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賦能促進聚變效應

2020-11-24 麗水網新聞

  文化的生命力,體現在繼承發揚的過程,與現實發展緊密相連。

  作為至關重要的精神力量,文化不斷激發著現實層面的各種創造性,並將新文化元素持續融入生活,不斷創造出新產業業態、新經濟增長點。

  事實上,無論文化還是產業,生生不息的力量都源於創新。而創新的達成,無論在理論方法領域,還是在制度設計、成果轉化、產業融合方面,探究其內在的動因,都離不開文化內核的充分表達和產業發展的本能驅力。

  當「文創產業化,產業文創化」成為高頻概念,「根基在文化,關鍵靠創新,出路在產業」的發展邏輯日漸鮮明,以文化「軟資本」賦能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的「麗水之幹」生動實踐,正描繪著關於經濟、科技、創意等多個維度的精彩轉型。

  文化為魂 為企業發展注入創新活力

  文化遺存是前人智慧的積澱,也是不少麗水企業賴以生存的內涵、品質、特色標誌。

  對不少麗水人而言,魚躍釀造食品有限公司不僅是知名本地企業,其產品也是心中抹不去的鄉愁記憶。而這份情感的背後,是悠久的釀造文化為這家百年老字號賦能注魂的漸進過程。

  2006年,曾經紅極一時的國營魚躍老廠瀕臨倒閉,直接原因是,在當時的麗水,幾乎每個縣市都有一家醬油廠,不少廠家為逐利而不斷壓縮原材料、時間等成本,以降低市場價格。

  臨危受命接管魚躍的陳旭東敏感地意識到,源自北宋秦觀的傳統釀造技藝是提升品牌附加值的關鍵,「不能只惦記賣產品,還得傳播好老字號背後的文化,以情動人。」

  於是,魚躍公司一面恢復生產,一面整理相關歷史文化,融入企業管理理念。隨著醬類、醋類、酒類三大傳統釀造技術被列入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特別是米醋傳統釀造技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傳統技藝》項目,企業從瀕臨倒閉轉變為欣欣向榮,並被認定為浙江省老字號。

  傳統技藝的傳承為企業注入了文化之魂,去年9月,魚躍「1919文化產業園」正式開園,展館內運用現代技術生動展現了企業故事、企業文化,讓市民和遊客直觀了解古法釀造技藝,親身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正如文化有著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點,被賦予獨特文化創意和內涵的產品,也能不斷推陳出新。

  在刻板印象中,苔蘚生長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矮小而不起眼,但實際上,苔蘚在園藝和微縮景觀設計中有著巨大價值。畢業於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的溫從發為苔蘚賦予了獨特的審美意蘊和文化內涵,並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

  最初,溫從發將培育出來的苔蘚與小石頭、沙土等常見物品搭配,並在容器中組成微型景觀,網絡月銷售額最高超過20萬元。此後,他成立了潤生苔蘚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G20杭州峰會上,他培育的苔蘚被擺在了國宴臺,餐桌上30多平方米的西湖微景觀,全部由苔蘚布置而成。截至目前,「潤生苔蘚」創業團隊掌握的苔蘚品種已超過140種,其中14種已成功推向市場。

  顯而易見,對企業而言,文化創新並非一味為新而新,關鍵是在傳承文化根脈的肌理上,實現新的生長。

  文化為根 為鄉村振興激活內生動力

  文化的影響力並不局限於一家企業、一個行業。在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上,文化同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麗水文化歷史悠久,有著558項民間藝術,其中造型藝術190項,表演藝術317項,民俗類51項。除了傳統民俗文化之外,還有其他誕生在新農村的鄉村文化。近年來,通過深入挖掘農耕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平臺、開發鄉村休閒旅遊業,以文化助推鄉村振興的構想正不斷成為現實。

  松陽縣大東壩鎮蔡宅村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客家古村落,至今仍延續著客家人的生活習俗,保留著客家文化的古韻,不少村民還傳承著製作和表演採茶燈、龍燈、獅子燈、花鼓燈和放水燈等傳統民俗活動。2012年,蔡宅村辦起了村裡第一臺春晚,將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等搬上了舞臺。

  這項接地氣、有人情味的文化活動,讓越來越多的村民踴躍參與、樂在其中,也讓村民們有了更充實、更有意義的文娛活動。蔡旭青是蔡宅村鄉村春晚發起人,村民精神面貌和思想觀念的變化,她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以前,村民的娛樂活動總是離不開麻將、撲克,自從辦起鄉村春晚,村民們有了共同興趣、共同話題,鄰裡關係也變得更加和睦。」

  2016年,蔡宅村鄉村春晚邁出了讓「村裡的晚會」形成常態化的第一步,以與松陽縣客家民俗風情文化節結合為契機,實現了「從一晚擴展至全天,從春節延伸至全年」,將「眼球節會」轉變為「眼球經濟」的蛻變。外來遊客可以階段性、經常性地前來觀賞「村晚」、體驗農家文化,這為村民的致富創收開闢了新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麗水鄉村春晚被編寫進《中國全民藝術普及發展報告》,列入文化部公共文化空中大講堂向全國推廣的地方案例,成為全國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文化大發展的「浙江樣本」「文化密碼」「生態引擎」和「打開模式」。

  與此同時,一批基礎設施較好、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的村莊,憑藉著自身文化優勢在眾多村莊中脫穎而出,成為鄉村振興的新樣本、文化傳承的新陣地,遂昌長濂村便是一例。

  走進長濂村,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古樸氣息。2000年,長濂村形成了以弘揚長濂「狀元文化」為核心的「以古養古」的旅遊發展思路,此後陸續開發了鞍山書院、明清古建築一條街等文化景點,吸引了根雕、奇石、書法、瓷器等民間藝人入戶,形成了有區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產品集散、展示和研究中心。

  2015年起,長濂村又投資1700多萬元建造了63幢仿古建築,次年全村遊客接待量便超過30萬人次,實現綜合性旅遊經濟收入近2000萬元。「千年長濂,狀元之鄉」這一文化標籤,不僅成為遂昌縣獨具特色的旅遊「金名片」,也成了當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金飯碗」。

  文藝創作 為產業融合帶來跨界之變

  文化的影響力不斷發展、擴散,還能實現跨界匹配,通過不斷加大資源挖掘、要素整合、產業耦合力度,在各種業態之間架起融合的橋梁。

  麗水有著深厚的攝影文化土壤,優越的文藝創作環境源源不斷地吸引著大批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而他們的紛至沓來,也為攝影文化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甌江帆影」「鳳陽日出」「三都民居」「南尖雲霧」「梅源梯田」「畲鄉風情」……異彩紛呈的麗水之美,在攝影師的鏡頭裡,直觀表達著麗水的自信氣質和美妙造化,也讓麗水踏歌而行,受到世界矚目。

  從2004年開始,每年一屆的「甌江行」攝影大展,以「麗水人拍天下,天下人拍麗水」為號召,得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攝影家的積極響應,每年到麗水創作採風達1.5萬人次。遊客雲集讓景區、旅行社看到了商機,配合攝影家進行創作的主題表演如甌江帆影、畲族婚嫁、田園牧歌等應運而生,各旅行社還專門開闢了神話仙都攝影一日遊、童話雲和二日遊等攝影創作專線。

  藉助行業間的功能互補和鏈條延伸,文化的力量促使「隔行如隔山」的行業壁壘不斷消解。在「甌江行」採風創作的帶動下,為方便攝影家自由創作而專門建造的拍攝亭等攝影服務和設施應運而生。同時,攝影文化產業園、艾萊依攝影藝術村等一大批項目的落地,有力推動了攝影產業化,讓文旅融合向著多元化發展。

  麗水攝影博物館館長傅為新告訴記者,攝影文化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大眾的消費觀念,更展現了麗水的生態優勢,成為吸引更多遊客的優質傳播手段,「通過舉辦一系列旅遊採風活動、旅遊攝影大賽,麗水成功打造和推介了一大批旅遊景點,有力推進了文化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

  以文旅融合為軸,多元文化正不斷豐富著旅遊精神內涵。位於蓮都區的古堰畫鄉不僅是被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一個命名的「攝影之鄉」,也是國內著名「 麗水巴比松」畫派的起源地。

  這裡以「畫」為「魂」,三十多年來,麗水巴比松根植於綠水青山,逐步發展為鄉土風格美術流派的代表,形成特色藝術小鎮,並不斷衍生出眾多 「藝術+」產業,包括文創、民宿、服裝、教育等,讓古堰畫鄉小鎮的發展更加趨於立體與多元。

  多元文化的集聚、交匯和融合,培育出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打造出不斷激發新創意的策源地。奮進在創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文化的繁榮為麗水人生活的不斷豐富、品位的不斷提升落下了一個個生動註腳,也營造出了城市的魅力空間、點燃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來源:麗水日報 記者 付名煜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和5G到底能產生怎樣的聚變效應?
    打開APP 人工智慧和5G到底能產生怎樣的聚變效應?人工智慧最具代表性的特徵就是重新定義了勞動的效率,進而對各個垂直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再加上5G技術,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 英特爾宋繼強:AI和5G是乘法聚變效應
    AI和5G是乘法聚變效應以數據為紐帶,5G和AI正迎來歷史性交匯。兩項當今最火熱的技術相互融合,是「+」還是「x」?英特爾有著自己的思考。在其看來,AI與5G兩個「因數」互促互進,將產生乘法的倍增效應,加速智能應用的落地,將帶來顛覆性的創新。
  • CNCC科學與影視融合發展論壇——科普和影視如何相互賦能?
    科學與影視融合發展論壇旨在探索科學與影視融合的途徑,包括如何架起溝通影視界與科學界的橋梁,如何鼓勵電視電影中加入更多、更好的科學故事和角色,如何促進計算機科學與影視行業相互賦能,從而提升影視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並通過影視傳播影響公眾對計算機科學的認知。
  • 中國平安的「象群效應」(下):生態組織
    對標阿里巴巴和谷歌的開放平臺,阿里某種程度創造一種基於商家的螞蟻搬家文化,特點是需要強大中臺管控。谷歌Android開放生態是外部升維的螞蟻搬家,特點是賦能;守業階段很像是騰訊的賽馬文化,特點是通過小型組織團隊做開放式創新,缺點是缺少專業集成類產品的垂直研發縱深;共業階段則是中國平安目前的狀態,現狀是典型的大象文化,像一隻龐大的大象一樣,用靈敏的鼻子尋找水源,靈活的在森林中轉身跳舞。
  • 「主副崗」顯現聚變效應
    經過近兩年的運轉,這個「1+1」的聚變效應充分顯現。    去年4月,省檢察院直接立案,指定鶴壁市檢察院參與辦理一起國企負責人重大賄賂犯罪案件。該國企分支機構遍布全省100餘個縣(區、市),經過前期初查,60多名分支機構負責人和個體商人有向該國企負責人行賄的嫌疑。
  • 「文化賦能」落實落地 潭溪山京劇團正式成立
    淄博9月26日訊 9月25日晚上,淄博市迎國慶暨淄博潭溪山京劇團成立演唱會在淄博劇院盛大啟幕,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茂松,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範桂君,淄川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加福,淄博潭溪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侯紀山出席活動。
  • 等離子體技術「法力無邊」 但還需廣泛賦能應用
    等離子體技術「法力無邊」 但還需廣泛賦能應用等離子體氣化熔融工藝是新一代危廢處理手段,是目前國際上技術含量最高、效果最為突出的危廢處理方式。視覺中國熱點關注大到能為人類帶來無限清潔能源的可控聚變,小到五顏六色的螢光燈,還有晶片製造產業不可或缺的刻蝕機……等離子體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它的神奇「魔力」撥雲見日,愈加令人驚奇,但是我國在等離子體工業應用上還欠缺火候。
  • 紅棉論壇|以「政府-社會-技術」良性互動 促進大數據賦能社區治理
    以「政府-社會-技術」良性互動 促進大數據賦能社區治理 □ 吳丹 隨著大數據技術發展與國家治理的深度融合,大數據技術正逐步進入基層治理場域,推動社區治理創新。這種創新模式往往分為三大階段: 一是以政府為主體,通過行政資源、數據資源、社會資源的高效整合,將大數據技術引入社區治理場域; 二是大數據技術對政府進行賦能,通過大數據技術降低治理成本、破解治理資源不足的瓶頸,從而提升社區公共事務的治理效能。
  • 「文化賦能新業態」:天河區數字創意展示活動展出亮眼文化盛果
    「文化賦能新業態」:天河區數字創意展示活動展出亮眼文化盛果 2020年12月02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
  • 關於《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促進條例(草案修改稿)》意見建議...
    (2020年10月26日在杭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上)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8月31日,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了《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促進條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簡稱草案修改稿)。會後,法工委認真研究常委會組成人員及列席代表的審議意見並積極採納。
  • 賦能課:英語能力類、營地研學類、傳統文化類短期課程
    賦能課立足於E PLUS北外壹佳英語對K12國際素養成長路線的規劃,以提升語言素養、學術素養、人文素養為目標。
  • 科技如何賦能未來人民城市建設?
    科技賦能未來人民城市建設不僅要滿足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體驗的多元化需求,也要支撐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需求。現代科技將支撐未來人民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科技賦能未來人民城市建設需求人的自然性和社會性決定了人的需求的多樣性和層次性。因此,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多元化的,是由多要素構成的。這也決定了未來科技賦能人民城市發展的需求的多元化,不僅要滿足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體驗的多元化需求,也要支撐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需求。同時,科技也要保障未來城市安全運維和管理需求。
  • 「大荔模式」的聚變效應
    在西部科教大省——陝西省,農技推廣正悄然發生著聚合和聚變。一種被稱作「大荔模式」的機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地方領導和農民群眾接受和追捧,並以星火燎原之勢,在三秦大地被推廣。     2007年,大荔縣科技局經過調查發現:農技部門單純搞技術推廣沒有回報,企業單純搞農資銷售缺乏農民信任,如果把二者結合起來,技物配套服務,即在銷售農資的同時,向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則能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巧的是,大荔縣科技局的這一「奇思妙想」與該縣一民營企業家汪戰倉「農資農技雙連鎖」的經營理念不謀而合。雙方一拍即合。
  • 「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
    「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成功舉辦 2020-12-0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5G+賦能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
    5月18日晚,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舉行,邀請中國移動金華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高級工程師熊宙實,作《5G+賦能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講座。縣各套班子領導和縣機關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各鄉鎮(街道)黨政負責人等參加。縣委副書記、縣長俞佩芬主持。
  • 賦能,重新定義組織關係
    在網際網路規模戰役中存活下來的企業會發現,他們進入的下半場,市場紅利正在消失,企業必須從傳統的組織管理,逐步向以領導力和創新驅動的賦能型組織形式變革。否則,從根本意義上,便失去進入戰場的資格。縱觀當下網際網路企業的組織形式,除阿里巴巴,其它的企業在組織建設上均無所創新,依然沿用傳統的組織管理方式,包括幾大巨頭。
  • 使用相對論效應進行雷射融合,核聚變反應堆又更進一步
    一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產生核聚變能量的新方法,結果表明,在雷射聚變研究中,超強雷射的相對論效應比目前的「快速點火」方法有所改善。這些發現可能為雷射聚變提供火花,開啟無碳能源生產的新時代。 目前的核能利用鈾等重同位素裂變成較輕的元素來發電。然而,這種核裂變的能量有很多問題,比如乏燃料的處理和熔毀的風險。核聚變是核裂變的一個很有前途的替代品。像所有的恆星一樣,我們的太陽是由輕同位素氫聚變成更重的元素來驅動的。核聚變和核裂變相比有許多優點。
  • 聚力精準賦能 打造互動共贏的協作新樣板
    在杭黔互動協作中,始終注重強化平臺、產業、創新協作,持續加大就業、教育、醫療幫扶力度,始終堅持黨政主導、引導企業支持、促進社會多方參與。兩地協作特別注重「所需」與「所能」相結合:本著「黔東南所需、杭州所能」的原則,盡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將東西部協作資金向涉及貧困群眾切身利益的產業、就業、社會事業「三業」傾斜。
  • 阿里一年納稅366億凸顯經濟新動能 專家呼籲出臺數字經濟促進法
    而阿里巴巴的發展經驗證明,過去,作為一個有著「創業孵化器」色彩的平臺生態,電商發展不只是直接貢獻稅收,也會通過促進海量平臺企業的成長,間接帶動稅收。而未來,作為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經濟體」,隨著其雲計算等技術賦能更多的傳統產業,所能產生的稅收帶動效應只會更強。
  • 創新賦能,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會即將開幕!
    創新賦能,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會即將開幕!創新賦能 聚焦石墨烯產業應用轉化科技創新是發展的重要引擎。同時,在本屆峰會上,「北京市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集群示範基地」揭牌、「石墨烯種子孵化園」正式開園、一系列著力推動產業應用轉化的落地項目將正式啟動,為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培育新興產業,探索產業未來發展潛能提供落地經驗和平臺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