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定宇王映通訊員趙寶倉於紅旗)11月20日,記者在鶴壁市檢察院採訪時了解到,一起犯罪嫌疑人多達38人、涉案金額高達13億元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案近日移送該院審查起訴,該院同時受理審查起訴的還有一起重大涉黑案件和兩起重大職務犯罪案件。
「這4起案件的卷宗就有500多本,加上此前受理的其他案件,只靠公訴處9個人的力量辦案是難以想像的。」鶴壁市檢察院公訴處處長張巍說:「幸虧有『主副崗』解決了難題。」
檢察工作節點多,業務量不斷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凸顯。自去年年初以來,該院在全市檢察機關推行主副崗工作機制:幹警在立足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可根據自身特長選擇一個副崗,參與其他部門的工作。經過近兩年的運轉,這個「1+1」的聚變效應充分顯現。
去年4月,省檢察院直接立案,指定鶴壁市檢察院參與辦理一起國企負責人重大賄賂犯罪案件。該國企分支機構遍布全省100餘個縣(區、市),經過前期初查,60多名分支機構負責人和個體商人有向該國企負責人行賄的嫌疑。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面對如此重大、複雜的案件,鶴壁市檢察院分布在多個部門的反貪副崗人員馬上進入「戰鬥序列」,一個分工明確的專案組迅速成立。在省檢察院專案組的領導下,很快查清了該國企負責人的犯罪事實,2000多萬元涉案款被悉數追回。
「『主副崗』讓反貪部門擁有充足的後備力量,為辦大案、打大仗奠定了堅實基礎。」該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張春凱對此深有體會。
據統計,主副崗工作機制運行以來,鶴壁市檢察機關142名偵查、偵查監督、公訴崗位副崗人員,共參與辦理職務犯罪偵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案件523件,有效緩解了業務部門案多人少的辦案壓力。
李順義是淇縣檢察院招錄的民商法專業碩士,其主崗在政治處,卻在民事行政檢察副崗上發揮專業優勢,監督糾正了鄭某等人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系列案件,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20餘萬元。
「主副崗工作機制的推行,幹警『專』本職而且『能』其他,不僅整合辦案資源,促進了複合型人才的成長,還推進了案件辦理質量和效率的雙提升。」鶴壁市檢察院檢察長閻興振說。
近兩年來,鶴壁市檢察機關先後有5起副崗人員參與辦理的案件,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精品案件或優質案件。今年,鶴壁市檢察院職務犯罪案件偵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辦案時間分別比去年同期平均縮短了10天、3天和7天。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