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點職場經驗,我花了三年才明白,希望你別走我的老路

2020-12-03 第一營銷學派

當我們還在學校那座象牙塔的時候,對校園外的一切都是憧憬的,覺得學校外面是不受父母老師管束的,是自由的,是令人嚮往的。我們想要逃離學校,去追尋心中的理想和自由。然而,進入社會後,我發現許多以前的認知已都被現在給推翻了。工作場所不僅需要專業知識,也暗藏著很多職業人士的交往技巧。

如何成為一個社會人,如何在工作場所更好的生存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在此,作為過來人,我分享三個或許可以讓您少走些彎路的經驗。

01 工作場所不是學校,沒有人有義務成為你的老師。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進入職場可千萬別說你是來學習的,那兒不是學校,那兒是工作場所,是老闆僱你來幹活的。

工作場所的新人剛進入公司時,往往會被安置在一個角落裡。幹的活兒很大程度上都是一些擰螺絲釘的活兒,幹著一些碎的不能再碎了的瑣事,同時或許還要承受著「老人」的一些誠懇的建議和指責。無論您如何努力工作,您都無法學習其中一些公司的核心技術。只有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才能夠慢慢的領會到其中的一些規則。因為年輕人只是離開校園,缺乏工作經驗,需要學習太多,並且在工作場所關係中有很少的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上級教你的東西只是一些很基礎的,帶你入門的,然而之後的路怎麼走,還是得看你自己。

職場新人缺乏工作經驗,所以很難把握住請求別人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度。在工作場所,領導和同事沒有義務教授新人如何學習。當然,也沒有老同事們沒有刻意的去壓制你。一個非常現實的情況是,工作的所有方面都有很多技巧,而這些技巧,老員工不會輕易說出來,就這樣老員工便成為了公司寶貴的財富。在教授新人時,也會刻意的隱瞞一些技巧的東西。

因此,對於工作場所的新人,必須始終保持平靜的態度,了解自己的缺點,並積極學習,為了真正改變自己並獲得更多的改進機會。

02 提出問題時不能帶著解決方案一起,那就請閉嘴

我們在工作的過程當中,總是會免不了去抱怨一些事情。從發現問題的角度來看,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從問題的解決的角度來看,用吐槽的方式去提出問題,對於問題的解決非但沒有絲毫好處,並且還容易招來原本負責這個項目的人的怨恨。

另外,這些問題既然你能簡單的看出來,那老闆也不是傻瓜,項目的負責人也不是傻瓜,他們也一定知道這個有問題,只是暫時沒有好的解決方案,所以才暫時的擱置下來了。

從自我提升的角度來看,提高自己能力最快的方法是解決自己本身、或者其他的一些問題,職場的能力說白了也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你能夠解決的問題數量越多,在速度上越快,在質量上越好,那麼,你對於這個公司來說就是高價值的人。雖然在解決問題的初始階段,我們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經驗不足,最終結果可能會有偏差,但往往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仔細了解問題是什麼,涉及哪些方面,以及如何解決等經過一系列流程完成後,我們的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升了。

如果員工要求領導能夠解決一切,而沒有自己的計劃,他們的領導能力會出現問題。最終,他們自己的工作不能夠做好,就有可能會導致整個部門的問題。

因此,有能力的領導者會要求員工在提出問題時攜帶解決方案,這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03 大多數工作場所關係都是合作利用

當談到利用時,有些人認為它太糟糕了。但我們覺得,那些拋開利益不談,去談理想去談自由的人才是最虛偽的人。不要忘記所有關係都是基於利益的。沒有利益聯結的感情是短暫的,最容易破碎。

無論是在日常生活的人際相處中,還是工作之中,你會發現,當與他人互動以獲得更多好處時,你們的關係才會變得逐漸牢靠起來。因為這些關係和感情都是被利益檢測獲得,並且值得信任。就像網際網路上的一個段子:錢可以檢測一切關係。

結語:我們在職場中,一定要牢記這三點:工作場所不是學校沒有人有義務成為你的老師、出問題時不能帶著解決方案一起,那就請閉嘴、大多數工作場所關係都是合作利用。只有將這些熟記於心,我們才可以在職場上做到遊刃有餘。

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社會常識全知道》

只有掌握這些社會常識,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形象,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人際關係,建立廣闊的人脈,輕鬆應對各種職場問題。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我猜,你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職場自救:別讓你的才華,因為不會溝通給毀掉了前程,請重視起來

你那麼努力,為什麼還是幹不過偷懶的人?先要看清這4點

打工人剛需:這3個職場規則,你越早知道越好

網際網路思維的精髓是什麼?這3個要點請你牢牢記住,以後用得上

你或許不知道,月入過萬的高收入人群,往往喜歡向這些方面發展

相關焦點

  • 在職場上,一個人越「聽話」,在職場上反而越受排擠,原因很真實
    職場上越聽話的人反而越受排擠,這是什麼原因呢?按道理來說,越聽話的人處處讓著別人,應該會比其他人更受歡迎才對,但是為什麼反而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呢?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社會常識全知道》只有掌握這些社會常識,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形象,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人際關係,建立廣闊的人脈,輕鬆應對各種職場問題。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 越是富裕,越要在這3件事上「摳門」,越早知道越好!
    與這些人行為相同的是,富人們也是會分享很多成功學的經驗,但是他們分享的絕大多數是一些很多人都知道的經驗,他們只是在此稍加潤色,然後添了幾個看起來獨特的點進去,其實內容大多空洞,因為,他們不會告訴你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的難題、更加細化的細節等等。
  • 職場法則,這3點職場經驗要知道,別把職場想得太簡單
    職場是一個小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規則和慣例,這需要我們的智慧和一些手段。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頭腦和心態去做得更好。即使你有成千上萬的變化,你也有無數的陰謀論。如果你想在工作中站穩腳跟,工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是最重要的。如何成為一個社會人,如何在工作場所更好地生存,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 職場上,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絕對不會做這兩件事!
    【1】忽視身體健康我是一個很好強的人,對自己負責的事情就希望做到最好,這樣的性格讓我在職業生涯上發展得很好,但也拖垮了我的身體。剛畢業那幾年,我開發了很多客戶,幾乎每天晚上都加班到九點,與客戶交流,確定客戶的各種需求;與技術溝通,講解清楚客戶的要求。
  • 我8年工作經驗得出:在當下中國,普通職場人提高收入的三個心得
    我多想給哪個年輕的、無知的、狂妄的小子,說一聲:「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我已經沒有機會了!但是,你還有機會!剛入職場的你,要好好咀嚼一下這三個普通人月入兩萬的潛規則:第一、5年內在公司內部升職遠大於你頻繁跳槽所得;第二、大公司是大平臺,平臺背書價值千金;第三、要選時代迫切需要的專業。
  • 今年找工作好難,我請5位朋友分享了他們的職場經驗.
    每年一到 9、10 月份,就開始有讀者在後臺留言,希望我聊聊職場,聊聊找工作相關的話題。
  • 日劇《我,到點下班》:職場要「聰明的懶人」,不要無意義的加班
    去年有部日劇《我,到點下班》讓996、007的「社畜」全部心之嚮往,劇裡女主角東山結衣是一位身體力行的「不加班」主義者。身在日本這個加班盛行的職場中,還在加班成常態的廣告行業,公司中層的她前一分鐘還在和同事開會,後一分鐘到下班的點了,她馬上關起電腦,收拾打卡下班。
  • 創業後,我學到的3個職場必備思維模型
    :  1、向上管理:職場裡不懂得向上管理的人,都是辛苦又沒有回報的人。老闆給你提要求,問清楚老闆的目標;大決策跟老闆溝通後,問清楚老闆的禁忌,然後再按需求執行。  老闆只關注結果,至於你怎麼做,你可以想一萬種方法,不要拘泥於老闆給你的方法。  2、職場裡不要賣慘:我20歲出頭的時候,想著為什麼自己感冒生病還在工作,老闆為什麼不同情我,為什麼這件事不加分。
  •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大家在生活中一定非常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有些聰明人在生活中因為自身夠圓滿,處理事情也很巧妙不會得罪人,所以說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只要不與其有過多的交心環節,其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我們良好的相處氛圍和體驗。但是當這種人處在一個不同環境中的時候,就有了不一樣的效果。
  • 職場上,越窮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種特徵,很準,希望你沒有
    你與富人的之間的距離,或許就在這裡。這些窮人行為,希望你不會中招。每個人或許都幻想著自己什麼時候成為富人,或者幻想著成為富人是什麼樣子的,幻想不好,得有理想才行。有理想才能更好地去實現富人夢,過富人生活。但有些窮人行為你清楚嗎?你存在這些行為嗎?趕緊來看看,要是有,趕緊改掉。一、藉口總比方法多典型的窮人行為——愛找藉口。」
  • 從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已,我在10年網際網路職場中學到的5句話
    網際網路職場沉浮近十年,不能稱之為有所成,但至少有所得!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五點,既是一種復盤總結,也是一次真心交流。每個人的步伐不一樣,我只是其中最平凡的腳印,只希望,能夠為你的迷茫,墊下一點「硬貨」。
  • 職場經驗談:面試如何說我的優缺點
    求職面試時,面試官經常會問一個問題:「請簡單說一下你的優點和缺點。」對於這個問題,網絡上流行著很多答題策略,有的職場新人直接套用,把「自己的優缺點」流利地背誦出來。小編提醒職場新人,在回答此類問題時切忌死記硬背,要根據職位特點有針對性地回答。下面我們來看看面試如何說優缺點。
  • 下屬比我老 上司比我小 「年齡倒掛」職場困局怎麼破
    「老大也沒多想,讓我負責那個項目。我本來沒顧忌人際相處的問題,平時那位年長員工還挺客氣的。但是每到做事兒的時候,我可想不到照顧到他的情緒,分配下去一個調研的任務,他就會對我說:『據我的經驗,你這樣是錯的!』這句話老說老說,都成口頭禪了……」李藍三番五次被年長員工指責,內心異常委屈和氣憤。他倆相處日益緊張,負面情緒難免投射到工作狀態中。
  • 養花到底是早上6點前澆水,還是晚上6點後澆水?現在才算搞明白!
    養花最主要的幾個環節不外乎澆水、施肥、修剪,做好這三個大的方面工作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就這麼三個小細節,很多人用了很多年都整不明白,我就是其中一個,養花也有7-8年時間了,但是有時候還是跟不上步伐,因為現在花的品種太多了,學會了這但又忘了那。要想養好所有的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不要你覺得,要我覺得」,黃曉明犯了什麼職場大忌?
    黃曉明在綜藝《中餐廳》裡給出了0分答案:「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是命令!」偶像劇裡的霸道總裁出現在真實職場中,真的讓人愛不起來。網友們表示:有黃曉明這樣的老闆,我第二天就辭職。明明是一個美食經營體驗節目,看到最後仿佛一個大型「職場領導力圖鑑」:令人敢怒不敢言的黃曉明,叫人惹不起又暗暗佩服的秦海璐,沉默寡言卻KPI第一的王俊凱……誰才是能拯救《中餐廳》的老闆?
  • 十年職場人在第一份工作中的真實案例,總結了8個經驗教訓
    我根據自己十多年的職場經驗,以及結合第一份工作中的實際案例,給剛入職場的朋友們分享八點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先給大家交代下我的第一份工作,便於在後面的案例中理解。 我是2009年大學畢業,至今已經10年了。
  • 職場的你需要知道這些!
    誤導我們花了大把時間還不見成效,想要回頭做自己擅長的卻找不到了路。這是怎麼回事呢?02木桶理論到底是什麼,相信也不用我多說了,弄不清楚概念的可以百度一下。我要說的是,身在職場的你,需要知道,對於我們而言,這個理論並不成立,也不實用,還害人不淺!
  • 中年失業給你帶來危機感,無非是因為這3點,很準別不信
    中年失業給你帶來危機感,無非是因為這3點,很準別不信工作是每個成年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很多人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不是每一份工作你都會一直做下去,可能你會因為這份工作不再滿足你時,換另一份工作。也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被迫失去這份工作。
  • 職場小陷阱:領導問你,單位有沒有人說我啥?到底是在問什麼?
    前幾天,公司董事長給員工開會,說道:「你們要向我學習,我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喜歡聽表揚,喜歡聽別人的批評。別人批評你,就是在幫助你。今天我帶頭,大家可以對我提意見,做得不對的,我肯定虛心接受。結果轉折來了,小王看自己的好朋友都提意見了,他自己也跟著提:「那我也說一個,有時候您開會時間太長了,過了食堂的飯點,食堂都會給您專門炒幾個熱菜,而我們只能吃冷了的菜,希望能一視同仁。」董事長臉色一冷,說道:「嗯,回頭讓辦公室交代一下食堂,不要給我搞特殊化。」
  • 職場中,做慣老好人的你,這3點越早清醒,避免吃虧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吃虧是福」,進入職場後,如果不改變觀念,我們就不知不覺地成為了「職場老好人」。 聽到「老好人」這個稱呼,腦中浮現的就是一個唯唯諾諾、縮在一角默默幹活的形象,並產生一種想要「欺負」一下的衝動。所以,職場老好人的你,趁早看清楚這3點,從「吃虧是福」的幻覺裡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