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臺辦高度重視麗臺藜麥產業合作項目

2020-12-04 中國臺灣網

雲南省臺辦高度重視麗臺藜麥產業合作項目

2016年10月31日 15:1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31日麗江市訊 由於具有獨特的的營養價值,麗江種植的藜麥得到了臺灣及很多東南亞消費群體的肯定,在今年第5屆雲臺會上,臺灣農漁會聯合資訊中心、臺灣正點生機科技有限公司和麗江康然辣木產業有限公司三方籤訂了藜麥合作協議。

  為及時了解項目情況,著力做好籤約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努力使項目推進得更好,2016年10月27日,省臺辦段俐娟副主任一行到麗江調研麗臺藜麥產業合作項目,麗江市委統戰部、市臺辦、市招商局、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陪同調研

  在調研過程中,段副主任一行聽取了公司負責人對藜麥產業在種植、加工、銷售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的情況匯報,特別是籤訂合作協議後,經過三方共同努力,產品的「SGS」認證已全面完成,進出口的相關手續基本完備,合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調研組一行還到太安藜麥基地實地調研,聽取藜麥種植大戶介紹藜麥產業給農民帶來的實惠。

  調研組認為,藜麥產業是發展雲南高原特色農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成功嘗試,是一個惠及民生的好產業,發展藜麥產業應該規範化種植,起到示範作用。企業要加強藜麥系列產品的精深加工及標準化生產,調研組將協助公司與臺灣銷售商加強溝通,做好項目的協調服務工作。(中國臺灣網麗江市臺辦通訊員 李書芹)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焦點

  • 雲南省麗江市臺辦積極推進涉臺招商引資籤約項目
    中國臺灣網10月21日麗江訊 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機遇,謀劃對接雲臺經貿、文化、民族交流合作,加快兩地產業對接,推進「臺企入滇、西進東協、開拓南亞」戰略的實施,促進兩地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第五屆雲臺會上由雲南省臺辦牽頭,麗江市玉龍縣人民政府與麗江翔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籤約
  • 動態| 上海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研究推進喀什藜麥項目
    固定布局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耐逆農作物高產優質育種及示範種植研究」項目,簡稱「藜麥項目」,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支持、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承擔的國內科技合作重點項目
  • 朱健康:為什麼要重視藜麥?對糧食安全有重大意義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專訪朱健康:為什麼要重視藜麥?對糧食安全有重大意義在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創紀錄的「十六年連豐」基礎上,近來,中央重提重視糧食安全。他認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既要重視各種糧食作物的作用,又要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從各種糧食作物種類來講,藜麥儘管目前只是一個小眾作物,但具備成為新主糧的潛質;從技術來講,包括基因編輯在內的生物技術,在加快作物育種上有其獨特優勢,需要國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為什麼要重視藜麥?
  • 中科院與河南大學攜手建設,全國藜麥項目示範基地落地開封
    2月28日上午,在祥符區半坡店鄉省級龍頭扶貧企業——木易牧業有限公司牧場的藜麥種植示範基地內,幾臺大型播種機正在忙碌著,該鄉24個村的黨支部書記和致富帶頭人及種植能手,正在參加由河南大學博士鄒長松和郭敬功現場示範講解的特色產業開播觀摩會。
  • 雲南上海特色產業投資合作項目推介會
    二、十年對口幫扶合作情況   1996年9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確定上海與雲南開展對口幫扶,兩省市的對口幫扶合作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上海與雲南10年來的對口幫扶與合作,在雙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推動下,經歷了起步、合作和全面深化三個階段,形成了省、部門、州(市)、縣四個層面的協作機制,上海14個區及兩家大企業對口幫扶雲南紅河、文山
  • 朱健康院士藜麥育種與產業化發展項目落戶齊河
    3月4日,我縣與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在德州舉行藜麥優質育種與產業化發展項目籤約儀式,這是全球首個藜麥育種與產業化發展項目。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康、山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商志曉,市縣領導陳勇、劉長民、馬俊昀、曲鋒等參加。
  • 甘肅華銳藏區山旱地佔耕地八成 跟進藜麥產業冬季試種成功
    圖為甘肅武威市天祝縣冬季日光溫室裡,藜麥已近成人高度,這意味著當地在冬季試種藜麥成功。 伏潤之 攝中新網蘭州2月14日電 (記者 崔琳)春寒料峭的2月,在甘肅華銳藏區武威市天祝縣境內的日光溫室裡,原本秋季才能開花結穗的藜麥已近成人高度,這意味著當地冬季試種藜麥成功,進一步推廣後,可以為製作藜麥花卉提供原材料,每棚年可實現產值9萬元左右。該縣松山鎮阿崗灣村種植戶包貴珍,家中有五口人,昔日靠種植馬鈴薯生活,畝均收入300元左右。
  • 人物| 上海植物逆境中心曾愛:藜麥守望者
    曾愛,一名普通卻不平凡的上海科技工作者,在新疆開展著藜麥種植和研究……今年8月份,上海援疆項目「耐逆農作物高產優質育種及示範種植研究」種植的藜麥迎來收割期,小面積測產達到畝產210公斤,這個數字作為在新疆鹽鹼地上的初次實驗和收穫,儼然已經算成果豐碩。
  • 科技援疆 | 藜麥入疆大豐收了!上海科技在喀什大地上發芽生長
    2018年,在充分評估的基礎上,在喀什地委、地區行署以及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和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科技兩委支持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在喀什地區莎車縣實施「耐逆農作物高產優質育種及示範種植研究」項目。該項目由張蘅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承擔,爭取5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 浦江葉河澆灌一顆藜麥的種子,上海科技在喀什大地上發芽生長
    2018年,在充分評估的基礎上,在喀什地委、地區行署以及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和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科技兩委支持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在喀什地區莎車縣實施「耐逆農作物高產優質育種及示範種植研究」項目。該項目由張蘅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承擔,爭取5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 藜麥是什麼東西?藜麥怎麼發音?什麼叫做藜麥?
    藜麥花兩性,花絮呈傘狀、穗狀、圓錐狀,藜麥種子較小,呈小圓藥片狀,直徑1.5-2毫米,千粒重1.4-3克。具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鹽性,生長範圍約為海平面到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上,最適的高度為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地區。
  • 頭條| 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一行考察科技援疆工作 喀什藜麥擴大種植...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謝文瀾、上海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主任王震、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主任韓斌、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康、上海光明集團及國內藜麥相關企業等參加代表團考察活動。喀什地委副書記、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史家明、喀什行署副專員張碩、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王從春、新疆崑崙土地扶貧開發有限公司等接待代表團,並參加藜麥擴大種植與產業對接的研討會、現場會活動。
  • 國家半乾旱中心突破種質資源瓶頸 推動藜麥產業發展
    10月23日,國家半乾旱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石家莊組織召開了「藜麥種質資源創新研討會」。  藜麥因其優良的營養品質和農業生態環境適應性,成為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和助力脫貧攻堅的特色優勢作物。目前,國外收集保存藜麥種質資源5000餘份,我國藜麥資源保有量約為800-1000 份,通過省、地(市)審定、認定和登記評價的新品種僅有11個,種質資源匱乏成為制約藜麥產業創新發展的瓶頸。
  • 藜麥科普之藜麥不是「麥」
    1.藜麥的果實藜麥的果實為瘦果,果實外為果皮,果皮的顏色多樣,主要有:乳白、乳黃、粉紅、橙色、褐色、紫色、黑色。
  • 上饒市臺辦主任周少華一行調研上饒縣臺企
    2月21日,春雨綿綿之中,市臺辦主任周少華、副主任葉小平一行對上饒石國豐工藝品有限公司礦石基地進行調研    調研組一行在上饒縣委辦副主任王易文及臺商吳金泉董事長、臺灣正祥集團公司總經理王女士的陪同下,深入上饒縣南部的五府山鎮,實地察看上饒石礦區產業狀況,通過當地鎮幹部了解礦石儲量,開採難易度等,與臺商共敘發展前景,了解臺商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傾聽他們對臺辦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 雲南省地震局副局長周光全率隊到紅河州調研地震預警項目工作
    雲南省地震局副局長周光全率隊到紅河州調研地震預警項目工作 文章來源:紅河州地震局
  • 第三屆海峽兩岸(馬鞍山)節能環保產業論壇8月12日舉辦
    中安在線訊 據皖江在線報導,經國臺辦、安徽省政府批准,馬鞍山市於2016年8月12日至14日與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臺灣中華企業環境保護協會共同舉辦2016年第三屆海峽兩岸(馬鞍山)節能環保產業論壇。
  • 儀器信息網走進雲南省質檢院
    ,同時又要體現雲南地區的產業特點,所以,國家中心檢測檢驗項目基本覆蓋了雲南省優勢特色食品及農副產品,並且從養殖、種植開始,到加工、添加劑、包裝材料,涉及的面很廣。   「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以及國家中心的建立,我們逐漸形成了另一個思路:即只要新儀器被證明是穩定的、先進的、能解決問題的,就可以被採用,不用於出具正式的檢測報告,但是可以給有關部門一個風險預警。所以,雲南省質檢院現在的儀器設備就是走『超越先有標準、後有方法』的路子。」
  • 藜麥知識簡介
    一、允許進境的產品在玻利維亞種植和加工的藜麥穀物(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包括去皮藜麥籽粒、藜麥粉、藜麥片)。二、植物檢疫要求(一)玻利維亞輸華藜麥須符合中國植物檢疫有關法律法規,由SENASAG檢驗檢疫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