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冷知識丨一場導致帝國衰落和啟發現代地震學的大地震

2020-07-02 四川省地震局
地震冷知識丨一場導致帝國衰落和啟發現代地震學的大地震

大地震能導致世界強國衰落?

解答:

1755年葡萄牙裡斯本發生震級8.5-9.0級大地震(2020年美國地震學會最新文章認為震級在7.2-8.2級之間),造成6萬多人死亡。

裡斯本大地震是人類史上破壞性最大和死傷人數最多的地震之一,也是歐洲歷史上最大的地震。大地震後隨之而來的火災和海嘯幾乎將整個裡斯本付之一炬,同時也令葡萄牙的國力嚴重下降,殖民帝國從此衰落。

它造成的影響首次被大範圍地進行科學化的研究,標誌著現代地震學的誕生。

地震冷知識丨一場導致帝國衰落和啟發現代地震學的大地震

關於裡斯本大地震的畫作

解析:

在15世紀至16世紀,葡萄牙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國葡萄牙全盛時期,在非洲、亞洲、美洲擁有大片殖民地,不論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都遠超西班牙、英國、荷蘭、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

地震冷知識丨一場導致帝國衰落和啟發現代地震學的大地震

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西部的葡萄牙共和國,特別是該國西南沿海,處於歐亞地震帶的西端附近,是一個多地震的地區,位於特茹河入海口的裡斯本地區,1009年、1344年、1531年、1755年和1941年都曾發生過大地震,其中1755年,當地時間11月1日09時40分的這場大地震造成的災害最嚴重,這也是西方有較詳細記載的最早的一次地震災難。

現代地質學家估計這次地震的規模達到了芮氏9級,研究報告認為這次地震持續時間約為3分半鐘到6分鐘。地震引發的火災幾乎將整個裡斯本付之一炬。此外還引發浪高達30米的海嘯,洪水湧進城裡,將逃過地震和火災的倖存者帶入大海。在多重打擊下,裡斯本80%的建築被損壞,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喪生,再加上逃難而走的流民,裡斯本的人口減少了將近十萬,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地震冷知識丨一場導致帝國衰落和啟發現代地震學的大地震

裡斯本大地震前的卡爾莫修道院

地震冷知識丨一場導致帝國衰落和啟發現代地震學的大地震

在裡斯本大地震中成為廢墟的卡爾莫修道院

地震導致葡萄牙國力嚴重下降,經濟無法承受這場大地震帶來的衝擊,新勢力同舊貴族的爭端也日益加劇,政局動蕩不安,該國顯然已經無力維持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衰落了!

地震冷知識丨一場導致帝國衰落和啟發現代地震學的大地震

裡斯本地震紀念碑

地震引起了哲學界和科學界的思考,葡萄牙政府開展了一系列嚴謹的災情調查,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具有科學意義的震後災害調查。

哲學家康德曾撰文提出「在地表時不時發生地震是必要的,但我們沒必要在上面建造豪華的建築」,有哲學家評論稱,康德早期關於地震研究的作品「差不多代表了德國地理科學的開端,無疑更是地震學的開端」。不少科學家隨後對地震起因展開近代科學意義上的思考與探索,地震造成的影響首次被大範圍地進行科學化的研究,而這,正標誌著現代地震學的誕生。

不少科學家隨後對地震起因展開近代科學意義上的思考與探索,其中,英國科學家John.Mitchell開始運用牛頓力學來思考地震發生的機制,並提出了地震或許與地下巖層的摩擦有關,因此,他被後世奉為「現代地震學之父」。

地震冷知識丨一場導致帝國衰落和啟發現代地震學的大地震

END

信息及圖片來源:

《蔣長勝: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地震冷知識》

震知卓見

地震冷知識丨一場導致帝國衰落和啟發現代地震學的大地震

來源:濟震微訊

相關焦點

  • 一場導致殖民帝國衰落和觸發科學思想解放的自然災難——裡斯本大地震
    裡斯本大地震是人類史上破壞性最大和死傷人數最多的地震之一,也是歐洲歷史上最大的地震,其死亡人數高達約10萬人。
  • 防災減災日④|中國地震局談「地震冷知識」
    地震災害是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範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顛覆性因素。據統計,1900年以來的120年裡,全球共發生8.0級以上特大地震106次,造成超過220萬以上人員死亡。今天是國家防震減災日,帶您一起看看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有關地震的冷知識。
  • 地震冷知識丨震級為負值的地震
    芮氏規模是由兩位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裡克特和古登堡於1935年提出的一種震級標度,是目前國際通用的地震震級標準。它是根據離震中一定距離所觀測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並且考慮從震源到觀測點的地震波衰減,經過一定公式,計算出來的震源處地震的大小。我們要明白,最早提出震級概念的美國地震學家裡克特定義的零級地震不是沒有地震,而是指某種特定大小的地震。
  • 這些關於地震冷知識的快問快答你能對幾道?
    你真的了解地震嗎? 今天是國家防災減災日!快來看看,這些地震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01 地球之外會有地震嗎?
  • 美國地震專家警告:近期加州地震頻發可能會引發一場大地震
    據《商業內幕》報導,去年這個時候,加利福尼亞南部發生了一系列強烈地震,最終導致7.1級地震和一系列餘震。建築物起火。天然氣管道破裂,電力中斷。地面上出現了深深的裂縫。山崩阻塞了一條高速公路。這個斷層早就應該引發一場大地震(指6.7級或更高的震級)。大地震很可能會導致建築物倒塌,天然氣管道破裂爆炸,引發山體滑坡和橋梁倒塌。新的研究表明,在加州發生的較小的地震可能通過連接斷層線的方式引發這樣的災難。
  • 全國防震減災日,談談地震「冷」知識
    據統計,1900年以來的120年裡,全球共發生8.0級以上特大地震106次,造成超過220萬以上人員死亡,你一定知道地震,但可能不知道那些有關地震的冷知識,聽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非天然地震研究室主任蔣長勝來講講吧!「月震」、地震大不同蔣長勝介紹,不僅在地球上會發生地震,在月球上也會發生月震。
  • 專家科普地震之最:「最早記錄、死亡人數最多」發生在中國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蔣長勝研究員介紹有關地震的冷知識稱,世界上最早記錄的地震——公元前780年陝西岐山地震、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大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25級地震,這兩個都發生在中國。蔣長勝說,地震災害是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範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顛覆性因素。據統計,1900年以來的120年裡,全球共發生8級以上特大地震106次,造成人員死亡超過220萬。
  • 小記者走進地震局 | 了解地震成因 掌握防護知識
    海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衝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遇到地震時如何自救?地震產生的原理和過程是什麼……12月20日,山東教育衛視小記者走進威海市地震局,幫助小記者了解地震前的預兆,地震發生後如何自救及互救。
  • 唐山大地震43周年,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地震與防治經驗
    帝王們把地震視為上天的一種警告,所以常常在地震後反思自己,下罪己詔。西漢宣帝年間發生的郡國地震,史書記載:「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宣帝得知後立馬下罪己詔承認自己的過失:「朕承洪業,奉宗廟,託於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毀壞宗廟,朕甚懼焉。」後世的唐高宗,康熙帝也都因為發生大地震而下罪己詔。
  • 1556年我國一場地震,遇難人數是汶川地震12倍,傷亡慘重
    但是隨著後來地球氣候的變化,以及地殼運動,陝西地區的水土資源就像千年前的羅布泊一樣,因為人為的毀壞,毀壞以後還沒有進行搶救性的保護,導致了陝西的那片黃土高坡,黃沙漫天的情形。同時,陝西也是地震活動地帶之一,在明朝嘉靖年間發生了一場世界史上都比較罕見的地震。明朝時,地震非常頻繁,而且地震的等級也不低,給人們造成了巨大的惡劣影響。同時嘉靖年間陝西、山西地區經常發生旱災。
  • 外報:昭通地震震源淺導致損失大
    參考消息網9月9日報導 一連串的地震7日襲擊了中國西南地區。美國地質勘探局稱,其中一場5.6級地震的震源在地下6.1英裡(約合9.8公裡)處。震源較淺的地震通常會比深層地震導致更大損害。英國《衛報》稱,中國農村地區的房屋建築質量通常很差。
  • 走進地震監測中心 了解地震「那些事」
    南寧市有發生過地震嗎?地震預報和地震預警的區別是什麼呢?工作人員是如何監測到地震發生的呢?11月8日,30名小記者受邀到南寧市地震監測中心採訪,帶著問題專門探尋關於地震的那些事。   在此次採訪中,小記者了解到監測中心日常如何監測地震情況,還了解到地震監測也包括對動物進行觀測等地震「冷知識」。在隨後的採訪環節中,小記者們熱情高漲,圍著講解的李栓老師,一個接一個地詢問關於地震的知識。
  • 用漫畫的形式,講述有關地震與建築的知識
    當建築遇上地震》,是一本特別好的科普繪本,講地震的。如果家長想給孩子科普相關知識,又想有趣生動,還要真的能講透,這本書就非常適合。已經識字的孩子也可以自己看,簡單易懂的對話方式,配上生動的插圖,很容易看懂。簡單來說,這本書把本來晦澀難懂的地震的成因、地殼的結構、建築是怎樣抗震的知識,通過有趣生動的、輕鬆明了的的方式,傳遞給了讀者。
  • 九月地震頻發,不管是否身處地震帶,這些地震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關於地震的國內外新聞大家經常都能看到,那麼喜歡追本溯源的朋友們一定想知道科學上是怎麼定義「地震」的,為什麼會發生地震,什麼情況下就會發生地震等等,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地震的一些小知識。按照地震發生的緣由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地殼板塊的移動導致地層被剪切而引發的「構造地震」、火山的巨大動能所形成的「火山地震」、地面塌陷造成的「陷落地震」、某些外部因素間接導致的誘發地震、核爆等人為因素引起的「人工地震」五大類。
  • 地震知識科普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預報中心,ID:YBZXDZ】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博主做一期地震小知識的科普1、從地震發生到建築倒塌一般只有12秒的時間【無論多強的地震,地震的發生到建築的倒塌一般都是12秒的時間,也就是說從你感到地震到被埋你只有12秒左右的時間逃生】
  • 冷知識|地震震級測定結果為什麼常常有不同版本?
    冷知識|地震震級測定結果為什麼常常有不同版本?,據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地震發生後5分鐘,這一地震曾被自動測定為6.5級,19分鐘後,才正式測定為7.0級。
  • 恐怖地獄丨地震災難 之 秘魯欽博特大地震
    1970年5月31日下午3時23分,秘魯大地震爆發,其強度達到了裡克特震級,這次地震起源於秘魯欽博特海港的海床斷裂層,離海岸約有30英裡遠。美國地理學調查顯示,「這次地震有可能是西半球有史以來所發生的最具破壞性的大地震。」欽博特市是秘魯最大的漁港,地處地震帶上。
  • 地震小知識:地震的種類有哪些?
    地震小知識:地震的種類有哪些?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09-30 14:48:25 地震也是有區分的,按照地震等級和破壞程度不同,可以有多重劃分。
  • 大地震無法提前預測—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AP/REX/Shutterstock 所有地震在開始時看起來都是一樣的,這使得人們不可能在早期觀測中預測到最具毀滅性的地震。 早期預警系統依賴地震儀捕捉震動,並在大地震到來之前向附近城市發出預警。美國加州拉荷亞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Daniel Trugman說,對於個人和諸如醫院等單位來說,即便是提前幾秒的預報也能產生巨大差異。
  • 加州地震帶被激活!9級大地震隨時可能發生!
    自2017年底,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就做出預測——一場9.0級的毀滅性大地震隨時可能會重創美國西岸,美國和加拿大共1140萬人將面臨直接威脅。就在本周,地震學家再次警告:這場9級大地震很有可能在未來50年內發生,可能導致美國整個西北部地區癱瘓,進而摧毀西雅圖、舊金山和溫哥華等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