 切實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
    建設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十三五」時期,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先行先試、銳意進取,切實發揮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新設17個自貿試驗區,增設上海臨港新片區、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等,自貿試驗區總數達21個。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特別管理措施從「十三五」初期的122項,壓減至30項。「十三五」時期,還向全國複製推廣173項制度創新成果,累計達260項。
  • 河南自貿試驗區23個最佳實踐案例發布,這項「河南經驗」被國務院...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9月10日,河南商報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南自貿試驗區2020年最佳實踐案例發布。都有哪些案例成為制度創新性強、市場主體反映好、具有一定系統集成特點的經驗做法?這些創新案例又給企業帶來哪些政策紅利?
  • 浙江自貿試驗區在全國率先擴區 背後戰略意義在這裡
    在推進大會上,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自貿試驗區GDP增速、研發經費支出增速均要高於全省平均2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增速也要高於全省平均3個百分點。  這一目標任務背後正是浙江尋求擴區的重要目的——旨在通過自貿試驗區建設,加快全省經濟增長。
  • 中國「上新」3個自貿區!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區 包含杭州片區!
    中國自貿區大家庭又迎來3個新成員。9月21日,國務院印發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的通知。至此,中國的自貿區數量增至21個。中國新設3個自貿區。新設3個自貿區從區位布局來看,北京自貿區的實施範圍119.68平方公裡,涵蓋三個片區:科技創新片區31.85平方公裡,國際商務服務片區48.34平方公裡(含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5.466平方公裡),高端產業片區39.49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