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發生在北極的獨角求生戲,用「極簡主義」擊敗了狗血和濫情

2020-12-03 這胖子愛看電影

荒野求生的戲碼層出不窮,都是在極端環境下給予角色壓迫,讓他們在眾多「兩難」境遇裡,卸下平日的面具,在文明和野蠻之間搖擺,最終作出人性的選擇。最近一部低調的「極地」好片《北極》(Arctic)讓胖哥眼前一亮,看完後久久陷入其中,思緒良多,難以安眠。

不同於內地電影,表面上打著極地求生的幌子,其實骨子裡依然賣弄著狗血言情愛情片來討好觀眾,騙取眼淚,收割票房。《北極》之所以能引發諸多思考,是因為它奉行了極簡主義,把很多討巧的,妨礙觀眾思考的,花裡胡哨的東西統統摒棄。

集中火力突出人性抉擇,利用共情感,讓觀眾不自覺與男主角保持心理同一,在角色陷入兩難時也引發觀眾主動介入,和角色一起為一個又一個艱難的抉擇而掙扎痛苦。《北極》是丹麥國寶級演員麥斯·米科爾森的獨角戲。米科爾森憑藉《狩獵》獲得坎城影帝,美劇《漢尼伯》讓他人氣爆棚。這次出演艱苦的《北極》是對新人導演的大力支持。

《北極》成功亮相坎城電影節,獲得金攝影機獎(導演處女作獎)提名。目前豆瓣上保持著6.9的分數。這個分數稍低,因為噱頭上的克制,導致分數有所偏低,部分觀眾認為影片太過平淡,但其實該片猶如一壺好茶,喝下時不覺刺激,但勝在留存於舌尖上的回味。《北極》講述被困在北極的男子(麥斯·米科爾森 飾),一邊嘗試在極地生存,一邊求救的故事。影片可謂北極版的「荒島餘生」。影片第一幕通過展示北極環境的惡劣,人物自救行為的「匱乏」和原始,來凸顯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

巨大的SOS字樣,墜毀殘破的飛機,不遠處簡陋的捕魚的「陷阱」。故事直接以此開頭,乾淨利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男子在電子表的提醒下,每日保持著規律的自救生活。冰面捕食,登上山峰利用設備探測求救,為此基本營養生吃魚肉,在狹窄但尚且溫暖的機艙內睡覺。

每日如此,沒有絲毫變化,似乎也看不到希望。每當男主角望向遠處的風暴時,內心就感到一陣無力,低溫和時間都是他的敵人,他無法預知自己可以堅持多久。看不到希望的日子讓他日漸低落。但看到希望之後,轉機和奇蹟就會發生嗎?那可不一定,有希望,但需要付出多倍努力才能達成的經歷更加消磨人的意志力。一架看見他呼救的直升機因為返回救他而墜毀。直升機上男子當場死亡,女子倖存下來,但身負重傷,無法動彈。

男子利用直升機上的急救包止住了血,帶她回到自己的機艙。女子意識模糊,但一息尚存。依靠直升機上的部分設備,男子提高了他們生存的概率,能夠吃上熱食,並且有了火源。

但女子的傷口持續惡化,藥品短缺讓她陷入感染的危機中。得到地圖的男子這時做出了驚人的選擇。他開始大量捕魚,收集裝備,準備帶著女子在大雪中徒步到最近的救援站。

一場生死冒險由此拉開帷幕。無論是開始的求生還是後半部的徒步冒險,《北極》都處理的極為克制,而且力求真實。物資的短缺與男子的毅力形成鮮明對比,低溫的危險更加突出了男主角的求生技巧和鋼鐵精神。

對於細節的把控,讓觀眾在看片時不會出戲,極端環境自帶幾分壓迫感,讓看似平淡的劇情始終被「暗藏殺機」的環境張力所籠罩。比如男主角失去的腳指頭,因為缺乏營養而蒼白的臉,還有看見北極熊腳印時的驚慌失措,這些場景時間不長,但足夠震撼,過目難忘,營造出令人焦慮的驚悚感。看似獨角戲,失去了明顯的對手。但其實男主角的對手實在太多。低溫,風暴,食肉動物,一個決策上的失誤就會引發可怕的連環效應,把他拖入死亡的邊緣。特別是在男主角帶著女主角迎著希望徒步,卻遭遇各種未曾預料的危險時,更是讓人揪心不已。

所以,《北極》並非像一些觀眾所描述的那樣「過於平淡」,而是將戲劇張力埋藏在細節裡,把情節高潮點平均放置在時間線上,稍有耐心的你一定可以娓娓道來的劇情裡體驗劇情引爆時的緊張感。不過《北極》最具魅力的地方不在驚悚感上,而是人性升溫時帶來的感動。片中被救的女子,幾乎沒有一句完整的臺詞,一直處於半昏迷狀態,表演重心始終保持在男主角身上。

其實,女子的存在是男主角人性的鏡子式反射,測試其在求生欲前的人性底線。剛開始救到女子時,男主角久久地擁抱了女子。長期的孤獨讓他渴望交流,一個擁抱就可以驅趕寒冷的孤獨。但隨即而來的是更多的負擔和危險。為了照顧女子,他的生存率其實大大降低。不但要分配食物給女子,而且自己生活的機艙變得更為狹窄。本來就不多各種生存物資急速消耗。更危險的是,為了挽救女子的生命,他決定鋌而走險,這無疑大大降低了他生存的可能性。一路上,為了照顧女子,男子常常處於體力透支,放棄的邊緣。

在荒野中,最可怕的不是物資短缺,而是求生欲的瓦解。整個奔向希望的逃生之旅,其實看起來更像男主角精神瓦解的悲劇性過程。

其實,片中,男主角有多次放棄女子就可更輕鬆渡過難關的機會。但在人性的拷問前,他躊躇猶豫。當終於鼓起勇氣,準備放棄女子時,導演卻上演了一出「上帝視角」下的懲罰。恍然大悟的男主角選擇繼續背負苦難,走向未知的前方。男主角救下女子,一開始抱著愧疚之情。女子失去了丈夫,一家三口的照片預示著幼子尚在家中,如果她無法回去,將給這個美滿的家庭帶來毀滅性打擊。這位昏迷的女子,是對男主角過去,現在,未來多個方面的鏡子式存在。

也許男主角過去也有美滿的家庭,所以他懂得家人的重要性;為了彌補自己造成的危機,他現在必須背負起挽救女子和自己的重任;如果中途放棄了女子,即使他得救,未來都會被這段往事困擾終生。《北極》的格局很小,通過圍觀式的人心觀察,極簡的故事設計卻能同理釋放出巨大的社會性意義。

在安逸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蠅頭小利而放棄他人。但遭遇極端環境時,我們將作出何種選擇可想而知。自救,活著,這是無法違背的人類本性;但在危險中,毅然選擇拯救他人的行為,才是人性光芒閃耀的瞬間。這是文明的力量,是人區別與動物的行為反應,是人類精神戰勝肉體的偉大勝利。

當你看到《北極》的結局,我相信你會認同這個觀點。

相關焦點

  • Less is more,極簡主義,和BRUNE
    一切都簡化了,這正是我所追求的,既專注,又簡單——賈伯斯優質的物品只有與生活習慣融為一體,才能真正體現出價值——加藤惠美子貌似,越是成功且精神富足的人,越崇尚極簡主義。因為,他們已經度過了,需要用繁瑣的物品,來武裝自己的時期。
  • 數位化生存:用數字極簡主義簡化你的在線生活
    來見識一下:數字極簡主義。2007年,史蒂夫·賈伯斯揭開了未來的面紗:iPhone3和App Store。它標誌著移動革命的開端,App應用和流媒體的時代。剛過去十年多一點兒,而手機有物理鍵盤和我們用SMS發簡訊仿佛是一個世紀以前的事情。
  • 海報設計中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在近幾年得到大眾消費者的推崇與喜愛,而其原因在於極簡海報可以給人簡潔、淳樸、自然、和諧的心理感受,在緊張快速的日程中,得到了片刻的安寧。
  • 演技精湛,《北極》這部電影,完全是由一個人撐起
    導語:演技精湛,《北極》這部電影,完全是由一個人撐起我從不知道一個人的求生欲望有多強,在我看來,現實生活中能從絕境中生存下來的絕對是一個奇蹟,而奇蹟往往很少發生。但電影《北極》讓我知道了奇蹟很少發生的原因在於大多數人都沒有爆發力式的精神毅力。
  • 增加幸福感的《極簡主義》「美」喬舒亞菲爾茨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解讀的是《極簡主義》,全書一共304頁,我將用大約20分鐘的時間為大家解讀這本書。本書的作者是喬舒亞菲爾茨和瑞安尼科迪默斯。喬舒亞曾是一個每周工作70小時、每年工作362天,年紀輕輕就拿上6位數年薪的企業高管,20多歲就買了名車豪宅,有一個美麗的妻子。
  • 簡|極簡主義家居生活,本真的追求
    在繁雜的世界之中,我們追求簡約舒適、純粹無雜的生活狀態,不僅僅是為了讓家居生活看上去更方便,而是想要滿足自己內心深處對於生活本真的渴求極簡主義這是一個物質主義的時代。物質主義激發了人們內心的佔有欲,當人擁有很多物品,就渴望得到更多,對生活更加難以滿足。
  • 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
    當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在可視化行業不斷追求完美和美的時代,與觀者建立聯繫,並向其傳達情感和視覺感受,是極簡流派設計師一直努力的方向.極簡主義,尤其是純粹的那類,他們的作品往往能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情感共鳴和生活靈魂。
  • 極簡主義風格在餐廳設計中的應用
    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讓我們不再被浮躁的裝飾所迷惑,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誠意去關注設計師的每一個精雕細琢的創意,就連方向的光線、質感的突變和空間的轉移都傳達著空間的內涵和設計師的意圖。生活也是如此,只有當我們沉浸在某種事物中,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味道,感知萬物的真實所在。
  • 十位著名視覺藝術家轉向極簡主義謎題海報
    re:design為安迪·沃霍爾設計的極簡主義海報 re:design為維米爾設計的極簡主義海報在英特網基因工廠裡,極簡主義絕對是一座金礦。設計師們用極簡主義的海報把一切可能想像的事物、把複雜的哲學簡化為抽象的形狀,電影成為偶像級收藏,童話變成替代的敘述性圖像。現在,藝術史也變得簡單起來。
  • 《北極》| 奇蹟的力量來自一種很強烈的生存目的
    原標題:這部電影被坎城提名,女主竟沒有一句臺詞......《復聯4》刷爆朋友圈的時候,我並沒有心動,對於一堆人打來打去,各種元素摻雜其中的影片,我向來沒有什麼興趣。《復聯4》好不好看我不予置評,今天我想說說去年的電影《北極》。這是一部很平淡的電影,平淡得讓人容易半路睡著,平淡得連影評都極少。但同時,它又平淡得足以引發人的思考,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厚重與信念的強烈。
  • 「由繁入簡」——論極簡主義下的創意包裝結構設計
    目次引言 11.1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1.2 國內外研究的動向 21.3 主要研究問題 22 極簡主義理念的概述 32.1 極簡主義的歷史和發展 32.2 極簡主義包裝設計風格 52.2.1 極簡主義包裝造型的減法原則 52.2.2 結構的再生 62.2.3
  • 想感受極簡主義和極光,就來芬蘭吧
    芬蘭人均產出超過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老牌大國的平均水平遠高於歐盟,後者可與其鄰國瑞典相媲美,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是木材、金屬、工程、電信和電子工業。芬蘭被認為是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
  • 始終「無題」 | 極簡主義「教父」唐納德·賈德
    而20世紀60年代極簡主義運動的先驅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儘管他討厭這個標籤,但後來的實踐證明這個標籤屬於他),不斷地思考這個問題。從一開始,他就想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人物,一個超級有影響力的人物。這個願望一直持續到他1994年離世,那年,他65歲。美國和歐洲的主要博物館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 極簡主義,先減掉不重要的90%,拋開枷鎖回歸本真
    極簡主義就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之下,其理念是以簡單的邏輯和形體,從形式語言上面反對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形式。到了20 世紀80 年代,極簡主義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在藝術手法上,極簡主義與波普藝術以及抽象表現主義那種即時、即興和非理性的觀念相對立,它追求的是客觀的、冷靜的和非敘事的原則。 當然,在更廣泛和一般意義上,極簡主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與包浩斯相關的畫家所描繪的幾何抽象圖案。
  • Less is more,TCL冰箱超低噪音詮釋極簡主義生活
    -HEA.CN報導:極簡主義講究的是自然、簡約,意味著在有限的空間內,展示最核心、最自然的內容。而TCL 406P6-U堪稱極簡主義的模範,不管是簡約的外觀設計,還是在功能上所追求的超靜音,都能看出了設計者在背後所融入的現代生活理念,堪稱極簡主義家裝風格下的最佳單品。
  • 物質主義已結束,極簡主義徹底到來!
    這次疫情之後,世界將發生重大轉變。一針見血:這已經不是那個物質能決定幸福的時代了。在之前那個匱乏的年代,我們的幸福感和、佔有的物質成正比,所以我們不斷給自己增添各種看的見的物質,為家裡添置冰箱,買臺電視機,配齊洗衣機,再買輛車……而現在是一個萬物俱備、什麼都不缺的年代,於是單純增加物質很難再增加我們的幸福感。相反,我們越來越覺的那些都是累贅,即帶不走又總是過時和貶值。
  • Studio Glume|為幾樣Geijoeng打造極簡主義空間
    #FRAME構架 來自深圳的報導 極簡主義空間幾樣Geijoeng是一個崇尚後極簡主義的 裝設計品牌,致 於服裝展現當代 性精彩 拘的個性。
  • 《北極》曝光預告 麥斯·米科爾森極地孤單求生
    《北極》曝光預告 麥斯·米科爾森極地孤單求生 時間:2019.01.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極簡主義海報 你肯定猜不到是什麼電影 
    2015是寶萊塢的大勢年,口碑之作如 NH10, Piku 和 Dum Laga Ke Daisha 等,吸粉無數。海報網站 Pinimal Posters 的設計師們甚至專門為這些電影重新設計了一組極簡主義海報,用作回顧 2015 的寶萊塢電影的配圖。
  • 威尼斯開幕片《鳥人》曝光新海報 手繪極簡風格
    這組海報以手繪、極簡主義風格為特徵,表現了「鳥人」這個角色站在各個不同的建築物上的情形,風格簡約,配色冷清。表現出了一種嚴重的疏離和孤獨感。岡薩雷斯·伊納裡多的作品一向以精巧複雜的多線結構著稱,他所拍攝的《通天塔》、《愛情是狗娘》、《21克》早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