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天才高華健:中美德三國共同競爭,到底誰能把他收入彀中?

2020-12-05 奈落瑾夢

在世界的前進中起作用的不是我們的才能,而是我們如何運用才能。——布雷斯福

他是中國百年難遇的天才,一身才華刻苦奮鬥;他是加入美國國籍的精英,身在異鄉打拼多年;他是中國歸鄉的院士,一生奉獻再創輝煌。

驚才豔絕

高華健是四川成都普通家庭的孩子,和很多男孩一樣勤奮愛思考調皮,但是又和很多普通男孩不太相同,他的思維更加敏捷,記憶力尤其出眾。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他上學,這時家人才發現高華健的與眾不同。這個孩子不僅記憶力驚人,從小就對數學物理等方面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熱愛鑽研還過目不忘學習成績很優秀。

這樣的男孩對於一九六幾年的中國很是珍貴,大家都知道在成都有位聰明好學的天才「高華健」。高華健是幸運的,他的才華沒有因為時代而被埋沒,相反在他十五歲時中國停止已久的高考制度再度被喚醒,讓高華健有了平臺可以一展身手。

果然,高華健年僅十五歲就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如願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學。聰明的神童考上名校讓許多人都驚訝不已,同時也真誠地祝願。優異的高華健帶著夢想和祝福來到了西南交通大學——這個他一生的母校。

大學的生活安逸自在,充滿了未知的誘惑,可是一心向學的高華健並沒有因此沉淪,反而比一般人更加奮鬥,大學精彩的生活反而為聰明的高華健提供了向上奮鬥的平臺,在大學的他聰明好學口才極佳,和同學相處融洽,是不可多得的優秀才子。1982年,高華健畢業了,學校珍惜他成績優異留任高華健為助教,但是高華健的內心更想繼續在這一領域繼續深造,他雖然想為祖國爭光但是也希望自己有更優秀的才能。

於是1983年高華健赴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在1984年7月就獲得工程科學碩士學位,1988年6月獲工程科學博士學位,導師為著名力學家JR Rice教授……高華健的才華一下子在全世界都引起轟動,這位中國的才華四溢的物理學子,在學術界成為新晉明珠。

三國之爭

高華健一心求學,心思不在功名利祿,內心單純質樸的他很快榮譽就接踵而來——1988年5月-1988年8月,高華健在美國哈佛大學任博士後。之後,到史丹福大學工作,1988年9月起任助理教授,1995年1月起副教授……這時候的他也不過三十多歲,年紀輕輕就取得這樣的成就怎麼能不讓人覬覦?

那時高華健是中國人,但是他在美國讀書,德國也傾慕高華健的英姿,很多國家都表示如果國家有高華健這樣的人他們一定會選擇,並且熱烈歡迎。美國請教授為他開設講座,中國也希望高華健可以回國帶領團隊,多國都表示了合作的強烈意願。

面對這麼多邀請的雙手,高華健的內心始終知道自己到底想幹什麼,對於高華來說健學習物理並且在相關領域研究是他最想做的事情,無關國家大義也無關兒女私情。只是學子內心最純粹的夢想和心之所向

在當時的世界美國是第一大國,毫無疑問美國的科技研究水平和所擁有的科學研究隊伍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的,高華健想要這樣高端的領域來促進自己進步,於是在更多人期盼的眼光中他選擇了美國,加入了美國國籍。

雖然高華健加入美國國籍,社會輿論對他微詞頗多,但是高華健內心深處還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在這項領域獲得成功為中國輸送更多精英人才。的確,80年代的中國科技不發達,養育更加高端的人才還需要一定的基礎,高華健的選擇是他自己的意願,相信他一定會有輝煌的成就。

來到美國的高華健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和內心的想法,他更加努力學習,在更多老師的幫助下他取得的成果更加快速。本來有七年的留學研究生活,高華健僅僅用了四年就完成了,就此用畢生的精力去完成他內心的宏偉大業。

桃李滿園

2000年9月起,高華健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被聘為教育部長江講座教授。在美國工作學習已久的天才之子高華健突然回國在中國引起軒然大波,整個中國的學子都不敢相信那個美國的高華健回來了?

事實並非如此,但也另有原因,高華健在美國的幾年憑藉聰慧的頭腦和才能在美國對於分子,物理,材料等領域都有了重大突破,科學界都流傳著高華健的優秀口碑,這些重要的研究課程在全世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高華健在美期間不僅在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將首屆應用力學青年學者特殊成就獎授予了高華健博士(每年只有1人),他還獲得德國洪堡獎學金,美國科學基金會青年學者獎等獎勵。這樣的他很快就成為了美國知名教授。

功成名就的他終於有機會在美國為中國也貢獻一份力量。成為教授的高華健,酷愛收中國徒弟作為他的門生,他不僅把自己所學的東西毫無保留教授給他們還帶領他們做實驗、做研究,身體力行地為學生演示科學物理的精密與奧義,積極探究分子領域其他的未知信息。實踐和理論,高科技的技術輔助讓高華健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也有更多的人才被高華健培養後前往中國,報效國家,完成高華健未完成的夢。

20世紀的高華健兼任了中國清華大學講師繼續做著和研究相關和培養人才相關的工作。這些年高華健為中國輸入了大批優秀科技人才,許多地方都有高華健的得意門生。

這個一心向學,心無旁騖的天才神童在很多的誤解中學習奮鬥,但是這也是高華健的選擇,加入美國國籍是對於一位嚮往科技的少年的一扇大門。還好,高華健完成了他的夢想,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母校和國家,高華健有所作為,無愧於心。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中國培養的天才,面對中美德三國的邀請,他思考後選擇加入美籍
    ——孫中山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如今各國之間的競爭是經濟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使得國家的經濟,尤其是高精尖行業得到快速的發展。而我們如今正處於飛速發展階段,對於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國非常注重教育,也非常注重培養人才。但有時候中國培養的人才並不能為我國所用,這也是一種時代的悲哀。
  • 物理天才高華健:中美德三國競相爭奪,生於中國的他為何入了美籍?
    其實他從小就非常聰明,常常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學會老師所講的知識。在知道了自己在學習上的天分之後,高華健並沒有沾沾自喜,相反,他比之前更加認真的學習。先賢曾經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努力。」高華健憑藉著他的天資聰穎和努力,成功地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
  • 天才神童高華健,被中、美、德三國爭搶,為啥選美國而不是母國?
    天才也需要後天的培養,出生於中國四川的神童高華健便是可以有資格在中國擁有高等教育的天才,當中國、美國、德國三國一起爭搶他的時候,他最終也沒有選擇祖國……天才誕生史1963年,川蜀之地誕生了一個天才少年,家人為他取名為——高華健,希望他和中華民族能一起健碩強大。
  • 中國天才25歲成哈佛博士,中美德三國爭搶,他深思熟慮加入美籍
    這句評價裡提到的「奠定」和「拓展」等詞彙都是表達了充分讚嘆的,可想而知得到這句評價的人是怎樣一個成就突出的天才人物。,他在中國讀書、成長,隨後赴美留學,當他以25歲的年紀取得世界名校哈佛的工程科學博士學位時,祖國自然非常歡迎他回歸為國出力,但優秀的人才總是很「搶手」,美、德同時也向他表示出意願,而他深思熟慮後選擇加入美籍,不免讓同胞感到失望,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 神童高華健:燦爛的人生路
    神童是天生的,而天才離不開後天的努力和培養。有的人生來就註定與眾不同,要一直活在萬眾矚目之下,天才則是這一類一直都備受關注的人群。縱觀歷史,中國其實誕生了很多神童,但能稱之為天才的,則是寥寥無幾,因為神童是天生的,但如果稍不注意就變成了「仲永之流」,而有的人卻會憑著天生的聰明才智,不斷走在人前。
  • 中國天才25歲成哈佛博士,中美德三國爭搶,深思熟慮後加入美籍
    「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並拓展了現代力學研究的前沿。」這是一句非常有分量、足以讓科學界感到震撼的評價,來自當今世界力學學科領域最具學術權威國際學術組織「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盟」。這句評價裡提到的「奠定」和「拓展」等詞彙都是表達了充分讚嘆的,可想而知得到這句評價的人是怎樣一個成就突出的天才人物。
  • 中國培養的天才,中美德三國向他投橄欖枝,他深思熟慮後加入美籍
    很多人特意跑到他的宿舍「圍觀」,眾人的矚目並沒有使高華健盲目自大,迷失心靈,他依舊刻苦學習,顯示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與堅韌,1982年,高華健順利畢業,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大學畢業的高華健沒有急於進入社會,而是選擇繼續深造,充實自己,為此他赴美留學,就讀於哈佛大學工程科學專業。
  • 高華健:在中國出生,被3個大國爭搶,為何他最後卻加入了美籍?
    一些國家培養出來的人才在出國留學後依然能不忘祖國的栽培,摒棄國外優於國內的高科技設備及實驗環境,淨身回到國內為祖國做貢獻,可也有的人出國留學後卻一去無返,留在國外一心搞自己的科研,將祖國對於自己十幾年的栽培拋卻腦後。今天,筆者要介紹的可是一位「傳奇人物」,他曾是遭到中美德三個大國「哄搶」的人才,可後來卻去到了美國,加入了美國國籍,他就是高華健。
  • 我國高材生高華健,最終加入美國國籍,卻不忘培養中國人才!
    有這麼一個人,他的才華得到了中美德三國的認可。 十五歲便考入西安交通大的高華健,是一位真正的天才。雖然他從小生活貧困,讀書的條件惡劣,卻一直沒有放棄讀書,他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在他的刻苦學習下,順利的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在當時條件下,國家會把一些優秀的學生送到國外深造。高華健自然就被選中,去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繼續學習。在美國的幾年,高華健不僅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而且被美國政府所看重。
  • 中國天才高華健,完成學業後遭3國爭搶,談及祖國:為啥要回去?
    從小學起,高華健就體現出了超人一等的學習潛力,無論課上還是課下,他一直在不停地汲取知識,雖說回到家要幹些農活,但這絲毫不能成為他學習的阻礙。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高華健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1978年,他憑藉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當時,他年僅15歲。
  • 四院院士高華健,加入美國後稱自己愛國,他到底哪裡愛國?
    他發表了300多篇學術論文,其中ISI被引用了18600多次,是二十年內世界固體力學領域被引用最多的人。但是在祖國需要人才的時候,高華健加入了美國國籍,成為一名美國人。而之後高華健還稱自己愛國,他到底哪裡愛國?愛的是哪個國?
  • 5個院士頭銜,三國爭搶,雖是美籍卻為中國培養了20多個科學家
    5個院士頭銜,三國爭搶,雖是美籍卻為中國培養了20多個科學家。高華健院士今年已經57歲了,出生在1963年的他,並沒有像其他一些高等人才那樣家庭優渥。相反,高華健的家庭雖然算不上貧窮,可是日子也過的普普通通,父母雙親也不是科技領域的人才,僅僅工薪階層的普通人士。所以高華健院士也能算做是寒門子弟吧。
  • 物理天才馮奚喬:17歲讀北大,34歲跳樓身亡,美國高校為他降半旗
    自古以來天才的隕落總是讓人嘆惋,如23歲因病而死的大將軍霍去病,又或是三國時期年僅26歲就因箭瘡去世的孫策,都留給了人們太多的遺憾。這些年紀輕輕就去世的人,如果能夠活下來,一定能做出更多更大的成就,比如曾有天才美譽的北大學霸馮奚喬。
  • 他是中國培育的人才,面對中美德三國的邀請,最終選擇加入美籍
    ,他天資聰穎,所以大家格外關注他,他也並沒有驕傲,而是踏踏實實學習,他知道現有的這些學識還不足以支撐他出來工作,於是他出國繼續學習,上的名校哈佛大學,讀到了博士,一般人讀完博士大概就是30多歲了,但是他才25,真的是年少有為啊,光是看看的學習歷程就覺得他很了不起了。
  • 用理性來理解世界——德謨克利特,他的偉大,誰能與之比肩?
    公元前450年,有一個人從古希臘的米利都啟程前往阿夫季拉,他的名字叫留基伯。關於他的生平人們所知甚少,但他寫了一本叫做《宇宙學》的書流傳了下來。到了阿夫季拉後,留基伯就創立了一所教授科學與哲學的學校,不久後收了一位年輕的學生,名叫德謨克利特。
  • 中國科學天才高華健,轉入美籍擔任終身教授,用自己的方式報恩
    高華健就是國家重視的人才之一。高華健生於四川成都,天資聰穎的他在學習上順風順水,一路跳級並一直名列前茅,從小就受萬人矚目。本科畢業後他前往美國哈佛攻讀碩士,也是在這個時期,高華健轉入美國國籍,擔任終身教授。
  • 中國科學天才高華健,轉入美籍擔任終身教授,用自己的方式報恩!
    高華健就是國家重視的人才之一。高華健生於四川成都,天資聰穎的他在學習上順風順水,一路跳級並一直名列前茅,從小就受萬人矚目。本科畢業後他前往美國哈弗攻讀碩士,也是在這個時期,高華健轉入美國國籍,擔任終身教授。聽到這裡,肯定會有人止不住嘆息。對於高華健的選擇,人們也給出了不同的評價。
  • 天才科學家被送到哈佛,拿下美國國籍,培養20位博士送回國內
    ,只不過有很多的天才,雖然有著常人所沒有天賦,卻沒有好好利用,導致這些天才並沒有發揮出他們的天分,我國擁有著14億之多的人口,其中自然是出現了很多優秀人物,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高華健。並不能作為評判一個人的標準,高華健從小便被人們稱為神童。他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在學習方面也非常的有天賦,同樣的學習時間,他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數倍,這也讓他在很小的時候便擁有了極其龐大的知識儲備,也正因如此他連跳數級學習,正好當時的高考剛剛恢復,於是他在15歲的時候參加了高考,進入了西安交通大學在進入大學後的他也並沒有鬆懈,仍然努力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
  • 丹揚、傅嫈惠、高華健、林海帆、文小剛、張鋒:新晉2018美國科學院院士
    ►高華健,美國布朗大學工程系Walter H. Annenberg冠名教授兼材料科學工程研究中心(MRSEC)主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高華健是固體力學領域的頂尖專家。他本科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在哈佛大學取得碩士以及博士學位。高華健曾擔任美國史丹福大學助理教授、終身副教授、終身教授,德國馬普學會會士兼馬普金屬研究所所長,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兼職教授等職位。高華健於2006年接任國際固體力學領域的旗艦期刊JMPS的主編。
  • 人民日報署名文章:世上本無「修昔底德陷阱」——評美國一些人戰略...
    當前,透過中美經貿摩擦,很多人在思考大國相處之道,談論「修昔底德陷阱」的聲音也隨之多起來。  這個概念出自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幾年前他使用該名詞用於指代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之間的關係,即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身陷結構性矛盾,衝突極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