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全史:這分明是即將被充軍18000海裡的勞改遠徵團

2020-12-03 戰爭事典

1904年,由於日本在遠東的不斷勝利,使俄國產生了過度誇大日本實力的傾向。這種疑神疑鬼的心態,使得俄國甚至在歐洲海域都頗感不安全。

以俄羅斯帝國位于波羅的海內的軍艦為主體組建艦隊,繞道非洲開赴遠東,支援被困在旅順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旅順分隊—海軍部的作戰綱要是在6月2日發布的。自從馬卡羅夫中將於4月12日戰死以後,俄國海軍在遠東的頹勢已非常明顯。

當然,增援遠東的計劃在最初一段時間,只能是代表一種「計劃」而已。俄國海軍決策層只是基於一種道義邏輯在討論這個增援問題。因為誰都知道,繞道18000海裡從波羅的海派遣一支艦隊去增援遠東的一次局部戰爭,是一件很愚蠢的行為。究竟是象徵性地派遣一支小艦隊去執行這樣的遠徵,還是乾脆徹底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計劃,是當時俄國海軍內主要爭議的焦點。

而這場爭論最終在8月10日煙消雲散。當天上午,旅順艦隊黃海突圍失利的消息傳到了彼得堡以後,各方才基本達成了共識—從軍事角度來說,再派遣艦隊馳援旅順已經毫無意義,因為扭轉海上戰局的可能性幾已不復存在。

不過,軍事意義雖然喪失,卻不代表著不該派遣艦隊。遼陽會戰之後, 一直乏人問津的日本戰爭債券逐漸熱銷,而俄國政府通過國際金融市場進行籌資的活動則逐漸變得困難起來。國際投資者關心的是自己的投資是否安全,並且能否獲得足夠的回報。在這種前提下,如果俄國無法儘快在戰場上謀求主動,甚至連一種謀求主動的姿態都無法做出,那麼不等俄軍被日軍打敗,俄國財政就會破產。

基於上述各種考慮,1904那年8月11日,各方在由俄皇尼古拉二世、海陸軍大臣、外交大臣出席的最高決策會上一致決定,以俄羅斯帝國波羅的海艦隊為基礎,組建「太平洋艦隊第二分隊」。這支艦隊將繞過非洲大陸穿越印度洋奔襲18000海裡,去支援那些被困在旅順的俄國艦艇。負責指揮這支艦隊的,將是皇帝尼古拉二世的愛將,時任海軍參謀長的羅傑斯特文斯基少將。

早在1897年出臺的《海軍七年發展計劃》中,俄國海軍就對新服役艦艇的配屬有著詳盡的計劃。在原構想中,俄國太平洋艦隊將在1905年以後,隨著西伯利亞大鐵路正式通車以後得到加強。為此,海軍專門設計了當時最新銳的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當時還在建造中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級、佩列斯維特級6艘戰艦,則計劃用來加強俄波羅的海艦隊。不過,隨著旅大強租事件的發生以及日本「六六艦隊」計劃的出臺,俄國政府為應付遠東的新局面,修改原定計劃,以當時已經完成的本該配屬在波羅的海的戰列艦群,組建了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先行部署至遠東地區。對於主力艦被抽空,軍官、水兵骨幹盡數東去的波羅的海艦隊,海軍部許諾將以正在建造的5艘戰列艦作為補償。不過,由於遠東戰局的嚴重惡化,海軍部許給波羅的海艦隊的這批新銳戰艦,註定也是要被遣往遠東的。

太平洋艦隊第二分艦隊的核心,包括4艘新近完成的博羅季諾級在內的7艘戰列艦。其中,博羅季諾級戰列艦是當時俄國海軍按照20世紀初海軍主力艦的最新標準設計並建造的新銳主力艦。這種戰艦安裝有新式的鎳鋼裝甲板、數據傳輸裝置和光學測距儀。即便放眼世界,亦堪稱一流。

但海軍作為當時技術性最高的軍種(即使在現代,培養一個合格的海軍軍官依然是成本高昂的),並不是光有最先進的船就能打勝仗的。面對皇命和戰局這雙重壓力,波羅的海艦隊對這5年之內的再次「洗劫」雖然無可奈何,但卻不意味著艦隊上下對此就心甘情願。但凡軍隊,都會按照各自的編制形成不同的派系和認同。無論這項任務對俄羅斯帝國而言多麼的重要,就波羅的海艦隊司令彼裡呂耶夫中將以及艦隊內大多數軍官而言,這都是無法接受的。上級的命令是要求波羅的海艦隊抽調出最好的也是最新的軍艦、最優秀的人員,去給羅傑斯特文斯基的艦隊。

(上圖)集結於雷維爾港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第二分艦隊

船這一方面,是看得見摸得著,也是無法作偽的。但是在「最優秀人員」這一點上,情況則完全不同了。事實上,組建中的增援艦隊,很快就淪為了波羅的海艦隊各級單位「清理門戶」的垃圾桶—很快,艦隊內的各種兵油子、新手菜鳥、問題人物,甚至是那些有革命黨嫌疑的成員,紛紛拿著由其原上官親自捉刀粉飾一新的履歷,前往新艦隊報導了。由此,無論艦艇如何先進,但看構成新艦隊的這群成員的素質,艦隊的戰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即便是船也有不少問題。被議定劃歸太平洋艦隊第二分隊的艦艇中,戰列艦「鷹」號是博羅季諾級的第三號艦,也是此次遣往遠東各艦中的核心主力。但事實上,由於工期上的延誤,「鷹」號直至艦隊起航之際也未能完全竣工,試航和系統匹配調試一類的必要程序更是奢望。在駛向雷維爾的旅途中,艦內尚有數百噸舾裝品未安裝到位。但支援遠東的艦隊正在集結,起航時間越來越近,「鷹」號必須服從這一大局。迫於無奈,喀琅施塔得方面只能派遣了一堆技術工人上艦隨行,前往雷維爾的旅途全程都有裝配船陪伴。

鑑於上述人所共知的問題,雖然艦隊司令歷來是帝國體制下令人垂涎的職位,但任何一個腦袋正常的人只需看看地圖都能馬上明白,這會是怎樣的一份令人望而生畏的差事了。

在御前會議中得到舉薦的第一號人選,是時任波羅的海艦隊司令的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彼裡呂耶夫中將。彼裡呂耶夫年逾花甲,有著豐富的從軍經驗,擅長艦隊管理和調度工作。但根據同僚的觀感,這位經驗豐富的資深將領平日心眼頗多,水兵們形容其為「古銅色的臉上時常擺出一副狡猾的表情」。在聽聞被推薦去指揮增援艦隊後,中將大人立即開動其全部的關係,並且對海軍部乃至皇帝本人婉拒這一重任!當然,撂挑子的同時中將也表示出了良好的合作意願以方便上級能夠下得了臺:要抽調波羅的海艦隊的艦隻那就請便,但是微臣年邁且疾病纏身,統帥艦隊遠航實屬力不從心。

頭號人選不幹,那麼只能另擇賢明了。由於當前最優秀的官僚拒絕了推薦,海軍部的高官們便開始在人選審議的御前會議上進入噤若寒蟬狀態,就連大腹便便歷來以滿臉堆笑著稱軍界的海軍總司令阿列克謝·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俄軍水兵們私下裡給此人起了一個外號—「尊貴的280磅肉」),也罕有地擺出一副毫無表情的死人臉,與分配預算時的表現截然不同。最終是皇帝尼古拉二世自己打破了沉默,親口敲定了頂缸的人選—時任海軍參謀長的齊諾維奇·洛維奇·羅傑斯特文斯基少將。

羅傑斯特文斯基生於1848年11月11日,現年56歲。他身材高大,相貌威武,一臉鬍鬚被梳理得整整齊齊,以俄國的審美標準來看,算得上儀表堂堂、英武逼人。其為將之道,威武苛烈有餘但柔性不足,不怎麼懂得體恤下屬。這種性格的軍人對屬下的要求極高,對自己的標準則更為苛刻。正如馬卡羅夫中將曾斥責過的「巴揚」號巡洋艦艦長維倫上校,下屬之所以對其尊敬,完全是因為更加懼怕他。所以,這樣的上級也許能管制出一支紀律嚴明的部隊,但卻很難使下屬做到「將士用命」。

在就任太平洋艦隊第二分隊司令之前,羅傑斯特文斯基一直在海軍司令部內擔任參謀工作,並於1877年至1878年間對土耳其的戰爭中立有功勳。其軍旅生涯可以說是相當的順利,特別是他在指導了1902年夏季德皇和皇帝於雷維爾會面時的俄國海軍觀艦式後,開始被尼古拉二世注意並器重。官運亨通的他在被皇帝欽點調任太平洋艦隊第二分隊司令之職前一年,甚至登上了海軍參謀長的位置。

基於羅傑斯特文斯基的這種履歷,反對他出任太平洋艦隊第二分隊司令的人自然存在,其中包括婉拒了該職務的彼裡呂耶夫中將。其理由便是—此人並無多少海上作戰的實戰經驗,甚至沒有實際指揮大艦隊出海的經歷。在戰爭結束後,這類指責可以成為俄國權貴們痛打落水狗互相推卸責任的藉口。

(上圖)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前任海軍參謀部參謀長—齊諾維·彼得羅維奇·羅傑斯特文斯基少將

而在現在,這些只不過是拿不上檯面的胡扯—自克裡米亞戰爭之後,和平對於俄國海軍而言已經持續了半個世紀。不論是1877年和土耳其的戰爭,還是1900年列強們因中國的「義和團」事件而結成的聯合艦隊,海軍所起到的都只是輔助作用,大規模海戰並未再現。

8月30日的御前會議終於議定了支援遠東的整個計劃,同時也決定了艦隊司令的人選。無疑,皇帝親點的羅傑斯特文斯基將擔負起這個重任。但這個結果與其說是他如詔書上寫的那樣眾望所歸,反倒更像是迫於無奈。

領軍人選有了,那麼下一步的問題便是組建「大軍」了。海軍部和皇帝的命令都是從波羅的海艦隊的船隻和水兵內加以精選,組成一支「精兵」去馳援遠東。這不稀奇,大凡有此類的任務派下來,那麼肯定都會以這麼一個「萃取精銳」的命令為開篇,自然,這種「萃取精銳」的命令在實際執行的時候也肯定不會是那麼一回事。鑑於艦隊的人員構成,俄國海軍內有人揶揄道—這根本不是什麼艦隊遠徵,分明是即將被充軍18000海裡的勞改遠徵團。

本文摘自《日俄戰爭全史》

相關焦點

  • 日俄戰爭諷刺畫,最後一張體現了日本人的狂妄
    3其實就是1904年開始的日俄戰爭。5正因如此多的國家或明或暗參與,當時最先進的武器都應用到了戰爭之中,所以日俄戰爭才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是第零次世界大戰。在戰前,基本沒有人認為日本會贏。包括日本人自己。
  • 日本贏了日俄戰爭,為什麼出兵幹涉蘇俄革命,卻以失敗告終?
    日本也因為這一仗,躋身世界列強的行列。然而短短十來年後,日本和蘇俄又一次爆發了戰爭。這一次是日本武裝幹涉蘇俄革命,結果灰溜溜地被蘇俄趕了出去。日本贏了日俄戰爭,為什麼出兵幹涉蘇俄革命,卻以失敗告終?日俄戰爭表面上看日本打贏了俄國,但其實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可以看出,俄國的精銳在歐洲,畢竟那時候歐洲幾大國的矛盾愈演愈烈,隨時可能爆發戰爭。儘管遠東地區的俄軍也不少,但畢竟補給線長,尤其是西伯利亞鐵路還沒有修通,無論是兵力還是補給,都不可能及時補充。
  • 甲午戰爭日本向清政府索賠2.3億白銀,日俄戰爭向俄國要了多少?
    1904年2月8日夜間,日本對俄不宣而戰,日俄戰爭就此爆發。戰爭打了一年多,雙方都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在美國的調停下,不得不握手言和。事後雙方都宣傳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以局外人的角度來看,真正的勝利者屬於日本。
  • 20世紀初的爭霸:日俄戰爭是怎麼回事
    當然這主要是他們的發展階段不同造成的,英法通過近一百多年的工業革命,國內的資本力量很強大,需要的是國外的初級產品和消費市場。俄國不同,19世紀末期它還在靠壓榨農奴發展,國內那些小的貴族要想發展,只能佔領更多土地來,所以俄國那時候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有點像黑社會前半段,大家都靠收保護費過日子,地盤才是硬通貨。
  • 魔法與戰爭全新體驗《王者遠徵》英雄整裝出徵
    即將於6月15日公測的《王者遠徵》是一款以城市發展、英雄領軍野外探險和聯盟領地戰爭為主的全球同服大社區SLG策略遊戲,玩家作為領主可以在,築城屯兵擴張聯盟領地,和全球領主爭奪霸主之位,為自己國家的榮譽而戰鬥。
  • 陽炎型,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主力驅逐艦
    這劃時代的新型驅逐艦可以在太平洋上任意馳騁,圓滿完成在九段漸減作戰中擔負的魚雷突擊任務。從海風型以來,日本海軍一直苦苦追尋的大洋驅逐艦可以說就此正式誕生了。這批嶄新的驅逐艦,就是日本驅逐艦中可能最為知名的型號——陽炎型, 它連同其後續的夕雲型,被統稱為「甲型驅逐艦」,成為了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水雷戰隊驅逐艦主力。
  • 捉迷藏、拔釘子,東奔西走遠徵北美——二戰德國的「天氣戰爭」
    而忽必烈東徵日本,拿破崙遠徵沙俄卻敗給了狂風巨浪和數九寒冬。要不然後世很多歷史都要改寫,也沒有臭名昭著的日本「神風特攻」了。大氣環流17世紀初期各國就派出科考隊,探索北極地區氣象變化。「提爾皮茨」炮轟氣象站這是「天氣戰爭」中德國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除此之外大部分時間,德國人都因地理位置劣勢處於東躲西藏的一方。
  • 皇室遠徵 戰爭與文明美洲虎部隊突襲
    文明策略手遊《戰爭與文明》正在開展「星之守護者——皇室遠徵」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內容豐富,獎品多樣,是一次非常划算的活動,各種稀缺資源領到手軟,還有美洲虎部隊可以用於免費招募。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本期更新的精彩內容。
  • 《140億年宇宙演化全史》:貫穿140億年的簡史經典
    出版方供圖《140億年宇宙演化全史》:貫穿140億年的簡史經典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將到哪裡去?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終極拷問。《140億年宇宙演化全史》是一本關於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科普圖書,美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格拉斯•泰森以宇宙的時間初始為起點,從大爆炸寫到星系的形成、元素的誕生,再寫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作品串聯了宇宙140億年演化的關鍵知識,將一部精彩而宏大的宇宙史娓娓道來,給終極拷問以一個科學版答案。140億年前,在時間的開端,宇宙突然變得灼熱滾燙,隨之繼續膨脹冷卻。
  • 日俄將在爭議島嶼搞農業合作 日媒:攜手養海膽種草莓
    參考消息網5月24日報導日媒稱,日俄兩國政府決定,將把養殖海膽和種植草莓作為在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的聯合經濟活動內容。為制定合作事業計劃,今年夏季日本將派出官方和民間一體的調查團前往南千島群島。目前雙方正在進行協調,爭取在預定於26日舉行的日俄首腦會談中就此達成一致。
  • 不能讓遠徵軍這扇歷史大門關閉
    原標題:不能讓遠徵軍這扇歷史大門關閉 戈叔亞在緬甸八莫尋找遠徵軍墓地 戈叔亞在貴州公路「24道拐」   62歲的戈叔亞,用30年做了一件事:尋找抗戰老兵他驚駭萬分,作為雲南師範大學歷史系剛畢業一年多的學生,他竟然不知道在自己的家鄉曾經有過慘烈而悲壯的戰爭。   二戰期間,為了保衛當時中國僅存的一條國際大通道滇緬公路,1942年至1944年的3年間,中國投入部隊約40萬人組成中國遠徵軍,協同英、美等盟國到緬甸對日作戰。在滇緬印的抗戰中,中國遠徵軍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傷亡20萬,其中犧牲人數10萬。
  • 舌尖上的戰爭,遠徵數千裡的遊牧民族,後勤補給秘密是不起眼的羊
    古代文明國家之間的戰爭受限於物資轉運條件,兩個相隔數千公裡的文明國家,比如兩漢和羅馬不可能出現數十萬大軍鏖戰的場面,因為任何一方都不能讓數十萬大軍經過上千公裡的沙漠、草原等非農業低人口密度區域。真正能遠徵數千裡完成十萬軍隊遠徵的是遊牧民族,其秘密就在毫不起眼的羊身上。遊牧民族起源於最早的畜牧部落,我們今天熟悉的遊牧民族在歷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 世紀的喜克索斯人。
  • 中國遠徵軍老兵鐵血往事——《遠徵之魂》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抗日戰爭與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成為一個整體。根據中英兩國籤定的共同防禦滇緬公路的軍事協定,為援助在緬甸作戰的盟軍英國軍隊,保障滇緬路暢通無阻,外援物資能順利地到達中國的大後方,國民政府決定派遣一支遠徵部隊入緬作戰。作戰失利後,中國遠徵軍一部退入英屬印度。
  • 日俄戰爭迫在眉睫,日本海軍戰略如何考量?東鄉平八郎這樣想的
    科貝特 譯者:邢天寧 日俄戰爭的爆發已是迫在眉睫,海上作戰計劃就必須確定下來但關於兩者會合的問題,他回答說:「這是我希望的,因為這會儘早決定製海權的歸屬。」隨後,他開始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其中的內容可以表明,他腦海中始終把這場戰爭看成是一場聯合作戰,沒有孤立地看待海軍問題。根據分析可以看出,他的觀點來自這種理論:如果地理環境有利,為保障部隊安全航渡,通過常規決戰謀求絕對制海權的做法是毫無必要的。
  • 劍與遠徵1.52版本更新:元素災變即將上線
    最近玩劍與遠徵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的1.52版本更新了什麼內容?劍與遠徵先遣服近日放出了1.52版本的維護公告,新版本中將推出新英雄莫塔斯,下面就是帶來的劍與遠徵1.52版本更新內容介紹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更新公告吧!
  • 囚犯寧願死也不願充軍,多數囚犯老死在軍隊
    現在有的人會覺得,發配充軍能免於一死,保住自己的一條命,而且很有可能會在參軍打仗的過程中建功立業,以後走上人生巔峰,這不是天大的好事麼。在《水滸傳》之中,很多好漢即使是殺了人,最後被判發配充軍,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上了梁山,不願去充軍。其實在當時,很多人更希望被判死,也不想要被發配充軍,寧願馬上就死,也不願意去軍隊之中。
  • 北方四島,日俄之間永遠解不開的結,究竟誰違反了「契約精神」?
    歷史上,日俄都曾是極力融入西方的國家,兩國也曾就領土問題籤訂了一系列條約。既然推崇西方價值觀,日俄都應該遵循所謂的契約精神,那麼,究竟誰在領土問題上違背了契約精神?
  • 末日遠徵手遊安卓版官網免費下載
    末日遠徵手遊安卓版官網免費下載介紹 末日遠徵是一款科幻星際戰爭策略沙盒遊戲。這裡,有你想要的一切!
  • 《蜘蛛俠:英雄遠徵》窮小子不再靠變異,開始靠裝備了?
    >繼復聯4之後,漫威又一部超級英雄電影來襲,《蜘蛛俠:英雄遠徵》目前已經確認內地定檔6月28日,比北美地區的7月2日早4天。前不久復聯4在內地提前2天上映都讓北美地區的漫威粉絲們豔羨不已,如今《蜘蛛俠:英雄遠徵》直接提前了4天,估計他們的防劇透工作更加難做了。
  • 忻州—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交通便利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傳說漢高祖遠徵匈奴時兵敗被困,脫圍後逃到這裡方才安心,於是將這裡命名為「欣州」,以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後來多方變化,才形成了如今的忻州之名。這裡位於晉北要衝,是往來於中原和北方的重要隘口,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晉北鎖鑰」,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在漫長的戰爭之中也誕生了楊家將等膾炙人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