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藝博家庭教育( ID:daidongxinyibo )
"
在細菌中長大的孩子才最健康。
"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廣告的影響。
不是有一個香皂的廣告是這樣的嗎?
孩子從外面回來玩得滿手都是細菌,然後拿某香皂洗手就會幹乾淨淨,一點細菌都沒有了,於是孩子健康了,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寶寶一定要用這個香皂。
同時也給我們灌輸了一個觀念就是沒有細菌的環境,才是健康的環境。
可是親愛的爸媽們,世界的真相不是這樣的,我們的世界就是因為有無數的微生物才這樣生機勃勃。
如果你想要絕對的乾淨,除非你連呼吸都帶上過濾器,你想想你這一口氣下去,有多少微生物就這樣進了你的身體,那如果我們的身體裡沒有細菌,白細胞也就失去了作用。
人體內的白細胞就像我們的軍隊一樣,白細胞的作用是抵抗外界細菌的侵略。
想想你周圍的環境裡乾乾淨淨,徹底消毒,一點細菌都沒有,你的白細胞養了這麼多年一次戰鬥經驗都沒有,結果會是什麼呢?這個「部隊」就廢了,是這樣嗎?
當專門防禦外敵的「部隊」白細胞廢掉了,那麼再有病菌來到你身邊的時候,你可能就只能讓他們長驅直入了。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在農村裡那些成天在泥裡滾,水裡爬的孩子反倒長得健健康康,面色紅潤,而在城裡每天要洗手、要消毒、要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的孩子反倒動不動就得病,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除去原因,郭老師又為什麼會推薦孩子去玩兒沙子、水、泥巴呢?
這是因為沙子、水這些東西最符合孩子的心智,這些東西的變化無窮,可以讓任何一個孩子都隨心所欲地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去變換出無窮盡的形狀,所以經常讓孩子接觸大自然,玩沙、玩水、玩泥巴,可以激發孩子生命裡本來就有的旺盛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事實上沙對孩子還有更大的作用,就是療愈一些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孩子遭受的創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叫沙盤,沙盤遊戲的發明人有一句經典的語言:「一沙一世界。」
每一粒沙子都是有生命的,當孩子在玩沙子的時候,他的潛意識和意識就發生了連接,很多的創傷就被療愈了,事實上,沙子不光是孩子的玩具同樣也是大人的玩具。
你去過沙漠嗎?你享受那種沙子從你的指縫間流下的感覺嗎?那是生命的感覺。
在很多海邊的沙灘上,不是有那些被戲稱為油膩大叔和水桶腰大媽的中年男女也在玩兒沙子玩得樂此不疲嗎?
所以,父母們應該帶孩子去體驗玩沙的樂趣,讓孩子在玩樂的同時被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