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找工作好難,我請5位朋友分享了他們的職場經驗.

2021-01-20 三坨土
每年一到 9、10 月份,就開始有讀者在後臺留言,希望我聊聊職場,聊聊找工作相關的話題。早期的讀者可能知道,我剛開始寫公眾號的時候,就寫過工作相關話題,比如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最近兩年,遠離職場,再來談我自己的職場經驗,怕是不夠用了。所以這次,我邀請了 5 位朋友,每位我都認識 5 年以上,請他們來聊聊自己工作經歷和感受。他們有的來自娛樂行業,是藝人宣傳總監。有的在廣告行業從業 8 年,最近轉行去做了直播帶貨。有的在網際網路大廠工作,是月活躍用戶上億 app 的產品經理。還有兩位曾進入國企和機關工作,後來辭職的朋友。

Q1

大學的專業及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


Q2

他們所在行業,招人需要專業對口嗎?


Q3

工作、考研、出國,畢業那年是如何選擇的?


Q4

學校和學歷對找工作來說重要嗎?


Q5

他們所在的領域,需要什麼樣的核心競爭力?


Q6

行業發展空間大嗎? 


Q7

他們各自最在意面試者的什麼能力?


Q8

所在行業是否受到疫情影響?


Q9

他們對現在的工作滿意嗎?


Q10

挑選工作的標準?


Q11

應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Q12

對於應聘者的簡歷有哪些建議?


……


如果這些話題是你感興趣的,不妨點開下面的視頻,聽聽他們怎麼說:

點擊上方視頻播放

記得全屏,效果更佳

這個視頻比較長

建議先收藏

不要錯過





跟大家聊完,其實我自己也有一些感受,比如:


1. 學校和學歷沒那麼重要。


除非你想進體制內。你自己本身是個怎樣的人,做出過什麼東西,更加重要。


名校畢業不等於優秀。我面試過一些 985 的畢業生,沒邏輯、話說不清楚的並不佔少數。


如果你現在剛上大一、大二,又對自己的學校和專業不滿意,一切都還來得及。別浪費時間,一定要多實習,參與一些能鍛鍊自己、能寫在簡歷上的項目。實習經歷的亮點,比學歷的亮點更耀眼。


現在是個渠道、資訊太發達的時代,想找地方實習,辦法很多。因為有個基本的事實是:只要是業務好的公司,永遠缺人,尤其缺能幹活、靠譜的人。



2. 一個人能不能面試成功,在面試之前,結局其實已經確定了 70%。


你過去的經歷才是決定你能否拿下這份工作的關鍵,面試表現可能只佔 30%(除非你面試表現實在太差,完全沒有展現出自己的優點)。



3. 對實習來講,錢不是最重要的考量。


記得我大學實習時,那份工作連報酬都沒有,經常加班到兩三點,但那都沒什麼。作為一平二白的大學生,讓自己「升值」比報酬重要,窮只是短期的。正式參加工作以後,我工資漲得很快。


讓自己「升值」也體現在挑選工作單位上,儘量選能讓自己辭職後更有競爭力的單位,錢少一點也行。暫時的高薪,但沒有獲得成長,就沒有意義。



4. 簡歷只要一頁紙,儘量簡潔、具體。


在寫過去的工作學習經歷時,能用數據說話的,就不要用太多形容詞。



5. 面試的時候要坦誠。


不要誇誇其談自己沒有做過的事,面試的人隨便追問幾個問題你就會露餡。

不知道就說不知道。

學習能力和對工作的熱情更重要。


6. 儘可能找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這可能比錢更能給你成就感、幸福感。


我個人在職場上最快樂的一段時間,是在負責一個內容項目時。這個東西是我擅長,也是我喜歡的,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錢少、缺覺、每天忙到兩三點,完全不影響我內心的滿足感。


後來也做了一些薪水不錯、很閒且沒什麼意思的工作,每天可以說是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很壓抑。





希望今天的視頻能幫到求職的朋友,祝願大家都能找到做得開心,又有錢掙的工作,嘻嘻。


下回見。



相關焦點

  • 在小公司待了3年,找工作更難了
    可前幾天,一個師妹來找我吐槽,說自己從畢業以來就一直在小公司晃。今年想跳槽,到大公司見見世面,可卻屢屢受挫。表面上有了好幾年的工作經驗,可根本入不了大公司人事的法眼,以為人生應該是低開高走,結果大企業面試最後一輪面試都沒走到。她說,「在小公司待了三年,回到求職市場還不如應屆生」,我倒是覺得未必。公司不怕規模小,很多小而美的公司也是精英輩出。
  • 十年職場人在第一份工作中的真實案例,總結了8個經驗教訓
    在我們那個時候,如果沒有師傅的指導,想在第一份工作中得到很多很多的經驗教訓或者人生哲理,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的福利,讓大量的職場經驗呈現在網絡上供大家借鑑,實在太好了。
  • 北航MBA難考嗎?我的成功申請經驗分享
    目前咱們陸續都在匯總一些熱門院校MBA的考情分析和學長學姐的申請經驗,目前北京地區已經整理了5篇:面試經驗 | 中央財經大學MBA考情分析及學長分享面試經驗 | 中國農業大學MBA學長學姐分享面試經驗 | 人大MBA考情分析及學長學姐分享面試經驗 | 貿大MBA學長學姐分享,金融財會的同學可別錯過!
  • 12個求職者自述:2020年春季,找工作好難
    在2020年春天,招聘和求職,出現了巨大的剪刀差,這種情況下,辭職了、被裁員、應屆畢業生、待崗人員……他們迫切需要工作,又該怎麼找到心儀的工作呢?近日,獵雲網採訪了12個正在找工作的人,以下是他們分享的求職經歷,略經編輯。
  • 職場: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職心理!你認清如何找工作了麼?
    高不成低不就地求職心理,找工作難、找待遇好的更難、找一份自己理想的更是難上加難。身邊經常會有一些朋友抱怨自己找工作真難!要怎麼樣才能找一份好工作等?類似的想法相信步入職場的人都有感悟。其一:現今求職場上的求職者過多就好比用人單位是一臺機器,求職者是零件,一臺機器只需一百個零件,而現今有數千個零件等待裝,以至於出現騎驢找馬,僧多粥少的僵局。這種供過於求的局面給人直觀的感覺就是找工作很難,而且每個學歷階層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每個人都想找一個儘可能理想的工作,這樣往往就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 我8年工作經驗得出:在當下中國,普通職場人提高收入的三個心得
    然而最近鬧得很火的綠地婚內出軌門;25歲的張雨婷,竟然認為3000萬才足夠自己的生活;為此毫不猶豫找了個50歲禿驢,拋棄了條件同樣很不錯、相處了4年的老公史睿生。想想還未結婚成家的自己,雖然薪資已經不菲,但仍然感覺:壓力山大啊!此時此刻,回首前塵。回憶起自己8年的職場生涯。
  • 疫情之下,湖北人找工作有多難?他們是英雄!請不要汙名化
    但我有點擔心,湖北人找工作,會遇到四處碰壁的麻煩。昨天和一位湖北的朋友聊天,得知她近期解封回杭州了。年前因為一些原因被迫離職了,這幾天回杭州之後就一直在投簡歷,面試。我問她有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她說今年工作不好找。本來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公司撐不住就倒閉了,造成很多人被動失業,加上她是湖北人,找工作的時候別人難免會有點害怕。
  • 這3點職場經驗,我花了三年才明白,希望你別走我的老路
    然而,進入社會後,我發現許多以前的認知已都被現在給推翻了。工作場所不僅需要專業知識,也暗藏著很多職業人士的交往技巧。如何成為一個社會人,如何在工作場所更好的生存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在此,作為過來人,我分享三個或許可以讓您少走些彎路的經驗。01 工作場所不是學校,沒有人有義務成為你的老師。
  • 職場小白規劃職業生涯的5大階段(深度好文)
    然而職場規劃也是一樣。對於職場小白還是職場老手,如果您未曾開始規划過您的職場生涯,那麼當下的時間,是規劃職場生涯的最好時間!當然了,這個時候就有朋友開始我,我們之前從沒做過職場規劃,在職業規劃的面前,我們一無所知,那麼該如何實現規劃職場生涯的願望呢?或者說怎麼考量我的職場規劃就一定是完美的呢?
  • 夜分享丨凡事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種高級的修養
    可小廖不服,辯解說:「他們都是從小疼愛我的親戚,我只不過給他們打個折扣,這難道不能原諒嗎?」經理說:「酒店明文規定,不能私自改變食品的價格。」小廖說:「這算什麼規定啊,一點人情味都沒有,大不了我自己補上錢就是了。」經理看她這種態度,更加生氣了:「這不是你補不補錢的問題,而是你違反了規定。可你到現在連錯在哪裡都不知道,我對你非常失望!」
  • 大部分人只要做到這一點,找工作就沒那麼難
    立冬未至,職場寒冬卻已悄然而至。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到現在,各路媒體紛紛唱衰經濟趨勢衰退,很多公司紛紛節約人手,大幅度地砍項目,砍人手,就業市場也遇到各種各樣的衝擊力。隨便翻翻朋友圈,就能輕易地找到幾個「待業青年」。職場寒冬期,如何找到合適的工作呢?大部分人只要做到學會選擇,找工作就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 加拿大找工作很難嗎?「野路子」VS「正規軍」乾貨分享!
    (分享嘉賓:coco,刀刀)這篇文章,會以採訪對話的形式為各位呈現在加拿大找工作的問題。coco: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在加拿大是怎麼樣找工作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兩個的情況,我是在國內之前學的是傳媒,然後之前做了有十幾年的電視臺的工作經驗,後來在一個比較大的央企做市場這一塊,所以我來到加拿大之後,我找工作的目的,是想找一個不要特別累,然後能夠儘可能的用到我國內的這些資源,把它轉化過來的。就是我不想浪費我過去十幾年的一些工作經驗。你的情況就跟我不太一樣。
  • 信任的同事找我借錢,我一口答應,上司:別借!聽完原因嚇我一跳
    身處職場,每天打交道最多的人群就是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相處的時間久了,慢慢也就積累了些許的感情。和同事相處得好,不僅心情愉快,更有利於自己的工作。所以在職場中,能夠學會和同事處理好關係,是一門大學問。
  • 朋友因為口吃丟了工作心態崩了,口吃結巴找工作真的很難嗎
    口吃的人找工作很難嗎?貼吧裡看過一個口吃者自述:我是個結巴,很小的時候家人和朋友都知道的,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工作1年多了。這1年多結巴的症狀又嚴重了,可能是因為從學生到社會工作者的身份轉變或者工作壓力造成,總之影響很大,而且變嚴重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變嚴重還是心理作用),結巴症狀非常非常非常困擾我這是真的!我的工作並不是直接跟人交流的,只是難免偶爾會跟別人溝通,但是說話結巴會讓人印象大打折扣,一直在辭職邊緣徘徊中。
  • 職場法則,這3點職場經驗要知道,別把職場想得太簡單
    在這裡,作為過去的一員,我想分享三點經驗,可以幫助你們避免走彎路。一、職場是磨礪中成長,而不是學習中成長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當你進入職場時,不要說你是來學習的。老闆僱你來是工作的。只有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才能慢慢理解一些規則。
  • 26歲大學生在家待業2年,出來3個月找不到工作,網友:活該!
    26歲大學生在家待業2年,出來3個月找不到工作,網友:活該!小李今年已經26了,畢業也已經兩年多了,按理說,他最少也應該工作兩年了,可是小李的工作經驗連半年都談不上。小李的工作經驗,滿打滿算也就4個月,這還算了試用期。小李在學校的時候,剛進入大學的前兩年,還算有點學習的心思。
  • 海歸碩士被拒N次,崩潰大哭:找一份月薪過萬的工作,真的好難
    職場新人yuna的自述,或許會告訴你這個答案。高中畢業後我遠赴英國讀書,從語言預科到大學畢業,用了六年時間,前後花了兩百多萬。幾年前,還沒畢業的時候,我就在網絡上看到關於【月薪過萬】這個話題的爭論。在高端人群聚集的某乎,他們的回答分享給我一種錯覺,就是:月薪過萬很容易。中國好像遍地都是月薪過萬的。 不過萬,要麼你笨,要麼你不夠努力。
  • 職場經驗談:面試如何說我的優缺點
    求職面試時,面試官經常會問一個問題:「請簡單說一下你的優點和缺點。」對於這個問題,網絡上流行著很多答題策略,有的職場新人直接套用,把「自己的優缺點」流利地背誦出來。小編提醒職場新人,在回答此類問題時切忌死記硬背,要根據職位特點有針對性地回答。下面我們來看看面試如何說優缺點。
  • 兩年的求職經歷,我的感悟:比找工作更重要的,是找自己
    裡面的事實依據,基於自己對身邊正在找工作的大四學生、今年剛工作的應屆生、工作中結識的HR進行的實際溝通和反饋,以及自己做過的一些內部分享中的反饋和總結,有可能存在個人視野上的偏差。所以我說的不一定都對,但如果你覺得自己是正確的,請先證明我是錯的。以下內容整理自我在學校中的演講稿,是我原創過的最長文章,近1萬5千字。
  • 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熱播 初入職場你會寫郵件嗎?
    眼下,正值應屆大學生實習、求職的高峰期,新上線的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一播出,就受到了眾多網友的關注討論。來自不同院校的優秀實習生相聚在精品律師所,他們初入職場遇到的那些困惑,其實也是每個新人初入職場都有可能會遇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