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個與身高有關的基因變異,最高可影響4.4釐米!

2021-01-09 騰訊網

身高是一個複雜的遺傳特徵,本周,來自哈佛醫學院、布裡格姆婦女醫院、秘魯社會服務局(Socios En Salud)以及哈佛大學 Borad 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已經確定了迄今為止已知對身高影響最大的遺傳因素。

該發現發表在《自然》雜誌上,該研究結果基於對來自不同種族的秘魯人(世界上身材最矮的人)的樣本進行分析得出的。

這一由多個機構組成的國際研究項目,匯集了計算生物學家、流行病學家、社區衛生工作者、皮膚病學家和各種遺傳和傳染病專家,使用了各種基因組、計算和成像技術。

他們合作的結果為身高遺傳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身高遺傳學是研究複雜的多基因系統的關鍵模型系統,對於理解健康和疾病至關重要。

研究小組發現了一個先前未知的、面向特定人群的 FBN1 基因變異(E1297G)。這種變異只在美洲土著血統的個體中發現,並顯示出這種基因與較低身高的顯著關聯。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英國皇家醫學院(HMS)醫學和生物醫學信息學教授、Brigham 和婦女醫院數據科學中心主任、哈佛大學 Broad 研究所成員 Soumya Raychaudhuri 說:「這項研究突出了研究不同人群並採取多樣化的全球戰略來了解人類基因組的優勢。我們了解了關於複雜遺傳特徵如何工作的新知識。我們的發現對與FBN1相關的重要疾病具有啟發意義,而如果不研究這一人群,我們就無法了解這些疾病。」

身高基因變異

FBN1 基因的多種突變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會引起馬凡氏(Marfan)綜合症,這是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其特徵是關節活動過度,在某些情況下還因心血管疾病而引起。

然而,新發現的 FBN1 基因變異(E1297G)與疾病無關。

該基因的每個拷貝(Copy)均與平均身高降低 2.2 釐米(約 0.8 英寸)有關。具有該基因變異的兩個拷貝或兩個等位基因的人身高平均低了 4.4 釐米(1.7 英寸)。這種影響效應比先前發現的基因變異對人類身高的影響大一個數量級,先前的影響範圍僅為 1 毫米(0.04 英寸)。

布裡格姆婦女醫院的 HMS 醫學研究院、論文的主要作者 Samira Asgari 說:「這項研究的關鍵見解是同一基因的遺傳變異如何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在此之前,如果你問遺傳學家這個基因的變異會做什麼,他們可能會說它們會導致疾病。但這不是我們發現的。」

相反地,根據研究人員對 E1297G 變異在秘魯人口和整個更廣泛的美洲土著人口中的分布分析,該變異實際上可能具有進化優勢。研究人員表示,因為它似乎是由進化選擇的。

秘魯人是世界上最矮的人之一

研究還表示,與秘魯安第斯山脈或亞馬遜河地區的人口相比,秘魯沿海地區的新變異特別頻繁,這表明身材矮小可能是基因對秘魯沿海環境相關因素適應的結果。

這些發現基於少數對美洲土著群體的遺傳學研究,強調了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入不同群體的重要性。

基因變異在歐洲基因中並不存在

然而,在歐洲多數族群進行的大型遺傳研究中均未發現這種新的變異。研究團隊在秘魯分析的基因組與在歐洲或北美分析的基因組截然不同。根據先前的研究,一個秘魯人的平均基因大約 80% 來自他們的美洲土著祖先。

到目前為止,秘魯人還沒有被納入任何關於身高的基因組研究。通過研究一個先前被忽視的小群體,研究人員確定了一個等位基因,其對身高的影響比其他所有變異都大。

HMS 全球健康教授、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Megan Murray、Ronda Stryker 和 William Johnston 說:「將代表性不足的人群包括在內,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是在這類研究中。這些研究是其他多基因、複雜性狀發揮作用的模式,把某些人排除在外意味著我們可能會錯過我們想要看到畫面的重要部分。」

研究人員指出,對主要分布在歐洲的人群進行身高遺傳研究的薈萃分析包括 70 多萬人。這項研究已經確定了大約 4000 種不同的基因變異,這些變異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高。對於每個人擁有的每個變異,大多數這樣的變異可能會使一個人的身高高或者低一毫米。

Asgari 說:「相比之下,我們發現的這種變異每個等位基因的效應為 2.2 釐米,這對於身高的變化來說是巨大的。」

E1297G 變異出現在秘魯人口 5% 的基因組中,但它出現在不到 1% 的墨西哥美洲土著血統的基因組中。這種變異在歐洲後裔的基因組中完全不存在。

多方共同研究確保研究進行

這項新的研究源於 HMS 研究人員在秘魯領導的一系列項目發展而來,包括 Murray 和他的同事與衛生保健提供者非政府組織 Socios En Salud 的長期合作,該組織是秘魯健康合作組織的分支機構。

Murray 在秘魯的工作集中在結核病的流行病學和遺傳學上。她與 Raychaudhuri 團隊的合作包括去年在《自然通訊》上報導的一項先前研究,該研究分析了特定個體的遺傳學如何影響其被結核病感染或患病的機會,並確定了與結核病進展相關的基因。

完成這個項目後,Raychaudhuri 和 Asgari 看到了一個探索秘魯基因組可能揭示出的高度信息的機會。當他們最初的研究工作顯示與 Marfan 有關係時,其他同事建議他們尋找 FBN1 變異體特徵的皮膚異常。

隨著他們帶來了麻薩諸塞州總醫院 HMS 皮膚病學助理教授、皮膚病學家和流行病學家 Esther Freeman,他們的團隊不斷壯大。該小組在利馬工作,追蹤了純合個體以分析其皮膚,並發現它追蹤了這種遺傳基因異常的預期情況。

研究人員說,這些多樣化的技能對於發現過程至關重要,這一發現使研究人員能夠撰寫論文。Asgari 說:「如果你想做很酷的科學,就必須走出困境並進行合作。」

各類影響健康基因陸續發現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與人類相關的基因變異相繼被發現。

肥胖症是人的身體積聚並儲存過多的體內脂肪時發生的疾病。

社會的現代化通過促進卡路裡攝入增加和體育活動減少的環境,促進了肥胖率的上升。

在過去的 20 年中,環境變化顯著增加了肥胖症的發生率,並且遺傳因素的存在都會使人們受肥胖症困擾。至少有 9 個基因的稀有變異體與單基因(單基因)肥胖有關。

在大多數肥胖人群中,無法確定任何單一的遺傳原因。自 2006 年以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已發現與肥胖相關的 50 多個基因,大多數影響很小。

這些基因中的幾種還具有與單基因型肥胖症相關的變體,這種現象已在許多其他常見條件下觀察到。大多數肥胖似乎是多因素的,即許多基因和環境因素之間複雜相互作用的結果。

越來越多的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也會加速對人類健康基因的探尋的腳步,從而對人類的健康從基因層面注入更加持久的動力。

參考資料:

https://www.eurekalert.org/emb_releases/2020-05/hms-rim051120.php

https://www.cdc.gov/genomics/resources/diseases/obesity/obesedit.htm

相關焦點

  • 一個與基因和身高有關的重要秘密
    這些研究都清晰地表明,身高在很大程度上由基因決定,是一個遺傳率非常高的性狀。這意味著,如果說人口中最高的那5%和最矮的那部分人之間相差了29釐米,那麼其中的27釐米可能都歸結為遺傳因素。(GWAS,旨在基因組範圍內尋找群體內與某種性狀或疾病相關的共同遺傳變異),研究人員找到了40多個與身高差異相關的基因變異,卻發現這些基因變異對身高的影響實則非常微小,總的來說,它們只佔了身高遺傳率的5%多一點。
  • 一個基因突變,讓人變矮4釐米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從最矮的人群之一——秘魯人體內,找到了一個對身高影響深遠的基因變體。攜帶一個基因變體時,身高平均會下降2.2釐米;一對等位基因均突變時,對身高的影響更會疊加至4.4釐米。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已知的對身高影響最為顯著的基因。
  • Nature告訴你基因如何決定身高!
    2017年, 國際人類學遺傳調查聯盟(GIANT)發現了83個新的會影響人類身高的基因變異。這些變異非常罕見,但它們對身高的影響卻很大,甚至可以超過2釐米。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期刊Nature雜誌上。在這項研究中,GIANT的研究者們使用ExomeChip方法對711428名個體和241453名變異個體和成年人身高之間的關聯進行了測試,發現了83個與身高相關的罕見變異:51個屬於低頻變異(低於5%的人群中發現),32個屬於罕見變異(少於0.5%的人群中發現)。根據這些新的發現,27.4%的身高遺傳性可以由這些低頻、罕見變異解釋,但主要的遺傳性仍由常見變異解釋。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人變矮4釐米,或與環境有關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從最矮的人群之一——秘魯人體內,找到了一個對身高影響深遠的基因變體。攜帶一個基因變體時,身高平均會下降2.2釐米;一對等位基因均突變時,對身高的影響更會疊加至4.4釐米。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已知的對身高影響最為顯著的基因。發現對身高影響最大的基因變體從幼年到青春期,人類的身高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人變矮4釐米
    攜帶一個基因變體時,身高平均會下降2.2釐米;一對等位基因均突變時,對身高的影響更會疊加至4.4釐米。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已知的對身高影響最為顯著的基因。發現對身高影響最大的基因變體從幼年到青春期,人類的身高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人變矮4釐米
    基因是影響身高的主要因素,但這樣的影響出自多個基因複雜的共同作用,單個基因對身高的影響往往十分有限。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從最矮的人群之一——秘魯人體內,找到了一個對身高影響深遠的基因變體。攜帶一個基因變體時,身高平均會下降2.2釐米;一對等位基因均突變時,對身高的影響更會疊加至4.4釐米。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已知的對身高影響最為顯著的基因。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孩子矮4.4釐米!
    論文由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科學家們發表,他們鑑定出了一個與身高偏矮有關的特殊基因突變——FBN1基因,擁有該突變的一個拷貝,身高平均降低2.2釐米;如果從父母雙方各遺傳一個拷貝,身高平均會降低4.4釐米!
  • Nature Genetics:研究發現影響身高的基因
    原因很可能在於基因的不同。英國科學家近日首次發現了一種對人類身高有決定性作用的基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基因遺傳密碼只要有微小的變化,就可以促進身高增長一釐米。相關論文9月2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遺傳學》上。     領導此次研究的是英國半島醫學院(Peninsula Medical School)的Timothy Frayling。
  • 11歲男孩身高206釐米!可能是全球最高的小學生
    原標題:11歲男孩身高206釐米!可能是全球最高的小學生個子長高點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事,不過,個子太高可能也很麻煩。在四川省樂山市,有一位小學生小宇身高已經長到了206釐米。據金氏世界紀錄諮詢(北京)有限公司消息,在世最高的青少年(男性)前紀錄為215.9釐米,但該記錄保持者現已超過18歲。
  • 最矮的基因突變找到了
    僅以遺傳因素而言,迄今就發現了不少基因與身高有關。然而美國科學家在2020年5月13日的《自然》雜誌上報告,他們發現了一個對決定身高具有巨大影響的基因突變。 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稱,他們確定了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決定身高的遺傳因素,一個先前未知的特定人群的基因突變——FBN1基因的E1297G變體。
  • 科學家圈定近萬個影響身高的基因標記
    研究收集了400萬人的基因組數據,並鑑定出近1萬個DNA標記,這些標記似乎完全解釋了「遺傳性缺失」的部分對身高的影響,至少對歐洲血統的人而言是如此。「遺傳性缺失」之謎可以追溯到21世紀初,當時研究人員開始使用新工具掃描人類基因組,尋找與疾病和性狀相關的共同標記。
  • 本周Nature論文:中國發現最早的後口動物,影響身高的罕見變異17年2月9日刊
    本文作者使用毫秒脈衝星的定時數據,發現了球狀星團杜鵑座47中存在一個約為2200個太陽質量的中心黑洞的動態證據。高密度球狀星團的中心存在這樣的黑洞、且沒有可探測的電磁對應體表明黑洞吸積的速度還不足以產生信號。
  • 4篇Nature齊發!揭開人類基因組變異研究新時代
    上發表了2篇相關內容,建立了一個gnomAD資料庫文獻合集。圖3 對不同人種中大規模外顯子組與基因組數據的聚合分析使蛋白質編碼基因失活的遺傳變異是基因功能破壞後產生表型並可供分析的信息來源。對生物體的功能至關重要的基因將在自然種群中失去這種變異,而非必需的基因將容忍基因遺傳變異的積累。
  • 中國人身高躍居東亞第一,那誰墊底了?
    總體而言,該研究顯示,1985-2019年,這200個國家的學齡兒童身高和BMI存在較大差異。讓我們看看它具體披露了哪些細節。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19歲人群身高最高的國家是在西北歐和中歐,包括荷蘭(男183.8cm、女170.4cm)、黑山、丹麥和冰島。
  • 影響你的戀愛關係的,可能是基因變異
    CD38基因的一種變異CD38.rs3796863以三種組合的形式存在:AA、CC和AC。其中CC基因型的人群可以更好地與另一半交流,負面情緒較少,還能及時調整與伴侶之間的關係。如此看來,談戀愛的本事還真有可能是與生俱來的。母愛激素與親密關係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親密關係對我們影響巨大。
  • 影響你的戀愛關係的,可能是基因變異
    CD38基因變異與親密關係作為催產素的受體基因,CD38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既往研究顯示缺乏CD38基因的小鼠缺乏社會認知和照顧行為,其催產素分泌水平下降。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CD38基因的一種變異rs3796863以三種組合的形式存在:AA、CC和AC,其中含CC基因型的人群與父母和同齡人關係更好,自殺想法和社會焦慮感更少且可獲得同伴更多的支持。那麼,CD38基因變異能否影響情侶間的戀愛關係呢?
  •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公布,將破解基因...
    他們對這種豐富資源的分析創建了一個目錄,列出了目前存在的不同類型的變異,並揭示了其潛在的功能影響以及該信息如何幫助識別引起疾病的突變並確定潛在的藥物靶標的優先級。通過數十年來對嚴重孟德爾疾病的遺傳基礎的研究,此類變異已經揭示了許多有關人類生物學和疾病機制的信息,其中大多數是由雜合或純合狀態的破壞性變異驅動的。這些變體還被證明對鑑定潛在的治療靶點有價值:已確認的PCSK9基因中的LoF變體與低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6有因果關係,並最終導致了目前臨床上幾種PCSK9抑制劑的開發。用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土耳其17歲少女基因突變身高2.13米,打破世界吉尼斯,成為最高
    基因組DNA分子發生的突然的、可遺傳的變異現象(gene mutation)。從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變是指基因在結構上發生鹼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基因雖然十分穩定,能在細胞分裂時精確地複製自己,但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
  • 大規模人類嗅覺GWAS研究揭示基因變異可影響對魚腥味的感知
    結果顯示,研究隊列基因組中的TAAR5基因變異可影響人們對魚腥味強度和不適度的感知,部分個體攜帶的特定TAAR5基因突變可使其感知的魚腥味減弱。來源:Jón Gústafsson, deCODE Genetics - Amgen Inc通過分析基因位點,研究團隊確定了與氣味的感知和描述差異有關的變異,並在另外2204名冰島人中證實了這一發現。與氣味感知有關的變體之一是在一個稱為TAAR5的非典型嗅覺受體基因中發現的。
  • 中國人身高百年增10釐米比日本高比韓國矮 這個調查結果來自一個...
    中國人身高百年增10釐米比日本高比韓國矮 這個調查結果來自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時間:2016-07-28 10:4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人身高百年增10釐米比日本高比韓國矮 這個調查結果來自一個國際研究團隊 你知道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身高最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