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技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航天科技801所,成功完成了20千瓦霍爾發動機的第一次點火實驗。總點火時間長達8小時,連續點火次數超過30次。霍爾發動機也叫霍爾推力器,和等離子推力器有些相似,但是研究難度高於等離子推力器。就在世界各國都在為等離子推力器研究攻關時,我國卻在大功率霍爾發動機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
我國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空天飛機又取得重大突破
筆者戍天九思認為,這是我國9月4日至6日成功發射並回收空天飛機之後又一舉世關注的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正加速進入屬於自己的空天飛機時代!這種空天組合發動機研發難度最小,因為渦輪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都有成熟的技術,只需要解決發動機循環點火起動問題,但是還是效率相對較低。 從報導情況看,筆者認為:這次首飛成功可能還是火箭基組合循環發動機!還不是最先進的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
-
又一款火箭發動機完成點火試驗,關鍵技術獲突破,年內將實現首飛
據國內媒體報導稱,我國藍箭航天公司於近日在其智能製造基地熱試車臺上,進行了「朱雀二號」火箭控制系統與「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匹配驗證,順利完成第三次搖擺試車點火試驗。該項試驗的成功標誌著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成為了全球首臺通過泵後搖擺技術驗證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
-
我國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取得新進展
目前,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已完成預燃室熱試驗、氫渦輪泵與預燃室聯動試驗、氧渦輪泵與預燃室聯動試驗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和裡程碑意義的熱試驗,標誌著我國突破了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系統技術及高壓大流量預燃室、高效多級渦輪泵等核心組件的關鍵技術,為工程研製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
我國在航天發動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已全球領先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航天科技801所,成功完成了20千瓦霍爾發動機的第一次點火實驗。總點火時間長達8小時,連續點火次數超過30次。霍爾發動機也叫霍爾推力器,和等離子推力器有些相似,但是研究難度高於等離子推力器。就在世界各國都在為等離子推力器研究攻關時,我國卻在大功率霍爾發動機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
試車500秒,中國可回收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成功,核心技術已突破
2020年5月27日,我國火箭民企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對其自主研發的「焦點一號」液氧甲烷發動機進行了二次啟動測試,並完成了全系統500秒試車。擁有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本次試車成功意味著星際榮耀公司突破了火箭垂直回收又一核心技術,為接下來可重複使用的「雙曲線二號」火箭奠定了基礎。
-
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試車獲得圓滿成功
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現場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研製的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獲得圓滿成功,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掌握泵後擺核心技術的國家。該試車的成功為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掃除了攔路虎,為研製更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復用核心技術再突破!星際榮耀焦點一號發動機完成二次啟動試車
500秒試車。此次試車成功,標誌著「焦點一號」成為全球首臺具備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星際榮耀突破了運載火箭垂直回收的又一項核心技術,為雙曲線二號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成功入軌發射奠定堅實基礎。以垂直著陸的技術實現運載火箭子級回收,對火箭的動力系統提出很高的技術要求,其中一項核心技術就是發動機的二次啟動。
-
天兵科技30噸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創全球HCP液體發動機推力之最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近日,一則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兵科技)大噸位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的視頻發布。12月30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向天兵科技核實獲悉,公司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30噸推力HCP火箭發動機天火三號(TH-3)已於近日取得全系統熱試車的圓滿成功。
-
國產航天發動機又有新突破!成功躋身世界第二
國產航天發動機又有新突破!成功躋身世界第二眾所周知,中國在航天領域起步比較晚,但卻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在美國與俄羅斯相繼研發出火箭衛星之後,我國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導航衛星以及導航系統,還在空間站等項目上驚豔全球。而這僅僅是中國復興的開始,如今,伴隨著一聲巨響,中國在航天發動機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成功躋身世界第二。
-
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為500噸級長徵9號主發動機奠定...
新華社6月2日報導,記者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了解到,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獲得圓滿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泵後擺核心技術的國家。 泵後擺技術是我國正在研製中的500噸級火箭發動機液發-480所需要的關鍵技術之一,而液發-480又將是長徵9號火箭的芯級發動機,因此泵後擺技術可以認為是長徵9號項目所需要的眾多核心技術之一。
-
我國霍爾電推進發動機研製取得重大突破
資料圖:100型磁聚焦霍爾推力器原標題:我國霍爾電推進研製取得重大突破春節假期剛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801所傳來好消息:我國霍爾電推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80mN霍爾推力器的空心陰極長壽命試驗率先突破18000小時,累計點火15000次,遠超7500小時、累計點火8000次的典型任務指標要求。
-
我國首臺可復用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全系統試車成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星)5月17日,我國首臺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12)20秒試車成功,該型號發動機由藍箭航天自主研發。據介紹,「天鵲」是繼美國SpaceX的猛禽發動機、藍色起源的BE-4發動機之後,世界第三臺完成全系統試車考核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
-
我國重型火箭發動機研製迎新進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擬服務於重型運載火箭的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已取得積極進展。該型發動機的研製可填補我國氫氧發動機型譜和技術空白,對諸多基礎學科和工業領域有巨大的牽引帶動作用。
-
中國航天傳出好消息,太空動力裝置點火成功,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
國內網站報導,中國航天傳出好消息,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我國首款牛級推力霍爾推力器點火成功,標誌著我國實現了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重大突破。據悉,試驗結果證明我國首款牛級推力霍爾推力器點火可靠、工作狀態穩定,實測達到推力1牛,而最重要的是電能量轉換達到了70%以上,這一指標已經達到了國際平均水平。霍爾推力器屬於龐大的電推力器家族中的一員,本質原理就是將太陽能帆板獲取的電能轉變成動能的一種發動機,這套理論在上世紀60年被科學家所提出,美蘇歐三方率先在該領域下大力研究。
-
告訴你我國的空天飛機發動機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報導還提到「試後檢查產品完好,從遙測數據分析,本次飛行試驗完成了所有考核項目,發動機各項性能均超出地面試驗結果和預期水平,試驗取得超圓滿成功,進一步驗證了真實飛行狀態、來流條件下發動機各項關鍵技術,為後續發展奠定基礎。」這說明這款發動機已經突破了所有關鍵技術,綜合性能還大幅度超過預期水平!
-
我國成功運行全球首臺非晶合金鐵芯變壓器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16日電(記者李曉玲)新疆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15日宣布,經過4年多的研發,世界上第二臺掛網運行的三相高溫超導變壓器,也是全球首臺非晶合金鐵芯高溫超導電力變壓器在通過併網前的各種測試後,在新疆成功投入電網運行。 這是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溫超導電力變壓器。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6G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在這13顆衛星中,有一顆名為「電子科技大學號」,它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徐揚生教授表示,此次研製發射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
突破回收關鍵技術,西方封鎖被衝破,中國豪奪「全球首次」
在很多技術上西方國家對我們進行壟斷,但是這並沒有讓我們停停下發展的腳步,反而給了我們更多的動力,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中國努力發展的成果,突破回收關鍵技術,西方封鎖被衝破,中國豪奪「全球首次」。當然,與這些巨大的優勢相伴的,則是其極高的技術難度。研發過程是非常艱辛的,由於缺乏製造經驗和可利用實驗數據,研發團隊在研發初期是舉步維艱,經過不間斷的努力終於摸清了發展方向,液氧甲烷發動機出現了。
-
我國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試驗成功 成為全球第二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新華社西安6月2日電(記者藺娟、付瑞霞)記者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了解到,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獲得圓滿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泵後擺核心技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