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神奇系外行星!或存在高密度水,相當於23個地球!

2020-12-03 遨遊世界科學

近日,科學家利用(NASA)苔絲任務(TESS mission)前三個月的公開數據,證實了一顆位於天網星座名為HD 21749b的新行星,這是這個年輕的探測器任務的第8個被確認的發現。它是一顆比地球大三倍、質量大23倍的「次海王星」(sub-Neptune)。HD 21749b距離地球約53光年,圍繞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HD 21749運行。

這個被稱為HD 21749b的星球擁有非常奇怪的特性,至少以我們太陽系的標準來看是這樣。這是一顆比地球大三倍的「海王星」,這意味著它可能是氣態的,而不是巖石。但是HD 21749b是由比我們所習慣的氣體世界密度更大的物質組成的,因為它比地球重23倍。科學家認為這顆行星不會像海王星或天王星那樣是氣態的,而海王星和天王星主要由氫氣構成,且非常膨脹,因此這顆行星可能有高密度的水,或者厚厚的大氣層。」

HD 21749b每36個地球日繞其主星運行一圈,這顆主星幾乎和我們的太陽一樣明亮。探索小組成員說,這顆系外行星的平均表面溫度可能在華氏300度(攝氏150度)左右。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該系統中另一顆較小行星的跡象,這顆行星的軌道周期為7.8天。如果這個世界被證實,它將是苔絲發現的第一顆與地球大小差不多的行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苔絲任務(TESS mission)已經在附近的恆星周圍發現了三顆相對較小的系外行星。在為期兩年的主要任務中,苔絲任務幾乎將觀測整個天空。

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於2018年4月發射到地球軌道,任務是在太陽系附近尋找圍繞恆星運行的外星世界。就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退休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一樣,苔絲使用的是「凌日法」(transit method)。迄今為止,已知的太陽系外行星發現中,約有70%是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也就是說,它從衛星的角度尋找當行星穿過母恆星表面時所引起的星光的微小變化。

苔絲通過將天空分割成重疊的部分來完成這項工作,每次研究27天。這顆衛星將在兩年的主要任務結束前覆蓋幾乎整個天空。(相比之下,在主要任務期間,克卜勒一直盯著同一小塊天空,同時監測大約15萬顆相對較遠恆星的亮度。)這種轉移的焦點使得TESS很難找到遠離母恆星的行星,因此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一個軌道。事實上,對於苔絲來說,HD 21749b非常遙遠;該任務發現的另外兩個較小的行星的軌道周期分別為11小時和6.3天。

科學家稱說:「這是我們所知道的圍繞如此明亮的恆星運行的最酷的小行星。我們對熱行星的大氣層了解很多,但由於很難找到離恆星較遠、因而溫度較低的小行星,所以我們無法對這些較小、溫度較低的行星了解很多。但是苔絲幫助我們找到了,很幸運現在我們可以更詳細地研究它。」

該小組最初在TESS的「扇區」數據中發現了HD 21749系統發出的一個有趣信號。目前尚不清楚這個信號是由一個行星或恆星的變化活動,所以科學家們分析了觀測之後將採取另一種觀測器,它就是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攝譜儀。其實早在十年前,另一組天文學家曾使用HARPS研究了HD 21749星系。HARPS通過觀察恆星引力的牽引所產生的微小擺動來發現行星。這些研究人員也發現了一個信號,但他們不能確定這是一顆行星發出的。而現在的科學家團隊們在HARPS的數據中發現HD 21749信號每36天重複一次。他們決定,應該能夠在苔絲的「第三區」數據中再次找到信號——他們成功地找到了,最後確定了HD 21749b的質量和軌道參數。

相關焦點

  • 驚人發現!某些系外行星的生物多樣性或超過地球
    藉助美國宇航局的一個模型,科學家對不同類型的系外行星的氣候進行了模擬。模擬結果表明地球可能並非生命的最理想家園,某些環繞遙遠恆星的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種類和數量均超過地球的生命。也就是說,這種行星的生物圈要比地球更為豐富多彩。
  • 科學家稱首次在系外行星發現水 距地球100光年
    英媒稱,科學家們在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首次在一顆遙遠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為太陽系外存在這種支持生命存續的關鍵要素提供了重要證據。   據路透社9月11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代號為K2-18b的行星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K2-18b是數百個「超級地球」之一。
  • 五顆系外行星發現「水」信號-系外行星,水,哈勃,NASA ——快科技...
    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五個遙遠行星大氣中可能存在水信號,科學家對系外行星進行觀測和調查的目的就是尋找適合居住的行星,現在哈勃的數據分析結果取得了新的發現成果,這五顆行星分別為WASP-17b、HD209458b、WASP-12b、WASP-19b以及XO-1b,其中WASP-17b的大氣有些特別,有些膨脹的感覺
  • 研究:體積大於地球的系外行星中,三分之一存在水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8月19日報導,根據一項新研究,在體積大於地球的系外行星中,三分之一存在水。科學家們表示,任何體積是地球2-4倍的「系外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成分——水,預示著它們可能存在地外生命。
  • 發現不僅系外行星上有水,而且衛星上也有,生命或許不止於地球!
    幾年前行星科學家林奈·奎克開始懷疑,在已知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是否有任何一顆可能與木星和土星周圍一些含水衛星相似。雖然其中一些衛星沒有大氣層,並且被冰覆蓋,但它們仍然是美國宇航局(NASA)尋找地球以外生命的首要目標之一。土星的衛星土衛二和木星衛星木衛二就是很好的例子,科學家們將其歸類為「海洋世界」。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2、流浪系外行星可能環繞黑洞:2019年10月,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發現一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不受恆星引力作用,竟然環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吞噬光線的黑洞邊緣3、存在水蒸汽和雲層的系外行星:2019年9月,科學家首次報告發現系外行星存在水蒸氣,他們發現一顆名為K2-18 b的系外行星存在水蒸氣和雲層,對於尋找外星生命跡象的科學家而言
  • 科學家首次在一顆系外行星上探測到了水
    兩者之間為尚未確認的系外行星候選者K2-18c。好消息:我們正駛出110光年以外!儘管可能還不太夠,但科學家們剛在尋找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上取得重大突破,一個天文組在一顆超級地球的大氣中探測到了水蒸氣。他說,:「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顆有適宜溫度能夠形成水的系外行星,含水的大氣層使它成為目前已知的可居住性最高的星球。」該編號為K2-18b的行星體積約為地球的2倍,質量約是其8倍。它繞K2-18紅矮星運行,其體積不足太陽的一半,位於地球110光年外的獅子座星系團中。
  • 另一個地球:距離地球最近恆星周圍發現系外行星地表或有水
    就在剛剛,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發布了一項聲明,確認了此前已經在坊間流傳多時的一個消息:科學家們在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半人馬座比鄰星周圍發現了一顆巖石系外行星
  • 科學家首次發現系外行星存在熔化金屬雲層
    如圖所示,這是系外行星PSO J318.5-22,它距離地球75光年,最新觀測顯示,這顆系外行星大氣層中存在著熔化金屬雲。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觀測顯示,一顆遙遠孤獨行星大氣層中存在熔化金屬。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PSO J318.5-22,它在太空中自由漂浮著,並不環繞恆星運行。
  • 科學家發現新的系外行星 大小類似海王星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藉助克卜勒探測器K2任務,發現了一顆海王星大小的新系外行星K2-263b,其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14.8倍。新發現有助天文學家進一步了解地球的歷史,以及地球與其他系外行星「表兄弟」之間的不同之處等。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超級地球」:為離太陽第二近的系外行星
    這顆依據其母星「巴納德星(Barnard's Star)」命名的系外行星命--巴納德星b(Barnard's Star b)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2倍,表面溫度達到了-170°C (-274°F),這意味著想要在上面尋找外星生命似乎是一個不大可能的任務。據悉,這項新發現背後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利用了7個安裝在全球各地望遠鏡上的尖端儀器收集到的大量數據確定了這顆系外行星的位置。
  • 如何確定系外行星存在生命
    □小松研吾 系外行星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因此,直接去往行星表面進行探測是十分困難的。那麼,姑且先假定系外行星或者它的衛星上有生命存在,再去試著尋找這些「生命存在」的證據怎麼樣? 通過大氣尋找「生命標記」 探測系外行星的大氣成分,是確定這顆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一種方法。
  • 科學家利用引力透鏡發現系外行星
    目前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使用了微引力透鏡的方法尋找系外行星,他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夏威夷W.M.凱克天文臺對恆星OGLE-2005-BLG-169進行了觀測,發現其周圍存在一顆天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這是微引力透鏡技術的又一個發現案例。這一發現打開了一個新的時空,即在恆星周圍更大的軌道半徑上發現行星。
  • 系外行星的發現
    1,據外國媒體報導,系外行星碰撞: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行星系統BD + 20 307年,發現在許多溫暖的塵雲,他們開始感到興奮,因為最近的塵雲可能更多證據行星碰撞,這種觀察是首次提出在10年前,2019年4月再次確認。對科學家來說,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更深入地分析碰撞過程是如何影響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的。行星系統與地球非常相似,因為人們認為地球和月球是在一次巨大的撞擊後形成的。
  • 科學家發現地球表哥,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人類想移居卻是妄想
    近年來,科學家展開了大規模的太陽系外行星的搜尋活動,並且發現了一些可能和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在這些眾多系外行星中有一顆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像地球的。科學家把這顆行星命名為克卜勒452b。克卜勒452b是美國NASA科學家在2015年發現的一顆位於天鵝座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距離地球大約1400光年。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顆和地球高度相似系外行星。
  • 「三體」已被發現?美國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其天空有3個太陽
    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三體星或許並不悠遠,據澳洲科技新聞網(ScienceAlert)7月28日報導,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奇特的固態系外行星,從這顆行星上能夠看到三個火熱的紅色恆星。在廣闊的世界中,恆星經常與其它恆星共舞,圍繞著一起的重心旋轉。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這樣的系外行星。
  • 重大發現!120光年外兩顆新系外行星 超級地球繞紅矮星19天
    超級地球的出現,是我科學家探索星外生命的最好的一個答案,有地球的環境就有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生命離不開水」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這樣的圍繞旋轉非常類似行星圍繞太陽旋轉,引起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天文學家已經發現系外行星圍繞遙遠恆星旋轉運行,恆星包括小的冷酷的紅矮星,這是我們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
  • 【科普】九大最奇特系外行星
    這些系外行星的發現對於天文學家理解行星是如何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國《大眾機械雜誌》列舉的最奇特的9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最熾熱的系外行星、質量最大和最小的系外行星等。    據悉,這支由歐洲天文學家組成的行星搜尋小組通過智利北部甚大望遠鏡的精準光譜儀探測到32顆新系外行星,此次他們探測到的新系外行星數量接近迄今已發現系外行星總數的10%。
  • 神奇——看得見的系外行星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一切發生了戲劇化的改變,就在幾天前,美國宇航局通過宣布了一次性發現1200多顆系外行星,使已知數量超過了4000顆而創造了歷史,他們現在相信在我們的宇宙中大部分的恆星極有可能至少擁有一顆行星。除此之外,這些新發現的世界中有幾十個已知的類地行星。
  • 盤點:五大最像地球的神秘系外行星
    盤點:五大最像地球的神秘系外行星研究顯示,其中至少3顆巖石行星表面可能有液態海洋,據悉,天文學家使用凌日法發現這7顆系外行星,該方法證實該行星系統至少6顆內部行星的體積和溫度與地球接近。比鄰星b距離地球4.2光年科學家發現鄰近地球的比鄰星存在一顆神秘宜居行星,比鄰星僅距離地球4.2光年,比鄰星b距離地球非常近,便於科學家進行精確分析。比鄰星有時接近地球,有時遠離地球,科學家分析了當它朝向和遠離地球時的恆星信號頻率,從而揭曉這顆行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