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有助於解釋地球上水和石油的起源

2020-07-24 孜然實驗室
新發現有助於解釋地球上水和石油的起源

星際間的分子雲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水讓我們的地球與眾不同,在宇宙中很難再也找到一個跟地球差不多的地方,然而,地球上的水從哪兒來,卻始終是未解之謎。

新發現有助於解釋地球上水和石油的起源

藍色星球

關於水的來源,有兩個主要說法:自源說和外源說。

自源說認為地球的水與生俱來。地球形成的時候,能夠形成水的物質就已經存在了。比如說氫元素和氧元素,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水。

水還可能存在於大氣中,隨著溫度降低,水蒸氣凝結降落到地表。

地殼深處的巖漿層在高溫高壓環境下能夠溶解大量的水,早期地球表面就是巨大的巖漿海洋,有分析認為巖漿釋放的水量能夠達到目前海洋中全部水量的一半。

地球礦物中也含有大量的結晶水,在合適的條件下,巖石中的水也能夠被釋放出來。

地幔巖石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水,根據計算,地幔上下層過渡帶中的水是目前全部地表水的3倍。隨著板塊移動,火山爆發等地質活動,有相當多的水被帶到地表。

外源說認為水來自彗星、隕石和太陽風等。

在地球形成初期,遭遇過大量彗星、隕石的轟炸。許多彗星實際上就是髒雪球,主要就是水和星際塵埃,彗星撞擊地球會帶來大量的水。隕石通常含有0.5%~5%的水,有些甚至高達10%。

新發現有助於解釋地球上水和石油的起源

C/2019 Y4彗星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意外解體

含水的彗星,通常是在所謂的「雪線」以外形成的,在這裡溫度足夠低,水凝結成冰並與其他固體顆粒組成了彗星。

新發現有助於解釋地球上水和石油的起源

雪線(snowline,也叫frost line)示意圖

太陽系的雪線被認為大約在2.7~5天文單位之間(1天文單位即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也就是火星與木星間的小行星帶,而地球顯然是在雪線以內的。

但是外源說無法解釋的一個問題是,如果如此多的水被運輸到地球,那麼理應有大量隕石被運送到其他固體行星上。

一些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彗星冰對地球海洋的貢獻小於1%。

綜合各種信息,科學家一般認為,組成現有的地表水以自源水為主要的來源。

近日,關於地球上水的起源問題又有新發現。

科學家證明,雪線以內的星際間有機物就能夠產生大量的水和油,而無需通過彗星跨越幾個天文單位傳送過來。這些星際間有機物在地球吸積形成階段及以後逐步進入地球。

星際間有機物加上塵埃實際上就是形成彗星、小行星的原始物質,其總量要比彗星、小行星多得多。這些星際間有機物在原始地球環境下有可能產生水。

研究人員使用化學試劑在模擬生成了星際分子中有機物,他們利用紫外線照射含有水、一氧化碳、氨的混合物,這是星際有機分子的天然合成過程。然後,在高壓條件下將有機物從24℃逐漸加熱到400℃。樣品直到100℃都是均勻的,但在200℃分成兩相。在約350℃時,水滴的形成變得明顯,並且隨著溫度的升高,水滴的尺寸增加。在400℃下,除了產生水滴以外,還產生了黑色的油。對油的化學分析顯示出與石油相似的特性。

新發現有助於解釋地球上水和石油的起源

隨著溫度的升高,星際間有機物產生水滴和油。在102℃,模擬的有機物是均勻的。在350℃,水滴清晰可見。在400℃時,明顯產生了黑色的油。圖片:Hideyuki Nakano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新發現有助於解釋地球上水和石油的起源

在400℃下加熱後,星際有機物類似物清楚地分為油(黑色)和水(透明黃色)兩層(a:加熱前,b:在400℃加熱後)。圖片:Hideyuki Nakano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新發現有助於解釋地球上水和石油的起源

有機物模擬物通過加熱產生水和油。在約350℃時明顯形成了圓形水滴。圖片:Hideyuki Nakano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實驗說明高溫加熱星際有機質可產生大量的水和油。這表明雪線內側產生水的可能性要比從雪線外側通過彗星或隕石轉移更大。此外,非生物油的形成表明,地球上的石油來源比以前想像的要廣泛。

新發現有助於解釋地球上水和石油的起源

相關焦點

  • 新發現有助於解釋地球上水和石油起源
    外源說認為水來自彗星、隕石和太陽風等。在地球形成初期,遭遇過大量彗星、隕石的轟炸。許多彗星實際上就是髒雪球,主要就是水和星際塵埃,彗星撞擊地球會帶來大量的水。隕石通常含有0.5%~5%的水,有些甚至高達10%。
  • 「上帝粒子」有助於解釋質量起源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比利時81歲的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84歲的科學家彼得·希格斯共同分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位科學家描述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其預測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不久前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運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通過實驗發現。獲獎科學家提出的理論解釋了粒子如何獲得質量,有助於人類了解亞原子粒子質量的起源。
  • 墜落地球的隕石有新發現 有助於研究生命起源
    2017年,一塊約6英尺(約1.8米)高的太空隕石以30000mph(約48000千米/小時)的速度進入地球,最終在距離地面20英裡(約32千米)的地方碎裂,墜入到美國密西根州的一個冰湖中。據外媒報導,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該隕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它或將成為揭示地球生命起源的關鍵。報導稱,該隕石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科學家們利用氣象雷達準確定位了這塊隕石,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在密西根州一個結冰的湖中發現了隕石碎片,並送到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進行研究。
  • 研究發現火星44億年前可能有水 有助於解釋生命起源
    幾年前,科學家們在非洲撒哈拉地區發現了一塊火星隕石——NWA7533。這塊隕石的形成年代距今44億年,其中含有久遠時代小行星撞擊的線索,並且可能是人們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火星隕石。研究人員表示,火星隕石NWA7533雖然來自火星,卻不屬於火星隕石中常見的SNC隕石中任一族群,而被歸類為火星隕石中的新族群「Martian(basalticbreccia)」。
  • 科學家發現富含磷元素新星體 有助解釋地球生命起源
    &nbsp&nbsp&nbsp&nbsp外媒:科學家發現富含磷元素新星體 有助解釋地球生命起源&nbsp&nbsp&nbsp&nbsp據埃菲社7月29日報導,西班牙科學家參與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類富含磷元素的新星體
  • 地球上水的來源
    實際上,地球形成後並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與外太空不斷地進行物質交換。因此,進入地球的彗星、隕石、星際塵埃(IDP)都是地球上水的潛在來源。1985年Kerridge指出彗星的平均D/H值為(310±40)x10-6(圖1),彗星與原始太陽星雲的混合可以解釋當今地球上D/H值的異常。
  • 石油起源理論和伊拉克戰爭(連載一)
    西方正統的石油起源理論認為,石油的形成過程與煤相仿,兩者都是化石燃料。通俗地說,煤是數百萬年前地質變遷時把堆積在地面的樹木埋到地下,在演變成化石過程中,經特殊環境下的物理、化學、生化作用而形成。
  • 科學家發現富含磷元素新星體 有助解釋地球生命起源
    據埃菲社7月29日報導,西班牙科學家參與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類富含磷元素的新星體,有助於解釋銀河系中磷的起源以及磷與地球生命出現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這項研究由西班牙拉科魯尼亞大學和加那利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專家共同完成,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隕石中出乎意料的豐沛氫含量披露地球上水的來源
    隕石中出乎意料的豐沛氫含量披露地球上水的來源(Credit: © dell / stock.adobe.com)(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urekAlert!: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被推測缺乏水的隕石物質(因為它形成於太陽系內部的乾燥帶)似乎含有足夠的氫,後者給地球輸送的水量至少是其海水量的3倍。雖然有關頑火輝石球粒隕石(EC)流星因含有足夠的氫而能為生長中的原地球提供水的想法已被提出,但由於很難測量ECs中的氫濃度,因此嚴格測試這種情況的困難阻礙了有關的工作,而這項研究排除了這一障礙。根據太陽系的形成模型,地球應該是乾燥的。
  • 外媒:科學家發現富含磷元素新星體 有助解釋地球生命起源
    據埃菲社7月29日報導,西班牙科學家參與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類富含磷元素的新星體,有助於解釋銀河系中磷的起源以及磷與地球生命出現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這項研究由西班牙拉科魯尼亞大學和加那利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專家共同完成,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達爾文物種起源理論錯了?科學新發現有助於在外星球尋找生命
    據英國媒體11月4日報導,科學家長期以來信奉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物種起源假說「『小溫池』理論」(the 'little warm pond' theory),即地球上最早的細胞是在溫暖的淺水池中進化的。但是英國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生命的起源地更可能是在深海的熱液噴口處。
  • 生命起源新線索:隕石中首次發現糖
    生命起源新線索:隕石中首次發現糖 2019-11-21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大 中 小】 這一發現或許表明,小行星(許多隕石的母體)內的化學反應可以製造出生命的某些組成要素,小行星撞擊遠古地球對生命的起源可能非常重要,這為探索人類起源提供了一種新可能。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19日報導,NASA和日本東北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兩種富含碳的隕石中發現了核糖和其他生物必需的糖分(阿拉伯糖和木糖)。核糖是核糖核酸(RNA)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地球上的磷元素來自於其他恆星?磷元素的起源問題有了新解釋
    地球上的磷元素可能來自銀河系中的某些恆星。除了氫和大部分的氦,宇宙中的所有化學元素都是在恆星內部生成的。碳、氮、氧、硫和磷元素是地球生命的化學基礎。其中磷元素倍受關注,因為它既是DNA和RNA的組成元素,也是細胞內能量交換和細胞膜發育的必要元素。
  • 科學:新研究表明,彗星有助於地球的大氣層
    【科學:新研究表明,彗星有助於地球的大氣層】根據一項新研究,地球的一些大氣層是數十億年前由彗星帶入地球的。關於地球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謎團長期困擾著科學家們。一些人認為彗星最初可能會將一些水,有機和大氣分子帶到地球上,這些分子現在構成了它的生命。現在,由加州理工學院的Guillaume Avice博士,CRPG-CNRS和洛林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支持該理論的證據。Avice博士和合著者一直在分析在礦物石英中發現的水氣泡中的微小古代空氣樣本,這些氣泡可追溯到30多億年前。
  • 新發現:地幔可能蘊含大量石油
    科學家一直用各種辦法模擬、間接觀察地底情況,例如,2001年啟航、至今仍在海上作業的日本探測船「地球」號,就號稱要「鑽向地幔」,已獲得了很多地底深處地質活動的寶貴數據。  地球由外向內分為3個同心球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可能含有石油資源的地幔是什麼樣呢?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網站公布的數據,地幔厚約2970千米,佔地球體積的84%。
  • 「琺瑯質軟石」隕石可能是地球上水豐富的原因
    「琺瑯質軟石」隕石可能是地球上水豐富的原因(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一種名為「琺瑯質軟石」的隕石可能是地球上水豐富的原因。這種隕石的同位素組成與陸地巖石相似,可能代表了形成地球的物質。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外來客中含有足夠的氫氣,至少向地球輸送了今天海洋中發現的水的質量的三倍。Enstatite Chondrites是由形成太陽系的星雲產生的小行星殘骸。這種巖石非常罕見,在當今地球上收藏的已知隕石中只佔2%。這些巖石與地球上常見的巖石有著相似的氧、鈦和鈣同位素。
  • 生物化學對生命起源和進化的可能解釋
    宗教和哲學對於生命的起源有著相似的立場,他們都認為生命的起源是超自然事件的結果,而這些超自然事件是科學無法解釋的,我們只是被宗教要求相信「有一個人在那裡說著神奇的話,策劃超自然的事件,然後一切就繁榮起來了,我們也擁有地球」。哲學告訴我們生命的起源是我們無法理解的。但是追求真理勝過於虛構的謊言,我們想依賴事實揭示科學對生命起源方式的看法。
  • 地球生命起源於宇宙?科學家在隕石中發現微生物,就是最好的解釋!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主要方向,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到底起源於哪裡呢?我們無從得知,關於生命的起源,地球上也有多種說法,最起初是神創論,後來達爾文出現的進化論又推翻了神創論,也有人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從海洋中進化來的,在動蕩不安的地球環境當中,海洋當中的微生物進化出了地球上最為原始的生命。
  • 地球上水的年齡或超46億歲太陽
    這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而本周的一項發現或許有助於人們解開這一謎團。   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天文系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存在地球、隕石、月球表面的水,可能比大約46億歲的太陽系還「老」。這意味著現存於太陽系中的水,有部分來自於太陽系形成前的星際介質。該研究發表在9月25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首次揭開月球上水的形成!包括化學、物理和物質證據
    一項跨學科的研究首次揭示了月球上形成水的化學、物理和物質證據。來自Mānoa夏威夷大學的兩個團隊合作開展了這個項目:UHMānoa化學系的物理化學家,太陽能化學WM Keck研究實驗室和夏威夷地球物理與行星研究所(HIGP)的行星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