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迫在眉睫,日本海軍戰略如何考量?東鄉平八郎這樣想的

2020-12-01 騰訊網

作者:[英] 朱利安·S. 科貝特

譯者:邢天寧

日俄戰爭的爆發已是迫在眉睫,海上作戰計劃就必須確定下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圍繞對俄作戰問題,軍令部總長伊東子爵在12月15日向東鄉中將提出了一些他自己的看法。

根據《日本戰史極密版》,軍令部的總體想法是:先努力確定俄軍的動向,然後先發制人進行遏制,其主要目的是重創敵軍艦隊,進而讓己方在最初階段就獲得優勢。在確立了「主動出擊」的指導思想後,他們又進行了如下分析,以供東鄉中將參考之用:「俄國將把艦隊主力集結在旅順,並把我國海軍吸引至此,他們不僅會選擇一個有利的地點開戰,還會讓我方艦隊疲於奔命。」

這一點似乎意味著,雖然日方想速戰速決,但他們也看到了行動方案的固有弊端,那就是它一方面會消耗日本海軍的進攻能力,同時還會把戰場的選擇權交給俄國人,並讓戰鬥在敵人控制最嚴密的地方打響。另外,考慮到煤炭和補給品短缺的狀況,俄軍也不會把出擊目標選為朝鮮南部的遙遠海域。

海軍軍令部的第二個假設,是由於俄軍已在海參崴部署了4艘巡洋艦和6艘魚雷艇,他們可能會以此為基地,讓這些艦船單獨行動,騷擾小樽和函館(Hakodate,位於津輕海峽沿岸),並迫使日軍艦隊分散兵力。

最後,海軍軍令部還認為,「如果機會允許,俄軍會讓旅順和海參崴的艦隊會合,以迎擊我國海軍。」而把這一點同第一條假設放在一起分析,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旅順艦隊很可能會在黃海採取避戰態勢,並希望在兩支艦隊會合後再展開決戰。至少,這也是東鄉本人當時的解讀。

在回覆中,東鄉將軍顯然認可了軍令部局勢分析中的一部分:即俄軍會主動出擊,吸引他的艦隊離開朝鮮海峽,並使得日軍暴露出通往釜山的航道;同時,在兩支艦隊會合前,他們還會避免決戰。在無法決戰的狀態下,日軍將不能控制黃海,陸軍的運輸也將出現危險。對於上述情況,軍令部似乎認為,只有通過發動傳統的海上進攻來摧毀敵軍艦隊,才能讓日軍對海域的控制程度達到其期望的水平。

但東鄉中將的看法不盡相同。關於前兩個議題,即旅順和海參崴艦隊可能的行動,他認為,軍令部的觀點「非常接近事實」。但關於兩者會合的問題,他回答說:「這是我希望的,因為這會儘早決定製海權的歸屬。」隨後,他開始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其中的內容可以表明,他腦海中始終把這場戰爭看成是一場聯合作戰,沒有孤立地看待海軍問題。根據分析可以看出,他的觀點來自這種理論:如果地理環境有利,為保障部隊安全航渡,通過常規決戰謀求絕對制海權的做法是毫無必要的。這種理論對當前作戰也完全適用,當下日軍只需要保持必要的局部制海權即可,而這一點僅憑防禦就能夠實現——因為此時,敵人並不具備徹底擊敗防禦艦隊的優勢,也很難把後者趕出其主動佔據的關鍵區域。

在回覆中,東鄉首先提到的是海參崴艦隊。他解釋說,除了派遣橫須賀的驅逐艦隊守衛津輕海峽之外,他不打算採取任何措施來應對俄軍的威脅。他這樣寫道:「我們最好對敵人在小樽的行動置之不理。」

然而,如果局勢需要,東鄉仍會積極地抵禦海參崴艦隊的襲擾,此時,他會向北方派出一支艦隊,並像我們後來看到的那樣,為朝鮮海峽的陸軍調動提供掩護。它將包括一些老舊艦船,由片岡將軍(Kataoka)指揮,並由從中國繳獲的二等戰列艦「鎮遠」號、三等戰列艦「扶桑」號(Fuso)、3艘二等巡洋艦以及竹敷港的對馬水雷艇隊組成。

至於俄軍的旅順艦隊,東鄉認為它們目前不會主動求戰。根據這一假設,日本陸軍可以在決定製海權的決戰打響前便開始調動,不僅如此,他還相信,日方可以通過某些防範措施贏得充分優勢,以保護陸軍抵達目標區域。

為奪取局部海域的控制權,東鄉認為,有必要採取如下行動:首先,他們應當在濟物浦正南方的牙山灣(Asan Bay)建立先遣基地,同時在西北方向70英裡外、巡威島(Suni-do)附近的荒串池(Rooper Harbour)建立驅逐艦基地,並鋪設連接艦隊基地的通信電纜。利用這些前沿陣地,艦隊將對旅順外海展開不定期的武裝偵察,並以此吸引敵人。如果對方仍然選擇避戰,那麼,日本就可以直接向朝鮮派出陸軍。

與此同時,東鄉還計劃派出巡洋艦和驅逐艦巡邏成山角海域,另外,在八口浦至濟物浦主航道正南方的大共拱島(Baker Island)之間,他也計劃設立一道類似的巡邏線,以進一步保障陸軍運輸的安全。為減少掩護行動的破綻,東鄉中將還計劃把前面提到的特別艦隊部署到對馬島上的竹敷港,以便對付俄軍的海參崴分艦隊。

事實將證明,東鄉的掩護措施可謂非常有力,尤其是兩個前哨基地的設置,幾乎杜絕了敵方發動奇襲的可能性;另外,如果敵人的旅順艦隊試圖接近登陸地點,就一定會遭遇日軍的2支驅逐艦隊,並在撤離時遭到日方的追擊。換言之,如果他們要截擊日軍的運輸船,就必須先擊敗日軍艦隊。

另外,這項計劃的好處遠不止於此:它不僅能令陸軍儘快投入戰鬥,後者還充當了海軍的誘餌,如果敵人被吸引,那敵人就將在不利的環境下與日軍交戰——其戰場不僅遠離俄軍的基地,而且艦隊的活動也會嚴重受限。這時俄軍將陷入一個困境:他們要麼只能坐視濟物浦和漢城落入日軍手中,要麼將在日本控制最嚴密的海域迎戰東鄉艦隊。雖然實際情況還無從知曉,但也許正是這一點,成了俄方沒有阻止日軍登陸的原因。

當然,東鄉將軍也在回覆中謹慎地指出,這種部署也存在弱點,因為它會導致兵力顯著分散。他相信,旅順艦隊遲早會出動,所以必須未雨綢繆,保證己方艦隊能迅速集結在一起。然而,這並不是他唯一希望採取的防範措施,為保證區域制海權萬無一失,他希望在部隊完成調動之前,儘可能剝奪敵軍出海的能力。為此,他將毫不妥協地指揮艦隊以發動一次果斷的攻擊。

雖然東鄉做好了艦隊決戰的打算,並採取了種種準備措施,但他還是不希望它變成現實。如果敵軍不太可能主動出擊,那麼,最好的做法是讓他們繼續待在港內,這樣一來,就可以確保艦隊的防禦行動能順利掩護陸軍的運輸——正是這種考慮,引出了後來東鄉對旅順的大膽突襲。

雖然東鄉的根本想法是讓艦隊保持守勢,但他同樣希望保持高度積極的姿態。我們認為,這種做法可以算作為阻止敵軍進攻而發動的小規模攻擊。儘管得到了明確的指令,除非兩國宣戰,不能開展任何軍事行動。但東鄉還是積極敦促將他的驅逐艦派往八口浦,並確定敵人的部署,一旦政府正式宣戰,他就可以攻擊任何位於旅順港外或大連的俄艦。

作為突襲行動的補充,東鄉還建議,可以考慮讓麾下的工作母船裝滿水泥和石塊,自沉在旅順港狹窄的入口處。最後,他還簡明扼要地提到,如果上級願意把賭注押在一場大規模的艦隊決戰上,那他們可以直接沿用自己在1900年提出的作戰構想。雖然具體內容我們無從得知,但很明顯,東鄉並不願看到這種情況。

東鄉將軍對其職責的看法表明,他對局勢的把握自信而全面,這也暗中契合了日本海軍的傳統。誠然,從長期以來的實踐來看,如果承擔主攻任務的是陸軍,那艦隊理論上的主要職責就是防禦,然而,在具體部署中,如果不摧毀敵方艦隊,我方海軍將未必能夠順利完成使命——在對手表現活躍、行動大膽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另外,即便敵人的表現相對消極,或是受制於地理因素而無法幹擾陸軍的行動,此時絕不會消極避戰,相反,我們一定會發起精心籌備的攻勢,以求取得決定性勝利。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這樣的勝利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戰爭初期並不屬於當務之急。這一點同樣適用於日本,對他們來說,當時最重要的是陸軍能旗開得勝,而不是在海上發動攻擊。

在東鄉將軍提出作戰計劃後的大約一到兩天,日本方面再次試圖購買「凱旋」號和「敏捷」號,但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他們最終購買的是阿根廷的2艘巡洋艦。

同一天,也就是12月23日,他們也對俄國的照會做了言辭堅決的答覆,備戰工作立刻隨之開始。正如我們所見,由於俄國的遠東總督仍然堅持立場,戰爭已註定無法避免。於是,東鄉將軍開始命令艦船裝載威爾斯煤,這也是海軍準備行動的一個重要信號,同時,海軍大臣的私人秘書也抵達了,並向將軍秘密透露了談判的情況和緊張的局勢。

在這個高度緊張的時期,軍令部一直在反覆斟酌作戰計劃,並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完善東鄉將軍的方案上。雖然其內容刻意迎合了陸軍需求,使得這樣的作戰計劃很不受歡迎,但從這時開始,它還是成了日本海軍的指導綱領,同時,它也和庫羅帕特金將軍提出的、雙方艦隊為爭奪制海權而打響序戰的猜想不謀而合。另外,東鄉將軍提出的兩個設想,即在宣戰前發動魚雷攻擊,隨後對港口實施封鎖——也在原則上被接受,日本海軍已做好了執行這些任務的準備。

本文摘自《日俄海戰1904—1905》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日本敬畏的中國人,被日本軍神膜拜,在國內卻很低調
    王陽明是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儒學當中的心學一派大師可能大家不知道,雖然我們中國歷史上千古風流人物非常多,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但日本人偏偏就喜歡一個叫王陽明的人。在日本被譽為「軍神」的常勝將軍東鄉平八郎,他曾率領日本海軍擊敗俄國海軍。他就對王陽明的心學推崇備至,覺得天地萬物都在心學之內,隨身帶了個牌子,上面寫的:一生低首拜陽明。
  • 都是馬鹿:日本近代陸軍和海軍之間為什麼會有巨大的矛盾?
    有些人一直以來鼓吹日本民族如何團結,中華民族如何分裂,甚至還將這種現象歸結於「民族劣根性」。其實要是縱觀整個日本歷史,就會發現日本這個民族或者國家一點都不團結,充滿了內鬥,一直到進入工業化時代後都是如此。在日本近代的內部矛盾中,陸海軍之間的矛盾可以算是非常有名的。
  • 島津氏薩摩藩與日本海軍
    日本江戶幕府為鞏固幕藩體制,根除宗教傳播,防止商人富豪與幕府對立,幕府從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時起,開始了鎖國政策。在日本實行鎖國的200多年間,西方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先是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再到工業革命的開展,使西方國家的實力增強。
  • 日本贏了日俄戰爭,為什麼出兵幹涉蘇俄革命,卻以失敗告終?
    1905年,日本和俄國為了中國東北的利益,大打出手。結果俄國打敗了,不得不讓出巨大的權益給日本。日本也因為這一仗,躋身世界列強的行列。然而短短十來年後,日本和蘇俄又一次爆發了戰爭。這一次是日本武裝幹涉蘇俄革命,結果灰溜溜地被蘇俄趕了出去。
  • 他明明是中國人,卻在日本被封神,還受到日本武士崇拜,不是徐福
    東鄉平八郎,日本海軍元帥、海軍大將、侯爵,與陸軍的乃木希典並稱日本明治時代的「軍神」,受到萬千日本人的敬仰,當年這位日本「軍神」大勝俄國艦隊,日本天皇為他舉行慶功宴,所有人都跑來誇讚他,東鄉平八郎並不作聲,而是默默掏出了隨身攜帶的腰牌,上書7個大字——「一生俯首拜陽明」。
  • 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心學真能讓人文武全通?
    曾國藩、蔣介石、 東鄉平八郎…… 王陽明的心學在現代是近些年才開始受到推崇,但在日本,通過明朝一個叫了庵的和尚,日本貧弱的現狀出現歷史拐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在亞洲脫穎而出,成為新興強國,有說法稱,日本的明治維新是受陽明心學的影響。 那麼,王陽明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的心學到底在講什麼?
  • 甲午戰爭日本向清政府索賠2.3億白銀,日俄戰爭向俄國要了多少?
    1904年2月8日夜間,日本對俄不宣而戰,日俄戰爭就此爆發。戰爭打了一年多,雙方都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在美國的調停下,不得不握手言和。事後雙方都宣傳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以局外人的角度來看,真正的勝利者屬於日本。
  • 名字很霸氣、戰果很一般的戰列艦,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四大金剛
    日俄戰爭後,日本海軍真的發了,他們在海戰中損失了「初瀨」號和「八島」號兩艘戰列艦,以及一些參加過甲午海戰的老舊的軍艦,如參「吉野」號。但是他們俘獲了7艘沙俄軍艦,關鍵這些軍艦都是新的主力戰列艦,想造這些軍艦是要很多年的,有一個漫長的造艦周期,但俘獲的就不一樣了,一下子使日本海軍力量得到空前的加強,成為當時世界第四,太平洋第二。
  • 「海軍馬鹿」與「陸軍馬糞」,二戰中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大內鬥」
    其中,薩摩專注於海軍建設,逐漸成為成為海軍的主導,而長州閥則佔據陸軍主流,兩派各自擁兵自重,開始形成日後「長之陸軍、薩之海軍」的基本鬥爭態勢。於是,派閥爭鬥就這樣延伸進了軍隊之中,藩派矛盾演變成了軍種矛盾。在後來的發展中,陸軍先學法國,後學德國,繼承了普魯士陸軍的鐵血傳統。而海軍則始終師從英國,學的是正宗英倫貴族範。
  • 日俄戰爭諷刺畫,最後一張體現了日本人的狂妄
    3其實就是1904年開始的日俄戰爭。4因為這場戰爭,表面是日本與沙俄兩個強盜國家的利益爭奪,但他們的後面,其實還有各自的陣營。俄國由法國和德國支持;而日本則有日英同盟,以及同情日本的美國。5正因如此多的國家或明或暗參與,當時最先進的武器都應用到了戰爭之中,所以日俄戰爭才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是第零次世界大戰。在戰前,基本沒有人認為日本會贏。包括日本人自己。
  • 日俄戰爭全史:這分明是即將被充軍18000海裡的勞改遠徵團
    1904年,由於日本在遠東的不斷勝利,使俄國產生了過度誇大日本實力的傾向。這種疑神疑鬼的心態,使得俄國甚至在歐洲海域都頗感不安全。以俄羅斯帝國位于波羅的海內的軍艦為主體組建艦隊,繞道非洲開赴遠東,支援被困在旅順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旅順分隊—海軍部的作戰綱要是在6月2日發布的。
  • 20世紀初的爭霸:日俄戰爭是怎麼回事
    這場戰爭中,英法使用了最先進的膛線槍,蒸汽艦艇,俄羅斯徹底懵逼,不得不吐出剛吞併的摩爾多瓦,從此南方成了俄國的禁區。好在,西方不亮東方亮,二十年的洋務運動讓大清經濟有了一些起色,地大人多就像一塊巨無霸蛋糕,外來人都想咬一口。重點是它弱,咬不來不費牙。於是,在西邊沒得到的,就想從東邊加倍要回來。
  • 日本人最崇拜的三個中國人,王陽明、徐福和蔣介石
    但是抗日戰爭,日本給中國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加上日本又一副「死不認帳」的態度,所以兩國關係不是很好。儘管如此,日本人還是很崇拜中國的,最起碼這三個人在日本得到最高禮遇的崇拜。一、徐福徐福在日本的地位毋庸置疑。相傳秦始皇為長生不老,派徐福帶領3000童男童女去尋找仙方,沒想到這一去杳無音訊。
  • 日本式的風俗畫:中日甲午戰爭
    清日三國交涉的情景中日戰爭對中日兩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國際形勢具有重要的意義,中日兩國今日國運的淵藪都是如此。這個系列的風俗畫是當時日本畫家對戰爭的寫照。此圖為1894年6月至7月的三方談判。在拒絕日本提出的「共同改革朝鮮案」並強調日本必須撤軍後,日本向清政府發出了「第一份絕交書」。由於美、英、俄等國的調解失敗,以及「第二次絕交書」,談判失敗。日方使節,大島守衛著大院君。朝鮮近代歷史上,高宗的生父、宮廷君李長貞與女婿明成皇后閔妃是不可忽視的政治人物,她們之間的鬥爭也表現在這場戰爭中。在中日戰爭前,日本為了控制朝鮮,選擇扶植宮廷君李氏應取代閔妃集團。
  • 曾落後日本20年,如今中國海軍實力如何?局勢已徹底扭轉
    20年,尤其是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日本海軍力量成了一個上升的態勢,尤其經過了日俄戰爭,還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海軍更在二戰中達到巔峰狀態,而如今中國海軍實力如何呢?而在二戰之後,雙方的命運再次發生非常大的逆轉,日本由於是戰敗國,當時的海軍徹底解散,以至於在二戰之後,日本是沒有海軍的,即使後來建立了名義上的海軍,即日本海上自衛隊,但卻不能用海軍的名稱。
  • 日本海軍未宣戰就擊沉蘇聯潛艇,為何戰鬥民族選擇沉默?
    然而,在這個旗幟鮮明的對陣中卻透著一絲詭異,作為同盟國主要成員的蘇聯與軸心國主要成員日本卻彼此中立,在遠東地區保持和平,這種狀態一直維持到1945年8月初蘇聯對日宣戰。其實這種異樣的和平背後是蘇日兩國基於戰略態勢選擇的妥協。
  • 美國海軍如何打造第一艦隊?|最忠平論
    布雷斯韋特是在11月17日的海軍潛艇聯盟的年度研討會上宣布的這番意圖。在演講一開始,他就說,「中國已經向全世界展現了他們的『侵略性』。」並表示:「自1812年美英戰爭以來,美國的主權還從未遭遇過我們目前所看到的這般壓力。」
  • 陽炎型,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主力驅逐艦
    1937 年初,《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正式失效,在日本侵華戰爭的隆隆炮聲之中,傾日本之全部國力大舉擴張海軍的第三次擴軍補充計劃(丸三計劃)誕生了,建造出日後鼎鼎大名的「聯合艦隊豪華旅館」大和型戰列艦——和翔鶴型大型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