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山東每噸破2600元了!」18日開始,玉米市場價格創下了4年以來的新高,這條消息在糧食圈激起波瀾:與2017年底部相比,玉米價格每噸上漲過千元,漲幅超62%。
玉米價格緣何一路走高?收購商及下遊深加工企業如何應對?
每市斤過1.2元,深加工廠商齊漲價
糧食服務平臺「糧商會」數據統計,自18日開始,山東玉米深加工廠商新糧開秤價紛紛上漲。
例如,百盛生物漲240元,執行2600元每噸(每市斤1.3元);山東惠民春暉漲46元,執行2460元每噸(每市斤1.25元);七星檸檬漲30元,執行2560元每噸(每市斤1.28元);西王澱粉漲20元,執行2480元每噸(每市斤1.24元);到了19日,西王澱粉漲價20元,執行2500元每噸(每市斤1.25元);惠民春暉漲40元,執行2500元每噸。
據山東各大廠商早間排隊車輛統計,18日早間排隊221車,到了19日,早間排隊到了531車,增加了311車。
回看今年年初的行情,玉米價格還是1935元每噸。這一輪上漲,出現於今年國慶節之後,東北、內蒙等地近40家深加工企業收購新糧的時間提前,價格普遍上調了300元到400元每噸。
行業統計,從近7年來我國玉米價格走勢看,2017年價格探底後出現了階段性上漲態勢,近4年來上漲超過1000元,漲幅超過62%。
19日當天,山東25家玉米廠商除了禹城保齡寶,開秤價均超過了每市斤1.2元。濰坊盛泰藥業、諸城興貿、昌樂英軒實業、恆仁工貿、肥城福寬生物、東平祥瑞藥業、七星檸檬、沂水青援、沂水大地、華義容海等10家企業價格每市斤超過1.25元。
糧農惜售 貿易商適量囤貨
19日,濟陽區回河街道鄧家村,村民郗立軍以每斤1.122元的價格,將7畝玉米田收回的8820斤玉米賣出。「這比去年的價格,每斤高出了2毛多,今年玉米多收入了近1800元。」郗立軍笑著說,去年的玉米,賣出價在每斤9毛多。
這兩天玉米價格的上漲,讓玉米種植戶們嘗到了豐收的喜悅。在鄧家村,有種植戶種了10多畝玉米,按照每畝產量1200斤、每斤1.122元價格算,僅玉米就能帶來1.3萬多元的收入。
正值豐收季,玉米價格上漲加重了農戶惜售心理。 初磊 攝
這一天,位於濟南市濟陽區回河街道中楊村的貿易商——山東中楊糧食購銷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朋,在20公裡範圍內的幾個村轉了一圈,將收購價比前一天上漲了2分錢,但只收回來100多噸玉米粒。「往年這個時候,每天的收購量在300多噸,行情走高,糧農惜售,總想著能賣上個更高的價錢。」楊朋介紹。
楊朋從2012年開始進入以玉米、小麥為主的糧食收購業,對這一波玉米價格的上漲,深有體會。
他回憶,今年3月,他在河北省的網點收購價為每斤0.96元,玉米棒(帶著玉米芯)的價格是每斤5毛錢;到了9月5日,他在章丘設了6個收購點,秋玉米粒的價格已經到了每斤1.08元。
楊朋的下遊客戶,是省內20多家深加工企業,每天早上,這些企業微信群裡,會報出當天的掛牌價,「每天都在上漲一分兩分,從業8年,今年的行情尤其熱,適宜囤的晾乾玉米粒,就適量囤一點兒。」楊朋說。
以20日早上為例,諸城源發每斤漲了2分錢,報價1.26元;昌樂英軒實業每斤漲了1分,報價1.295元。而這一漲幅相比東北地區,還算「溫和」。看東北市場,當天吉林四平天成每噸上漲了120元,吉林中糧榆樹每噸漲了90元,由於強颱風造成的東北玉米種植區倒苗,玉米減產已成定局。
楊朋說,相比往年最為明顯的變化是,如今東北廠商從山東收購玉米,山東市場的玉米正在流向東北市場,往年同期,多是山東廠商從東北大量採購玉米。這一天,山東地區各大廠商的早間排隊量到了777車,比前一天又增加了244車。
濰坊一名玉米貿易商劉先生這兩天比以往更忙,他說自己正忙著收購晾乾的玉米粒,「下遊澱粉廠等深加工企業需求量在增加。」經驗來看,每年11月到1月期間,是玉米大量上量時期,價格或許會出現微調。「有資金、庫存條件的貿易商,可以考慮分批出手,以對衝價格波動風險。」他給出建議。
飼用消費量提高 未來看漲
什麼原因拉高了這一輪玉米價格?各大機構分析師多認為,主要因素在需求端。
有數據統計,綜觀全國玉米消費量,飼用消費佔比達67.2%,工業消費佔比為28.5%,食用消費僅佔5%,養殖端成為了影響市場價格的主因,如今,全國生豬存欄量恢復到80%,規模養殖比重提高到53%,飼料的恢復將支撐玉米需求量走高。
「行情寶」分析師趙恬分析認為,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20到2021年度玉米產量將達到2.65億噸,比上一年增加400萬噸,但2020-2021年度玉米國內消費量預測值將比上一年度增加1300萬噸至2.93億噸,這意味著2020-2021年度玉米需求缺口為2800萬噸。2021年上半年玉米價格有望漲至每噸2600元到2800元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