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藜麥的果實
藜麥的果實為瘦果,果實外為果皮,果皮的顏色多樣,主要有:乳白、乳黃、粉紅、橙色、褐色、紫色、黑色。果皮下為種皮,主要有:乳白、乳黃、暗紅色、黑色。胚乳顏色是乳白色。
2.藜麥:其實「我不是麥子」
藜麥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品種和生長環境不同,植株高度在0.2米到3米不等。雖然名字裡有個「麥」,植株頂端的序狀花序看起來也很像麥穗,但它在植物分類學中跟小麥等禾本科植物並不「沾親」,也不屬於穀類糧食,而是跟菠菜、甜菜等同屬藜科植物,英文中稱其為「假穀物」(pseudocereal)。藜麥的葉子有紅、黃、綠、紫等顏色,葉面上有顆粒物,摸起來像一片沙子。
這些顆粒富含草酸鈣,可以保持一層水膜,以調節葉子周圍的相對溼度,減少水分蒸發。藜麥的果實是不開裂的穀粒,最大直徑可達到2.66毫米。穀粒外的種皮有四層,最外層粗糙,富含皂素。皂素味苦,在液體中有發泡功效,常用於啤酒、洗髮露及肥皂的製作。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官網介紹,藜麥的「老家」遠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區、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境內的「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沿岸。早在3000年前,藜麥就被安第斯山的居民馴化,成為當地印加人的傳統主食。古印加帝國鼎盛時期,在位帝王會在每年種植期親自播下第一粒藜麥種子,預示豐年到來。藜麥也被推上「糧食之母」的尊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