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國航天局發射了一對探測器以詳細地研究它們,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兩艘太空飛行器同時觀測輻射帶,它們能彼此交換信息以獲得更多的數據。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太陽看上去像一個平靜有序的太空實驗室,但事實上當太陽風離開太陽表面時完全不同於湍流風掠過地球,目前,最新觀測圖像顯示,太陽風離開太陽表面時出現粒子射線流。
最新研究顯示,太陽風具有清晰射線結構,就像兒童繪畫的簡單太陽。但是日冕和太陽高層大氣中清晰射線如何形成太陽風仍是一個未知謎團。科學家使用美國宇航局日地關係天文臺(STEREO)進行了觀測,首次繪製了太陽系邊緣。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太陽科學家尼古拉-瓦利(Nicholeen Viall)說:「目前我們繪製了太陽風進化的全球性圖像,這將改變我們對太陽環境形成的理解認識。」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首次詳細記錄了日冕中清晰射線如何轉變成為太陽風。
從地球表面至遙遠的冥王星,太陽系太空環境受控於太陽的活躍性。太陽大氣層是由等離子體構成,混合了正極和負極帶電粒子,它們在超高溫度下分離,沿著磁場線運行。來自日冕的物質流進入太空,太陽風遍布整個太陽系。但是科學家發現當等離子遠離太陽,將出現許多變化,太陽將失去磁性控制,形成日冕外部清晰的邊界,這是太陽的邊緣。
研究報告負責人、美國西南研究所太陽物理學家克雷格-德福雷斯特(Craig DeForest)說:「當太陽風遠離太陽表面,磁場強度下降速度將快於太陽風物質壓力下降速度。最終,太陽風物質像氣體一樣,並不像磁力結構等離子。」(悠悠/編譯)
量子力學:黑體輻射
·END·
打造中國領先的太空資訊站
搜索公眾帳號「 騰訊太空 」或「 qqtaikong 」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騰訊太空首頁(spac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