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安之美——永遠盛開的生命之花

2020-12-04 中企報

安學故事:寓意安的一百幅美術作品的聚合效應是什麼?

安學社/北京:

十年光陰似箭,3650個日子如梭。

第一屆全國安全生產書畫展覽是2010年開始策劃,2011年舉辦,2012年開始運籌第二屆全國安全生產書畫展。

全國安全生產書畫展作品選刊

回顧、思考、展望、提高、超越。如何辦好下一屆安全生產主題的書畫展,且要有新意,要有新思路,是否具備創造性和敏銳性,這是對創始人思想藝術思維的考驗。全國安全生產書畫展秘書長周黎明,精心策劃,對安全文化公益活動追求深度與廣度。

《百安畫》豬兒歡蹦農家安

當時,周秘書長想起了一位畫壇巨匠,他就是湘潭齊白石畫院院長章友華,不過那時的章有華正在在廣東、福建等地以雲遊的方式過春節。據周秘書長回憶,與章友華老師是在2012年正月初六通的電話,互相恭賀新春,並相約初八到長沙見面。由周秘書長張羅了幾位好友,在新春上班的第一天到畫室揮毫舉樽!周秘書長早已對《百安畫》有所籌謀,相逢於緣,偶然的機會達成了共識,把《百安畫》工作任務託付給了章友華老師。

創作期間,周黎明秘書長多次到湘潭章友華老師畫室,探討進展之事。據說,畫到五十幅左右時就遇到了題跋難題,多次商議到深夜。為安全文化傳播事業而努力,夜以繼日,晝夜思考與捉摸;安與全,安與安全,平與安的組合,平安與安全,心安與行為之安,身安與心安,動態與靜態。點與點形成了線,三點形成面,三維與四維等。立體思維、縱向與橫向思考,精神之安與物質之安,融匯貫通。

連年有餘富貴平安

創始人把經典的建築、地理方位以「安」命名:天安門,地安門,長安街。東安,南安,西安,北安。還有物名,人名等總結歸納。踏過風雨之坎,跨過泥濘之途。行走於大江南北,尋覓聖賢古訓,到名家勝地遊學,匯聚天下名士指點交流,活動宣講靈感的意外收穫,無一不是來源於生活的積澱。

安慈仁懷

百安,百姓安居樂業,百姓心繫國泰民安。一次一次的思考,一次一次的捉摸。藝術畫面在不斷變化,藝術悟道也在不斷升華。是一種偉大的探索與發現,悟道與見證。

《百安畫》,不再是簡單的傳播「安全文化與安全生產宣教」,她擴展了外延與內涵,同時與傳承、傳播傳統文化相連。「安文化」、「安學」概念的形成,是具有深邃遠識的思想與民族文化自信堅實基礎的認定。

一百幅寓意「安」的藝術作品中,每一幅不斷重複「安」的各種類題拔,追索平安精神源泉所在,探求安與智慧的認知能力與創新引力所在。

年年豐收 歲歲平安

據了解,章友華先生為國家一級美術師,繪畫功底殷實,畫藝傳承了齊派風格,融匯了花鳥畫老前輩各個流派,水墨大寫意、工筆等。在《百安畫》創作上,展示了他三十年的功底,圓滿完成了一百幅寓意「安」的美術作品。

章友華榮獲了2012年全國安全生產月組委會辦公室「安全文化與藝術貢獻獎」,並被聘為全國安全生產書畫展組委會副秘書長。章友華老師2015年因病早逝,《百安畫》的故事成為了永恆。無論狂風暴雨,道路坎坷而艱難,中華傳統安文化自信永遠聳立在人類文明的東方。

大道至簡,一百幅寓意「安」的藝術作品文化張力與穿透力無限,聚合能量與智慧疊加,安全文化藝術得到了升華。

一朵祥雲覆安而來,大地承載擁「安」而至,一輪光明普照著「安」在閃爍。創始人用了無窮的智慧把思想奉獻,第三屆展、第四屆展在不平坦的路途上前行。第五屆展在「十四五」的開端之年又將拉開大幕……

哲學社會科學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對安文化需求是永恆的,在傳承中創新。《中國安文化》著書立說,創立了不朽的概念與未來,形成了前無古人、後有追隨者的安文化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日月星辰,日新月異,不是任何一個人的意志可以轉移。

寓意「安」的一百幅藝術作品聚合效應是什麼?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延伸!是在書畫藝術創意中升華,裡程碑式的創造,無法用金錢與任何物質去衡量。一個「安」字與文化相擁,形成「安學」學科,其內涵在人類文明祈福中更加美麗,象徵著一朵豔麗永遠盛開的生命之花——中華安之美!

有詞為證:

三無願撫人間問,

祥雲一朵覆安來。

健康如來永攜手,

光明普照安之美。

(安學社)

相關焦點

  • 《生命之花》怒放昆明世博園
    這一晚,《祝福中華》《我和我的祖國》以及首次亮相的雲南世博旅遊集團主題歌《生命之花》,一首首撥動心弦的曲目,唱出了世博人和社會各界禮讚新時代、共築美麗家園的心聲,吹響了華僑城集團支持雲南全域旅遊,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前進號角。
  • 原來這些花是黑暗之花
    你不知道的黑暗之花 !!!花開兩生面,人生佛魔間。人們總在追尋光明幸福和喜悅,可是在這些的背面也隱藏著黑暗,痛苦和悲傷,每件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就連我們看到的花朵也有著不一樣的花語和寓意,今天就讓花匠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傳說中的地獄之花吧!
  • 美句分享:花若盛開,蝴蝶飛來,你若精彩,幸福開懷
    原來,人生沒有什麼永遠,來日也並不方長,活好當下、珍惜眼前、把握機會、莫負時光、才是此生最重要的事情。歲月的錦繡與貴重,就在於它的可遇不可求,在於它的永不重來。唯有珍惜和努力,才不負時光不負自己。2、這個世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你,有人喜歡,就有人討厭;有人理解,就有人誤解;有人大度,就有人計較。
  •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下一句是什麼?它才是重點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等經典詩句,多數都是由這兩位譯者翻譯出來的。翻譯詩歌和翻譯其它文學作家不同,它基本上就是對詩歌的一次再創作,難度之大大家可以想像。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詩之所以會風靡幾十年,譯者的功勞也不可小覷。
  •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龍崗中心醫院腫瘤科引入姑息舒緩...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所作《飛鳥集》的鄭振鐸譯本。詩文優美而含蓄地表達出了作者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夏花是旺盛生命的象徵,生如夏花,活著,就要燦爛、奔放,要像夏天盛開的花那樣絢爛旺盛,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而不要渾渾噩噩地過日子;秋葉,感傷,惆悵,悽美,安靜,面臨死亡,面對生命向著自然返歸,要靜穆、恬然地讓生命逝去,不必轟轟烈烈,便只要像秋葉般悄然足已,更不要感到悲哀和畏懼。據了解,患者劉某,女性,35歲。
  • 樹木傳奇|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種加詞名取自當時的港督Henry Arthur Blake姓氏的拉丁化,曾譯為「洋紫荊」,《中國植物志(英文及修訂版)》正式訂正之為「紅花羊蹄甲」。花期全年,3-4月最盛,常不結果。花大美麗,奼紫嫣紅,滿樹繁英,是大灣區主要的景觀栽培樹種,各地也廣泛栽植。羊蹄甲屬植物葉形奇特,葉片二裂,形如偶蹄,具有明顯的可識別性,坊間籠統地稱呼其為「羊蹄甲」。
  • 紫茉莉花盛開的迷人之美,別名胭脂花,紫紅色的花朵非常漂亮
    紫茉莉花常數朵簇生枝端,總苞鐘形,長約1釐米,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花被紫紅色、黃色、白色或雜色,高腳碟狀,筒部長2-6釐米,簷部直徑2.5-3釐米,5淺裂;花午後開放,有香氣,次日午前凋萎。紫茉莉別名叫胭脂花、夜飯花、狀元花、丁香葉、野丁香等等別名,別看它的名字帶有茉莉兩個字,卻和平時我們見到的茉莉花沒有一點親緣關係。
  • 燦爛的生命之花 郭培的極樂島之夢
    2018春夏郭培高定秀邀請函 圖片來自品牌郭培解釋她的靈感來源:「最近看到兩幅以花為主題的繪畫,我一直覺得花可以表達人類對生命的極致追求。」是的,尤其對女人來說,花可以稱為她們生命的另一種展現形式,不管是靜默地悄然開放,還是燦爛地瞬間怒放,每朵花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麗。於是,郭培用她最擅長的語言來描繪這些最具魅力的生物,因為她相信最美好的世界裡一定開滿了鮮花。
  • 賞花,從宋代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菊花盛會,菊花是養生的生命之花
    菊花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後。人們愛它的清秀,神韻,更愛它凌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國賦予它,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徵視為國萃受人愛重,菊作為傲霜之花,一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志,以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
  • 何效傑:生命之樹常青
    生命如歌,曲韻悠揚。時光如同流水一般從指縫中逝去,青春之樹越長越蔥蘢,生命之花越開越豔麗。中年是金色的年輪,回首如煙往事,追憶似水年華,總會充滿莫名的感慨,回憶像春風一樣,帶著陽光般的溫暖,讓人難以釋懷。
  • 中尼合作之花盛開在喜馬拉雅山
    新華社加德滿都10月15日電題:中尼合作之花盛開在喜馬拉雅山新華社記者張寧 周盛平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結束對尼泊爾的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23年後再訪「雪山之國」。中尼合作之花,盛開在喜馬拉雅山。(完)
  • 漸透的花道之美,讓雙眼每每飽含熱淚
    讓人看花的生是我的工作,藉由展現花的死,來強調生的意義。靜態,一截枯枝或幾朵茶花,置於造型各異的花器中,是器物與花材之間的相輔相成 ;動態,用自己的身體揉碎一捧玫瑰,花瓣散落,是讓自身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 讓生命之花常開不敗
    首先看漫畫的左側,可見左邊的荷紮根在金錢中,葉枯、花敗、蓮衰;右邊的荷紮根在泥土中,葉綠、花盛、蓮擎。輔之以文字說明「生命之花唯有紮根泥土才能常開不敗」。漫畫中荷花、泥土、金錢都不再是單一的本義,而應該具有象徵比喻義,比如由「荷花」想到美、人生、成功等,而寫作時「美」可以具體到文章等代表美好的藝術品,所以可以確定寓意或者立意為:人生或藝術(美)只有紮根於生活的土壤才會充滿活力;人生或藝術(美)紮根於金錢,只會枯萎而死。
  • 《衣尚中國》第八期 探秘中華服飾的「自然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人類卻有著洞察美、提煉美的智慧,「天人合一」正是東方審美的最高境界。《衣尚中國》第八期之「自然之美」探尋了中華服飾背後的「天然雕琢」--??取形,將看得見的??穿在身上;章紋配?,將天地萬物的顏?納?布料。
  • 小晟涵涵涵,生命之花,常開不敗
    小晟涵涵涵,生命之花,常開不敗我如今,20出頭前幾天,在你的微博看到你痊癒的消息,我深感欣喜,你坐在一處長凳上,背後是一顆正處盛開的時節的桃樹,枝繁葉茂,花香四溢,朵朵桃花盛開,你面色沉靜,似是在思索著什麼。我神情一怔,驀然間我忽然明悟,生命的精彩原來如此簡單,如花,如你,如歌,美妙絕倫,只一眼,便以如痴如醉。我依稀記得,我曾經很是想要去看三月桃花的,只是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漸漸放下了這相對於生活來說無關緊要的事。
  • 中國設計師:希望之花盛開在巴黎時裝周
    中國設計師:希望之花盛開在巴黎時裝周 2020-09-29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實現人生價值,綻放生命之花
    魯迅曾說過:「使一個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延長了他的生命。」我認為那所說的便是奉獻,一個人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奉獻中延伸自己生命的寬度。人生的價值表現在各個方面,小到對周邊的朋友,親人,再到工作中,學習中的集體;大到為社會出力,為國家出力。人民的好同志雷鋒,在有限的生命裡做出了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事情。
  • 天南地北懷化人·特別報導|「生命之花」永久綻放
    在徵得琦琦和佳佳的母親趙德琴的同意後,懷化籍當代藝術家舒勇以這對姐妹的骨灰為材料,創作了一朵純白色的「生命之花」。據舒勇介紹,最初的創作計劃,「生命之花」是一組三件不同尺寸的雕塑作品,其中最小的也是最精緻的一朵將回到琦琦和佳佳的父母手中,另外兩朵則計劃分別贈予中國國家博物館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紀念館永久收藏。
  • 從詩論中的羚羊掛角說起,漫談中華詩詞的含蓄之美
    中華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奇葩,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風景,是流傳百代依然至純的感情,是中華民族永遠的情感庫藏,是歷代中國人靈魂深處的至愛。所以,不讀詩詞,不足以知春秋歷史;不讀詩詞,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讀詩詞,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靈;不讀詩詞,不足以見流彩華章之美。
  • 大型電視欄目《解碼中華地標》解密「中華地標」之美
    該節目將全國範圍內尋找和發現具有歷史之美、文化之美、人文之美、情感之美、故事之美的「中華地標」以及與「地標」在一起的人的生活、命運故事。把高大上、充滿民族情懷的「中華地標文化」通過百姓生活展現出來,輸出的不僅是「地標故事」,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