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電晶體無公度相調製結構研究獲進展

2020-11-26 科學網

 

鐵電體是一類重要的極性光電功能材料,在非線性光學、壓電、熱釋電和鐵電信息存儲等方面有廣泛應用。無公度相是鐵電材料的一種特殊調製結構,對揭示材料鐵電起源和闡明物理性能具有重要意義。與金屬氧化物相比,目前分子基鐵電體的無公度相調製結構的研究很少,不利於深入理解鐵電材料的性能起因與拓展新的鐵電材料體系。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羅軍華團隊,在鐵電晶體的無公度相調製結構方面的研究取得進展。在鐵電體的順電相—鐵電相的結構轉變過程中,首次發現了三個連續的過渡態無公度相,X-射線衍射譜圖呈現出明顯的衛星散射斑,表明原子沿極軸方向受到調製;與北京大學孫俊良團隊合作,對無公度相的超結構進行分析發現,該晶體的調製結構周期是原胞周期的7倍,沿極軸方向的調製波矢q約為0.1589,是明顯的非整數倍。該材料的無公度相調製結構和鐵電性能均與無序化的結構基元密切相關。在順電相時,組成化合物的陰離子結構基元處於高度無序化的狀態;進入無共度相,基元的無序化被部分凍結,部分原子處於被調製狀態;在鐵電相時,原子運動進一步受到限制,結構基元完全有序,從而對稱性破缺誘導產生鐵電性能。這種結構基元連續的變化導致晶體的結構相變,依次經歷順電相-非公度相-鐵電相的過程。

 

該研究結果詳細描述了分子基鐵電的非公度相結構,揭示了晶體的鐵電性與結構相變的關聯,闡明了材料鐵電性能的結構起因,為發展新的鐵電材料體系提供了重要參考。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春苗人才」專項和福建省傑出青年基金等的資助。(來源: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鐵電晶體的非公度結構調製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福建物構所極化快速翻轉鐵電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員羅軍華團隊在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和海西研究院「團隊百人」研究員孫志華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福建省傑出青年基金等項目資助下,設計合成了一例離子型鐵電化合物並實現了自發極化效應的快速反轉。
  • 無金屬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而對於紫外波段的雷射光源的迫切需求,使得探索新一代的性能更加優異的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中科院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葉寧課題組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國家自然基金重大計劃和面上基金等項目資助下,以經典的KBBF結構為模板,通過將KBBF中的無機的平面三角(BO3)3-基團和四面體
  • 福建物構所無金屬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而對於紫外波段的雷射光源的迫切需求,使得探索新一代的性能更加優異的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中科院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葉寧課題組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國家自然基金重大計劃和面上基金等項目資助下,以經典的KBBF結構為模板,通過將KBBF中的無機的平面三角(BO3)3-基團和四面體(BeO3F)5-基團分別用有機的平面三角[
  • 進展|中子衍射研究磁結構調控的晶格畸變和負熱膨脹以及壓力增強的...
    通過與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科學中心以及美國NIST中子科學中心的合作,利用中子衍射手段,他們在MnFeNiGe系列合金中首次成功解析出了無公度圓錐螺旋磁結構(圖1a、b、c和圖2)。第一性原理計算結果表明,MnNiGe中引入Fe原子後,圓錐螺旋磁結構的能量比平面螺旋反鐵磁結構的能量低0.8 meV·f.u.-1。圖1.
  • 物理所電子鐵電體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李建奇研究組近幾年來一直致力於電荷有序多鐵材料的微結構與物理性能的關聯研究,在新型電子型鐵電體LuFe2O4 體系電荷有序及自發極化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Phys. Rev. Lett. 98 (2007) 247602; Phys. Rev. B.
  • 進展 | 中子衍射研究磁結構調控的晶格畸變和負熱膨脹以及壓力增強的磁熱與壓熱效應
    通過與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科學中心以及美國NIST中子科學中心的合作,利用中子衍射手段,他們在MnFeNiGe系列合金中首次成功解析出了無公度圓錐螺旋磁結構(圖1a、b、c和圖2)。第一性原理計算結果表明,MnNiGe中引入Fe原子後,圓錐螺旋磁結構的能量比平面螺旋反鐵磁結構的能量低0.8 meV·f.u.-1。
  • 二維手性籠目網格結構研究獲新進展
    二維手性籠目網格結構研究獲新進展,成為近年表面分子組裝研究的熱點之一。
  •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2019-11-29 微生物研究所 【字體:大由於病毒結構本身具有較大柔性,研究人員運用了針對大病毒顆粒結構而開發的分塊重構算法(Block-based reconstruction),將一個不對稱單元分割成四個板塊分別進行重構,最終獲得了4.6埃解析度的衣殼結構。
  • 中國科大雜化二維超薄結構電催化還原二氧化氮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謝毅、特任教授孫永福課題組在雜化二維超薄結構的合成及應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文章連結中國科大雜化二維超薄結構電催化還原二氧化氮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謝毅、特任教授孫永福課題組在雜化二維超薄結構的合成及應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小分子-膜蛋白質互作界面和結構調控分析研究獲進展
    小分子-膜蛋白質互作界面和結構調控分析研究獲進展 2019-04-17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該方法為研究小分子-膜蛋白受體分子識別和結構調節機制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質譜分析新方法,有望應用於靶向小分子藥物的篩選、評估和優化。
  • 基因沉默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丁寶全課題組在基於核酸自組裝的基因沉默系統用於腫瘤治療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Branched Antisense and siRNA Co-assembled Nanoplatform for Combined Gene Silencing
  • 虎皮楠中新穎結構生物鹼的研究獲創新性進展
    P styl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TEXT-ALIGN: justify">近日,昆明植物所郝小江研究員主持的「虎皮楠中新穎結構生物鹼的研究」項目通過了由雲南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鑑定。
  • 二元膠體結構組裝研究獲進展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的資助下,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教授Yellen與美國杜克大學合作,在二元膠體結構的組裝領域取得新進展。
  • 新型低維磁性材料研究獲進展
    對低維磁性材料的有序-無序量子相變現象的探索和對其機理的闡明是關聯電子體系中有待深入理解的基本物理問題,是目前材料科學和凝聚態物理領域最重要的研究熱點之一。   近日,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何長振課題組製備了自旋S = 1/2的同構化合物BiOCu2(XO3)(SO4)(OH)·H2O [X = Te(1), Se(2)]。
  • 「反伽伐尼反應」研究獲進展
    「反伽伐尼反應」研究獲進展 2019-12-20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楊軍等課題組合作,在「反伽伐尼反應」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 界面物理化學的非線性光譜研究再獲新進展
    Soc. 2012, 134, 6237−6243, Times cited: 23),在界面蛋白質分子結構表徵方面再獲重要進展。該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測出界面蛋白質的醯胺III譜帶信號,解決了如何區分界面蛋白質a-螺旋結構和無規捲曲結構這一界面表徵難題,研究成果以題為「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Interfacial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by Combining Interfacial-Sensitive Amide I and Amide III Spectral
  • 二維電荷密度波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鄒良劍課題組、與北京計算中心研究員林海青、常凱合作,通過對二維電荷密度波材料1T-TaS2體系中的塊體材料、單層體系、高溫正常相和低溫電荷密度波相進行系統性研究
  • 國家納米中心基因沉默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丁寶全課題組在基於核酸自組裝的基因沉默系統用於腫瘤治療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Branched Antisense and siRNA Co-assembled Nanoplatform for Combined Gene Silencing and Tumor Therapy為題,發表在
  • 分子籠基超分子框架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然而,由於結構基元間僅存在弱相互作用,超分子框架化合物在無客體分子狀態下往往表現出較差的框架穩定性,限制其作為固態吸附劑的應用。配位分子籠中的金屬節點有望原位在超分子框架中催化活性單體使其轉化為聚合物進而為框架提供額外物理支撐,因此可能會使較脆弱的超分子框架的外在孔道得到保持。
  • 福建物構所雜化光鐵電半導體的結構設計與光電應用研究獲進展
    偏振光電探測在醫療、環境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二維結構材料是實現該功能的重要物質載體之一。其中,二維有機—無機雜化鐵電體不僅表現出強烈的結構各向異性,而且鐵電自發極化形成的內建電場利於光生載流子分離,在偏振光電探測方面獨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