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白血病錯過高考少年已籌集80餘萬善款 將接受幹細胞移植

2020-11-30 華龍網
新橋醫院全軍血液病中心主任張曦教授在床旁為向根治療加油打氣。 院方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6月7日15時47分訊(記者 黃宇 通訊員 曾理)日前,華龍網報導的17歲高三學生向根因為身患白血病錯過高考的事情《高考前一周查出白血病 17歲少年深情呼喚「我想跟大家一起畢業」》,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關注。今(7)日,在病房,當拿到今天語文試卷的作文題目後,他第一時間閱讀了材料,有點小興奮地說:「這段材料此前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過,如果我能去考試一定能寫好這篇作文,從細節入手,相信能拿50分。」

    相較於前兩天確定參加不了考試有些低落的情緒,今天向根的心情明顯好了很多。醫生檢查發現,其姐姐的造血幹細胞能給他做移植,社會愛心人士也為他湊夠了治療費用。

    善款直接轉到醫院帳戶 目前已籌集80餘萬

    報導當天,向根曾就讀過的巴蜀中學向莉老師就在眾籌平臺上為向根發起眾籌。通過大家努力,一天時間裡就籌集到了15萬多元的愛心捐款。

    還有眾籌平臺通過報導了解到向根的故事後,也為他發起募捐,籌集到62萬多的愛心捐款。目前,向根家人已通過各種渠道為孩子籌集到逾80萬捐款。

    主治醫生劉煥鳳醫生介紹,像向根這樣的白血病患者,經過大劑量的化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在臨床上完全有治癒的機會。前期化療費用大約需要30萬元,腫瘤細胞得到有效控制後,再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費用大約需要40萬元。

    姐姐向術苗表示,眾籌平臺的捐款將根據向根治療進展直接轉入到醫院帳戶,在完成弟弟的治療後,他們也希望有結餘的愛心捐款能幫助到其他病友,讓愛心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這是我們重慶大學的明信片和書籤,你成績這麼好,現在安心養病,明年考重大,學姐學長們都歡迎你。」6日,兩名重慶大學的校友來到醫院,並為向根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之前一直不想放棄,是不知道自己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參加高考,所以不想錯過這次機會。」向根說,他沒想到自己的病會引起這麼多人的幫助,他不想讓父母擔心,所以放棄了考試,現在自己會安心養病,也希望為同學們打氣,希望每個人都能好好發揮,考出最好的成績。

    將經歷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等多道關口

    新橋醫院全軍血液病中心主任張曦教授介紹,根據相關檢查結果,已可以明確診斷向根患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目前的治療還處於抗感染階段,在感染完全緩解後,將進行第一階段的化療,並根據化療後的身體狀況確定後續治療方案。

    專家介紹,根據以往對類似疾病治療的經驗,向根將經歷前期的化療,在身體腫瘤負荷降低到一定的水平後,再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根據最新配型結果,向根姐姐的造血幹細胞與向根HLA基因位點半相合,可以為向根移植提供「生命種子」。

    張曦教授介紹,雖然新橋醫院已在臨床上嫻熟掌握半相合(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但為了保證更好治療效果,醫院還將爭取通過中華骨髓庫配型,為向根尋求找基因配型相和程度更高的「生命種子」,爭取能進行無關供者全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雖然目前臨床對於該疾病的治療技術日趨成熟,但治療過程中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需要醫生和患者共同努力,一起闖過一道道生命的關口。

相關焦點

  • 白血病幹細胞相關研究進展——白血病幹細胞的特性
    研究認為,AML患者體內存在少數白血病始動細胞,通常被稱為白血病幹細胞(Leukemic stem cells,LSCs),白血病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和抗藥性,是白血病病情持續和復發的主要原因。研究白血病幹細胞的生物學、免疫學、遺傳學特性以及它們的異質性,對於AML的靶向治療及改善AML的預後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 瀏陽白血病少年為錢所困 冒高風險移植姐姐骨髓
    喻光華一家在北京出租房前合影 從左至右分別是姐姐喻秋分、喻媽媽、喻光華和舅舅  星辰在線2月9日長沙訊(特約記者 張穎 記者 杜進)星辰在線聯合中工網等主流媒體繼續關注瀏陽白血病少年喻光華在京的最新情況。之前報導,湖南瀏陽白血病少年喻光華赴京治病前夕,為了再籌點手術費,父親喻升龍上山砍柴,不幸發生意外身亡。
  • 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患者身份公開,接受幹細胞移植後體內HIV被清除
    2019年3月,一名被稱為「倫敦病人」的愛滋病患者在接受幹細胞移植後其體內HIV被清除,這也是全球第二位成功治癒愛滋病的患者當時出於個人原因,這位患者選擇了「隱姓埋名」,然而周一在接受美國《紐約時報》的採訪時,他主動公開了自己的身份,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鼓勵愛滋病患者積極生活。現年40歲的Castillejo是一位英國男性公民,2003年被診斷出感染愛滋病病毒,2012年開始通過藥物控制感染。此後,他又被診斷為晚期霍奇金淋巴瘤。2016年,該病人的癌症已非常嚴重,他同意進行幹細胞移植。
  • 幹細胞治療成白血病剋星,幹細胞存儲、回輸拯救兒童於危難之間!
    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被診斷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於是開始了兩年半的強化療。這次他接受了一次嚴格的骨髓移植手術。起初骨髓移植手術看起來奏效了,他的白血病也消失了。然而不幸的是,在移植手術後他出現了一種罕見且危險的併發症——移植物抗宿主病或GVHD。更加不幸的是,此時的卡梅倫對治療這種併發症的類固醇不起作用,6個月內的死亡率為80%,處於非常危險的情況,預後也很差。
  • 白血病都需要骨髓移植?
    近年來,白血病患者苦尋合適的骨髓捐獻志願者,或因高額的移植費用而無法手術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於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緊密聯繫起來,認為若沒有合適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甚至有的家屬在病人確診白血病後,對醫生所要求的馬上進行化療的做法並不認同,並且會質疑為什麼不做骨髓移植
  • 白血病治癒率80%? 日本的這款新藥沒那麼神
    「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本庶佑教授接受採訪稱,日本宣布白血病已經攻克!並且,已被列入日本醫保,患者只需負擔醫療費的30%甚至更少!」「這款名為『Kymriah』的特效藥的問世,直接將白血病原本只有20%的治癒率提升至80%!堪稱醫療界的奇蹟。」文章說。  Kymriah真的能像文章中所說的那樣能攻克白血病嗎?其治療原理是什麼?
  • 鑽胯治病9元一次 白血病人籌集費用
    因長期吃激素藥物,李娟的臉顯得格外的發胖,幾次想帶病做兼職,都因容貌問題遭到拒絕。李娟的母親手患有三級殘疾,現在在重慶一家小旅館打掃衛生,一個月工資2000多元。父親因為老家80高齡體弱多病的爺爺、奶奶要贍養和照顧,多年來一直在家務農不曾外出打工。  李娟表示,目前家裡能賣的已經賣光了,能借的也已經借遍了,已實在借不到錢繼續做後期治療。
  • 溫州一白血病患兒骨髓移植 急需治療費
    信來自一個叫白炳壕13歲男孩,他患了白血病——今年1月份,白炳壕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因經濟困難,家人不得不四處借錢為他治病。目前已花費了60餘萬元治療費,後期治療還需要30餘萬元。  絕望:活潑開朗的少年突患白血病  「當時我們知道了孩子的病情,真的感到很絕望!」
  • 白血病一定要做骨髓移植嗎?
    骨髓移植是白血病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這種治療就是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因為白血病就是機體自身的造血功能產生異常,抑制正常血細胞功能,而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產生生成各種血細胞的幹細胞,這些幹細胞通過分化再生成各種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等,簡單的說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
  • 這位「倫敦病人」曾接受幹細胞移植治療癌症
    3月5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倫敦一名男子在接受對HIV病毒具有抵抗性的幹細胞捐獻者的移植後,他在近三年後接受的廣泛測試無法檢測出其體內含有導致愛滋病的HIV病毒。一年多以來,這位身份尚未公布的「倫敦病人」都沒有再服用控制HIV病毒數量的藥物。如果他能繼續保持檢測不到HIV病毒的狀態,他就會成為第二位治癒了愛滋病的患者。
  • 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白血病移植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的骨髓移植到患者的體內,並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骨髓移植是當今治療白血病、再障等嚴重血液病的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案,因為一旦骨髓移植不成功,患者幾乎失去了其他的治療機會。下面來看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如果白血病患者進行了骨髓移植,他們又能夠活多久。
  • 80例幹細胞移植修復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探究
    膝骨關節炎:表現為軟骨細胞、細胞外基質及骨組織分解和合成代謝失衡,導致關節進行性破壞、軟骨丟失和炎症浸潤。軟骨細胞是覆蓋關節表面,無血管分布,受損後自我修復能力有限。臨床保守方法(如非甾體類鎮痛藥、物理療法)只能延緩疾病進程,無法促進軟骨細胞的修復或再生。
  • 巴基斯坦小夥來滬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此次移植的成功,不僅寓意著中巴友誼的延續,更開創了外國人使用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先例。  2018年3月初,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接收了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患者。據主治醫生王椿教授介紹:MDS的病症表現為無效造血、造血功能衰竭,高風險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轉化等,其治療主要解決骨髓衰竭及併發症、AML轉化兩大問題。
  • 白血病骨髓移植的風險
    骨髓移植是近年來治療白血病的一項突破性進展。白血病患者,因造血組織惡變,產生異常的白細胞,抑制了正常血細胞的功能。傳統的治療方法僅用化療來摧毀白血病細胞,大部分患者的白血病會復發。而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骨髓移植還是首選異體的骨髓進行移植。
  • 基因圖譜可為MDS患者進行幹細胞移植
    MDS是起源於造血幹細胞的一組異質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點是髓系細胞分化及發育異常,表現為無效造血、難治性血細胞減少、造血功能衰竭以及高風險白細胞轉化。治療方法會因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患者的具體類型而有所差異。供體幹細胞移植通常用於標準治療中有高風險死亡率的患者。
  • 綠大老林光華擬赴烏克蘭接受幹細胞移植 臺檢方駁回
    華夏經緯網4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大老林光華,被控在「立委」任內收受中藥商賄款新臺幣200萬元,遭限制出境,他日前以糖尿病情惡化,在島內已難醫治,恐致截肢、失明之苦,須急赴烏克蘭接受幹細胞治療,向臺灣「高等法院」申請解除境管;但林的主治醫師卻「打臉」林,醫師證稱,林只是血糖控制不佳,不至於截肢,且幹細胞治療無益於林的病況,因此「高院」駁回申請,不準他出境。
  • 獲評「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成都白血病女孩央視領獎
    成都女孩楊小婷、貴州的王澤盼、北京的黃海寧等10位普通少年從全國兩千多人中脫穎而出,獲得2017「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稱號。  楊小婷的獲獎並非偶然。正如為她頒獎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推委會委員、航天英雄楊利偉所說,「從她身上讓我們看到了面對生活的堅韌態度」。這個患有白血病,剛滿18歲的少女,從14歲起就幫媽媽照顧同樣患有白血病的弟弟,在擔起家庭重擔的同時,依然不忘幫助他人。
  • 科普:當白血病遇上造血幹細胞移植
    說到白血病,相信很多人不會感到陌生。不治之症、巨額的治療費用、骨髓穿刺、骨髓移植,這些讓人不寒而慄的標籤,與白血病如影隨行。但實際上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標籤早已名不符實,卻還讓很多人對白血病存在持續的誤解,甚至還有人耽誤了疾病的及時治療。
  • Science子刊:小蘇打增強T細胞對抗白血病的能力
    移植後的供體T細胞會將白血病細胞識別為外來物,並對它們進行攻擊,這種現象稱為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graft-versus-leukemia effect),這種造血幹細胞移植配合化療就可以讓患者病情得到緩解。如果在使用這些治療方案後白血病仍然復發,那麼患者可以接受額外的供體T細胞注入,但很少取得成功。
  • 臨沂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臨沂市人民醫院成為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第二家獨立開展兒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填補了臨沂市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兒童血液病治療水平又上新臺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七年前,八歲的樂樂(化名)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被檢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三年正規、系統的化療後完成療程,骨髓持續完全緩解,順利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