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大學的專業及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
Q2
他們所在行業,招人需要專業對口嗎?
Q3
工作、考研、出國,畢業那年是如何選擇的?
Q4
學校和學歷對找工作來說重要嗎?
Q5
他們所在的領域,需要什麼樣的核心競爭力?
Q6
行業發展空間大嗎?
Q7
他們各自最在意面試者的什麼能力?
Q8
所在行業是否受到疫情影響?
Q9
他們對現在的工作滿意嗎?
Q10
挑選工作的標準?
Q11
應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Q12
對於應聘者的簡歷有哪些建議?
……
如果這些話題是你感興趣的,不妨點開下面的視頻,聽聽他們怎麼說:
點擊上方視頻播放
記得全屏,效果更佳
這個視頻比較長
建議先收藏
不要錯過
跟大家聊完,其實我自己也有一些感受,比如:
1. 學校和學歷沒那麼重要。
除非你想進體制內。你自己本身是個怎樣的人,做出過什麼東西,更加重要。
名校畢業不等於優秀。我面試過一些 985 的畢業生,沒邏輯、話說不清楚的並不佔少數。
如果你現在剛上大一、大二,又對自己的學校和專業不滿意,一切都還來得及。別浪費時間,一定要多實習,參與一些能鍛鍊自己、能寫在簡歷上的項目。實習經歷的亮點,比學歷的亮點更耀眼。
現在是個渠道、資訊太發達的時代,想找地方實習,辦法很多。因為有個基本的事實是:只要是業務好的公司,永遠缺人,尤其缺能幹活、靠譜的人。
2. 一個人能不能面試成功,在面試之前,結局其實已經確定了 70%。
你過去的經歷才是決定你能否拿下這份工作的關鍵,面試表現可能只佔 30%(除非你面試表現實在太差,完全沒有展現出自己的優點)。
3. 對實習來講,錢不是最重要的考量。
記得我大學實習時,那份工作連報酬都沒有,經常加班到兩三點,但那都沒什麼。作為一平二白的大學生,讓自己「升值」比報酬重要,窮只是短期的。正式參加工作以後,我工資漲得很快。
讓自己「升值」也體現在挑選工作單位上,儘量選能讓自己辭職後更有競爭力的單位,錢少一點也行。暫時的高薪,但沒有獲得成長,就沒有意義。
4. 簡歷只要一頁紙,儘量簡潔、具體。
在寫過去的工作學習經歷時,能用數據說話的,就不要用太多形容詞。
5. 面試的時候要坦誠。
不要誇誇其談自己沒有做過的事,面試的人隨便追問幾個問題你就會露餡。
不知道就說不知道。
學習能力和對工作的熱情更重要。
6. 儘可能找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這可能比錢更能給你成就感、幸福感。
我個人在職場上最快樂的一段時間,是在負責一個內容項目時。這個東西是我擅長,也是我喜歡的,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錢少、缺覺、每天忙到兩三點,完全不影響我內心的滿足感。
後來也做了一些薪水不錯、很閒且沒什麼意思的工作,每天可以說是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很壓抑。
希望今天的視頻能幫到求職的朋友,祝願大家都能找到做得開心,又有錢掙的工作,嘻嘻。
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