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房子為什麼在抖?當建築遇上地震》,是一本特別好的科普繪本,講地震的。如果家長想給孩子科普相關知識,又想有趣生動,還要真的能講透,這本書就非常適合。已經識字的孩子也可以自己看,簡單易懂的對話方式,配上生動的插圖,很容易看懂。
簡單來說,這本書把本來晦澀難懂的地震的成因、地殼的結構、建築是怎樣抗震的知識,通過有趣生動的、輕鬆明了的的方式,傳遞給了讀者。我,作為一個30多歲的成年人,都覺得獲益良多。
這本書的文字作者馬修西爾萬德是法國一位研究和教授地震學課程的地震學家,同時還是著作頗豐的繪本作家,還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能把知識生活化、視覺化,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更感興趣。插畫作者是珀西瓦爾·巴裡耶,則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和插畫師。這本書裡的插畫和色彩我非常喜歡。
故事介紹
在顫抖平原上有一個酋長叫艾格抖抖,跟他作伴的是一臺平板電腦,叫塔布塔克。記錄地震發生的次數仿佛成了他的工作,在已經過去的247年裡,他記錄了平原已經發生過250多萬次的地震。塔布塔克則類似知識庫,後面遇到問題的時候,它會給出答案。
有一天,平原來了一個叫鮑勃的年輕人,看到一望無際的平原,他野心勃勃地要建起一座雄壯美麗的城市。可是,無論他怎麼努力,最後都因地震以失敗收場。因為他對地震一無所知。
01.磚頭為什麼要交錯壘?
很快,鮑勃迎來了第一次失敗。有天他正在興致勃勃的幹活,不知為何,砌了半人高的牆瞬間塌了。鮑勃一臉詫異,這時酋長告訴他,這裡經常發生地震。
鮑勃想,要怎麼做才能讓房子更牢固呢?
塔布塔克告訴鮑勃,磚頭應該交錯著砌,然後用鋼筋穿過牆體,連接這些磚頭,門框、窗框等也可以用鋼筋連接起來,這樣建築會更堅固,房子也不容易斷裂。
鮑勃聽力塔布塔克的建議,重新開始他那偉大的計劃。
02.房子為什麼要打地基?
說到地基,肯定有很多小朋友不知道。當他們知道建房子需要打地基的時候,
可能會問:為什麼要打地基?
我猜,很多的家長會回答:這樣房子更堅固。
如果孩子再問:為什麼打地基,房子更堅固呢?
我又猜,很多的家長就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因為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關於這個問題,這本書裡會給出答案。
說回這本書。
鮑勃的行動力很強,他又砌了一人多高的牆,但是沒多久牆又塌陷了。因為地震又來了。這一次,大地在流動,土地變成了泥漿。
鮑勃很疑惑,這次地震,為什麼大地會變成泥漿,又不是在海邊?
塔布塔克解釋說,這就像在海邊的沙灘上玩沙子一樣,我們在乾燥的沙子表面拍拍拍,水就會跑到表面,沙子就會變軟。雖然平原這裡不是海邊,但是原理是一樣的。這裡的平原有河流,水會滲入地底。而地震,就相當於大力的拍打地面。地下水升到表面,地面變軟,就會流動。
但是,在潮溼的土地下面,有乾燥且堅固的土地,只要在房子下面打好地基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地基是建在地下堅固土地上的,房子建在地基上面,就會很堅固。
怎麼建呢?如圖:
03.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鮑勃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開始努力的挖洞。但是,鮑勃好不容易挖的洞,在接連不斷的地震中又一次次塌掉了。
他很疑惑,為什麼這裡老是有地震。
塔布塔克告訴他,地球就好比一顆圓圓的巧克力,巧克力的中心有一顆榛子,非常堅硬,這裡的熱量也非常高。巧克力的表面也非常硬,但是冷的,而且不是一整塊。在兩者中間的部分,是柔軟的,它會變形,但不會斷裂。
柔軟的巧克力在堅硬巧克力裡面運動,雖然非常緩慢,但是力量非常大。運動使得表面的巧克力摩擦或碰撞,在某個時刻,堅硬的外殼就裂開了,這時大地就會顫抖,就是地震。而巧克力塊交界的地方是最薄、最脆弱的,這裡發生地震的頻率就更高。
恰好,顫抖的平原在這樣一個斷層上,剛好是鮑勃建房子的地方,所以那裡經常發生地震。
鮑勃明白了這點,於是重新選了一個地方,開始建房子。
04.成為地震學家
這次鮑勃的城市夢,進展的似乎比較順利,房子已經建好了幾棟,正在建的摩天高樓也有50米高了,那邊剛剛發生的一場地震,也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房子。不過,在他休息的時候,又來了一場大地震,這次高樓跳起了爵士舞,接著一聲巨響崩塌了。
為什麼摩天高樓跳起了舞?太不可思議了。
塔布塔克告訴鮑勃,這是有可能的,取決於地震的強度、高樓的形狀和土壤的種類。
這就意味著鮑勃的高樓會全部坍塌。一時間,鮑勃不知道要做什麼了。
酋長和塔布塔克鼓勵他可以留在神聖的平原上,看看日落,數數地震,仔細觀察平原上發生的事情,做一個地震學家,說不定能破解地震的秘密。然後,酋長和塔布塔克離開了這裡,準備去看艾菲爾鐵塔.....
這本書的最後,還有一個彩蛋,就是揭示兩位作者的職業,如圖。
這其實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引導,說不定看了的孩子會因此種下一顆成為地震學家或插畫家的種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