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鞭毛是如何測量自己的身長?

2021-01-17 華大科技BGITech

解讀過10000+科研文獻的

大神鄭濤老師相約周四、五

第一時間為您解讀

Nature、Science、Cell等權威雜誌

最新學術成果。


本研究首次實現在體外培養環境完成從全能幹細胞培育出胚胎的過程。研究人員在一個三維的框架中將胚胎幹細胞和胚胎外幹細胞相結合,結果發現這些幹細胞會自組裝出一個類似自然胚胎的可發育結構。這一人造胚胎是研究哺乳動物胚胎發育的重要模型。


圖1. In vitro stem cell–embryos model mouse embryo development from implantation to gastrulation.


原文標題:

Assembly of embryonic and extraembryonic stem cells to mimic embryogenesis in vitro

原文連結: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6/6334/eaal1810


2、CRISPR技術變身高精度ctDNA和病毒檢出試劑


本研究開發一套基於CRISPR-Cas13a(有別於用於基因編輯的CRISPR-Cas9)的高精度病毒檢測系統,這一系統可用於檢出塞卡病毒和登革熱病毒的特定菌株,可以識別病原微生物,可以識別游離腫瘤DNA中的致癌突變。

此外,這一系統方便儲存,適用於現場檢測。


原文標題:

Nucleic acid detection with CRISPR-Cas13a/C2c2

原文連結: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7/04/12/science.aam9321


3、發現細菌新細胞器:RNA多聚酶和核糖體組成的表達體


本研究通過電子顯微鏡和功能研究揭示了細菌的一種新的細胞器。在細菌中,RNA多聚酶和核糖體是協同工作的,他們共同形成一個基因表達細胞器。


原文標題:

Architecture of a transcribing-translating expressome

原文連結: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6/6334/194



本研究發現鞭毛的節點(鞭毛連接到細菌體的結構)有一種感應到外膜的機制。通過這種感應機制它可以合成到特定的長度。這一長度是由周質空間(細胞膜和外膜之間的空間)的寬度所決定,改變周質空間的寬度可以改變鞭毛節點的長度。


原文標題:

Nanoscale-length control of the flagellar driveshaft requires hitting the tethered outer membrane

原文連結: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6/6334/197



本研究發現儘管是由HPV引起的癌症,但過繼性T細胞療法並非識別病毒抗原,而是識別腫瘤的胚系抗原和新抗原。


原文標題:

Landscape of immunogenic tumor antigens in successful immunotherapy of virally induced epithelial cancer

原文連結: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6/6334/200





請繼續關注「華大科技BGITech」公眾號,

科技君將一如既往地為您提供精彩內容!

如有相關問題,歡迎後臺留言~~

關注華大科技,盡享精彩科研!

相關焦點

  • Science:大自然如何設計原始的細菌鞭毛
    細菌鞭毛結構。2017年4月15日/生物谷BIOON/---在某些菌體上附有細長並呈波狀彎曲的絲狀物,少則1-2根,多則可達數百根。這些絲狀物稱為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鞭毛的長度常超過菌體若干倍。細菌的鞭毛自細胞膜長出,游離於細菌細胞外,由遠端的鞭毛絲、近端的鞭毛鉤和埋置在細胞壁和細胞膜中的基體組成。
  • 科學網—科學家發現細菌鞭毛轉向調控非平衡因素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袁軍華、張榕京課題組在細菌運動行為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 Trends in genetics:飢餓下細菌的鞭毛將消失
    細菌鞭毛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有益的,但當能量來源較低時,它會成為一種負擔,因為它是為運動所需的非常昂貴組裝和能量。最近的電子冷凍斷層掃描和實時螢光顯微鏡研究表明,細菌可以在飢餓狀態下以程序化的方式去除鞭毛。
  • 細菌鞭毛的負染色方法
    細菌作為原核生物沒有特定的細胞核,它的遺傳物質散落在細胞質中,基本的細胞結構還有細胞膜、細胞壁。鞭毛是某些細菌特有的運動器官,細菌可以通過調整鞭毛的旋轉方向來改變運動狀態。細菌的鞭毛自細胞膜長出,游離於細菌細胞外,鞭毛的長度常超過菌體若干倍。在做電鏡實驗時,鞭毛由於反差弱,可視化往往需要藉助負染色。負染之後的鞭毛結構在深色背景下呈陰性反差,結構清晰可見。
  • 魚病知識:認識細菌鞭毛
    鞭毛是許多細菌用於推動自身運動的細胞器,能夠幫助細菌趨向有利環境或躲避有害環境,鞭毛還在細菌底物吸附生物膜形成和病原侵染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 鞭毛停擺賦予細菌駕駛能力
    有一種海洋細菌只有一根剛性的鞭毛,通過鞭毛旋轉推進菌體細胞向前運動。最新發現的轉向機制解釋了這種細菌怎樣控制運動方向。如果一根鋼管出現受力後變彎的情況,工程師會認為這是失敗的產品。但細菌完成一次成功的轉向正是依賴於鞭毛的這種機械特性——彈性材料在受到壓力時變彎。像大腸桿菌這樣的多鞭毛細菌轉向的時候,會從一束旋轉的鞭毛中釋放一根,鞭毛展開使菌體翻轉朝向新的方向。
  • 北大白凡課題組關於細菌鞭毛組裝過程的動態研究
    在該文中,研究人員首次實現了對單細胞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極生鞭毛的實時動態螢光成像,深入探究了其鞭毛的生長過程。該研究發現,溶藻弧菌鞭毛的生長速率與其鞭毛的長度有著明顯的相關性,並提出了相關的數學模型闡釋實驗結果。這項研究對於理解細菌蛋白的胞外運輸和組裝具有重要意義。 細菌通過鞭毛的旋轉進行遊動。
  • 細菌鞭毛機理將幫助人類開發出微型發動機(圖)
    細菌釋放出蛋白質使「齒輪」和「分子引擎」分離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近日發現了細菌鞭毛的運動機理,該機制的發現將幫助人類儘早開發出微型發動機。  眾所周知,細菌能夠轉動自己的鞭毛遊動。
  • 人體腸道細菌的鞭毛竟然是抗病毒成分
    本周四發表於《科學》雜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認為要阻止人類腸道內某種致命病毒,關鍵在於人類腸道中的細菌——生活在人類胃腸道中數萬億難以察覺的細菌
  • 新研究揭示細菌鞭毛旋轉馬達的定子單元其實也是一...
    論文通訊作者、哥本哈根大學健康與醫學科學學院諾和諾德基金會蛋白研究中心副教授Nicholas Taylor博士說,「很多細菌可以移動,或者說遷移,這是因為它們有長長的稱為鞭毛的絲線,它們可以用這些鞭毛來推動自己前進。它們是通過旋轉這些鞭毛來實現的。
  • 共生腸道細菌的鞭毛激活TLR5以調控肝臟脂代謝
    動物實驗發現,高脂飲食可增加HDL-C和LDL-C水平,但飲食中的脂肪是如何導致HDL-C升高的還不清楚。腸道菌群失調與代謝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有關,研究發現,HFD可削弱腸道完整性,導致代謝性內毒素血症,部分是由於腸道內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減少。
  • Cell | 細菌鞭毛馬達「定子」單元的分子機制
    「發動機」對於細菌來說,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細菌無處不在。但是細菌要想生存,想要傳播它的病原性,它就必須要有強大的運動能力。大多數細菌通過鞭毛的旋轉來驅使自身的運動。細菌的鞭毛通常由一根長長的纖維---作為驅動的「螺旋槳」; 一個鉤子---作為連接結構;和一個嵌入在細胞膜的馬達組成。
  • Nature:細菌鞭毛改變轉動方向的本領
    菌鞭毛細絲的轉動是細菌運動的原因。轉動的方向決定細菌是會平穩向前運動還是會改變其運動軌跡。鞭毛「馬達」向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驅動這種轉動,轉動方向由鞭毛開關複合物調控。它的組成部分之一(一種被稱為FliG的環狀蛋白)施加使該「馬達」能夠切換方向的扭動運動或扭矩——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本領,因為鞭毛以每秒幾百轉的速度轉動,但能夠在不到一毫秒時間內逆轉方向。現在,FIiG的全長度結構已被確定,在轉動方向的切換中所涉及的構形變化也被識別了出來。
  • 白凡課題組揭示大腸桿菌鞭毛生長新機制
    在該文中,研究人員首次實現了對大腸桿菌周生鞭毛生長的實時動態螢光成像,深入探究鞭毛的組裝過程。該研究發現,同一長度的大腸桿菌鞭毛,其生長速率會呈現較大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於鞭毛組裝過程中的停滯。通過進一步的實驗和數學模型,論文揭示了大腸桿菌胞質內鞭毛亞基蛋白的供應不足會引起鞭毛生長過程中的停滯,這項研究對於理解細菌蛋白的胞外運輸和組裝具有重要意義。
  • 省醫院細菌鞭毛研究有新發現這對有效治療敗血症、傷口感染有重要...
    近日,省人民醫院檢驗科谷海瀛教授在對綠膿桿菌的研究中發現了它的鞭毛的特徵,從而在國際上改寫了綠膿桿菌模式株的描寫,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上有著重要意義。  細菌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絕大多數細菌都有自己獨特的鞭毛。因此,根據細菌鞭毛的數量和形態來鑑別細菌的種類,就可為診斷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 劉駿/李春好合作揭示細菌鞭毛馬達轉動方向的變換調控機制
    責編 | 兮諸多細菌生長有一個或多個鞭毛馬達(flagellar motor),這些鞭毛馬達可以沿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轉動,並可快速變換其轉動方向使其遊向對其生長有利的環境或游離對其有害的環境。這種能力對細菌的生存、致病等有重要意義【1】。儘管人們對細菌鞭毛馬達的結構研究已有數十年之久,但目前仍未清楚調控其轉動方向的分子機制。
  • 小小的鞭毛也有大大的作為
    作為本主題內容的上半部分,文章介紹鞭毛的結構與分類,重點闡明鞭毛對於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功能。內容充實,圖文並茂,清晰易懂。最後歡迎其他小夥伴們多多來稿。說起鞭毛/纖毛 (Flagella/cilia)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呢?是不是長在大腸桿菌上的那根長長的尾巴,像下圖這樣一搖一擺的幫助細菌遊動(圖1)?Bingo!答對了一半。
  • 細菌的鞭毛運動及機制
    細菌泳動靠鞭毛,鞭毛能推動或拉動細胞前進。細菌鞭毛是細菌表面的長絲波曲的蛋白質附屬物,一端游離另一端附著在細胞上,長度一般15-20 μm,直徑在10-20 nm,因此不經過處理的話,光學顯微鏡看不到鞭毛。研究表明在大腸桿菌中,超過50個基因與運動相關。
  • 狗狗三圍怎麼測量? 如何正確測量寵物狗狗的三圍?
    狗狗三圍怎麼測量? 如何正確測量寵物狗狗的三圍?時間:2016-06-14 09:23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狗狗三圍怎麼測量? 如何正確測量寵物狗狗的三圍? 狗狗三圍怎麼測量?
  • ATP合成酶和鞭毛輸出裝置系出同源?
    細菌的鞭毛輸出裝置(T3SS)和ATP合成酶具有類似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質子電動勢差推動馬達來產生ATP或分泌鞭毛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