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年前慘死的女性透露出新石器時代部落氏族殘酷的刑罰

2020-12-05 趣正史

趣正史所有文章全部原創,從不搬運。內容源於史料,從不。寫作不易,認真寫作更不易,希望您能關注本號。您輕輕一個關注,一個點擊、一個贊、一個評論,就是對原創文字的最大支持!在此先謝!

零口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東部,上世紀90年代,為配合當地高速公路建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周春茂等人在零口村進行了一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在其中一座很小的編號為M21的墓中發現一具人類屍骨。原本對考古中發現古人屍骨已經司空見慣的考古人員,見到這具屍骨以後也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因為僅通過肉眼粗略一看,就能知道這具屍骨渾身上下多處受損,絕非一般正常死亡。

十二年後的2007年,關於此次考古的詳細考古發掘報告正式發表,進一步向人們詳細地展示出這位非正常死亡的古人,在生前遭到了怎樣的殘酷虐待和殺戮。和其他地區的史前考古一樣通過殺戮後的屍骨(如趣正史之前發表過關於石峁古城、陶寺遺址考古中存在的殺戮),也再一次向我們展現了史前文明中異常殘酷的一面。

經過仔細的科學鑑定,M21墓葬裡的屍骨為一位女性,年齡在15歲至17歲之間,生活的年代大約在7200年至7300年之間,屬於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期。該具屍骨最為讓專家震驚的就是通體上下布滿的傷痕。因為該具屍骨發掘於臨潼零口村,考古人員習慣性地將其稱為「零口姑娘」。

考古報告中詳細記載了關於零口姑娘屍骨上的傷痕。

零口姑娘的復原圖

整具屍骨相對完整,但是顱骨、脊椎骨、肋骨、盆骨、腿骨上均傷痕累累,四肢多處骨折,左手甚至缺失。屍骨上留有骨鏃、骨叉、骨簪等多種磨製的骨器一共有18件,其中的8件是深深地嵌入到骨骼中的,另有3件在下體部位。這裡的骨鏃相當於磨尖的箭頭,骨叉就是硬骨磨製成的叉子,骨簪相當於簪子,都是史前人類常用的捕獵工具,綁在木棍的前端用作刺的武器。

通過對骨骼仔細分析發現,僅在骨骼上留下痕跡的骨傷就達到35處,其中29處為銳器所傷,為上面提到的骨鏃、骨叉這些工具所傷,就是說零口姑娘直接被這些銳器刺到了骨頭留下的傷痕。另有6處位於上下肢的關節部位,應為鈍器所傷,就是常說的胳膊和腿被砸斷了。左手骨缺失,應該是被利器砍斷以後移至別處。

遺留在零口姑娘骨骼內的骨質兇器

這麼多的不同武器形成的傷痕集中在一具屍體上,這在中國的考古史上絕無僅有。何況這只是在骨骼上留下痕跡的傷口,完全可以想像還有大量的皮肉傷,沒有在骨骼上留下痕跡的。

古人磨製骨器和石器都非常困難,通常對於工具都會回收後反覆使用,但這具屍體上盡然留存有18件折斷頭部的武器,甚至8件深深刺入骨骼內部,可見使用武器的人完全不在乎此舉會浪費武器,仍然使出最大的力氣刺向這位可憐的零口姑娘。

我們似乎可以想像出這麼一幅場景:在某個儀式上,這位姑娘被帶到眾人面前,族長一聲令下之後,便有人上來手持各類武器攻擊這位姑娘,她沒地方躲,只能用手抱住頭部,但很快就被木棍等鈍器打斷手和腿,躺倒在地上,有人用石斧砍下她的左手。然後,更多的人手持武器圍了上來,爭相用力地刺向已經躺在地上的這位姑娘。整個過程可能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參與……

零口姑娘屍骨傷口分布示意圖

至於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攻擊這位可憐的零口姑娘,現在的我們已經無法知曉了,有人猜測是祭祀禮儀、是懲罰戰俘、是偷情被抓,甚至有人說這個女人可能是兩性人,會給部落帶來災禍,所以被同族的人所殺…….等等

但無論什麼原因,這具傷痕累累的屍骨都在毫不掩飾地向我們展示出,在7000年前的原始部落社會裡,這些史前人類在懲罰可能是罪犯的同類時,用的是怎樣殘酷的殺戮手段。

以上內容依據資料為《臨潼零口村》,為一篇考古發掘報告。感謝閱讀,希望關注和支持。

因為愛讀歷史……

所以我們目睹滄桑,我們經歷輝煌……

所以我們胸有溝壑,我們處變不驚,我們談笑風生……

和趣正史一起,去歷史中結識千姿百態的人,去經歷波瀾壯闊的事……

希望您能關注和支持本號,您輕輕一個點擊、一個贊、一個評論,就是對原創文字的最大支持!在此先謝!

相關焦點

  • 新石器時代末期,母系氏族是怎麼向父系氏族轉變的?
    根據人類學家的普遍觀點,在新石器時代,氏族部落往往是以母親的血緣維繫的,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母系氏族社會。這不但是因為在這個時期的人類往往採用群婚,因此他們的父親無法確定。還因為這時相對於從事狩獵的男性成員,女性成員負責的農業生產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因此她們是部落最重要的食物來源,自然擁有較高的地位。
  • 新石器時代的氏族社會,其運行機制是什麼樣子的?
    在人類進化史上,新石器時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點,在這個時期,人類在體型和智力上已經和現代人相差無幾,而在生產生活以及社會結構上則處於摸索階段。可以說這段時間人類部落採取了怎樣的社會結構,對於之後文明形態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那麼新石器時代,中國的仰韶文化以及河姆渡文化,又是以怎樣的方式來運行的呢?
  • 名詞解釋:新石器時代
    考古學家把陶器和農業出現作為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定居下來,刀耕火種,從事原始農業生產,並把一些野生動物馴化成家畜,從而有了比較穩定的食物來源。人類還改進漁獵手段,從事制陶、紡織、木作等手工生產。新石器時代前期(約1萬年前至5000年前),氏族集團日益擴大,並營建了規模很大的聚落。人們的宗教信仰日益發展。
  • 新石器時代文物石錛
    惠州博物館收藏的一件新石器時代文物(見下圖),通長6釐米,通寬3釐米,厚約4釐米,質量40克。石錛表面凹凸不平較粗糙,有光澤,灰色,單面刃,斷面呈長方形,弧背,頂端和兩側都有長條平面,正面稍凸弧,刃緣斜向。經廣東省文物專家鑑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石錛,並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 我國主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居民點星羅棋布。但是,正如過去人們常說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裡不僅多次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也是最早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地區。陝西沙苑、山西懷仁、河南許昌、北京門頭溝等地都發現了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
  • 萬物之靈的崛起點,我們的祖先甩開猴子和猿的時代-新石器時代
    使用石制工具的時代,在考古學上稱為石器時代。人類的石器時代歷史很長,人類的歷史有300萬年,石器時代差不多佔了299.5萬年。它雖然極其原始,但卻展示了人類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具有豐富的文化內容。人類最初走出森林,和猿相揖別的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了遠大無比的發展潛力。面對強悍的大自然,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去接近它,慢慢地發現了種比手更有 力量的生產工具,那就是石器。
  • 中國古代新石器時代的特徵
    新石器時代還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工藝部門,如紡織麻布、編織蓆子和漁網。不少遺址裡都有相當數量的紡輪、網墜、精巧的骨針。一些陶器上還留下蔑席、草蓆、蘆席和麻布的印痕。裝飾品的製作從舊石器時代就開始了,到這時不論種類、數量、還是製作技巧都為往昔所不能比擬。
  • 人類的發展: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中石腸時代和新石分時代中石器時代是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階段。它相當於蒙昧時代高級階段,約開始於一萬五千年前,考古學上通常把它劃入新石器時代,即新石器時代早期。這個時期,在石器製造方面的進步是,出現了製造精細、體積較小的石器。
  • 在生產力發展的背景下,新石器時代後期的人類在文化上取得了什麼...
    人類文明的發展在新石器時代迎來了高峰期,此時的古人掌握了更為先進的工具加工方法,這讓他們的生產力取得了顯著的提高。而這也讓原始的 部落制出現了瓦解,新的家族制開始走上歷史舞臺,而男性地位在這段時間也逐漸提高,讓歷史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時期,而且階級分化和財產私有制的萌芽也在此時誕生。
  • 中國古代故事:新石器時代陶器的分期和分布
    在我國歷史上,人們常常提起所謂「舊石器時代.(距今約六十萬年—一萬年前)與「新石器時代.(距今約一萬年—四午年前)。為了研究那些時代的遺存,就必須了解當時人類生活的特點.為了達到這一學習目的,有必要先明確一些與之有關的考古學方面的歷史知識和基本常識。
  • 揭秘上宅文化:北京新石器時代代表 先民無差別居住
    陳列館的前言是侯仁之先生撰寫的:「以上宅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與陳列在周口店龍骨山的舊石器文化,東西輝映,生動地體現了首都北京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北京地區首先被發現有原始農業興起的上宅文化,可以看作是北京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代表。」  早在50萬年以前,已有北京猿人舊石器文化開始出現在今城西南的周口店,距今約一萬年,又有新石器文化陸續出現於昌平雪山、房山鎮江營和平谷上宅等地。
  • 毒舌鉤,餵狗吃,人類歷史上的刑罰比你想的更殘酷
    從部落族群到現代社會,人類經過了數千年的進化史。在許多國家,法治已經成為了社會共識,而刑罰的人道主義也被全世界廣泛認可和遵循。然而,這一珍貴的文明在很多年以前,甚至在當代一些國家,依然是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暗影。
  • 石器時代的三個階段,古人類發展長河中重要的一步
    一、舊石器時代中國遠古人類自從在地球上出現後,大致經歷了兩三百萬年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又將所謂舊石器時代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所遺留下來的遺物,在我國大陸上有東方、元謀、北京、藍田等原(猿)人骸骨、工具。
  • 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古人,他們的手工業有怎樣的發展?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新石器時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的古人類,往往會形成有一定規模的聚落,並且形成氏族社會,開始文明的歷程。而且他們所使用的工具相較於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也有著明顯的進步,這讓他們擁有了更高的農業生產力。
  • 看見文物|仰韶彩陶工藝精品——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於195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為新石器時代前期陶器,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藝的代表作之一,於1995年5月25日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2013年1月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楊曉君攝這件彩陶盆以細泥為原料,捏成型後著彩放在窯裡燒制而成的彩陶器。盆底部略平,腹部突出,也比較深。盆內壁光滑,外表粗糙。是仰韶彩陶工藝的代表作之一。
  • | 神話時代的棗莊
    女媧神話包括造人、補天、創立婚姻制度等三個方面內容,傳說中的女媧生活在人類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時期,也就是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類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留下了許多關於傑出女性的優美傳說,最終積澱成女媧神話。
  • 亞馬遜原始女性部落,真正的「女兒族」,網友:怎麼繁衍後代呢?
    這就是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亞馬遜原始女性部落,真正的女兒族,很多的網友對此紛紛表示:他們到底怎麼繁衍後代的呢?現如今人們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這也讓我們更加完善的了解這個地球,特別是在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當中,仍然存在著非常多的原始部落。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發達,這些地方也漸漸的被人們所熟知。
  • 世界唯一純女性部落,繁衍後代方式很奇葩,女性部落會消失嗎?
    全球唯一的女性部落《舊唐書》當中記載了在男權主義的封建時代,武則天甘願冒天下之大不違,自己一路拼搏,在男權主義至上的時代當中,殺出一條血路,成功登基做了皇帝。這種情況如果放到現代來說應該會比較常見,但是如果放到男性掌控權力的時代當中,就是很優秀的了。
  • 從荒蠻走向文明,新石器時代革命,人們為什麼要定居生活?
    那就是新石器時代的革命了。新石器時代的革命也稱為農業革命,標誌著人類歷史上從小型的遊牧民族演變成較大的農業定居點和早期文明。新石器時代革命最早始於公元前一萬年左右的兩河流域的新月沃土,一個外形像一個迴旋鏢形的地區,人類最早在那裡從事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