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夥伴們最近都看到了隼鳥2號的消息,隼鳥2號是日本2014年就已經發射的一個太空探測器,目的是上太空接近一顆小行星--Ryugu,帶回小行星的地表巖石和地下巖石,已經在昨天通過降落一個回收艙到澳大利亞上空把樣本放下。
Ryugu翻譯過來就是龍宮。
隼鳥2號影子自拍
6年時間,隼鳥2號從採集小行星樣本到回家,走了60億公裡,它帶回來的樣本極其珍貴。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小行星上可能會出現的水,意味著可能揭開地球生命起源。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NASA和日本航天局會熱衷於讓太空探測器吃小行星的土了,萬一還能再找到一個生命呢?科學家們一直想要找到宇宙中的文明所在。
據研究表明,地球是45億年前形成的,而生命則是在大約35億年前產生,是科學家們通過化石上的藍綠色細菌測算出來的。
概念圖
(藍細菌是原核生物的生命形式,這意味著它們的細胞並沒有獨特的細胞核,也沒有細胞器,它們的遺傳物質並沒有獨特的儲存位置,而是和其他部分混合在一起。)
而生命的形成又離不開離不開我們的太陽,正是因為太陽賦予地球的適宜溫度,才為創造生命提供了充實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有水,有大氣,有碳元素(所有的生命都需要碳元素),而地球的元素除了火山噴發以外,據科學家猜想最有可能是來自外太空。
而其中以小行星為首,被科學家列為重點研究對象。
所以才會想要去小行星挖土。
而隼鳥2號很任性,這一次相當於回來放了個大號,龍宮小行星樣本回來後,它又奔赴更偉大的計劃—1998ky26.
1998KY26小行星圖片
1998KY26移動路徑圖(時隔半小時)
它距離地球大概800000公裡,大於地月距離的2倍,自1998年5月就被人發現。
它的旋轉周期達到10.7分鐘,是已知旋轉的最快的小行星,這也給隼鳥2號挖土帶來了新一個挑戰。
而這一次隼鳥2號帶回到澳大利亞降落的小行星樣本到底能夠探測出什麼物質呢?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於此,這一次,期待日本的研究結果。
相信這一次研究對於研究地球生命起源將起到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