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概括性木刻,形象是藝術的基本特徵,概括是藝術的基本手段

2021-01-15 曹家六少

藝術是生活美的形象概括,形象概括是說藝術上的概括必須是形象的,在繪畫上還必須是可視形象的。然而藝術形象又不是現象的羅列,如實的描寫,而是對生活的美做更本質、更典型、更集中的表現,也就是進行形象地概括表現。形象與概括的辯證構成,是藝術的必具手段和基本特徵。這個藝術創作上的理論認識問題,對於我們學習概括性木刻技法來說,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基於黑白木刻在工具、材料上的特殊性能,上面已分析了:欲以黑白的單純色調和刀木的硬質材料去如實描繪大自然的一切變化著的現象,即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必要的乃是木刻的材料條件「逼使」我們必須以概括的造型手段去形象地概括生活的美!正是這一點,才使木刻所以成為藝術的一個實質性的因素。因此概括性木刻如何在技法上以概括的造型手段去形象地表現對象,就不單是把它處理成大塊黑白就可達到,而是具有更深刻的創作含義的。

木刻不降低對素描基礎的要求,但木刻不要求刻成素描的效果。以一塊板、二個色、三種刀來表現大自然的一切形與色,關鍵就要在概括上下功夫。木刻要求對形象進行深入刻畫,並不等於要求素描調子的豐富。木刻是要求從內容到形式,緊緊抓住那些具有本質意義、感人因素、生活特徵、特定氣氛等的形象依據,進行取捨處理和概括表現。如對「觸目橫斜千萬朵」的花,要進行「賞心只有兩三枝」的提煉和剪裁

而這「兩三枝」又是最能表現「千萬朵」的梅花特徵的。至於那些非本質、非特徵的東西,要予以大力排除和拋棄。這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藝術活動。因此,木刻所要求的深入刻畫,既不相同於素描調子的豐富,也不是簡單地處理成大塊黑白,大刀闊斧地刻上幾刀就可達到的。他人認為版畫很簡單而作如此理解,我們說他是一個誤會,也就算了!如果我們專搞版畫的也做如此理解,那就難入藝術之門了!

形象是藝術的基本特徵,概括是藝術的基本手段。形象地進行概括,或以概括手段去形象地概括生活的美,是構成藝術的必由之路。也是其他畫種所必由的。只是我們木刻的概括,必須、是木刻的,必須在發揮木刻的藝術特點和製作特點下來求的。概括性黑白木刻技法課,就是學習以黑、白、刀、木的獨特語言,進行形象概括的有關規律問題,也就是:形象的、概括的、木刻的、規律的四個重點。

繪畫藝術講視覺感受,講內涵聯想,因而它在造型上要抓生活特徵的表現,在構思上要抓生活本質的反映。木刻也是如此:一求言簡而意達,二求言簡而意賅。也就是以概括的造型手段去塑造生動的、能反映生活本質某個方面的藝術形象,才可使木刻臻至「以簡見繁」、「空中見物」的藝術高度。構成不同物象的造型本質不在明暗,在於結構。但為了表現結構,又或多或少藉助明暗規律或明暗概念來實現的。

造型與黑白,可以說是木刻藝術處理的「一體兩面」,總是同時出現,難分主次內。至於表現手法上的寫實、變形、裝飾、象徵等等,那是另一範疇的問題。然而它又總是與這些造型上的基本處理分不開的,並因此而生發出千變萬化的表現形式來。理解和掌握木刻在造型上的這些基本處理規律,對於初學者來說,乃是入門時的一步!有人認為版畫簡單,這是誤會或無知。儘管有不少版畫是簡單之作,但不等於說版畫只能是簡單之作。

談到木刻概括的刻,應先談談概括的刀。概括的刀,是指我們所常用的圓形的、尖型的、方形的幾大類刀型,就是高度概括了的刀型。這是根據自然界一切物象的幾何形體,及其構成物象的造型因素,而概括和創造出來的。這些看似簡單的概括刀型,拿在畫家手裡,就可以表現萬物;就可以以簡單的大、中、小的不同刀型,去尋求不同刻法的不同表現力,並以不同的刀型、刀法用於不同的木質,去著重表現對象的結構、特徵及其感人之處

在造型上有所側重、有所突出、有所強調、有所誇張以至於變形。同時,基於木刻的概括特點,也不能如實地描繪對象,也要求有所變,變得更簡練醒目,更富藝術迷惑力,更具審美作用。而變的限度如何,那就因人因題而異了!但「變」是一種藝術手法,總是為充分表現特定的藝術意圖而被運用著的。簡而見繁——是指能善於抓住物象的基型、結構、特徵來進行高度概括,不是單靠黑、白、刀、木的單純語言就能達到的。

我覺得儘管以簡求繁的要求又必須以黑,白、刀、木的單純語言來表達,但簡只是表現方式,而求繁才是藝術的造型目的。美而不媚——是指黑白木刻主要講「力之美」,不講或不多講豔媚的美。而「力之美」也不單指用刀及其所形成的線條有力而言,它還包括造型簡練、對比強烈、造勢不凡、整體醒目等形式因素在內,就是說:單純、明快、肯定,都有助木刻「力之美」的形成。

相關焦點

  • 關於木刻藝術,多調基礎和概括表現,求構圖完美多樣統一
    多調子刻作本身是一種表現形式,同時也為進行概括性刻作,奠定堅實的刻作基礎。多調子的刻作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基本力。但這並不是說今後的創作必須是多調子的,或認為多調子是最高的表現形式。現在同學們畫的人物頭像素材,還是一般的素描效果。即使是多調子刻作,也不能照摹素描畫稿,還需根據木刻特點及其刻作特點進行藝術的處理和加工。
  • 關於木刻藝術,技法因素和木刻特點,將工藝操作升華為藝術表現
    只是這與同學的藝術個性有關,是藝術表現的問題,在教學中只能因勢利導一一勢,是尊重同學的藝術個性;導,是尊重木刻的基本規律。同學們如能嚴於學法、善於用法,就可為今後的變法和創法奠定堅實基礎,並可在今後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得以實現和成熟。
  • 木刻藝術的技法與用法,最能觸及時代脈搏,反映生活的一種藝術
    同學們所刻作的儘管是為了某種技法的鍛鍊,但要求作者也能力求進入畫境:即對你所要描繪的意境和形象,能深深感到它是立體了,可視了,如身臨其境了!而且激情地力求刻出你所捉摸得到那種藝術效果來。這樣你就不會拘泥於畫稿上的一筆一線,或照搬某一技法的範本,而是具有與自己表現意欲相吻合的表現效果了!這中間,有著作者很強烈的「自我性」。
  • 水印木刻曾盛極一時,今近成藝術絕學,製作需哪些基本要素流程?
    水印木刻,這個詞語,一般讀者並不熟悉,但其實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中國藝術形式:將要印刷的繪稿鏡像反刻在木板上,然後用水性顏料塗刷於印版,再覆以紙張,通過工具擦印得到圖像,這便是水印木刻製作的基本要素與流程。這種工作原理從古代雕版複製版畫一直延續到現代原創水印木刻。
  • 抗戰時期的延安木刻版畫藝術:人民的力量
    1938年4月,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以下簡稱「延安魯藝」)的成立正為此提供了重要契機,新興木刻藉此轉向了讓人耳目一新、具有獨特藝術面貌並讓世界矚目的「延安木刻」,木刻家們也在此真正找到了木刻所應有的藝術定位、藝術身份與精神歸屬——人民生活的源泉。
  • 木刻藝術中的抗戰時光
    中國(版畫) 李樺 沒有哪一幅美術作品能夠像江豐的《「九一八」日軍侵佔瀋陽城》木刻那樣,在日軍佔領東北的第一時間即以所見真相的圖像昭然揭露侵略者的野心;也沒有哪一幅繪畫作品能夠像李樺的《怒吼吧!中國》木刻那樣,在全面抗戰來臨之際,以一位被縛卻寧死不屈的中國人形象來喚起民眾,發出中華民族奮勇抗爭的聲音。
  • 素描藝術是各種造型藝術的基礎,也是結構法的藝術骨架
    人類的造型藝術始於素描,從原始洞壁繪畫和原始工具上的紋飾,可以理解到人類的祖先,在原始生活中就已具備天賦的造型本能。他們描繪野牛的形象,雖然是原始的繪畫,形象生動有力,線條簡練樸實,而且抓住了主要特徵。
  • 中國畫的基本特徵
    要概括出中國畫的基本特徵,實屬不易。傳統的中國畫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適應中國的文化土壤而生根開花,在立意、構圖、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現諸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德國的詩人歌德稱美術有用光表現得神態活現的那種本領,說明西洋畫以用光為造型手段之一。但中國畫主要是以線為造型之基礎,這就使中西繪畫在造型手段上有明顯之分野,但這並非說西洋畫完全排斥用線,而是說光可以作為繪畫的主要語言而用於繪畫的。
  • 李洋:以刀代筆刻畫萬千世界,用黑白語言創造藝術境界
    她特別對黑白木刻情有獨鍾,創作了大量的人物肖像黑白木刻作品。通過專業學習,李洋對木刻技法有了基本掌握。了解越深入,她對於黑白木刻的敬畏更多。「下刀之後就無法改動,要做到刀刀有力,刀刀準確,這需要沉澱和積累。」大學四年中,李洋花了三年時間待在圖書館看書學習、做兼職。
  • 素描的關鍵是基本型、轉折位置,基本型是藝術的骨架
    比如怎祥開始,有的主張打好輪廓,包括頭部基本型、五官位置、交界線位置;有的主張先把頭畫成立體的卵形,然後再逐步具體化。我主張開始階段應畫頭的立體大型,也就是頭骨的基本型。這是畫準大型和為進一步深入打下基礎的較好方法。我認為,抓輪廓和交界線,不能很確切地畫準基本大形。因為,人的頭從基本結構來講,是稍長的立方體,由六面組成的,而連接各方面的是形的轉折點。
  • 書法筆畫藝術形象的空間特徵
    書法的筆畫明明是點線的形狀,為什麼不是線條藝術?最簡明的回答是,筆畫最本質的特徵是非線性的。既然是非線性,那其藝術形體特徵到底是什麼,這的確是一個有趣而新穎的問題。之所以說新穎,是因為筆畫作為結體必不可少的構件,書寫方法一直是傳統書論關注的重點,至於它具有藝術形象的獨立性,完全是一個新視覺。當然,筆畫書寫方法的重要性是無須質疑的,如何認識筆畫的形體特徵也是非常必須的,因為意識決定行為,書法中,形體特徵的把握往往左右了具體書寫方法的形成,是解決為什麼這樣寫的重要過程。
  • 黑白木刻版畫製作過程
    畫稿的過程,也是充分將版畫與素描聯繫的過程,通過素描基礎,來繪製版畫稿,通過繪製版畫稿,來發現自己在素描中的問題,提升素描的概括、層次等劃分能力。2、刻板。根據繪製好黑白稿,來進行刻板。版畫與素描的很大不同一點是,素描要強調線條感,密密交織的方向性線條會帶給人愉悅的視覺感受。版畫更注重的塊面感,刀法、刀的力度與走向,以及由此給人帶來的木味。
  • 藝術理論試題(分A、B、C卷)
    10、雕塑的涵義及其藝術特徵是什麼? 雕塑是一門直接利用物質材料,運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體(三度空間)的空間中創造出具有實體形象藝術品的藝術。 雕塑藝術的基本特徵是: (1) 物質與技藝的統一;(2) 造型與觀念的融合。 二、簡答:(每題10分,共50分) 1、簡述藝術與宗教的關係。
  • 紛鳥設計|抽象圖形的藝術張力!不拘一格!
    圖形本身作為人類文明特徵的創意符號,它具有視覺藝術上的價值。而圖形中的抽象圖形因為其高度的抽象性、綜合性、簡約性、通俗性、嚴謹性、目的性、邏輯性、秩序性等特徵,在圖形中應用比較廣泛,有著別具一格的藝術張力。
  • 豐臺區少年宮木刻版畫工作室啟動 大師帶學生「重刻經典」
    李冉攝 人民網北京6月2日電 作為手工和繪畫的綜合體,木刻版畫是中國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6月2日,記者從豐臺區獲悉,紀念建國70周年「重刻經典 築夢成長」暨豐臺區少年宮「有朷之間」木版畫工作室啟動,同時,楊宏偉版畫藝術傳承教育基地也在豐臺區少年宮掛牌。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時序性等連續空間形象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書法藝術的創造離不開對漢字書體(字形)、字勢和字義的整體把握,是整合了漢字形、勢、義的抽象造型藝術
  • 俄羅斯藝術的文化特徵
    分析列賓、蘇裡科夫、列維坦、謝羅夫這些繪畫大師,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音樂大師的藝術創作道路和作品,人們不難感受到俄羅斯藝術蘊含的崇尚內在自由、追求精神超越的內在衝動,並從中體會到俄羅斯文化重精神輕物質的基本價值取向。第二,民族性和社會性是俄羅斯藝術的靈魂,也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精神、特性和風貌在俄羅斯藝術中的集中體現。
  • 2012.06:統計學是一門藝術(習勤)
    其實不然,在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這樣描述:統計學是一門藝術,它是對令人困惑費解的問題作出數字設想的藝術。是收集、分析、列示和解釋數據的一門藝術和科學。它通過概括性地描述、比較、分析和推斷來反映現實生活,都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具體感受。
  • 當前海外傳媒藝術研究的現狀與特點
    ①  我們還界定傳媒藝術有三大基本特徵:科技性、媒介性、大眾參與性。它們既是傳媒藝術諸多藝術形式在族群「內部」呈現出的共性,也標識了傳媒藝術與傳統藝術在「外部」的鮮明不同。如果傳媒藝術各藝術形式在內部共享邏輯一致的共同特徵,在外部又與傳統藝術特徵顯示出鮮明的區別,一個新的藝術族群,也便有了獨立的意義。
  • 程式化是戲曲藝術走向成熟的必然結果,是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
    戲曲藝術在內容上褒貶分明,懲惡揚善。由於舞臺空間、表演時間、接受群體的各方面制約,不可能展開現今所說的人性的複雜的一面,但正因為如此,其弘揚的正能最才更顯得更為充足、概括、簡約,負能量才能得到抑制和約束,而易於被普通百姓所接受,從而達到移風易俗,教化社會的目的。比如包公的造型與表演,一上臺便給人一種正義、威嚴、堅毅、果敢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