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地球:距離地球最近恆星周圍發現系外行星地表或有水

2020-11-25 cnBeta

就在剛剛,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發布了一項聲明,確認了此前已經在坊間流傳多時的一個消息:科學家們在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半人馬座比鄰星周圍發現了一顆巖石系外行星,並且其與比鄰星之間的距離適當,因而處於所謂「宜居帶」範圍內,這就意味著其地表有可能允許水體以液態形式存在,這就意味著這顆行星表面有可能存在適宜生命居住的環境條件。在比鄰星周圍發現可能存在宜居條件,並讓人猜想可能存在生命的系外行星。這樣的消息不禁讓人想到國內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一書中的相關情節。

這張藝術示意圖展示的圍繞紅矮星比鄰星運行的系外行星「比鄰星b」表面的可能景象。比鄰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在畫面中右上方比鄰星b的天空中,可以看到雙星系統半人馬座αAB。比鄰星b質量稍大於地球,運行於比鄰星周圍的宜居帶範圍內

這張圖像合成了歐南臺3.6米望遠鏡上空的星空背景,並展示了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雙星系統半人馬座αAB(左下方)以及比鄰星(右下方)

另一個地球家園?

當然,隨著美國宇航局克卜勒望遠鏡的升空以及各項觀測與分析技術的飛速進步,系外行星的發現數量在過去幾年裡已經呈現出爆炸式增長,但其中的絕大部分要麼質量太大,是氣態巨行星,更像木星或者土星,而不是地球或者火星那樣的巖石星球;要麼就是距離太遠或者太近,因此無法維持適宜的地表溫度,從而讓液態水得以在其表面穩定存在。但其中也的確正有越來越多的系外行星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因為它們的屬性特點正越來越和地球相近。

這張信息圖將比鄰星周圍新發現的行星軌道與太陽系的相同區域進行比較。可以看到比鄰星b的運行軌道遠比水星到太陽之間距離近得多。但由於比鄰星本身溫度較低,因此其宜居帶更靠近裡側,比鄰星b恰好運行在宜居帶內

很多人可能還記憶猶新,就在去年,美國宇航局召開發布會,宣布了一項「第二個地球」的發現。那顆系外行星編號Kepler 452b,其質量大約比地球大60%,研究人員認為其表面可能存在著活躍的火山和海洋,還有與地球上相近的光照條件,但其地表重力要比地球強兩倍並且一年的時間是385天。

然而Kepler 452b距離地球達1400光年,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遙遠距離,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在可預見的將來跨越如此廣袤的空間,並造訪這顆可能和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

而相比之下,距離地球僅有大約4.2光年的比鄰星則是一個理想得多的目標。這恐怕也是這項發現背後所蘊含的最大意義。

以下是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公布的聲明全文翻譯:

藉助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和其他研究設施,天文學家已經獲得確鑿證據,表明有一顆行星正圍繞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除太陽,譯者注)比鄰星運行。這顆人們探尋已久的天體被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圍繞著它溫度較低的紅色母星以大約11天的周期公轉,其溫度條件適宜液態水在其地表存在。這一巖石行星的質量略大於地球,也是迄今已知距離我們最近的系外行星——也有可能是太陽系之外能夠讓生命棲息的最近場所。

描述這項裡程碑式發現的相關論文將在2016年8月25日發表於《自然》雜誌上。

就在距離太陽系僅4光年多的地方有一顆紅矮星,由於其是除了太陽之外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因此被命名為「比鄰星」。這顆位於半人馬座的低溫恆星非常暗淡,用肉眼難以看到,並且位於兩顆明亮的多的雙星半人馬座αAB的附近。

這張圖像展示的是2016年上半年監測到的比鄰星相對地球觀測視線的徑向運動情況。有些時候比鄰星會以大約每小時5公裡的速度接近地球,而另外一些時候它則會以相同的速度遠離地球。這種有規律性的徑向運動大約以11.2天為周期

在2016年上半年,位於智利境內拉西拉(La Silla)的歐洲南方天文臺(ESO)3.6米望遠鏡上安裝的HARPS光譜儀對比鄰星進行了有計劃的觀測,同時世界各地的其他望遠鏡也進行了相應的同步觀測。這就是「黯淡紅點」項目( Pale Red Dot)。這是一項由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格列姆·安哥拉達-艾斯卡德(Guillem Anglada-Escudé)教授所領銜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所開展的觀測計劃,旨在搜尋比鄰星周圍可能存在的系外行星產生的引力拖拽效應所導致的恆星來回晃動。

由於這一話題引發了廣泛的公眾興趣,有關這一項目在今年1月中旬至4月間取得的進展通過「黯淡紅點」項目官網以及社交媒體進行了公開分享。相關報告的發布也伴隨著全球各地的專家所撰寫的大量拓展文章。

格列姆·安哥拉達-艾斯卡德對這項特殊搜尋計劃的背景進行了介紹:「關於可能存在一顆行星的最早線索是在2013年發現的,但當時的探測結果並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自那以後,我們一直在努力工作,在ESO和其他機構的協助下開展更多觀測。目前進行中的『黯淡紅點』項目光是籌劃就花費了大約兩年的時間。」

不同天體的大小對比,其中包括半人馬座α三星系統中的三個成員(包括半人馬座αAB雙星系統中的兩個成員恆星以及比鄰星)。其中Sun是太陽,Jupiter是木星,圖的最上方是天狼星,倒數第二個是比鄰星

這張圖展示的是,如果站在比鄰星b的表面觀察,比鄰星在天空中所呈現的圓面大小;作為對比,同時展示了地球上看到太陽的圓面大小。實際上比鄰星要比太陽小得多,只是由於比鄰星b距離比鄰星實在太近才使後者看上去比太陽更大

來自「黯淡紅點」項目的數據,再結合此前由ESO以及其他機構所獲得的觀測數據,最終得到了這樣一個令人興奮的清晰信號。有些時候比鄰星會以大約每小時5公裡的速度接近地球——大約相當於人類的正常步行速度——而另外一些時候它則會以相同的速度遠離地球。這種有規律性的徑向運動大約以11.2天為周期。對於這一運動中產生的都卜勒效應的細緻分析顯示在其周圍存在一顆行星,其質量至少為地球的1.3倍,公轉軌道距離比鄰星大約700萬公裡,這僅僅相當於日地距離的大約5%。

格列姆·安哥拉達-艾斯卡德也描述了自己在過去幾個月間的興奮心情:「在『黯淡紅點』項目期間的整整60個夜晚,我每天都要不斷檢查並確認信號的一致性。從前10天看希望很大,從前20天看與我們的預期相當吻合,而當達到30天時,得到的結果已經相當明確了,於是我們馬上開始起草論文!」

類似比鄰星這樣的紅矮星是一類非常活躍的恆星,其變化的特徵有時候會和系外行星所產生的信號相似。為了排除這一可能性,研究組在項目進行期間利用智利阿塔卡馬天體觀測臺的ASH2望遠鏡以及LCOGT望遠鏡網絡對比鄰星的亮度變化進行了非常精確的觀測。當比鄰星發生耀斑期間獲得的徑向數據都從最終的分析中予以剔除。

儘管比鄰星b圍繞母星公轉的軌道距離要比太陽系內水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要近得多,但比鄰星本身的亮度也要比太陽黯淡的多。因此比鄰星b恰好落在了比鄰星周圍的宜居帶範圍內,其估算得到的地表溫度將能夠允許液態水在其地表存在。不過儘管其軌道距離適中,但其地表很有可能受到來自母星紫外和X射線耀斑的強烈影響——遠遠比地球受到太陽的相應影響劇烈的多。

有兩篇獨立的論文分別對比鄰星b的宜居性以及氣候特徵進行了探討。研究顯示在這顆行星地表今天仍然存在液態水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而如果情況的確如此,那麼液態水可能只會存在於該行星表面光照最充足的區域,這或許是在永遠向陽的一面(如果是同步自轉)或者就是在熱帶地區(如果是3:2共振軌道)。比鄰星b的自轉,來自母星的強烈輻射以及這顆行星的形成歷史都會讓它的氣候特點與地球上的情況有所不同,並且比鄰星b上存在季節現象的可能性很低。

這項發現將是後續更詳盡觀測工作的開端,不僅是利用現有觀測設備或是例如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這樣的下一代巨型望遠鏡。比鄰星b將成為未來在宇宙中搜尋地外生命線索的重要目標。事實上,半人馬α系統也的確是人類飛往另一個恆星系首個嘗試——「攝星」計劃(StarShot project)的選定目標。

格列姆·安哥拉達-艾斯卡德總結道:「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系外行星,未來還將發現更多。但尋找距離最近的地球翻版並取得成功將成為我們畢生的回憶。這項發現凝聚了很多人的故事和他們付出的努力。這一結果也是對他們所有人的致敬。接下來要做的是,就是搜尋比鄰星b上的生命…。。」(晨風)

相關焦點

  • 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究竟是什麼樣子?-地球,系外,行星,Kepler-186f...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網站,藉助美國航空航天局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數據,天文學家們首次發現一顆地球大小,且位於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所謂系外行星是指圍繞其他恆星(而不是太陽)運行的行星,而宜居帶則是指恆星周圍距離適中的位置,在這樣的距離範圍內行星的溫度能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從而允許水以液態的形式存在於其地表。
  • 距太陽系僅12.5光年,發現兩顆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
    過去幾十年,科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呈爆炸性增長趨勢。迄今為止得到證實的系外行星超過4000顆。現在,科學家正逐漸從搜尋系外行星過渡到確定系外行星的特徵,包括利用技術手段,確定它們是否擁有適居性。最近,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發現了兩顆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環繞恆星「蒂加登」運行。
  • ESPRESSO確認最近的恆星周圍存在地球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包括來自日內瓦大學(UNIGE)的研究人員,證實了太陽系中最接近的恆星Proxima Centauri周圍存在一個地球大小的行星。「我們已經對HARPS的性能感到非常滿意,在過去的17年中,ARPS一直負責發現數百顆系外行星。」 UNIGE科學學院天文學系教授,ESPRESSO負責人Francesco Pepe開始說道。 。「我們非常高興ESPRESSO能夠提供更好的測量結果,並且對持續將近10年的團隊合作感到欣慰,也只是回報。」
  • 4120顆系外行星,55顆可能宜居,「第二地球」會是哪個?
    如果要找類似於地球的星球,只能放眼太陽系外的行星。就像太陽一樣,其他恆星的周圍也有行星繞行。目前,已被確認的系外行星數量達到了4120顆,它們分別屬於3000餘個恆星系統。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頒給了兩位天文學家,以表彰他們當年發現了首顆環繞主序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 發現「另一個地球」:克卜勒452b
    7月2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外發布預告,將於北京時間今天(7月24日)0:00對外發布有關係外行星搜尋「令人興奮」的新消息。預告稱「天文學家們已經接近幾千年來我們所夢想的目標——發現另一個地球。」這個預告一下子吸引了全球新聞界特別是科技媒體的關注。
  • 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可能比此前估計的更像地球
    最近,一組國際研究人員證實了一顆距離太陽只有4.2光年的類地系外行星的存在。科學家們利用巖石系外行星的Echelle光譜儀和穩定光譜觀測(ESPRESSO)發現,系外行星Proxima b的質量約為1.17個地球的質量,位於比鄰星的可居住區域,每11.2天圍繞比鄰星運行一次。
  • NASA發現"另一個地球":相似指數0.98 或有流動水
    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零點,NASA舉辦媒體電話會議宣布克卜勒空間望遠鏡最的新發現:天文學家表示,發現迄今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該行星名稱為Kepler 452b,這個跟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98,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孿生星球」,有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流動水。
  • 另一個地球我們來了!美國啟動系外行星勘測項目,尋找外星生命
    因為地球作為一顆處於恆星宜居帶中的行星,孕育著生命,所以,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的首要目標,也都放在與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身上。不過,因為行星本身不發光,無法直接觀測到,所以,科學家們只能藉助恆星,來尋找處於它周圍軌道上的行星,雖然目前一些恆星周圍我們只發現了1-2顆行星,但是真實數量或遠比我們想像得多。
  • 天文學家在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身邊發現「超級地球」
    ESO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身邊存在一顆質量至少為地球3.2倍的行星,一個所謂的「超級地球」。這顆冰凍的行星,是距離最地球第二近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主星名叫「巴納德星」,距離地球僅6光年。這顆行星的發現者,同時也是半人馬座比鄰星身邊行星的發現者。新發現的這顆行星被命名為「巴納德b」,公轉周期大約是233天。
  • 發現不僅系外行星上有水,而且衛星上也有,生命或許不止於地球!
    幾年前行星科學家林奈·奎克開始懷疑,在已知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是否有任何一顆可能與木星和土星周圍一些含水衛星相似。雖然其中一些衛星沒有大氣層,並且被冰覆蓋,但它們仍然是美國宇航局(NASA)尋找地球以外生命的首要目標之一。土星的衛星土衛二和木星衛星木衛二就是很好的例子,科學家們將其歸類為「海洋世界」。
  • 研究:體積大於地球的系外行星中,三分之一存在水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8月19日報導,根據一項新研究,在體積大於地球的系外行星中,三分之一存在水。科學家們表示,任何體積是地球2-4倍的「系外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成分——水,預示著它們可能存在地外生命。
  • 天文發現新家園:銀河系中的另一個太陽和地球
    科學家在距離地球大約3,00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圍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據CNN報導,科學家在距離地球大約3,00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它圍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這顆恆星編號為Kepler-160,它的大小和溫度與太陽相似。
  • 科學家稱首次在系外行星發現水 距地球100光年
    英媒稱,科學家們在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首次在一顆遙遠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為太陽系外存在這種支持生命存續的關鍵要素提供了重要證據。   據路透社9月11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代號為K2-18b的行星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K2-18b是數百個「超級地球」之一。
  • 當我們在搜尋系外行星的智慧生命時,外星人或許早已發現地球人類
    儘管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天文學家對系外行星的搜尋,已經讓我們發現了超過4000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但這也引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是不是早就我們所搜尋的系外行星發現了。這是兩位天文學家在這周早些時候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一項研究中所提出的問題。
  • 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比鄰星b,比我們以前想像中的更像地球
    早在2016年4月,科學家就確認了在比鄰星附近存在一顆行星,這就是目前已知的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於是一個迷人的問題就出現了:既然「三體世界」中的比鄰星b,比我們以前想像中的更像地球,那麼在這顆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上,會不會也像地球一樣存在著生命呢?
  • 美媒盤點六顆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都比地球大
    最近在系外行星方面的發現意味著,在不太遙遠的未來,他們的夢想將會成真。據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8月7日報導,自1995年第一顆這樣的行星被證實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以來,科學家已發現近2000顆系外行星。半數以上的發現是美國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功勞,後者於2009年發射,用於探測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
  • 另一個地球在哪裡?
    今日凌晨時分,在霍金宣布啟動一億美金尋找外星人項目之後,美國航天局(NASA)宣布:在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幫助下,發現了一顆迄今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NASA表示,這個由於和地球相似度達到0.98而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地球「表兄弟」的行星已經存活了60億年。
  • 科學家發現神奇系外行星!或存在高密度水,相當於23個地球!
    HD 21749b距離地球約53光年,圍繞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HD 21749運行。這個被稱為HD 21749b的星球擁有非常奇怪的特性,至少以我們太陽系的標準來看是這樣。這是一顆比地球大三倍的「海王星」,這意味著它可能是氣態的,而不是巖石。但是HD 21749b是由比我們所習慣的氣體世界密度更大的物質組成的,因為它比地球重23倍。
  • 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發現 「超級地球」
    7個安裝在全球各地望遠鏡上的尖端儀器收集到的大量數據確定了這顆系外行星的位置。研究小組的首席科學家、加泰隆尼亞太空研究所、(西班牙)太空科學研究所的Ignasi Ribas表示,經過非常仔細的分析,我們有99%的信心地球就在那裡,但他們將會繼續觀察這顆快速移動的恆星。根據分析,這些天文學家得出結論,巴納德星有著一顆質量約為地球3.2倍的巨大巖石系外行星。這將使巴納德星b成為離地球第二近的系外行星。
  • 距離地球才300光年,發現兩顆系外行星碰撞,場面很慘烈
    兩顆系外行星相撞後的戲劇性一瞥,讓科學家們看到了當行星相撞時會發生什麼。我們太陽系中一個類似的事件可能就形成了月球。這個雙星系統被稱為BD+20 307,距離地球超過300光年,其中恆星的年齡至少有10億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