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水是如何變黃的?有沒有可能讓黃河水變得清澈?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每當提到黃河,心中總是感慨萬千、熱血沸騰,同樣是發源於世界屋脊、華夏脊梁的長江、黃河,但黃河水有長江水的長度卻沒有長江水清澈到底的命,孕育我華夏五千年文明史的母親河竟然如此渾濁不清,惹得阿貓心中感慨萬千,迫不及待想去了解一下原因,以及有沒有讓黃河水變清澈的方法
-
黃河水原本是清澈的
提起黃河,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比較渾濁,顏色黃黃的,其實黃河本身的水並不黃,在黃河的上遊地區水還是比較清澈的,只是在流經的途中混入了泥沙,尤其是在流經黃土高原時,大量泥沙的混入,直接導致河水變成了黃色。在早期,黃河水是清澈的,名字也不叫黃河,叫大河,黃河水變黃是由於人們長期對森林植被的破壞,使原來的草原、森林變成了荒漠
-
人類活動致黃河徑流和泥沙500年來空前減少
黃河天然徑流到底是多少?泥沙為什麼減少?當今黃河在歷史長河中處於什麼位置?人類活動消耗了多少水量?黃河水量變化固有周期是否還存在?等問題亟需科學回答、有效評估和管理。現有黃河徑流量觀測記錄始於1919年,而1960年以後由於人類活動的逐步加強,其相關記錄已經完全偏離了天然流量的範疇。
-
港媒關注:喀什以「戰時狀態」阻斷疫情蔓延
【港媒關注:喀什以「戰時狀態」阻斷疫情蔓延】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在上月報告最新疫情後,喀什於11月4日開始了第四輪新冠肺炎全員核酸檢測。 報導還稱,相鄰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也在10月展開了兩次大規模檢測。阿克陶縣從3日開始對22萬居民展開第四輪檢測。
-
黃河源頭的「危險地帶」,處於盆地土質鬆軟,時常有野獸出沒
「危險地帶」,處於盆地土質鬆軟,時常有野獸出沒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擁有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在我們祖國的母親懷抱中,有一條世界級的長河,它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黃河不僅有幾千年的歷史文明,更是撫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
-
黃河的源頭是什麼樣的?只有碗那麼大,還很清澈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在每一個中國兒女心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時至今日,黃河還在哺育著中國兒女,一望無際的黃河流經中國九省,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黃河的源頭是什麼樣子的,只有碗那麼大,為什麼人不能靠近?接下來和我一起看看。
-
天正高 歌正長 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貫徹黃河流域生態...
第一章:國家戰略的「東營板塊」立城先立志 成事先成思:高點定位系統謀劃頂格推動,在實施國家戰略上走在沿黃市級層面最前列歷史,往往需要經過歲月的洗刷才能看得更清楚。2009年、2011年,黃藍兩大戰略相繼上升為國家戰略。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為東營發展提供了機遇、注入了活力、打開了空間。
-
黃河何時清澈見底
黃河最初名為「河水」或單稱為 「河」,至於「河」字被用為河流的通稱,那是比較晚的事情 了。雖然黃河最初的名稱還沒有反映它的水色,但這並不等於 說它當時還是一條清澈的河流。西周時有一句諺語叫「俟河之 清,人壽兒何?」意思是說,人要活到不知多高的年齡,才能 等到「河水」(即今黃河)清澈的現象出現,用來比喻可望不 可及的事情。顯然,當時黃河水已相當混濁,水色澄清已是人 們的一種極難實現的願望。
-
港媒稱周迅與高聖遠正辦離婚:感情生活有了替代品
原標題:見竇靖童多過見老公 曝周迅與丈夫已決心離婚周迅與霍建華主演的《如懿傳》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播出,但關於周迅的婚姻狀態卻一再上娛樂頭條。2014年,周迅嫁給美籍華裔演員高聖遠,兩人曾有過一段蜜月期,那段時間兩人形影不離,高聖遠甚至不工作,就陪著周迅拍戲。他們結婚兩年後,就開始傳出離婚消息,雖然當事人否認,但從來沒有人拍到他們的合照,無論周迅在哪裡,她都是與朋友一起,這一年來她跟王菲女兒竇靖童的同框照很多,但與高聖遠卻一張都沒有。
-
馬尾藻海是「洋中之海」、最清澈的海
二,世界上最清澈的海——馬尾藻海. 馬尾藻海遠離江河河口,浮遊生物很少,海水碧青湛藍,透明度深達66.5米,個別海區可達72米,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清澈的海。
-
來黃河石林體會穿越的感覺
景泰黃河石林可以算是是甘肅境內最能感受黃河風情的一段景區。黃河石林生成於4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巖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內陡崖凌空,景象萬千,峰迴路轉,步移景變。
-
港媒:最先進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發射秒拍500次閃電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港媒稱,中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11日0時11分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該衛星裝載的閃電成像儀可秒拍500張閃電圖,將首次提供閃電預警。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12月12日援引內地媒體報導,「風雲四號」的主要用戶為國家氣象局。
-
我國最嚴重的天災,83萬人因此喪命,黃河水倒流,大地晃動了5年
其實我國出現多種自然災害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因為我國幅員遼闊有很多地方都處於地震帶和板塊交界的地方。再加上氣候一直處於動態發展的狀態,所以冰霜、旱災、水患都是十分常見的自然災害。 但是從來沒有一次自然災害像1556年1月23日發生的關中大地震那樣,因為時至今日也還是一直有人議論著這場地震帶來的怪異現象。
-
工信部副部長:我國製造業比重正處於下降狀態,且降幅快於其他國家
工信部副部長:我國製造業比重正處於下降狀態,且降幅快於其他國家; 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表示,當前我國製造業比重正處於下降狀態,而且降幅跟其他國家相比過快。他指出,2016年,我國製造業佔經濟的比重峰值是32.45%,隨後出現了波動中的趨勢性下降,2019年降至27.17%。
-
【遊俠導讀】地球上正處於噴發狀態的火山,其中包括義大利的斯特隆...
北京時間12月2日消息,美國國家地理網站近日刊登了一組照片,展現地球上正處於噴發狀態的火山,其中包括義大利的斯特隆布利火山、智利的普耶韋-考登-加裡火山、剛果(金)的尼拉貢戈火山以及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海底火山。如果西班牙的海底火山繼續噴發,遊客可能目睹一座新島的誕生。
-
【地理探究】關於黃河的地理介紹,黃河之源被重新確認,真正源頭僅...
中國北方最大的河流黃河在近10年來水質急劇下降。粗放型經濟的發展、生產和生活用水的大量增加,黃河已經難負重荷,斷流事件時有發生。但是讓人驚嘆的是,在黃河的源頭的水流確是清澈無比的,這讓人不得不覺得,這個地方是與黃河如此的與眾不同,也讓人們對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新奇。 其實,黃河的水如此渾濁的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人們對於河水的破壞,城市的發展和汙水的排放,再加上濫砍濫伐導致的水土流失,讓黃河變成如今這幅模樣,也是讓人感到惋惜的。
-
地球正準備迎接寒流!太陽已經連續15天處於「空白狀態」
太陽已經連續15天處於空白狀態,因為地球正準備進行寒流。我們現在是連續第十五天沒有太陽黑子了。專家認為,這是太陽正在接近太陽活動極小期的證據,因為一個空白的太陽通常證明太陽活動極大期即將結束。根據太空天氣:「太陽已經連續15天沒有斑點了。要找到同樣長一段空白的太陽,你必須回到2009年11月,那時太陽正從一個世紀以來最深處的太陽極小期出現。
-
科學數據顯示:太陽目前處於最安靜的狀態
太陽目前處於最安靜的狀態歐洲航天局的太陽軌道器太空飛行器於2020年2月發射,執行研究太陽的任務,它於6月開始收集科學數據。現在,它的十臺儀器中有三臺已經發布了它們的第一批數據,顯示揭太陽正處於 "安靜 "階段。據悉,太陽遵循11年的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目前幾乎完全沒有太陽黑子。
-
地球正處於大滅絕時期?2018年這些動物永遠消失了
2018年,有很多種珍稀的動植物永遠離開了我們。有研究人員表示,地球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該組織認為,「自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以來,我們正經歷著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Although extinction is a natural phenomenon, it occurs at a natural 'background' rate of about one to five species per year.
-
黃河三角洲連續9年萎縮 長期持續會使海水倒灌
本報記者葉桐發自北京 山東省地礦局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與中國地質大學日前提交的一份地質科研報告表明,在1996年至2004年的9年裡,黃河三角洲這塊中國最年輕的陸地面積減少了68.2平方公裡,平均每年有7.6平方公裡的土地變成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