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能導致世界強國衰落?
解答:
1755年葡萄牙裡斯本發生震級8.5-9.0級大地震(2020年美國地震學會最新文章認為震級在7.2-8.2級之間),造成6萬多人死亡。
裡斯本大地震是人類史上破壞性最大和死傷人數最多的地震之一,也是歐洲歷史上最大的地震。大地震後隨之而來的火災和海嘯幾乎將整個裡斯本付之一炬,同時也令葡萄牙的國力嚴重下降,殖民帝國從此衰落。
它造成的影響首次被大範圍地進行科學化的研究,標誌著現代地震學的誕生。
關於裡斯本大地震的畫作
解析:
在15世紀至16世紀,葡萄牙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國。葡萄牙全盛時期,在非洲、亞洲、美洲擁有大片殖民地,不論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都遠超西班牙、英國、荷蘭、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
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西部的葡萄牙共和國,特別是該國西南沿海,處於歐亞地震帶的西端附近,是一個多地震的地區,位於特茹河入海口的裡斯本地區,1009年、1344年、1531年、1755年和1941年都曾發生過大地震,其中1755年,當地時間11月1日09時40分的這場大地震造成的災害最嚴重,這也是西方有較詳細記載的最早的一次地震災難。
現代地質學家估計這次地震的規模達到了芮氏9級,研究報告認為這次地震持續時間約為3分半鐘到6分鐘。地震引發的火災幾乎將整個裡斯本付之一炬。此外還引發浪高達30米的海嘯,洪水湧進城裡,將逃過地震和火災的倖存者帶入大海。在多重打擊下,裡斯本80%的建築被損壞,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喪生,再加上逃難而走的流民,裡斯本的人口減少了將近十萬,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裡斯本大地震前的卡爾莫修道院
在裡斯本大地震中成為廢墟的卡爾莫修道院
地震導致葡萄牙國力嚴重下降,經濟無法承受這場大地震帶來的衝擊,新勢力同舊貴族的爭端也日益加劇,政局動蕩不安,該國顯然已經無力維持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衰落了!
裡斯本地震紀念碑
地震引起了哲學界和科學界的思考,葡萄牙政府開展了一系列嚴謹的災情調查,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具有科學意義的震後災害調查。
哲學家康德曾撰文提出「在地表時不時發生地震是必要的,但我們沒必要在上面建造豪華的建築」,有哲學家評論稱,康德早期關於地震研究的作品「差不多代表了德國地理科學的開端,無疑更是地震學的開端」。不少科學家隨後對地震起因展開近代科學意義上的思考與探索,地震造成的影響首次被大範圍地進行科學化的研究,而這,正標誌著現代地震學的誕生。
不少科學家隨後對地震起因展開近代科學意義上的思考與探索,其中,英國科學家John.Mitchell開始運用牛頓力學來思考地震發生的機制,並提出了地震或許與地下巖層的摩擦有關,因此,他被後世奉為「現代地震學之父」。
END
信息及圖片來源:
《蔣長勝: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地震冷知識》
震知卓見
來源:濟震微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