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生活美的形象概括,形象概括是說藝術上的概括必須是形象的,在繪畫上還必須是可視形象的。然而藝術形象又不是現象的羅列,如實的描寫,而是對生活的美做更本質、更典型、更集中的表現,也就是進行形象地概括表現。形象與概括的辯證構成,是藝術的必具手段和基本特徵。這個藝術創作上的理論認識問題,對於我們學習概括性木刻技法來說,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基於黑白木刻在工具、材料上的特殊性能,上面已分析了:欲以黑白的單純色調和刀木的硬質材料去如實描繪大自然的一切變化著的現象,即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必要的乃是木刻的材料條件「逼使」我們必須以概括的造型手段去形象地概括生活的美!正是這一點,才使木刻所以成為藝術的一個實質性的因素。因此概括性木刻如何在技法上以概括的造型手段去形象地表現對象,就不單是把它處理成大塊黑白就可達到,而是具有更深刻的創作含義的。
木刻不降低對素描基礎的要求,但木刻不要求刻成素描的效果。以一塊板、二個色、三種刀來表現大自然的一切形與色,關鍵就要在概括上下功夫。木刻要求對形象進行深入刻畫,並不等於要求素描調子的豐富。木刻是要求從內容到形式,緊緊抓住那些具有本質意義、感人因素、生活特徵、特定氣氛等的形象依據,進行取捨處理和概括表現。如對「觸目橫斜千萬朵」的花,要進行「賞心只有兩三枝」的提煉和剪裁
而這「兩三枝」又是最能表現「千萬朵」的梅花特徵的。至於那些非本質、非特徵的東西,要予以大力排除和拋棄。這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藝術活動。因此,木刻所要求的深入刻畫,既不相同於素描調子的豐富,也不是簡單地處理成大塊黑白,大刀闊斧地刻上幾刀就可達到的。他人認為版畫很簡單而作如此理解,我們說他是一個誤會,也就算了!如果我們專搞版畫的也做如此理解,那就難入藝術之門了!
形象是藝術的基本特徵,概括是藝術的基本手段。形象地進行概括,或以概括手段去形象地概括生活的美,是構成藝術的必由之路。也是其他畫種所必由的。只是我們木刻的概括,必須、是木刻的,必須在發揮木刻的藝術特點和製作特點下來求的。概括性黑白木刻技法課,就是學習以黑、白、刀、木的獨特語言,進行形象概括的有關規律問題,也就是:形象的、概括的、木刻的、規律的四個重點。
繪畫藝術講視覺感受,講內涵聯想,因而它在造型上要抓生活特徵的表現,在構思上要抓生活本質的反映。木刻也是如此:一求言簡而意達,二求言簡而意賅。也就是以概括的造型手段去塑造生動的、能反映生活本質某個方面的藝術形象,才可使木刻臻至「以簡見繁」、「空中見物」的藝術高度。構成不同物象的造型本質不在明暗,在於結構。但為了表現結構,又或多或少藉助明暗規律或明暗概念來實現的。
造型與黑白,可以說是木刻藝術處理的「一體兩面」,總是同時出現,難分主次內。至於表現手法上的寫實、變形、裝飾、象徵等等,那是另一範疇的問題。然而它又總是與這些造型上的基本處理分不開的,並因此而生發出千變萬化的表現形式來。理解和掌握木刻在造型上的這些基本處理規律,對於初學者來說,乃是入門時的一步!有人認為版畫簡單,這是誤會或無知。儘管有不少版畫是簡單之作,但不等於說版畫只能是簡單之作。
談到木刻概括的刻,應先談談概括的刀。概括的刀,是指我們所常用的圓形的、尖型的、方形的幾大類刀型,就是高度概括了的刀型。這是根據自然界一切物象的幾何形體,及其構成物象的造型因素,而概括和創造出來的。這些看似簡單的概括刀型,拿在畫家手裡,就可以表現萬物;就可以以簡單的大、中、小的不同刀型,去尋求不同刻法的不同表現力,並以不同的刀型、刀法用於不同的木質,去著重表現對象的結構、特徵及其感人之處
在造型上有所側重、有所突出、有所強調、有所誇張以至於變形。同時,基於木刻的概括特點,也不能如實地描繪對象,也要求有所變,變得更簡練醒目,更富藝術迷惑力,更具審美作用。而變的限度如何,那就因人因題而異了!但「變」是一種藝術手法,總是為充分表現特定的藝術意圖而被運用著的。簡而見繁——是指能善於抓住物象的基型、結構、特徵來進行高度概括,不是單靠黑、白、刀、木的單純語言就能達到的。
我覺得儘管以簡求繁的要求又必須以黑,白、刀、木的單純語言來表達,但簡只是表現方式,而求繁才是藝術的造型目的。美而不媚——是指黑白木刻主要講「力之美」,不講或不多講豔媚的美。而「力之美」也不單指用刀及其所形成的線條有力而言,它還包括造型簡練、對比強烈、造勢不凡、整體醒目等形式因素在內,就是說:單純、明快、肯定,都有助木刻「力之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