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我們坐著火車過唐古拉的夢想實現了

2020-11-30 中國西藏網

  這是北京開往拉薩的T27次京藏列車通過藏北高原錯那湖時,旅客紛紛用手機拍攝美景(唐召明2012年8月12日攝)

  2006年10月2日13時15分左右,我乘坐剛開通3個月的北京至拉薩T27次列車風馳電掣般地通過了唐古拉火車站,前往下一站的藏北首府那曲鎮採訪。 

  真沒想到,過去被形容為「唐古拉,伸手把天抓」,連鷹都飛不過去的地方卻修通了鐵路,不禁讓我感慨萬千!

  唐古拉山,既是青藏鐵路的最高點,也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青藏公路途經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青藏鐵路則途經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火車站。

  唐古拉山,自古以來就是西藏的一道天險。當年,和平解放西藏的部隊進入西藏前,還沒有任何大規模的隊伍從這裡通過。它嚴重影響了西藏與內地省份的聯繫與交流。

  唐古拉山的含氧量只有內地一半,水的沸點是70攝氏度,氣溫在零下20攝氏度以下。這裡終年積雪,生物學家稱它為「生命禁區」。

  遙想1300多年前,西藏民族英雄松贊幹布統一雪域高原,急需吸收先進文化和技術,以便跟上時代的進步。自公元638年開始,松贊幹布多次派專使向唐朝求婚。641年,這位英雄終於沿著艱辛的唐蕃古道,前往柏海(今青海省瑪多縣境內)迎來了文成公主。

  歷經兩年多時間,當文成公主座駕的車輪碾過這片蒼茫的冰凍大地之後,長長的轍印在這座高原上便再也沒有消失。

  然而,新中國成立之初,西藏仍然處於黑暗、落後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社會。

  直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初,西藏還沒有公路與外界相通。是什麼改變了唐蕃古道的命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

  1953年初,中央委託西北局在蘭州組建了運輸總隊,慕生忠將軍任政委。運輸總隊從陝、甘、寧、青及內蒙等地購買了2萬多峰駱駝,經格爾木向西藏馱運糧食等急需物資。由於青藏高原氣候惡劣,不少駱駝在負重的長途跋涉中死去,損失很大。

  沒有辦法,唯有修公路。1953年夏季,經國家批准,修築青藏公路指揮部成立,慕生忠任總指揮。

  1954年5月11日,昔日鮮有人跡的唐蕃古道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在冰天雪地之中,一座座營帳紮起來。在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頂30多公裡路段,6個施工隊分段作戰,到處響徹雄壯的勞動號子。人們用鎬頭刨,鋼釺撬,鐵錘打,一點點地摳掉前進路上的堅石硬土。

  10月20日,經過2000多名築路大軍不到半年時間的艱苦努力,從格爾木到唐古拉山600多公裡的公路終於修通。汽車轟鳴著翻過了「萬山之祖」的唐古拉山口,工人們望著汽車從眼前駛過,一個個眼窩溼潤了。慕生忠將軍抑制不住感情的潮水,他當即向報務員口授,發出第一份電報:「中央,我們已經戰勝了唐古拉……」

  11月11日,公路勝利通車到達藏北重鎮黑河(今那曲市)。

  12月25日,全長均為2000餘公裡的青藏公路與川藏公路同時通達拉薩,結束了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建成後的青藏公路被稱為「世界屋脊上的蘇伊士運河」,擔負著80%以上進藏物資的運輸。

  1985年8月,青藏公路改建工程全部竣工。當時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柏油公路,也是通往西藏裡程最短、路況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

  1987年3月,我進藏工作時第一次踏進西藏,走的就是這條交通大動脈。當時在唐古拉山區段住的地方只有兵站和工程兵的帳篷,條件也很差,晚一點趕到的客人,不僅吃不上飯,喝不上水,甚至也住不上房子,只能在車廂裡坐一夜。我將從西寧一路採訪進藏所拍攝的「風雪千裡青藏線」發了專題圖片報導,由此與青藏公路結下了不解之緣。

  這是唐召明在青藏公路的唐古拉山道班採訪時,在山口紀念碑前拍照留念(唐召明提供,1990年冬攝)


這是一輛汽車正在通過風雪瀰漫的青藏公路最高處唐古拉山口(唐召明1991年冬攝)

  1991年6月,我結束西藏工作調到北京,單位派「東風」牌卡車送行。不曾想,由於一頭犛牛在雨中突然橫穿公路,導致我所乘的卡車直接衝到唐古拉山下。卡車四輪朝天翻在了一個軟軟的大沙坑裡,所幸沒有人受傷……

  那時,我夢想著自己能夠坐著火車過唐古拉山,該有多好啊!


這是奔馳在藏北高原的青藏列車(唐召明2016年7月26日攝)

  沒想到事隔15年,即2006年7月1日,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通車了。青藏高原的交通設施由公路發展到了鐵路。通過青藏鐵路,西藏人民急需的各種生產、生活資料,可以源源不斷地運來;高原豐富的物產,也可發往內地。久居高原的藏族同胞乘火車,從拉薩40多個小時就可抵達首都北京,沿途雪域風光神奇壯美,密封增氧車廂寬敞舒適,在青藏高原旅行成了一種享受。

  唐古拉山區段的遼闊天空、空曠群山、晶瑩湖水和一望無垠的戈壁及燦爛陽光,還有那些奔跑著的野生「精靈」,坐在列車上,一切都顯得觸手可及。

  今天,當我回憶起2001年啟動的青藏高原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建設時,無不為人類鐵路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而歡呼。因為修築一條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有著太多的困難和考驗。

  五年時間,參加鐵路建設的科技人員和十幾萬普通勞動者不畏高寒缺氧、頑強拼搏在山巔隧道,攻克凍土、環境保護等技術難題,最終實現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夙願。


這是拉薩開往北京的T28次京藏列車到達藏北首府的那麴車站(唐召明2012年8月12日攝)

  這是藏北高原首府那曲鎮新貌。青藏鐵路通車後,給這裡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唐召明2014年4月9日攝)

  從2006年7月1日開通運營這天起,鋪築在唐古拉山上的青藏鐵路,將「鐵路永遠到不了拉薩」的斷言化為烏有。

  也是從這天起,沉寂千年的蒼茫雪域新添了巨龍的歡唱,我國的「鐵路版圖」覆蓋所有省級行政區。

  也正是從這天起,北京與拉薩八千裡路雲和月的空間距離不再遙遠;首都與雪域高原,40多個小時就可以心手相牽……(中國西藏網 文、圖/唐召明)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藏北故事】神奇迷人的藏北高原
    「羌塘你是生命的禁區,也是生命復活的土地;藏北你是萬物的禁區,也是萬物誕生的搖籃……」這首詩真實反映了藏北高原的面貌。  人們通常所說的藏北高原,主要在西藏那曲市境內。在藏語裡,藏北高原稱為「羌塘」(意為「北方空地」)。
  • 【藏北故事】民歌,讓中外音樂首次「握手」_原創_中國西藏網
    這是《圓夢》在國家大劇院演出時的劇照(唐召明提供,2015年10月13日)  珠穆朗瑪峰、納木錯湖、雅魯藏布江、羌塘草原,盤龍匯聚;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橫貫全境。  這次由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出品,北京聖頻伽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傾力打造的《圓夢》歌舞劇首次大膽嘗試讓西藏傳統音樂與西方交響音樂「握手」,就是為了締造一種革命性的創新嘗試,並力主實現西藏民族藝術在世界範圍傳播的無限可能。
  • 人坐輪船、汽車坐輪船不新鮮,火車坐輪船過海了解一下
    人坐輪船、汽車坐輪船不新鮮,火車坐輪船過海了解一下 說起輪船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沒有親自坐過,也一定聽說過。輪船行駛在水面之上,通常都是用來運人的,也有運汽車的。要說輪船運送火車,相信很多人都表示質疑,火車體積龐大,而且非常重,一節車廂重60噸左右,火車坐輪船不怕把輪船壓沉嗎?
  • 坐上「天路」列車去拉薩——寫在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十周年
    十年間,帶火了西藏旅遊業,坐上「天路」列車去拉薩,成了風靡中外的一種時尚。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西藏接待國內外遊客達到2018萬人次,旅遊收入282億元,分別是青藏鐵路通車前的11倍和15倍;同年,青海接待國內外遊客2315.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48.03億元,分別是通車前的3.6倍和7.3倍,均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與跨越。
  • 【藏北故事】科考發現世界海拔最高山柳灌木叢與那曲種樹
    但在藏北西部,這種灌木還屬首次發現。 由於海拔高、氣候乾旱、風沙大的原因,這裡的山柳灌木叢平均高度只有80釐米,只有拉薩等相對較低海拔地區灌木的一半之高。不過長勢很旺盛,在高海拔地區有著廣闊的種植前景。 記得有位朋友告訴我:「在羌塘,我們是多麼盼望有一顆樹啊!
  • 《藏北秘嶺》曝光劇照 第三極「主宰者」首度現身
    《藏北秘嶺》曝光劇照 第三極「主宰者」首度現身 時間:2018.07.17 來源:鳳凰網娛樂 分享到:
  • 南遷後的「藏北」牧民:「森布日是我們的新家園」
    【脫貧故事】南遷後的「藏北」牧民:「森布日是我們的新家園」  【解說】立冬後的西藏氣溫越來越低,但是在熱瑪老人的新房裡卻溫暖如春。近日,記者走進熱瑪在森布日的新家時,他在自家客廳裡正陪孫女玩耍。這裡海拔低,居住條件也非常的好,我們現在的搬遷生活很快樂。  【解說】熱瑪告訴記者,他在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的雙湖縣老家放了一輩子牛羊,在呼嘯的風雪中風餐露宿,成了他們在藏北遊牧生活中的家常便飯,搬遷後的今天在家照顧孫女是他唯一的工作。
  • 【藏北故事】科考發現藏藥「寶庫」
    此次科考發現,藏藥中95%以上的珍貴礦石藥物在藏北西部的申扎、尼瑪和雙湖三縣(區)都有分布。方解石、文石、銅礦石、鋅礦石和金礦石等48種普通礦石藥物,在藏北西部的班戈、申扎、尼瑪和雙湖四縣(區)也有分布。
  • 讓印度驕傲的首條高鐵,時速高達100公裡,乘客:坐過最快的火車
    我們還能從很多地方了解到,印度火車上掛滿人的現象。而在高鐵方面,印度更是遠遠落後於我國。01印度開通的首條高鐵,時速高達100公裡不久前,印度終於在高鐵方面有了從0到1的突破,建成了他們的第一條高鐵。高鐵的建成讓所有印度人民歡呼雀躍,並且為之驕傲。
  • 藏北草原:一個具有豐厚沉積層的文化沃土
    藏北草原是指西藏北部遼闊的高原,在那曲境內主要指羌塘大草原。羌塘,是中國五大牧場之一,位於崑崙山脈、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它不僅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同時也是一個具有豐厚沉積層的文化沃土。
  • 綠皮火車,駛離我們視野的久遠記憶。你有與它有關的故事嗎?
    綠皮火車經過站臺火車站在縣城。我與鄰村的同學相約坐班車趕到縣城,簡單吃過飯後,先去買票。我們排著「之」字型的隊買票,足足半個小時,好不容易挨到我們了,不想售票員要去吃飯,隨手在窗口處橫了一塊「暫停售票」的小牌子,一扭腰從後邊的門裡出去了,留下一群唏噓嘆息之人在有限的空間裡交換彼此汙濁的口氣。終於等到上車的時間了。
  • 坐了這麼久的火車,你了解最原始的蒸汽火車工作原理嗎?
    1804年,英國工程師特裡維西克發明了世界首臺蒸汽機車,蒸汽火車是利用煤為動力,蒸汽機為核心的最初級最古老的火車。蒸汽火車作為世界上第一代的火車,是通過用煤燒水,使水變成蒸汽,從而推動活塞,使火車運行,它曾以無比的巨力開啟過人類歷史上一個嶄新的時代,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蒸汽機車曾經推動了整個世界的發展。
  • 為什麼火車沒有18號車廂?坐了幾十年現在才搞明白
    為什麼火車沒有18號車廂?坐了幾十年現在才搞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因此出行是一個大問題,而火車作為一個載人多,跑得快而且還經濟實惠的出行工具,在我國是非常受歡迎的。而火車坐人多是因為他車廂多,可以拉二十個,但是大家發現沒有,它是沒有18號車廂的。這是為什麼呢?聽我給大家講講。大家在剛看到這個問題是不是想到了一些避諱的問題呢?比如說會想沒有18號車廂難道就跟醫院裡沒有四樓一樣,是因為諧音不吉利?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有些避諱我們確實要遵守,但顯然在火車這裡根本不是這樣的。大家知道火車有多長嗎?
  • 一道風景一段記憶,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裡有他們的奮鬥故事
    六盤水——三線建設中火車拉來的城市看著我身邊這一輛老式的蒸汽機火車,有沒有一種穿越的感覺?其實這是放在我們貴州三線博物館的一件大文物。都說六盤水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當年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號召下。
  • 帶著高反的不適,穿越杳無人煙的可可西裡,我們的行程才剛開始!
    聽進過藏區的朋友說,西藏的高原反應很厲害,因此為了自己的小身板,決定乘坐火車去西藏,順便還能在乘車的旅途中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又能避免自己身體的虧損,何樂而不為,於是便定了開往傳說中的無人區的火車票。因為沒有直達列車,因此兜兜轉轉的只能倒車。規劃好「行軍路線」,於是便踏上了滿滿的藏區之旅。
  • 新疆人坐著火車去西藏不是夢!少走2000公裡,收穫世界頂級美景!
    如果全部完工,新疆人到了拉薩可以繼續坐川藏鐵路到達成都,或者繼續坐滇藏鐵路去雲南!對新疆人來說,又開闢了一條坐上火車遊覽全國的新路線! 羌塘是中國五大牧場之一,位於崑崙山脈、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
  • 十年後,當殺害花季少女的「兇手們」坐上同一列火車
    十年後,當殺害花季少女的「兇手們」坐上同一列火車羊城派  作者:龔衛鋒 邵梓恆  2018-05-24   十年前的一場兇殺案究竟有哪些隱情?
  • 坐著小火車穿越世界五大洲,跟異域野生動物朋友問好
    而就在這個頭部親子樂園中,還有一個全免費的遊樂項目,可以帶你穿越世界五大洲,近距離觀看野生動物,遊玩長隆的話,絕對不能錯過——那就是園區內的觀光小火車了。雲吞寶寶是這個小火車的忠實粉絲,剛學會說句子就每天叫嚷著「坐小火車」,為了去玩小火車,願意配合媽媽的一切工作,這簡直成為我讓terrible two娃娃不惹麻煩的獨家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