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玉版畫作品集《入木》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關於此書97歲高齡的黃永玉自述到——
這是我一輩子刻的木刻,大部分都在這裡了,可能四百塊左右。
零星的散失和「文革」被勒令上交的是少數。
我年輕時用厚帆布做了個大背囊,裝木刻板、木刻工具、喜愛的書籍,還有一塊被人當笑話講的十幾斤重的磨刀石。一聽到槍聲、炮聲,背起背囊跟人便跑。
千山萬水,八年抗戰,這些木刻板子居然還能聚在身邊,有如自己一半的歷史骸骨, 不離不棄地過了九十六年。
我一輩子本事不大,受正式教育的機會不多,過日子倒是從來不敢苟且,不敢懶惰,怕都是刻木刻養成的習慣,一刀一刀小心往下刻,深(生)怕出現差池。
在軍墾農場勞動三年,末尾那段日子,跟同事張佩義聊天,我說:「回北京不刻木刻了。」他問:「不刻木刻你吃什麼?」孔夫子曰:「吾生也賤,故多能鄙事。」我想,找碗飯吃大概不困難。
一個人老了,要不依(倚)老賣老,便是信口開河。請原諒。 黃永玉 庚子年
《入木》收錄了黃老的大部分木刻作品,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特撰此文,講述他對黃老木刻版畫藝術的理解。
1962年兒童節,我和妹妹綠霞、弟弟衛明曾與黑蠻、黑妮兄妹和李庚在北京兒童影院舞臺上為小朋友們進行繪畫表演,至今記憶猶新。那時與我同歲的黑蠻和黑妮兄妹受黃永玉先生的影響,畫風大膽,色彩絢麗,稚氣天成,我很羨慕他們有一個大畫家父親。1991年我到香港舉辦個人畫展, 黃老不僅為我題字,飯後還特意帶我去了美術用品商店挑選進口顏料及寫生畫架,並親自買單。時隔多年,每每想起仍令我深受感動。
2019年11月,102歲的父親病重。其間,收到陳履生兄轉給我的一篇黃老發表於上海《新民晚報》副刊,名為「爸爸們的滄桑」的文章。其中,黃老寫到了我的父親對我們兄妹三人的教導和培養,寫得親切感人,從文章可以看出,黃老幾十年來一直關注我的成長,並對父親教育子女們的含辛茹苦給予肯定和讚許。我讀後激動地念給彌留之際的父親聽。幾天後,父親仙逝了,他一生辛苦栽培我們,能得到黃老這樣的肯定,無疑是他最大的安慰和滿足。
11月底,在黃老萬荷堂的畫室,我見到黑妮為父親整理出來的一批版畫,她說黃老把自己幾十年來所創作的木刻原版大都保留著,足足有三百多塊,她近期正在把一些版畫印出來。
我非常驚訝,幾十年間還能完好地保存這批木刻版畫,可見黃老對自身版畫藝術的重視。黃老近四十年間基本上以水墨為主,很多觀眾或美術研究者往往忽視了對其版畫的認識和研究。這批版畫如果完整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將會豐富對中國現代版畫史的認識,也能促進更多的學者去研究。這批作品毫無疑問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我當時便提議今年北京畫院為黃老舉辦版畫展並列入「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的出版研究計劃,老人家欣然接受。
▍儲木場 1954年
黃老的版畫藝術特色鮮明,獨具異彩。他既不同於當時在延安時期的革命生涯中成長起來的版畫家,也不同於共和國成立之後接受系統學院美術教育的藝術家。這兩個體系內的版畫家們大多受到西方版畫的影響,形成了以素描明暗關係為基調的黑白面貌。而黃老的版畫則基於他過人的藝術天資與特殊的成長經歷,在吸收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元素且並蓄現當代漫畫和插畫諸多的藝術形式之後,他還巧妙地吸收並借鑑西畫中的元素,納為己用,從而形成獨特的風格面貌和多元的創作格局。黃老的版畫大多以線條為主,他對於黑白的運用靈活自如,刀法變換,線面俱下,遊刃入木,神而明之。其構思、立意新穎綺麗,有感而發且想落天外,畫面充滿童趣與幽默,形成了清新明朗的意趣和情調。黃老以其過人的天賦才情,自出機杼、自成一家,他為中國版畫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現代版畫史中佔有特殊地位。
▍春潮 1961年
黃老的藝術創作生涯對我們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他對各藝術門類融會貫通且已入化境,體現出其多彩人生的大智慧。他強化自我感受,從技法約束中解放出來,正如他送給我的題字「舉重若輕」一樣,在他的手上多麼複雜的畫都看似信手拈來,但其背後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
黃老的版畫還滋養著其他藝術實踐: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水墨創作另闢新境;80年代畫線描開創新風;在義大利的油畫令人眼前一亮;雕塑、陶瓷、紫砂壺、裝置等都別開生面。文學創作從散文、詩歌到寓言、自傳及小說也蔚為大觀,如此涉獵廣泛的藝術家即便是在二十世紀美術大家的行列中也是鳳毛麟角。
▍毛主席故居 1978年
與黃老讀畫談藝,聽他滔滔不絕地講那些連歷史書上都不曾記載的故事,乃是一種至情至性的享受。他機敏睿智,充滿激情與活力,對人生的苦辣酸甜看得十分通透。我每次回到家裡都要細心回味他所講的話,很多已變成自己的座右銘。他是一位社會責任感極強的畫家,對家鄉的無私奉獻有目共睹。我國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黃老第一時間創作了《中國人活得有氣勢》,以鼓舞國人共克時艱的決心和鬥志。黃老96歲高齡,身體健碩,神朗氣清,他依然保持著對新事物的好奇與敏感,童心未泯、情懷依舊地進行創作。這是黃老一生中首個版畫展,也是他版畫成就的全方位展示,我相信黃先生的版畫作品不僅會給我們帶來諸多驚喜,也是後輩難得一見的幸事!
▍黃永玉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