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開發人工智慧機器人採摘西紅柿

2021-01-10 新華社新媒體

圖為Root AI公司機器人採摘西紅柿。(圖片來源於Root AI公司官網)

新華社華盛頓5月12日電美國一家初創公司最新開發出一種機器人,可利用人工智慧自動識別果實成熟度,並能熟練、輕巧地採摘西紅柿。

美國麻薩諸塞州這家名為Root AI的公司首次開發這款應用於農業領域的人工智慧機器人——Virgo 1號。據公司官網介紹,它的核心特點是應用人工智慧軟體實現「實時檢測果實成熟度、輕柔觸碰摘取、三維導航智能移動」。

利用人工智慧技術,Virgo 1號能識別西紅柿的成熟度,確定哪些果實可以採摘,據稱其識別效率要高於傳統的人工識別。採摘過程中,這款機器人可自動行駛,前端安裝有傳感器和照相機充當「眼睛」,機械臂上兩個像鉗子一樣的「手指」能用合適的力度採摘西紅柿,不會捏破西紅柿,也不會扯斷藤蔓。

據介紹,這個關鍵的採摘「手指」是用食品安全級別塑料製成的,其柔韌度與信用卡的材料相當,也易於清洗。

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喬希·萊辛對媒體介紹說,採摘「手指」是否易清洗十分關鍵,因為這有助於預防採摘過程中黴菌、病毒及蟲害等傳播。

未來研發人員還可以針對不同果實的軟硬度、形狀等特徵,開發新的人工智慧軟體及配套的傳感器和摘取鉗,實現一機多用。這要比目前市面上已有或研發中、只針對某種特定作物的採摘機器智能、靈活得多。

據介紹,Virgo 1號機身上安裝有燈光設備,因此日間和夜間均可在大面積的溫室大棚內採摘作業。目前這款機器人已在美國及加拿大的溫室進行了商業級別採摘試用,預計明年可實現更大規模商業應用。

相關焦點

  • 東孫村水果西紅柿明年元旦節可以採摘了
    初冬時節,室外溫度已降至零下,但省莊鎮東孫村水果西紅柿大棚裡卻溫暖如春。今年,東孫村將大棚出租,種植水果西紅柿、草莓,增加村集體收入。大棚水果西紅柿於明年元旦可以採摘。近日,記者走進東孫村大棚,看到水果西紅柿長勢喜人,一米多高的植株裡「藏」著大大小小綠色的果實。大棚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水果西紅柿在生長過程中不打農藥,由蜜蜂授粉,施生態肥,待果實成熟時,一口咬下,滿嘴都是香嫩的汁水,水果西紅柿特有的清香味讓人回味無窮。
  • 採摘機器人的可行性_花生採摘 - CSDN
    目前,業界整體趨勢是要從銷售一個機器人過渡到銷售一種實際服務,例如修剪草坪,提供計程車,完成零售訂單或按磅採摘草莓。然而,這顯然無法滿足R2-D2和C-3PO(星球大戰中的機器人)愛好者們的幻想。這些公司一般都是為某個垂直行業提供單個應用服務,如從箱子裡拿衣服、運送倉庫貨物或者按磅採摘草莓等。他們試圖證明他們的技術簡單而高效。然而,這些公司很少能夠真正做大。其中一個例子是Kiva系統,現在成了亞馬遜的後勤機器人部門。
  • 西紅柿,蔬菜?水果?——人工智慧定義篇
    西紅柿是水果還是蔬菜呢? 這個看似很幼稚的問題,卻引起了人們的爭議。 植物學家認為西紅柿是水果。 按照這個定義,西紅柿、黃瓜確實是水果。
  •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_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好處和危害
    打開APP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_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好處和危害 發表於 2018-01-11 15:26:53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種類   智慧機器人體系結構傳統的分類方法已不能確切區分新湧現的各類體系結構。
  • 人工智慧寒冬已過 2045機器人或將迎來「奇點」
    最近幾年,隨著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對機器人產業的大量投入,機器人的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在行動上,機器人從過去的笨拙緩慢變得靈巧迅捷;在智力上,人工智慧的發展在深度學習和人工神經網絡方面有很大突破;在使用場景上,機器人不但可以承擔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作,還可以走進家庭,掃地、澆水、做飯;從功能上,機器人不但可以替代手工操作,現在還在逐步替代腦力勞動。  機器人長得不像人?
  • 軟銀人形機器人,深耕人工智慧教育領域
    》,其中計劃中特別提到: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建立50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除此之外,軟銀機器人每年都會在中國舉辦「軟銀機器人杯」中國機器人技能大賽(「軟銀杯」)。2018年度 「軟銀杯」 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於2018年12月8-9日在泰州市科技館舉辦。
  • 美科學家:當人工智慧遇上倫理道德
    目前,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推進兩個項目:「快速輕型機器人」(FLA)和「敵對環境下聯合作戰」(CODE),前者計劃設計出一款旋翼機,能夠在沒有外界操控的情況下以極高的速度在城市環境或建築物內部敏捷地飛行;而後者的目標是開發無人飛行器,將能夠在完全與總部失去聯絡的情況下完成一整套攻擊程序——搜索目標、鎖定、跟蹤、攻擊、評估。
  • 福建光澤:一顆西紅柿的「農業4.0」
    在無菌的種植區內,工人只有採摘的時候才會觸碰到果實。 新華網 蔣巧玲 攝採摘下來的西紅柿「顏值」極高。每天,她除了到種植區轉悠,檢查棚內西紅柿的植株、果實是否健康之外,更重要的是回到電腦操控室裡,接收和處理Priva系統傳來的氣候參數。這些參數,是保證西紅柿「智能化」生長的「秘籍」。2015年4月,豐聖智能溫室蔬菜種植示範基地開工。項目由聖農集團投資建設,首期投資2億元,規劃面積約130畝,主要建設智能溫室大棚3.83萬平方米、加工車間8832平方米等。
  • 圖靈機器人:飛越人工智慧的想像屏障
    人工智慧的路徑分化上周,三十歲的俞志晨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發布了一款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機器人作業系統:Turing OS,此時,距離他在3W咖啡面對不滿100人的觀眾宣布創建圖靈機器人項目,剛好一年。圖靈機器人的前身,是搭載與智慧型手機系統的蟲洞語音助手產品,其與科大訊飛的業務相仿,試圖對接企業成為人機互動的技術支持。
  • 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外科診療進展及展望|達文西機器人|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外科診療進展及展望.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19, 26(3): 197-202. doi: 10.7507/1007-4848.201812043點擊查看本文圖表全文近年來,隨著各種智能設備與技術不斷融入人們日常生活,例如手機智能助理、語音文字識別、生物識別、自動駕駛技術、掃地機器人等。
  • 新一代具有人工智慧功能的機器人玩具
    打開APP 新一代具有人工智慧功能的機器人玩具 發表於 2020-02-29 17:16:18 艾伯塔大學的研究人員說,新一代具有人工智慧功能的機器人玩具可以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度假玩物。
  • 創想智控: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慧有什麼區別?
    機器人技術是人工智慧的一部分嗎?人工智慧是機器人技術的一部分嗎?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AI)的目的截然不同。但是,我們經常將它們混淆。什麼是機器人技術?機器人技術是處理物理機器人的技術的一個分支。機器人技術涉及對能夠與物理世界進行交互的物理機器人的設計,構建和編程。機器人技術只有一小部分涉及人工智慧。這部分要求機器人能夠「思考」並做出決定。但現有的許多非智慧機器人並不具備。拿基本協作機器人舉例。我們可以輕鬆地對協作機器人進行編程以拾取對象並將其放置在其他位置。
  • 雲計算開發與人工智慧的關係,雲計算開發主宰物聯網
    26%的開發者最常將雲計算與物聯網聯繫在一起,並且有三倍的可能性更常使用雲環境作為開發環境。34.2%的物聯網開發者發費超過50%的時間在分析和資料庫工作。物聯網開發者們也更可能花費25%的工作時間在分析和建立所有類別的應用程式資料庫。清晰的分析和資料庫建議將對未來的物聯網應用設計有著重要的作用。
  • 人工智慧是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嗎?
    《人工智慧是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嗎?》人工智慧是本屆3A論壇聚焦的主題,除了「平安科技人臉識別技術」、麻省理工學院「深度學習時代的人工智慧」,「平安集團AI戰略布局」在主論壇受到全場關注外,分論壇的圓桌對話把脈當前人工智慧 大咖齊聚洞見未來行業發展在新一輪人工智慧產業浪潮時代,創投機構應該如何把握投資節奏?創業企業需要怎樣抓住行業發展機會?如何堅守長期價值?人工智慧又將如何發展?
  • 報告:人工智慧仿生機器人目前問題分析
    近年來,許多投資巨頭逐漸將關注焦點轉移到人工智慧上。例如,嘉實基金已經於今年成立了人工智慧投資研究中心,致力於將最先進的科技元素加入到投資分析和決策過程中,通過金融、數學、計算機等多領域人才的交叉合作,並結合大數據技術和分析式處理架構,構建可擴展的智能投研平臺,為系統化的科學投資決策提供支持。
  •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大會舉行 聚焦AI人才培養
    ,共同探討我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專業人才的培養,為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張欣欣在發言中講到,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專業委員會開發了針對基礎教育的AI系列教材,並在疫情期間開展線上教育的公益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目前人工智慧專業、機器人專業的建設與發展非常蓬勃,這不僅是中國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也是全球技術革命、信息革命的需要。
  • 人工智慧列國志|日本:普及AI教育與機器人革命
    澎湃新聞特此整理各國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希望能為讀者呈現較為全面而深入的人工智慧發展圖景。今日推出人工智慧列國志之日本篇。日本關注基礎教育中的人工智慧普及,著重培養複合型人才。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它注重依託自身的製造業優勢,深化機器人發展和製造業智能應用。
  • 由「機器人」到「人機器」人工智慧發展史
    1開篇綜述:什麼是人工智慧機器人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參與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來,而電影《超能陸戰隊》和《復仇者聯盟2》人工智慧機器人題材的電影的熱播,引發很多影迷甚至專業人士對於人工智慧的關注和思考
  • 機器人手臂 Apple II 實現人工智慧驅動取代「艱苦」編程
    近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機器人手臂,該團隊將他們的發明比作 Apple II,這款個人電腦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吸引了不少愛好者,並引發了一場技術革命。該項目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實驗室,教授 Pieter Abbeel 是將人工智慧應用在機器人領域的先驅。
  • 西紅柿豐收豐產 「紅火」了群眾生活
    「我種溫室十幾年了,今年種了5個溫室,全部種的是西紅柿,每個溫室產量都能達到6噸以上,按2元批發計算,一個溫室1.2萬元收入,我們場部蔬菜合作社給我們菜農聯繫銷售市場,今年的西紅柿全部都銷往廣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