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冷知識丨震級為負值的地震

2021-01-08 四川省地震局

有震級為負值的地震嗎?

解答:

有。我們知道地震是地下能量的一種正常釋放,能量釋放不為負,但是,一個真實發生的地震,芮氏規模卻有可能是負值。

芮氏規模是由兩位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裡克特和古登堡於1935年提出的一種震級標度,是目前國際通用的地震震級標準。它是根據離震中一定距離所觀測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並且考慮從震源到觀測點的地震波衰減,經過一定公式,計算出來的震源處地震的大小。

我們要明白,最早提出震級概念的美國地震學家裡克特定義的零級地震不是沒有地震,而是指某種特定大小的地震。所以,如今隨著地震儀器的逐步發展,記錄的精度逐漸提高,能監測到比零級地震更小的數據,於是便有了負級數的地震。

中國臺網正式地震目錄

(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解析:

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裡克特

對於芮氏規模的定義,裡克特的意思是說,震中位置可能不恰好有地震儀,那麼,用離震中一定距離的地震儀觀測記錄到此次地震波的幅度和周期,再考慮到地震波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便需要通過一個複雜的公式計算出震源處的地震大小。

這個複雜的計算公式是:M=lgA-lgA0,其中,A為地震記錄的最大振幅,是該地震記錄兩水平向最大振幅的算術平均值;lgA0為震中距的函數,是零級地震在不同震中距處的振幅對數值。

裡克特對零級地震這樣規定:用伍德—安德森標準地震儀記錄地震,在震中距等於100km處記錄,如果記錄的最大振幅A=1μm(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大精度),那麼這次地震為零級地震,也就是指在100公裡的距離上記錄的水平分量最大地動位移的振幅為1微米的地震。

當這樣的儀器在這樣的距離上,記錄的最大水平地動位移每增大10倍,則震級增大1級。反過來說,當這樣的儀器在這樣的距離上,記錄的最大水平地動位移縮小到原來的1/10,則震級減小1級。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在100公裡記錄到1微米的地動位移,實際是不可能的。那時也許認為,把它定義成零級地震就不會出現震級為負數的地震。可是,隨著觀測技術水平的提高,現在記錄到比零級地震更小的地震也就可能了。

打一個比喻也許更好理解這個問題。對於溫度,零度不是沒有溫度,而是將水結冰的溫度定義為攝氏零度,比它熱的溫度為正,比它冷的溫度為負。

對於-2.0級地震,可以這麼理解,在同樣距離上它的地震波的最大地動位移只有零級地震的1/100。大概,就像你的手機掉地下引起的震動那麼大吧。

END

來源:濟震微訊

相關焦點

  • 冷知識|地震震級測定結果為什麼常常有不同版本?
    冷知識|地震震級測定結果為什麼常常有不同版本?,據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地震發生後5分鐘,這一地震曾被自動測定為6.5級,19分鐘後,才正式測定為7.0級。
  • 地震冷知識丨一場導致帝國衰落和啟發現代地震學的大地震
    解答:1755年葡萄牙裡斯本發生震級8.5-9.0級大地震(2020年美國地震學會最新文章認為震級在7.2-8.2級之間),造成6萬多人死亡。不少科學家隨後對地震起因展開近代科學意義上的思考與探索,其中,英國科學家John.Mitchell開始運用牛頓力學來思考地震發生的機制,並提出了地震或許與地下巖層的摩擦有關,因此,他被後世奉為「現代地震學之父」。
  • 灰塵落在桌子上可造成-15級地震,地震的震級是怎麼劃分的?
    地震就是常見的一種,它是因為板塊之間的碰撞和擠壓產生。每一年,地球上發生的地震數量超過500萬次,只不過許多次數振幅比較小,人類感受不到罷了。只有在大型地震,比如五級以上,就會明顯感受到。這時候對人類造成的危害不僅僅是財務損失,還有人員傷亡。地震可謂是行星撞擊地球的另外一大災難。
  •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級?它們是一回事嗎?
    圖丨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科普宣傳片截圖 嚴格來說,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不同計算方式給出的震級數值可能略有差異。 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面波震級為8.0級,而破壞最嚴重的汶川縣映秀鎮和北川縣縣城烈度達到Ⅺ度,也就是說8級地震的最高烈度遠超過Ⅷ度。 另一方面,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不同的地區災害程度不一樣,烈度值也不一樣。
  • 全國防震減災日,談談地震「冷」知識
    據統計,1900年以來的120年裡,全球共發生8.0級以上特大地震106次,造成超過220萬以上人員死亡,你一定知道地震,但可能不知道那些有關地震的冷知識,聽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非天然地震研究室主任蔣長勝來講講吧!「月震」、地震大不同蔣長勝介紹,不僅在地球上會發生地震,在月球上也會發生月震。
  • 「防災減災小課堂」地震「冷知識」:震級與烈度、預警與預報,有啥...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任鴻)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地震才能沉著應對。可能有人會覺得學習地震知識那是專家的事。不一定,今天要介紹的兩組地震詞彙,都值得學習了解。【震級和烈度】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有大有小,大到可以使得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小到人體感受不到,只有靈敏的儀器才能捕捉和記錄。用什麼計量單位和等級來區分地震的大小呢?
  • 地震的震級與烈度
    地震震級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級表示,根據地震時釋放的彈性波能量大小來確定震級,我國一般採用芮氏規模。震級每相差1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差約30倍。根據不同強度地震的破壞能力,震級進—步劃分為5個級別。
  • 天天學普地||地震的強度——地震的震級
    地震震級(magnitude)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個量,為地震的基本參數,是通過測量地震波中的某個振相的振幅來獲取的。震級標度的方法有多種,以芮氏規模(ML)為常用。芮氏規模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F.Richter於1935年研究加州地震時,以地震釋放的能量為依據,依次確定出震級與能量的關係。
  • 地震的震級是怎樣判定的
    有的地震可以摧毀高樓大廈,有的卻讓人一點感覺都沒有,直到新聞上報導或地震局發布消息,才被知曉。同時,在新聞上看到的有關地震的消息,報導裡提到的「XX級」地震,這裡的「級」指的便是震級。震級是指地震震源釋放能量的等級,通常用字母M表示。釋放的能量越大,震級數字越大,反之亦然。
  • 工程地質知識:地震震級與地震烈度是什麼
    1)地震震級震級是對地震強度大小的度量,與所釋放的能量大小有關,釋放的能量(E)越大,震級(M)就越高。兩者的關係為:logE=11.8+1.5M。2)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時一定地點的地面震動強弱程度的尺度,是對該地點範圍內的平均水平而言。地震烈度不僅與震級有關,還和震源深度、距震中距離以及地震波通過的介質條件(巖石性質、地質構造、地下水埋深)等多種因素有關,一般情況下,震級越高、震源越淺、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就越高。
  • 地震震級與烈度
    震級是表示地震大小的,而烈度是表示地震時地面破壞程度的。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對於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在不同的地區,烈度的大小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烈度。地震好比一顆炸彈爆炸,炸彈的爆炸威力好比是地震的震級,炸彈爆炸對周圍的破壞程度好比地震烈度。在距炸彈爆炸點近的地方,破壞就大;遠的地方,破壞就小。地震烈度也是如此。
  • 雙語閱讀:地震的「震級」
    雖然地震無法準確預報,我們還是應該對地震多些了解,才能在關鍵時刻自救逃生。今天我們了解一下地震的強度,即「震級」。   地震的強度(magnitude)一般按照芮氏規模(Richter Scale)劃分,它是將震級範圍從1到10的一種對數標度,用以表現地震放出的能量總數,是根據美國地震學家Charles Francis Richter 命名的。
  •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劃分
    地震研究部門在報導某地區發生的地震時,往往要冠以發生了XX級的地震,烈度達到X度等等。地震的震級和烈度並不是一回事。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  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準,是國際上通用的裡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在實際測量中 ,震級則是根據地震儀對地震波所作的記錄計算出來的。
  • 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的區別
    一、地震震級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
  • 地震等級劃分,芮氏規模
    地震等級的劃分,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地震等級劃分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芮氏規模規模。地震級別是地震時,釋放能量多少的一種度量值。芮氏規模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數,選擇距離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芮氏規模規模每增一級,能量釋放約增加了32倍。芮氏規模釋放的能量按照幾何倍數增加,具體的能量釋放有一個明確的計算公式。這種複雜的計算公式對一般人來講並不實用,那麼我們用TNT 來比較形象的表述一下。
  • 防災減災日④|中國地震局談「地震冷知識」
    地震災害是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範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顛覆性因素。據統計,1900年以來的120年裡,全球共發生8.0級以上特大地震106次,造成超過220萬以上人員死亡。今天是國家防震減災日,帶您一起看看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有關地震的冷知識。
  • 生活地理 | 地震中的震級與烈度是怎麼一回事?
    在關於地震的相關信息中,大家可能對震級震烈傻傻的分不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震級和震烈是什麼樣的不同?地震時所釋放的能量可以根據地震儀記錄的地震波來測定。世界上常用「芮氏規模」標準區分地震震級。「芮氏規模」最初由地震學家查爾斯·裡克特1935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發明的。裡克特提出按照地震儀器探測到的地震波的振幅將地震分級。
  • 地震小知識:地震的種類有哪些?
    地震小知識:地震的種類有哪些?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09-30 14:48:25 地震也是有區分的,按照地震等級和破壞程度不同,可以有多重劃分。
  • 地震震級、烈度及我校建(構)築物抗震烈度介紹
    編者按:現將有關地震震級、烈度的知識及我校建(構)築物抗震烈度的情況介紹如下,請廣大師生學習了解,從而樹立科學的防震抗震意識,保持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秩序。  一、地震震級  地震震級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
  • 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震安全知識資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震安全知識資料 地震知識大全: 什麼是地震?地震安全知識資料   地震知識大全:   什麼是地震?   強震:震級大於或等於6級,是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地震。其中震級大於或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發震時刻、地點和震級。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點稱為震中。從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稱為震中距。震級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級,它與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