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血小板減少三個發病因素,ITP治癒關鍵!

2021-01-15 騰訊網

了解清楚血小板減少的三個發病因素,同時也是治癒的關鍵。針對性治療才可以恢復正常的產板功能。

這三個發病因素分別是:破壞過多、生成減少與無效死亡

——血小板破壞過多

包括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常見的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藥物血小板減少。非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破壞過多包括感染,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生成減少或無效死亡

包括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生成減少是由於某些因素如藥物,惡性腫瘤,感染,電離輻射等損傷造血幹細胞或影響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這些因素可影響多個造血細胞系統,常伴有不同程度貧血,白細胞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明顯減少。

其他還包括血小板在脾內滯留過多的原因,最常見於脾功能亢進

更多知識科普、公益幫助、病友交流、新藥資訊等,微信搜一搜關注病友會:xejb120

相關焦點

  •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
    這些基因有些直接參與ET的發病,有些直接參與表觀調節,可以誘導JAK2突變,並常常早於JAK2的突變,提示ET的發病是多個基因失調的結果,而非單基因突變所致。其他研究報導,發生JAK2V617、CALR、MPL突變與三陰性基因突變患者相比,有較長的生存期。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人體血液裡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約含有10~30萬個血小板,它的壽命平均為8~12天,由於多種原因導致血小板計數結果低於參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的原因:1、急性型ITP多發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復期,如風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患者血清中有較高的抗病毒抗體,血小板表面相關抗體明顯增高,故認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發病機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內的抗原抗體複合物與血小板fc受體或是病毒抗原產生的自身抗體與血小板膜起交叉反應,損傷血小板,並被吞噬細胞所清除。
  • 血小板減少的早期症狀
    血小板低?早期症狀有哪些?了解疾病的早期症狀很重要,血小板減少也是如此,這樣就可以及時有效的發現疾病,並且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導致危害的出現,那麼血小板減少的早期症狀有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同認識血小板減少的症狀。
  • 感染會導致血小板減少嗎?其實這些因素都是致病原因!
    有網友問:請問細菌感染會不會導致血小板減少,半月前中性粒檢查正常,血小板108也正常,這幾天喉嚨痛,粒檢查偏高了,血小板也由108減到67,請問是不是細菌感感冒引起的嗎?因為要馬上做手術,現在是不是也不能做了。
  • 導致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導致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患上血小板減少症會對整個家庭造成傷害,因此患者在得知病情後也應該去了解病情出現的原因,那麼,導致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危重出血性疾病發病機制新發現和關鍵治療技術的創新及推廣
    針對以上情況,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張曉輝教授帶領團隊聯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開展「危重出血性疾病發病機制新發現和關鍵治療技術的創新及推廣」研究,項目組歷時11年,對危重出血性疾病進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多項危重出血性疾病關鍵治療技術,推廣到全國超過 90 家血液中心應用,在實施與應用推廣過程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 血小板減少症 如何預防血小板減少症
    4.骨髓佔位性病變人們應該知道發生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疾病的關鍵病因,以便做更好的預防措施,一些惡性腫瘤侵犯骨髓使巨核細胞生成減少和抑制其成熟,表現血小板減少,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癌轉移等。腎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腎虛則精血無以化生,故血小板減少。肝藏血,主疏洩,肝鬱化火,則迫血妄行;肝氣鬱結,疏洩失常,氣機不暢,氣滯血瘀而成紫斑;肝虛而致藏血失職也可致出血;另外肝病可及脾。心主血,屬火,心火亢盛,迫血妄行也可導致出血。故血小板減少症的病因病機以虛為本,火傷血絡,絡傷血瘀是目標。從病位看,主要在肝、脾、腎三髒。
  • 引發血小板減少的三大原因
    臨床上導致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比較多的,最常見的導致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白血病,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的血小板減少,對於血小板減少的患者來講,需要積極的尋找病因是什麼,今天小編來總結一下有哪些原因會引發血小板減少?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膿毒症是ICU中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最常見的原因。絕對性血小板減少多同時存在3種及3種以上發病機制,相對性血小板減少也多存在2種發病機制。針對反覆靜脈血栓,可選擇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0.3-0.7抗FxaU/ml)抗凝,與華法令重疊3-5d後單用華法令維持,PT-INR 達2.5,維持時間12個月。針對反覆發生動脈血栓,可選擇華法令治療,PT-INR 達3.0,維持時間12個月 [101,102]。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3500rpm離心10min,棄去上清,加入血小板洗滌液並反覆吹打,使成為血小板混懸液,3300rpm離心10min,棄去上清,加入少量血小板洗滌液並反覆吹打使之成為混 懸液。該血小板將作為抗原免疫豚鼠後,取豚鼠血清給小鼠注射,製備過敏性紫癜模型。此方法操作簡單,可以得到高濃度的血小板,並很好地解決血小板 純度不佳的問題。
  • 血小板少是什麼病 血小板少竟有這麼多危害
    2、非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壞增加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妊娠,感染,血管瘤-血小板減少症候群,蛇咬傷,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嚴重燒傷等。3、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壞增加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HIV感染,周期性血小板減少,藥物引起的血小板減少(肝素、奎寧、奎尼丁、解熱鎮痛藥、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利福平、呋塞米、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磺脲類降糖藥及苯妥英鈉等),輸血後血小板減少。
  • 孩子感冒血小板減少,能恢復嗎
    這很有可能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以下簡稱ITP),嚴重的話,一個摔跤一個磕碰,或將引起顱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近日,江蘇省中醫院血液科舉行的「提高ITP認識,遠離發病風險」的大型義診活動中,該院血液科主任孫雪梅表示,這個病由於目前現代醫學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多數選用中醫中藥治療,大多數療效都較好。
  • 血小板減少怎樣能查原因?
    血小板減少怎樣查原因?血小板減少相信對於大眾來說並不陌生,該病的出現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專家指出,要想及時發現病情,檢查診斷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為了能讓大家的身心健康,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血小板怎樣查原因呢?
  • 血小板低能自己恢復嗎
    血小板低能自己恢復嗎?在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中,兒童患者常見急性血小板減少,且相對於成年人患者,孩子患病後,積極治療,很容易治癒,甚至有些患兒家長認為孩子的病情是可以自愈的,不用太擔心!
  • 血小板增多見於哪些疾病?發病症狀是什麼
    人體正常的血小板參考值為100~300×10^9/L,當血小板數量大於400×10^9/L時,稱為血小板增多,那麼血小板增多見於哪些疾病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臨床血小板增多主要見於下列情況:一、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本病是由於骨髓過度增生引起的血小板增多。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哪些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哪些?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細胞產生的,巨核細胞是血液中的微小細胞。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症可導致口腔黏膜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等一系列疾病。因此,有必要儘快治療,在治療前,首先要了解其病因,那麼,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哪些?
  • 血小板減少的檢查診斷
    急性ITP血小板明顯減少,通常小於20×109/L。血小板壽命明顯縮短,約1~6小時。骨髓檢查多數病歷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其中幼稚巨核細胞明顯增多。 慢性ITP多次化驗血小板減少,多為(30~80)×109/L。
  • 醫生提示:血小板減少症的病因較為複雜,治療需要對因對症進行
    如果血小板在體內滯留過多,會導致脾功能亢進,出現血小板減少的問題。因此最好積極地進行治療。2、過敏或者免疫因素正常血小板的數值是一百到三百,十的九次方每升。臨床上把血小板數值小於一百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情況,稱為血小板減少症。原發性的特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主要是因為過敏還有免疫因素引起來的血小板減少,治療是以糖皮質激素為主的綜合性治療。
  • 掌握這7點,輕鬆應對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症
    三、CIT分級與WHO出血分級 01 CIT分級 02 CIT的二級預防(臨床前期預防) 針對上一個化療周期發生過3級及以上嚴重血小板減少的患者,為保證後續化療順利進行,可在本周期化療後預防性使用血小板生長因子,以保證化療按時足量進行,避免化療藥物減量或延遲。
  • 合肥疾控提醒: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進入發病高峰期
    據合肥在線消息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是由新布尼亞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5月21日,合肥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目前,該病的流行季節從3月至11月,4-6月份為發病高峰。通過蜱蟲叮咬和接觸患者血液和血性分泌物使人感染。人群普遍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