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23:40,一架國籍註冊號為B-620D的全新ARJ21飛機平穩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正式加入成都航空機隊。此架飛機由中航國際租賃有限公司設立在成都雙流自貿區的SPV公司藍都飛機租賃(成都)有限公司以經營性租賃的方式,交付給成都航空使用,租賃期為12年。該機也是四川自貿試驗區交付的首架國產民航租賃客機。
首架國產民航租賃客機實現交付
大型客機售價高昂,租用飛機有利於緩解航空公司資金壓力。在促進中國航空經濟之都建設和發展方面,飛機租賃這種模式意義重大。當前,全球約有60%的飛機來自租賃業務。截至2019年,中國航空租賃行業機隊規模已達3700餘架。在交付現場,飛機交付團隊將完成相關飛機動靜態檢查、測試,以檢驗飛機各系統情況,確保飛機技術狀態符合運行標準在完成後續的飛機客戶化工作及局方檢查後,飛機完成技術接受和產權轉移飛機獲取「三證」。
此次交付的ARJ21飛機是我國自行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短程渦扇支線客機,座級78-90座,具備良好的高溫、高原性能,特別適應我國中西部地區機場起降條件和複雜航路越障要求。此前已多次由租賃公司通過售後回租等形式交付航空公司運營。
該架飛機的租賃方中航租賃作為航空工業產業鏈的延伸,依託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專業背景,為包括新舟60、運12、AC313、小鷹500等在內的國產民機的促銷租賃做出過積極貢獻,不僅實現了國產飛機在國內的批量銷售,更重要的是為國產民機打造出了「產、銷、融、租、用」的一體化模式,使之經營和發展模式發生了重要變化。此次為ARJ21飛機提供的租賃服務,是中航租賃在國產飛機租賃的道路上邁出的更為堅實的一步。
自四川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是目前四川省唯一具備航空租賃產業發展基礎條件的區域。航空租賃業務是由租賃機構通過貸款、融資等方式,向飛機製造商購買飛機,並租賃給航空公司收取租金的業務形式。
促進落地區域航空經濟高速發展
2018年10月,四川省首臺保稅融資租賃飛行模擬機在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內的雙流綜合保稅區完成交付,拉開了四川自貿試驗區發展航空租賃產業的序幕。
2019年5月,四川首架保稅融資租賃飛機「雙流壹號」交付;2020年1月,四川首臺保稅融資租賃飛機發動機交付;9月17日,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引進的第二架依託綜保區實施保稅租賃的飛機在成都順利完成交付;再到28日晚,首架國產民航租賃客機交付,自貿試驗區租賃飛機業務進一步擴大,意義重大。
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自貿+空港+綜保」平臺功能優勢,在落地飛機備用發動機、飛行模擬機、飛機整機等保稅租賃項目的基礎上,加速發展航空經濟服務鏈核心產業。
「以飛機租賃為代表的航空租賃產業是航空金融的高端領域,是雙流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的特色亮點。」成都市雙流區航空經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發展飛機租賃產業將有助於在川基地航空公司減輕資金壓力、縮短飛機引進管理半徑,增加基地航司的運營粘性和吸引力,增強全川航空產業輻射力和競爭力。同時也將豐富該區現代金融產業主體,吸引飛機租賃上下遊環節配套產業入駐,做強雙流航空租賃產業生態圈。
成都航空是中國商飛ARJ21飛機交付的首家客戶,目前機隊規模已達58架(含22架ARJ21飛機)。據悉,成都航空ARJ21機隊陸續建立了成都、哈爾濱等6個示範運營基地,開通了近50條國內外航線,通航45座城市,很好地發揮了國產支線飛機的優勢,帶動了當地航空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