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天才高華健:中美德三國競相爭奪,生於中國的他為何入了美籍?

2020-12-05 楓橋陌客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已亥雜詩》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人才都是人們爭奪的對象,於是才有了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和現在的人才引進位度。出生在中國的神童高華健,就曾經因為他的優秀而被中國、美國和德國這三個國家爭相爭取。在最後,高華健選擇加入美國國籍。對於高華健這一選擇,不少人表示非常不解:為什麼高華健最終入的不是母國的國籍呢

一代物理神童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之後,物理便開始慢慢地顯現出了它的巨大作用,因此一大批優秀的物理學家湧現了出來。對於物理學家,人們耳熟能詳的有愛因斯坦、錢學森等人。實際上,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還有著不少優秀的物理學家,今天的主人公高學健就是其中一位。

高學健出生於上個世紀的成都。高華健出生的那年,正值中國發展最為艱難的一段時期。在那段時期,不管是社會經濟還是文化的發展,都遠遠地落後於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

由於從小就見識到了國家和家庭的困難,高華健在小的時候便立志要努力學習,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人生。

其實他從小就非常聰明,常常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學會老師所講的知識。在知道了自己在學習上的天分之後,高華健並沒有沾沾自喜,相反,他比之前更加認真的學習。先賢曾經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努力。」高華健憑藉著他的天資聰穎和努力,成功地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

在大學畢業之後,高華健並沒有停止他學習的步伐。很快,他就申請到美國留學。幾年之後,高華健就獲得了美國哈佛大學的博士生文憑。從那以後,高華健在物理方面的才能便再也無法被掩蓋住了。

在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後,高華健選擇繼續留在美國。在那個時候,為了獲得一處安身之地,高華健進入了美國的史丹福大學擔任教授。在史丹福大學任教期間,高華健並沒有停止他的科研工作,很快,他便接連在固體力學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高華健一共發表了科研論文300餘篇,ISI引用高達一萬八千餘次。這兩個數字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在固體學領域,這個數量,在所有物理學家中排名第一。

縱觀整個世界,物理學家的數量並不在少數,但是能夠達到高華健這樣的層次和水平的,卻並不多。而高華健也憑藉其出色的能力先後成為了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因此,高華健也被稱為「三國五院士」。

國籍之爭

在今天的世界,國際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不少的國家都出臺了不少招攬外國優秀人才的政策,這些國家甚至會為了這些優秀的人才一路大開綠燈。而高華健也因為其出色的能力而被中國、美國和德國三個國家爭奪。而這三個國家為了招攬高華健,都提出了優厚的薪資和待遇。

對於高華健而言,中美德這三個國家各有優劣。比起科研實力,美國和德國無疑是更好的選擇,因為他們對物理的研究開始得更早,取得的成就也更多。而中國則是高華健的母國。在思考了一段時間之後,高華健選擇加入美國的國籍。

對於中國人而言,人們似乎並不擔心高華健的選擇,因為在他們看來,高華健一定會選擇中國,因為中國是他的母國。並且高華健在出國之前曾說過要學成之後,報效祖國。因此,當高華健選擇加入美國的國家之後,不少中國人表示非常不理解,他們認為高華健是被美國的紙醉燈謎誘惑了,忘記了當初的誓言。

實際上,人們都錯怪高華健了。就如數十年前的那一首令人熱淚盈眶的《我的中國心》一樣,高華健雖然人在異國,卻有著一顆中國心。高華健雖然加入了美國的國籍,並且成為了美國大學的教授,但是高華健並沒有忘記哺育了他的中國。

依舊為祖國貢獻

雖然高華健的工作重心是在美國,但是他也會常常來到中國,到中國的大學上課、指導學生。高華健在美國,指導過不少的中國留學生,培育了不少中國留學生博士。因為心繫中國,他常常勸導中國留學生回到中國報效祖國。

看到這裡,或許不少人會產生一個疑問:「既然如此心繫祖國,那麼他為何不在當初便回到祖國?為什麼在當初會選擇加入美國的國家呢?」實際上,對於高華健而言,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兩難的選擇作為一個中國人,高華健自然想為中國多做一點貢獻。但是對於自身而言,美國自然更加適合自己的發展。

雖然中國在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之後,不管是經濟、政治還是文化,在國際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和美國之間一點差距都沒有。

美國自從先後結束了戰爭之後,便十分注重自身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不少驚天動地的發明都是美國人發明的,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先驅的計算機,也是美國人最先發明出來。

在二戰期間,美國作為唯一一個本土沒有受到戰爭破壞的發達國家和最終的戰勝國,吸引了世界上不少著名的科學家,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也正因為如此,美國的科研實力,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因此,高華健為了擁有更好的科研環境,最終選擇了加入美國國籍。

對於世界上不少國家而言,高華健都是一個非常難得物理人才。高華健最終選擇加入美國,雖然令中國失去了一個優秀的人才,但是也給了中國一個教訓——如果國家不夠強悍,國家的文化競爭力不強,便會失去對國家來說非常珍貴的人才。因此,為了類似於高華健這樣的人才不再流失,中國更需要加快自己發展的步伐。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中國培養的天才,面對中美德三國的邀請,他思考後選擇加入美籍
    但有時候中國培養的人才並不能為我國所用,這也是一種時代的悲哀。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他是中國培養的天才,面對中美德三國的邀請,他思考後選擇加入美籍。 當時有很多國家都希望高華健能來自己國家發展,為自己國家發展作出貢獻,而我國也希望高華健能夠回國,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高華健經過仔細的思考之後選擇留在美國並且加入美國國籍,順利的成為了史丹福大學的助理教授。中國培養的天才,面對中美德三國的邀請,他思考後選擇加入美籍。
  • 中國天才25歲成哈佛博士,中美德三國爭搶,他深思熟慮加入美籍
    而這個天才人物便來自中國,他在中國讀書、成長,隨後赴美留學,當他以25歲的年紀取得世界名校哈佛的工程科學博士學位時,祖國自然非常歡迎他回歸為國出力,但優秀的人才總是很「搶手」,美、德同時也向他表示出意願,而他深思熟慮後選擇加入美籍,不免讓同胞感到失望,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 物理天才高華健:中美德三國共同競爭,到底誰能把他收入彀中?
    ——布雷斯福他是中國百年難遇的天才,一身才華刻苦奮鬥;他是加入美國國籍的精英,身在異鄉打拼多年;他是中國歸鄉的院士,一生奉獻再創輝煌。這樣的男孩對於一九六幾年的中國很是珍貴,大家都知道在成都有位聰明好學的天才「高華健」。高華健是幸運的,他的才華沒有因為時代而被埋沒,相反在他十五歲時中國停止已久的高考制度再度被喚醒,讓高華健有了平臺可以一展身手。果然,高華健年僅十五歲就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如願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學。
  • 中國天才25歲成哈佛博士,中美德三國爭搶,深思熟慮後加入美籍
    而這個天才人物便來自中國,他在中國讀書、成長,隨後赴美留學,當他以25歲的年紀取得世界名校哈佛的工程科學博士學位時,祖國自然非常歡迎他回歸為國出力,但優秀的人才總是很「搶手」,美、德同時也向他表示出意願,而他深思熟慮後選擇加入美籍,不免讓同胞感到失望,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 中國培養的天才,中美德三國向他投橄欖枝,他深思熟慮後加入美籍
    當時他年僅十五歲,十五歲的大學生本就鳳毛麟角,更不要說名校大學生,所以高華健一入校就成了轟動全校的「明星」。很多人特意跑到他的宿舍「圍觀」,眾人的矚目並沒有使高華健盲目自大,迷失心靈,他依舊刻苦學習,顯示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與堅韌,1982年,高華健順利畢業,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 高華健:在中國出生,被3個大國爭搶,為何他最後卻加入了美籍?
    今天,筆者要介紹的可是一位「傳奇人物」,他曾是遭到中美德三個大國「哄搶」的人才,可後來卻去到了美國,加入了美國國籍,他就是高華健。高華健,1963年在四川成都出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四川人。高華健自幼就非常聰明,在學校時常受到老師的誇獎,到了中學,高華健也理所應當成為了班級裡的「佼佼者」,受到了所有代課老師的青睞。
  • 天才神童高華健,被中、美、德三國爭搶,為啥選美國而不是母國?
    天才也需要後天的培養,出生於中國四川的神童高華健便是可以有資格在中國擁有高等教育的天才,當中國、美國、德國三國一起爭搶他的時候,他最終也沒有選擇祖國……天才誕生史1963年,川蜀之地誕生了一個天才少年,家人為他取名為——高華健,希望他和中華民族能一起健碩強大。
  • 他是中國培育的人才,面對中美德三國的邀請,最終選擇加入美籍
    ,他天資聰穎,所以大家格外關注他,他也並沒有驕傲,而是踏踏實實學習,他知道現有的這些學識還不足以支撐他出來工作,於是他出國繼續學習,上的名校哈佛大學,讀到了博士,一般人讀完博士大概就是30多歲了,但是他才25,真的是年少有為啊,光是看看的學習歷程就覺得他很了不起了。
  • 5個院士頭銜,三國爭搶,雖是美籍卻為中國培養了20多個科學家
    5個院士頭銜,三國爭搶,雖是美籍卻為中國培養了20多個科學家。高華健院士今年已經57歲了,出生在1963年的他,並沒有像其他一些高等人才那樣家庭優渥。也正是如此,為高華健種下了研究工程學的種子,在數十年寒窗苦讀之後,高華健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學,而他選擇的專業恰恰正是工程學(題外話,所以小朋友愛玩不是壞事,沒準就是下一個科學家)。
  • 神童高華健:燦爛的人生路
    神童是天生的,而天才離不開後天的努力和培養。有的人生來就註定與眾不同,要一直活在萬眾矚目之下,天才則是這一類一直都備受關注的人群。縱觀歷史,中國其實誕生了很多神童,但能稱之為天才的,則是寥寥無幾,因為神童是天生的,但如果稍不注意就變成了「仲永之流」,而有的人卻會憑著天生的聰明才智,不斷走在人前。
  • 我國高材生高華健,最終加入美國國籍,卻不忘培養中國人才!
    中國從古至今都崇尚才華,做一個文化人不僅可以得到展示的平臺,還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一直重視人才的培養。有這麼一個人,他的才華得到了中美德三國的認可。 十五歲便考入西安交通大的高華健,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 中國天才高華健,完成學業後遭3國爭搶,談及祖國:為啥要回去?
    上世紀80年代,中國迎來了一次新的變革,大開國門之後,一批優秀的科學家相繼回國,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尖端科技也在他們的努力下被研發了出來,可以說,正是有了他們,中國的科技實力才會實現質的飛躍。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願在學成之後回國效力,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與科研環境,他們寧願留在國外,承受國人的怒火與唾棄。
  • 中國科學天才高華健,轉入美籍擔任終身教授,用自己的方式報恩
    近年來,中國十分重視國內的科學發展高華健就是國家重視的人才之一。高華健生於四川成都,天資聰穎的他在學習上順風順水,一路跳級並一直名列前茅,從小就受萬人矚目。本科畢業後他前往美國哈佛攻讀碩士,也是在這個時期,高華健轉入美國國籍,擔任終身教授。
  • 中國科學天才高華健,轉入美籍擔任終身教授,用自己的方式報恩!
    近年來,中國十分重視國內的科學發展,大力培養科學人才。高華健就是國家重視的人才之一。高華健生於四川成都,天資聰穎的他在學習上順風順水,一路跳級並一直名列前茅,從小就受萬人矚目。本科畢業後他前往美國哈弗攻讀碩士,也是在這個時期,高華健轉入美國國籍,擔任終身教授。聽到這裡,肯定會有人止不住嘆息。
  • 四川才子高華健,三國家輪流爭搶他,考慮清楚後入美籍成終身教授
    今天我們就來講當年中國培養出來的天才,中美德向他拋出橄欖枝,他最終加入了美國國籍,現在他怎麼樣了?今天我們來講的這個故事當中的主人公名字叫做高華健,是中國四川省成都人。從一出生開始就天賦異稟,是一個被上帝照顧的孩子,可以說他的天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也是我們望塵莫及的,很多人要付出許多的努力,都不及他的1/10。
  • 中國物理天才加入美籍,從未計劃回國效力,給出的理由被網友圍攻
    ,中國有沒有霍金這樣的天才呢?在中科大深造5年後,本應是他報效祖國的時候,他卻遠走海外去到美國哈佛大學,從未回報中國還娶了個美國人為妻,這個人就是物理天才尹希。談起尹希這個人,中國人對他又羨慕又恨,羨慕的是他異於常人的天分。
  • 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為何選擇回到中國西安交通大學培育學生
    高華健受中國的教育體系,培養被譽為天才學者,然而他就是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在1963年的四川成都,高華健出生了。他在很小的時候,極其聰明,知識只要說一遍就能記住,接受事物也比同齡人快很多,這或許是遺傳,或許是這個小孩本來就有著極其寬廣的腦域。
  • 大國科技較量正酣,物理天才入美籍!為什麼科學家扎堆兒往外跑?
    從2013年起,「物理天才」的尹希身上突然多了許多爭議,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翻舊帳。天才少年,12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7歲入哈佛大學讀博,31歲打破記錄成哈佛最年輕華人正教授……一路開掛,尹希成了國人驕傲,直到他加入美國國籍。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面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美籍戶口,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霸氣回應:我是中國人,我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裡。曹原此舉可謂是當今留學生中的一股清流,堪稱當代的「錢學森」,與此同時,也贏得了網友的大力支持和點讚。
  • 楊振寧獲諾貝爾後入美籍,現卻被指責回來養老,那是你的無知
    1964年,加入美籍,成為美國公民。年,楊振寧回中國訪問,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回到美國後,楊振寧在美國好幾個城市舉行演講,許多美國人,因為受他的影響,開始對中國持友好態度,並願意同中國親近;一些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訪,為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