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艾倫探測器觀測到地球超高能輻射帶

2021-01-19 騰訊太空

NASA在2012年發射了兩個範艾倫探測器以研究造成這種惡劣環境的基本物理過程,有助於科學家建造更好的輻射帶模型。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處於範艾倫輻射帶中心,2015年3月17日,日冕物質拋射(CME)產生的震蕩波衝擊了地球的磁層,引發了近十年來最大的一場地磁風暴。NASA的範艾倫探測器觀測了此事對輻射帶的影響,這是空間氣候中一個常見的形態,當磁層收到短暫而突然的幹擾時,就會產生地磁風暴。這類事件同樣可以對地球周邊的輻射帶造成影響,但研究者們很難觀測到具體發生了什麼。


在2015年3月的那場地磁風暴中,其中一個範艾倫探測器剛好在輻射帶附近的軌道上,極為難得的觀測到了這個從未見過的現象。範艾倫探測器科學家David Sibeck表示,我們研究輻射帶是因為它們會對探測器和太空人造成危害,一旦知道了輻射可能會造成多大的危害,我們就可以製造更好的探測器來抵禦。


研究輻射帶是我們在監視、研究、了解太空氣候中的重要部分。NASA在2012年發射了兩個範艾倫探測器以研究造成這種惡劣環境的基本物理過程,有助於科學家建造更好的輻射帶模型。探測器被特地建造為能夠忍受輻射的持續衝擊,甚至在更惡劣的環境下也能繼續收集數據。範艾倫輻射帶是位於地球磁層中的高動態結構,會隨著這類事件和太陽輻射的影響膨脹或收縮。有時,近地空間的環境變化會使這塊區域的電子充能,科學家還不知道這些由星際震蕩而產生的充能現象是否普遍存在。


無論如何,這些星際震蕩的影響都是非常局部的現象,也就是說如果事件爆發時探測器剛好不處於影響範圍內,該現象就不會被記錄下來。當震蕩波衝擊輻射帶外圍時,探測器觀測到一個電子脈衝突然被充能至超高速(接近光速)。這類電子壽命通常很短暫,並且能量會在幾分鐘內迅速消散。但五天後,由風暴造成的其他影響早就銷聲匿跡之後,範艾倫探測器依然探測到高能電子的數量還在增加。


範艾倫探測器科學家Shri Kanekal表示,震蕩波將電子推出磁層邊緣區域,在這個過程中,電子會獲得能量。輻射帶中的電子能通過許多方式獲得能量或獲得加速:徑向加速、本地加速、通過震蕩波加速。徑向加速是指,低頻波攜帶電子向地球前進;本地加速是指,當電子圍繞地球運轉時,從相對頻率較高的波中獲得能量;通過震蕩波獲得加速則是由於星際震蕩波突然壓縮地球磁層,製造出大面積電場,使電子迅速充能。


科學家們分別研究各個過程來了解每個過程在電子充能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另外電子充能的程度取決於它們是通過什麼過程充能的。可以把由震蕩波引起的加速比擬為推動鞦韆。把「推動」想像成增加能量的過程,用的推力越多,鞦韆就蕩的越高。在這個情況下,這些額外的推力很可能會造成高能電子的第二個峰值。當震蕩造成的電磁波在磁層中徘徊時,它們會持續增加電子的能量。地磁風暴越強,這個過程就越持久。


2015年3月的地磁風暴是近十年來最強的一次地磁風暴,但與一些更早期的風暴比起來就相形見絀了。1991年3月的電磁風暴造成了充滿能量的電子在輻射帶中存在了數年之久。運氣好的話,未來範艾倫探測器在恰當的位置上觀測到更強大的地磁風暴會對輻射帶造成什麼影響。(羅輯/編譯)


在太空怎麼做好吃的?


·END·


打造中國領先的太空資訊站

搜索公眾帳號「 騰訊太空 」或「 qqtaikong 」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騰訊太空首頁(space.qq.com)

相關焦點

  • 超新星爆發的致命宇宙射線,導致地球形成了範艾倫輻射帶
    從而形成了範艾倫輻射帶,衛星及宇宙探測器的電子原件及傳感器在該輻射帶中穿行時,會受到高能粒子的損害,太空人也會受到輻射劑量的傷害。一般來說,內輻射帶裡高能質子較多,外輻射帶裡高能電子較多。輻射帶會對人類身體造成巨大傷害,因此,它是人類進行星際航行及探測的巨大障礙。
  • 範艾倫輻射帶內部輻射量比之前預想的更弱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天文學家最新觀測表明,地球內部範艾倫輻射帶比之前預想的更弱,通過該研究將有助於設計新型太空飛船。發現範艾倫輻射帶大約已有50年時間,它被認為是富含超快速電子,這些電子伴隨放射性物質轟擊飛行器。
  • NASA宣布範艾倫探測器進入輻射帶探測的最後階段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繞地球軌道運行了六年多的2個範艾倫探測器進入了最後探索階段。
  • NASA成立後發射的第一個探測器,證實了範艾倫輻射帶的存在
    Credit:NASA先驅者1號,源自美國陸軍的項目,它是NASA成立後發射的第一個探測器,於1958年10月11日發射升空。先驅者1號原計劃進入月球軌道,拍攝月球表面。先驅者1號的科學目標是在地球附近和月球軌道,研究電離輻射,宇宙射線,磁場和微隕石,但由於機械故障導致未能達到進入月球軌道所需的逃逸速度,它達到的峰值高度為115400千米。
  • 美國航天局發現人造「太空屏障」正推離範艾倫輻射帶
    」正在向外推動範艾倫輻射帶。  範艾倫輻射帶由被地球磁場捕獲的帶電粒子構成,是環繞地球的高能輻射帶,經常因太陽風暴和其他空間天氣事件而劇烈膨脹,會給衛星通訊、GPS定位系統和太空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脅。  於是在2012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兩顆衛星去觀測環繞地球的範艾倫輻射帶,它們被稱為範艾倫探測器,又名輻射帶風暴探測器。
  • 太空百慕達:範艾倫輻射帶
    於是為了證實這個判斷,範艾倫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1958年7月26日,「探險者4號」發射升空,在探險者4號的蓋革計數器的前端,範艾倫加蓋了一塊薄鉛片,以此作為過濾器來擋住一部分輻射,果不其然,計數器失靈的現象不再發生,由此便證實了範艾倫的判斷。從此,地球高空的範艾倫輻射帶正式被揭示了出來,它正是存在於地球周圍的一個強電磁輻射帶。
  • 科學家:範艾倫輻射帶怎麼解釋?
    到了現代之後,人類通過不斷發展的科技更是能夠觀測到幾十億光年外的景象,這也更加地讓人們擺脫了眼界的束縛,「意識幻想」再次提高了一個層次另外,「實驗室假說」中有這樣一個地方,在地球的附近有一個輪胎裝的神秘地帶--範艾倫輻射帶。在2012年8月30日,美國NASA發射兩個探測器,對範艾倫輻射帶進行研究,研究時間長達五年,得出來的結論是,這個輻射帶可以保護地球免遭太陽風和高能粒子的侵擾。
  • 不是科幻片,地球被「人造保護罩」所包圍,科學家:純屬意外
    1958年,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范艾倫和他的同事意外發現了兩個環繞地球運行的高速粒子輻射帶,這兩個輻射帶完全受地球磁場的控制。這兩個輻射帶,就是範艾倫輻射帶。範艾倫輻射帶一共有兩層,一般認為分布在南北緯40°-50°之間。
  • 科學家發現範艾倫輻射帶還存在一些奧秘
    2012年,美國航天局發射了一對探測器以詳細地研究它們,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兩艘太空飛行器同時觀測輻射帶,它們能彼此交換信息以獲得更多的數據
  • 日本JAXA公開宇宙輻射帶探測衛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9日在相模原市的設施向媒體公開了調查包圍地球的強輻射帶之謎的探測衛星「ERG」。
  • 人類使用超低頻無線電通信,無意中給地球套上了一個保護罩
    2017年,NASA太空探測器在地球周圍發現了巨大的人造「屏障」。現在證實,這一屏障對外太空「氣候」的抵禦效果遠超我們星球的大氣層。這意味著我們不僅在改造著地球——我們的活動也在改變著地外空間。但好消息是,和人類在地表的活動不同,我們在太空中創造的巨大泡泡實際上非常有利。早在2012年,NASA發射了兩個太空探測器,它們以大約3200 km/h的速度穿過地球的範艾倫輻射帶Van Allen Belts,同時或許其內部環境的信息。
  • 地球是外星高等文明「實驗場所」?科學家:2個神秘地帶就是證據
    木星保護地球示意圖原來在地球近層宇宙中裡面存在一條輻射帶,這條輻射帶被命名為「範艾倫輻射帶」,所謂範艾倫輻射帶,就是指包圍著地球的一條高能粒子輻射帶,我們知道宇宙中充滿各種有害粒子和射線,比如伽馬射線,對生命的危害極大,還有對生命有害的太陽風,反正宇宙環境非常惡劣,如果不穿太空衣讓人體暴露在宇宙空間裡面,很快就會死亡,但是這些有害粒子
  • 為什麼說地球是高級文明的試驗地?科學家:這個神秘的地方是證據
    科學家:這個神秘的地方是證據 大家都知道,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也開始了探索宇宙的行程,目前以人類的水平來說,可以離開地球,進入太空,但是想要去探索更加遼闊的宇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不斷的進行發展,現在我們可以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當然,這個區域想要完全探測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清理包裹著地球的輻射外殼,是平民太空旅行時代亟待解決的問題
    1958年1月31日,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一號升空,在上升的過程中,宇宙射線探測器吸收了大量,圍繞著我們的星球的輻射。實際上這是如此極端,以至於科學家們最初認為他們檢測到的是蘇聯的核試驗,但是很快他們發現這是自然現象,地球是被兩個巨大的輻射帶包裹著。
  • NASA發現有巨大人造防護罩圍繞著地球VS 什麼是地球帷幕?
    NASA太空探測器監測到一個巨大的人造「防護罩」圍繞著地球,而且經過測試它確實能對距離我們地球大氣遙遠的太空天氣有所影響。這不只是意味著某些科技正在徹底改變地球,科學家們呼籲建立一個全新的地質時代,並且以我們的名字命名,我們的活動也持續改變太空。但是一個消息是,某些科技所做出來的巨大圓頂防護罩阻止了部分外太空對地球的光輻射。回溯到2012年,NASA發射了兩臺太空探測器,以時速3,200公裡(時速2,000英裡),一前一後地穿越範艾倫輻射帶。
  • 科學家發現在地球周圍有反物質帶
    科學家近期首次在地球周圍空間探測到一種反物質----反質子粒子構成的狹長條帶。
  • 地球是高級文明的實驗室?而另一種可能更讓人害怕
    事實上,「實驗室假說」中還有許多讓人細思極恐的地方,比如說地球附近一個輪胎狀的神秘地帶——範艾倫輻射帶。,用於研究範艾倫輻射帶。而現在因為有了範艾倫輻射帶的存在,大部分帶電粒子會改變其運行方向,從而保護了地表生物。
  • 地球只是外星文明的一個實驗室?NASA發現的「輪胎」區域就是證據
    有觀點表示,地球之外的空間遠遠沒有我們設想的那麼熱鬧,甚至整個宇宙都十分靜謐,人類或許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體。而反對觀點則認為,我們之所以如此孤獨,其實是被更加高級的文明監視,因此人類在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夠飛出太陽系,這不僅是受到了速度的限制,很大程度上也與未知的外星文明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